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逐鹿传-第1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在!

    错有错着,女儿从见到他时起,就满脸挂笑。

    这让程万里着实是安心了不少。

    这时,程万里忍不住又问:“女儿,你老实于我说,李衍一月在你房里宿几夜?”

    程万里不是不信程婉儿的话,他只是想进一步确认李衍到底有多宠爱他女儿?

    见程万里又问一遍此事,程婉儿心知,他父亲确是想知道此事。

    犹豫了一下,程婉儿道:“三……三夜。”

    一听只有三夜,程万里急道:“我的傻女儿呀,你刚入他门,正是新鲜……只有三夜,无论如何都说不上他宠爱于你……他去谁房里过夜次数最多?”

    程婉儿将头低得很低,用蚊子般的声音说道:“我。”

    “呃!”

    程万里听后一脸愕然!

    好一会,程万里才小心翼翼的问道:“去你房里次数最多?李衍他……不好女色?”

    程婉儿把头低得更低,犹豫了一下,然后轻轻的摇了摇头。

    程万里问:“是不好女色,还是我说错了?”

    见程婉儿仍是低头不语,程万里急道:“你倒是说啊,这可关系到你的一生!”

    被程万里逼问得急了,程婉儿只能用极小的声音说道:“官人他喜欢……喜欢把我们……把我们全都……全都叫到……叫到夫人的房间过……过夜……”

    程万里恍然大悟,随即暗道:“李衍竟如此荒银?”

    摇摇头,将此事从脑中驱除。

    风气使然。

    宋朝时的人,并不以男人风流为耻,反以为荣。

    因此,尽管程万里有些不喜李衍这样,但也没说什么,而是直接说起正事道:“你娘让我跟你说,子嗣对于一个女人而言才是最重要的,李衍虽然才有四房妻妾,但保不齐未来会妻妾成群,你一定要趁年轻时为李衍生下一儿半子。”

    程婉儿吞吞吐吐道:“你让娘不用……不用担心了。”

    程万里反应了一下,想到了一种可能,随即看着程婉儿的小腹问道:“你怀上了?”

    程婉儿用微不可查的声音说道:“嗯。”

    程万里心道:“这李衍也太……到底是年轻啊,当年我若是不一心考取功名,也不至于四十二岁才娶妻,更不至少四十五岁才有唯一一个女儿……”

    虽然心中思绪万千,但程万里嘴上却仍在叮嘱程婉儿道:“这段时间万万不可让李衍再碰你,明日我就将你原来的使女环儿和坠儿送过来给你做通房丫头。”

    程婉儿点点头“嗯”了一声,随后忍不住催促程万里道:“爹爹先见过官人,咱们再细说,可好?”

    程万里忍不住摇头:“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哎……”

    随程婉儿进房见到李衍,程万里当即拜道:“寨主!”

    李衍并没有托大,而是起身亲自将程万里扶起,然后请程万里坐下,并责怪道:“丈人怎恁地多礼。”,给足了程万里和程婉儿面子。

    回去坐下了之后,李衍也不废话,直接开门见山道:“朝廷派张叔夜来担任济州府尹,你对这张叔夜可有了解?”

    李衍之所以将程万里叫来,主要是因为水泊梁山之中没人比程万里更了解大宋官场上的人,而李衍又对历史上剿灭宋江的张叔夜有些忌惮,所以才将程万里叫来问问张叔夜的底细。

    程万里道:“张叔夜出生于官宦世家,侍中徐国公张耆之后,少时就喜谈军事,长大后以祖荫入仕任兰州录事参军。兰州依恃黄河天堑为固,每年冬天黄河结冰时,都要处于戒备状态,以防羌人入侵,张叔夜认为长此以往不是办法,于是亲自过河勘察,发现有一个叫‘大都’的地方,是五路之间的要冲,羌人每次入侵,都先要在此地集结,张叔夜根据附近地势,夺得大都,在大都建了一座叫做西安州的可戍守的城池,以此扼守西北边境,张叔夜此举有力地遏止了羌人的侵袭,为朝廷缓解了边疆不安定的忧患,同时也免除了以往士卒濒河困守、累月不得解甲的劳顿之苦,从此兰州再也没有羌患。

    此后张叔夜担任过襄城、陈留知县,以及舒、海、泰三州知州。大观年间为库部员外郎、开封府少尹。不久后又赐进士出身,迁右司员外郎。

    张叔夜曾出使辽国,与辽人比射箭,首先命中目标。辽人惊诧,想查看他所引的弓。张叔夜以无前例为由拒绝。出使归来后,张叔夜画出辽国的山川、城郭、服器、仪范等资料,上呈官家。

    张叔夜从弟张克公曾弹劾蔡相公,使得蔡相公被迫下台,蔡相公因而与张氏结仇,并迁怒于张叔夜,暗中搜集张叔夜的过错,将张叔夜贬为西安草场监司。

    数年后,张叔夜被召回京师当秘书少监,后又升至中书舍人、给事中。当时的官吏因为怠惰,所以门下省出的命令都是预先签署职衔与姓名,之后遇事才填写具体内容,称为“空黄”,张叔夜极力改革这种弊端,得以升任礼部侍郎。

    因其升迁太快,又见忌于蔡相公,以徽猷阁待制身份再次到海州任知州。

    不曾想,没几年他竟又来这济州任府尹!”

    顿了顿,程万里道:“那张叔夜能文能武,宰执之才,若非张家得罪了蔡相公,官家又只喜宠信那些溜须拍马之徒,他怕是早已名动天下了。”

    见程万里给张叔夜这么高的评价,李衍不禁对张叔夜更加忌惮!

    犹豫了一下,程万里道:“张叔夜执掌济州府,于寨主、于梁山泊,都绝非好事,寨主最好早做防备。”

    ……

    ps:书友们,我是任鸟飞,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一六十九章 草木秋死;松柏独存() 


    “诸位爱卿可有何灭贼良策?”

    蔡京等人听了赵佶之言后,不约而同的看向童贯。

    见此,童贯上前一步,道:“禀陛下,金军攻辽春州,辽东北面诸军不战自溃。女古皮室四部及渤海人皆降于金。复又陷辽泰州。如今金国崛起,俨然有跟辽国分庭抗礼之势。辽天祚帝自燕至阴凉河,置怨军八营,又有乾显大营二万八千余人,屯卫州蒺藜山。辽金大战一触即发。另西夏囤积了二十万大军置于边界。如今边界形势混乱,此时抽调西军怕是……不妥。”

    这次童贯可不是推脱,而是现在的国际形势真是有可能会瞬息万变。

    金国崛起的太过迅速,也太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结果不仅打了辽国一个措手不及,也打了宋国和西夏一个措手不及。

    一听国际上的形势如此复杂,没人敢打调西军剿田虎和王庆的主意了。

    赵佶也知道,这种情况下是不能调西军剿匪的,于是将目光从童贯身上转移到了高俅身上,问:“禁军可去剿灭田虎、王庆?”

    高俅出列道:“今岁大旱,江、淮、荆、浙、梓州皆有野心之徒乘机纠集亡命,捏造妖言,煽惑愚民,禁军正四处镇压。然,陛下若是让禁军去剿灭那田虎和王庆,禁军可挤出……两万人去剿那田虎和王庆。”

    见高俅使了个大劲,才憋出两万人,赵佶就是一皱眉!

    蔡攸见赵佶皱眉,跳出来道:“我大宋八十万禁军,如今到了用时,竟只出两万,高俅,你就这么报答陛下的皇恩?”

    高俅看了蔡攸一眼,然后道:“太祖开宝末年,全军兵力三十七万八千人,其中禁军十九万三千人。庆历五年,全军兵力一百二十五万九千人,其中禁军八十二万六千人;几年后的皇祐初年,总兵力达到一百四十一万人。随后历经王相公改革裁军,全军总兵力八十万人,其中有禁军六十万,厢军二十万。崇宁五年,枢密院上表,禁军缺额二十四万,新招兵十万,仍缺十四万。至俅接手时,曾上表过陛下,禁军只剩二十三万七千人……”

    蔡攸一听还有二十三万七千人,立马又道:“禁军有二十三万七千人,你才派两万人为陛下剿匪,高俅你可真对得起陛下的皇恩浩荡!”

    高俅没看蔡攸,而是冲赵佶一拜,然后道:“陛下修建华阳宫时下过一道圣旨,着……”

    “咳!”

    赵佶一声轻咳,高俅的话戛然而止!

    你道为何?

    原来,赵佶修建万岁山时,夫役不够,就给高俅下了一道圣旨,让禁军去修建万岁山。

    高俅多听赵佶的话,即“多占禁军,以充力役。其所占募,多是技艺工匠……凡私家修造,砖瓦、泥土之类尽出军营。”

    后来高俅更是变本加厉,拉野战军干工程,“帅臣、监司与夫守、倅、将、副多违法徇私,使禁卒习奇巧艺能之事。或以组绣而执役,或以机织而致工,或为首饰玩好,或为涂绘文缕,公然占破,坐免教习,名编卒伍,而行列不知,身为战士,而攻守不预。”

    也就是说,北宋那支曾经扫平十国的禁军虎狼,此时的主业竟然是给领导做刺绣、织绢布、做首饰、当画工……

    这些事高俅可不是瞒着赵佶干的,而是请示汇报过的。

    赵佶觉得,反正禁军也没什么事做,就同意了高俅的变通之法,还暗中为高俅点过赞。

    此事可以说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后来北宋的亡国之君宋钦宗在诏书中都承认:“今三衙与诸将招军……既到军门,惟以番直随从,服事手艺为业,每营之中,杂色占破十居三、四,不复教以武艺。”

    国家的中央军主力,招兵之后,不是练兵习武,而是做保镖、学手艺,比例竟能占到总数的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四十,还是连皇帝都知道的“秘密”,何止是滑稽?

    如果仅仅是这样,其实倒也没什么,毕竟还有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七十。

    可问题是,这其中还有一个巨大的缺失——吃空响。

    按照北宋亡国后,李纲的反思,徽宗朝禁军中往往只有名额,却宁可空缺不补充兵员,军中连一半的人都没有。

    这几个数字结合起来看,所谓的八十万禁军,又能有几个可战之兵?又能有几员可用之将?

    再加上,由于六个月干旱无雨,各地活不下去的平民百姓纷纷拿起武器变成匪寇,禁军真得派出大队人马四处镇压,要不然可就得天下大乱了。

    所以说,高俅能给赵佶挤调出来两万人,真的是不少了,也真是想帮赵佶镇压下田虎和王庆的造反。

    多少对他自己的家底也有点数的赵佶,隐隐知道,高俅和禁军可能是靠不住了。

    这让赵佶多少有点后悔让禁军去修建园林。

    可那园林关系到皇家的子嗣,怎可不修?

    要不然简单修一修,不去收集奇花异石美木珍禽异兽?

    不可。

    这艮岳乃是皇家的脸面,怎可不精心装饰点缀?

    左右为难之下,赵佶想起,还有无所不能的林灵素林仙长,遂将头转向林灵素求教道:“林仙长可有办法?”

    林灵素向赵佶施了一个道礼,道:“草木秋死,松柏独存。此皆是上天对陛下的考验,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陛下虔诚诵经做功德,万事皆会迎刃而解。”

    赵佶恍然大悟,道:“原来这乃上天对朕的考验,朕当虔诚以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