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皇图-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俗没什么影响力的青云宗所能比拟的。”

    齐兴惊问道:“于是第二次围攻青云山!”

    “当时形势发生巨大变化,青云宗休养生息那么多年,实力不容小视,且要把八荒宗和破天阁考虑进去。本打算再隐忍一两百年,结果青云宗一个号称天才的弟子,在京城游历时当街斩杀一个不给他让路的勋贵,激起了公愤。

    青云宗护短,不愿交人,当时情况与现在差不多,忍气吞声几百年,所有人都忍不下去了,朝廷退无可退,只能仓促开战。”

    秦风轻叹了一口气,继续道:“开战之前,左相和右相亲自去八荒宗和破天阁解释,保证只针对青云宗,并打算册封两大宗门为护国宗门,册封八荒宗主和破天阁主为护国真人。当时他们同意了,结果言而无信,在最后关头出手,打了朝廷一个措手不及。”

    “再后来呢?”齐兴追问道。

    “朝廷修士伤亡惨重,继续打下去,真要亡国灭种。就在铁皇决定调集边军与他们拼个你死我活之时,元气大伤的青云宗担心八荒宗主和破天阁趁虚而入,主动提出休战。于是幸存下来的朝廷修士转入暗处,也就是你们所知道的鹰谷。

    经此一役,朝廷一蹶不振。

    三圣宫便是第二次围攻青云山后设立的,修炼家族也是从那时候开始崛起的。在三大宗门联手打压下,朝廷再也无法培养出来那么多修士。实力此消彼长,渐渐变成现在这个格局。”

    车梁啪一声摔碎酒坛,怒不可竭地说:“八荒宗破天阁背信弃义,比青云宗更可恨!”

    “所以等我们拥有足够实力,定要铲除这两个卑鄙无耻的宗门。”

    秦风掏了掏耳朵,总结道:“之后六百多年,三大宗门之所以一直没下死手,一是投鼠忌器,不想被‘鹰谷’血腥报复;二是认为可以通过扶持修炼家族,用温水煮青蛙的方式从根本上解决朝廷;三是担心一旦朝廷垮了,北洲局势会发生变数。要是蛮族再次南侵,他们没把握能像朝廷一样将其拒之乱石关外。”

    你有炼神真人,蛮族有大祭司。

    如果你真有归一境大能,蛮族一样有可能存在实力深不可测的先知。

    归根结底,异族群之间的战争,终究是凡夫俗子之间的战争。靠几个修士解决不了问题,挽回不了大局,或许这便是当年三大宗门袖手旁观的原因。

    相比大秦,进宵山脉情况简单得多。

    要是殿下能把大秦问题解决掉,那帮齐家解决一个传承千年的修炼家族和一个三千多年底蕴的宗门肯定没问题。

    齐兴越想越激动,又问道:“蛮族呢,蛮族到底是什么样,实力强不强?”

    他是从西洲过来的,没去过北洲,没在边城呆过的人极少见过蛮族。事实上不仅他,连紫灵都从未见过。

    按照倒霉蛋留下的记忆,所谓蛮族其实也是人族,只不过肤色和长相不太一样,与原来那个世界的西方人极为相似。生活方式既像游牧民族,又有点像西欧的维京海盗。

    对他们而言,劫掠天经地义。

    内部不断发生战争,不断争抢牧场、猎场和奴隶。

    信奉所谓的战神,为获得神灵庇佑,经常举行血祭,一些蛮族勇士甚至自愿献祭,自愿死在主持仪式的祭司或萨满刀下。民风彪悍,真正的悍不畏死,女人小孩一样敢上战场敢杀人。

    “蛮族茹毛饮血,生存环境恶劣,寿命极短,能活到三十岁已是高寿,且部落之间不断内斗,人口数量一直呈下降趋势。族人越来越少,能成为祭司萨满的更少,总体实力一样呈下降趋势。

    弱肉强食,适者生存,他们要么就这样渐渐灭亡,要么铤而走险再次南侵。司空大人和雷大人前天分析过,蛮族内耗一千多年,也到了必须作出改变的时候。时势造英雄,只要传说中的先知出现,他们便会放下仇恨,团结起来再次南侵。”

    ps:总是不断求收藏推荐,影响阅读体验,求得自己都不好意思了,可是不求不行,再次厚颜求支持

第七十一章 分工明确(求推荐收藏)() 
齐兴问道:“陛下昭告天下,急调京军和府军驰援边地,是不是与此有关?”

    不能只知道修炼,多少要懂点政治。

    秦风摇摇头,解释道:“要是蛮族真出现所谓的先知,要是朝廷收到这方面消息,贾供奉和左供奉会第一时间告诉我,三大宗门也会放下所有成见与朝廷合作。他们已错过一次,不会再错过第二次。若再坐视不理,他们在大秦将无法立足,连门下弟子都会背弃他们。

    朝廷所以这么做,应该是出于多种考虑。

    一是实力悬殊,能不开战就不开战,想以此转移矛盾,给宗门释放出一个妥协的信号;二是做最坏打算,一旦宗门不接受朝廷妥协,便可以将集结起来的边军、京军和府军投入战斗。”

    “世俗大军管用吗?”

    第一次围攻青云山功败垂成,再次召集大军对付实力远胜一千多年前的宗门显然于事无补,他有此一问很正常。

    秦风淡淡地说:“事不过三,要么不战,一旦开战便是鱼死网破!几十万官军对付炼神真人或许没大用,但横扫那些个修炼家族不成问题。”

    大秦不再是之前的大秦,宗门一样不再是之前的宗门。

    来自修炼家族的弟子那么多,家族利益高于一切,来自修炼家族的弟子不可能无视世俗亲人死于朝廷刀锋下。宗门若不给勋贵活路,勋贵一样不会给那些修炼家族活路,宗门必须考虑到这些,必须好好掂量开战的后果。

    齐兴反应过来,又问道:“殿下是怎么打算的,我们到京城后该怎么做?”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我打算与他们和解。”

    “和解?”

    “家师神仙一般的人物,不愿也不会对他们出手,我们只能自己靠自己。实力不够,当然能忍则忍,等有了足够实力再收拾。”

    三大宗门一天没搞清前辈高人的境界修为和立场,一天不敢轻举妄动。从这个角度上看,确实有暂时和解的可能性。

    车梁忍不住问道:“殿下,那个老疯子怎么对付?”

    他俩是最信任的人,秦风不会有所隐瞒,听完计划,齐兴目瞪口呆,车梁更是连连摇头:“不行不行,代价太大,风险太大,搞不好会反被其害!”

    秦风解释道:“我们既要培养更多亲卫,又要不断收编散修,这需要海量资源。灵石、法宝、符篆、丹药从哪儿来,只有做万年灵草生意。曾爷爷抽不开身,难道真让大哥千里走单骑,一个人去极西之地?”

    三兄弟各有各的任务。

    秦风作为主帅,要留在京城与三大宗门及修炼家族周旋。

    虽说“我命由我不由天”,但皇帝面子不能一点不给,更不能自毁好不容易才树立起来的“孝子”形象。车梁要代他去边地效力,要利用在边地效力的机会,在十七万边军中挑选有修炼资质的先天武者,用正常方式培养忠于朝廷的修士,充实亲卫营力量;

    齐兴要去“灵石多人傻”的极西之地,销售“深加工”的稀缺灵草,以此为三大营提供各种修炼资源。

    极西之地没朝廷,形势比大秦更混乱。

    身怀至宝很危险,齐兴要带的不止一两件至宝,要是被人盯上,练气七重修为一样很难全身而退,安全问题必须考虑到。

    二人欲言又止,对计划不是很看好。

    秦风补充道:“计划终究是计划,到底实不实施,尚须听其言观其行。如果‘鹰谷’有回音,愿意放下身段,那又是另一码事。”

    前辈高人就他一个亲传弟子,就算要去游戏人间,也不会走太远,更不会走那么急,至少要确认他安全无事才行。

    齐兴不再说什么,义兄不说车梁更不敢反对。

    算算时间,八荒宗的老疯子快到京城了,第二天一早,大军准时开拔。

    经过一夜激烈斗争,夏青霜终于作出她人生中第一个重大抉择,俨然出现在前锋营的队列中,同三营士卒一起高唱十八殿下军歌。

    向前!向前!向前!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脚踏着大秦的土地,背负着殿下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我们是大秦的子弟,我们是殿下的武装,从无畏惧,血不流干,死不休战,直到把敌人消灭干净,双头鹰的旗帜高高飘扬

    嘹亮的军歌再次响起,气势磅礴,坚毅豪迈,热情奔放,简单易学,还有吹鼓手配乐,不仅仪仗队、前锋营、辎重营和亲卫营唱,连府军和一些“勋贵联军”都跟着哼唱。

    音律不错,词不对。

    龙新东气得吹胡子瞪眼睛,朝一个龙家私军咆哮道:“蠢货,你姓秦还是姓龙,想唱把词改掉,背负着老夫希望,我龙家旗帜高高飘扬!”

    一帮私军这才反应过来,于是同一首军歌多出几十个版本,有的是背负家主希望,有的是背负族长希望,好在改动地方很少,不留意真听不出来歌词中的细微差别。

    离京城越来越近,官道上的人越来越多。

    殿下形象比什么都重要,不能给人留下一个贪念女色的印象,邱菡芸、紫灵和无处可去的徐黛全上了后面马车,不喜欢坐马车的桑玉容换上一套府军军服,大马车上只剩下秦风和齐兴二人。

    “无耻剽窃,龙大将军怎能如此不要脸!”十八殿下军歌被改成龙家军歌,秦风愤愤不平。

    齐兴忍俊不禁笑道:“不改词怎么办,他总不能让他的亲卫效忠殿下吧?”

    自家私军只能听自己的,只有被征招进边军或府军才能听朝廷任命的主将号令,这是原则性问题,勋贵把这看得比什么都重。

    一个国家怎么能这样,要是没三大宗门,天知道他们会不会造反。

    大秦皇室不能有名无实,大秦要强大必须中…央…集…权,秦风暗暗下定决心,等铲除掉三大宗门,一定好好敲下这些不把皇帝当皇帝,不把亲王放在眼里的勋贵,只有把内部隐患全解决掉,才能举国之力开拓大秦第七个洲。

第七十二章 风雪进京城 (求收藏推荐)() 
寒风萧萧,飞雪飘零,长路漫漫,大军踏歌而行。

    艰难跋涉两千多里,风餐露宿四十一天,终于赶上中洲今年的第一场雪。

    京城近在咫尺,京军大营近在眼前,肆虐的雪花纷纷扬扬飘落,凛冽寒风打在脸上像鞭子抽一样疼,仍然挡不住人们的热情。官道两侧人山人海,全是前来迎接十八殿下或围观乌氏余孽的人。

    一个个缩着脖子,拉紧领口,从嘴里和鼻孔里喷出来的团团热气,瞬间凝成一层层霜花儿,冻结在皮帽四周,恰似一顶顶银色头盔戴在他们那冻得通红的脸上。

    “殿下英明!”

    “将军威武!”

    “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十八皇子、边军第一高手胜卿山、前坚石关守将龙新东、不求长生但求血染疆场的车梁大秦敢作敢为、敢打敢拼的英雄全在眼前,血气方刚的理政院学生和三圣宫外院弟子热血沸腾,举起拳头或刀剑吼得声嘶力竭。

    有亲人战死在边地,恨透蛮族,恨透乌氏余孽的百姓,更是疯狂地打起雪仗,转眼间把一辆辆囚车变成了雪车。若非府军及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