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元图录-第2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尤其在施政方面,让他收获良多。

    想起自己在那表彰大会之上,所说的:在我的有生之年,我想完成一件事情,那就是给我们的后人留一个独立、自由、平等的发展国度。

    他这几日来,更是将前一段时间自己脑海中蹦出的这个想法不断深思熟虑,总算是得出了一个新的施政方略,那就是“藏富于民,造福于民”,只有这样,皇室才不缺少人才的录入;只有这样,皇室才能不断抗衡各大家族的尾大不掉;只有这样,皇室才能理直气壮地出来收拾各大家族。

    这是关乎帝国命运的抉择,这是关乎帝国格局的谋划,这更是占领至高名义的最好借口,辛诺想通此节,不由再次生出来找老祖宗的想法。

    帝国皇家祭祀学院里,还是那个皇族宗庙里,一老一少再次相见。

    “说说吧,你这两天都有些什么收获?”

    “没有收获,倒是有些想法,还想请老祖宗参详参详。”

    “哦,说来听听。”老者在会见辛诺的静室里,盘腿坐到了蒲团上,准备聆听这个悟性还算可以的后辈说说他的想法。

    “在施政上,徒孙似乎走入了一个误区,这个世界有武者、平民,这是完全两个不同的世界,如此大相径庭的两个世界并存于我们的帝国当中,我们只针对家族,也就是武者世界出具了相应的平衡之策,却是放手了平民。”

    “这些平民与武者之间,却是上下层,源头与活水的关系,如果失去了平民,再厉害的武者家族都将是无缘之木,无源之水。这中间,徒孙似乎有所得,似乎又有所不得。”

    “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古圣贤的记载,也是徒孙在翻阅历史典籍中得出来的结论。”

    “如果,我们构建一个平民所向往的自由、平等的国度,这个国家绝对会得到最大力的支持,只是不知道徒孙这样的想法是否合实际?”

    听闻以上言论,老者眼前终于一亮,曾经自己在位时候的一直想做的事情,居然被这个自己并不看好的家伙说出了心声。老者甚是心怀宽慰。

    “治国的目的是什么?”

    “富国、强兵!”

    “不对,这只是过程。”

    “……”

    “你还没有明白治国的目的,只有等你明白这个的时候,你才有资格在这个国家施展你的才华,如果还没有,我奉劝你还是不要乱动的好……”

    老祖宗当着列祖列宗的面,好好给他上了一课。

    听得虽然仔细,但是明白却又是另外一回事。

    老祖宗给他出的考题,让他寝食难安,在过了两日的时间后,在祭祀学院的皇家宗庙里,两人再次在静室见面。

    这次辛诺自信了许多,老祖宗还是那句话:“治国的目的是什么?”

    “维护皇族的利益不倒。”

    “难道两日间的思索和求证,这就是你最基本的答案?”

    “治国本无目的,单是为了维护这个国家最根本阶层的利益,如果不能满足这个阶层的利益,这个国家就失去了治理的意义。”

    “那你现在告诉我,这个国家最根本阶层是哪个?”

    ……

    两人坐而论道,居然长达五日之久。

    十日前,少年被触动,深思治国之道。十日后,少年心中明了。

    帝国因这十日,随后发生了翻天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在皇族祭祀学院强行插入一脚的时候,生出的变化,后世将这个时期称为“十日中兴”。

    当辛诺想通关节,从祭祀学院回到皇宫之后,经过认真谋划,终于在十日之后开始的大殿之上开始了问策,针对一些尖锐的问题,开始了正式帝国手术。

    原本没有祭祀学院支持的皇族,式微不少,倒是因为老祖宗的回归,终于强硬了起来,终于可以代表皇族发出了励精图治的声音。

第四四八章 十城九郡() 
皇族励精图治的消息传遍帝国四方。

    帝国版图之上的十城九郡俱都投入到了这份辛诺宣布的“丰功伟绩”之中,京都变化不算明显,但也是最能显现这次励精图治决心的地方,官员轮值,裁汰冗余,如同走马灯一般上演……

    昆城因为辛里德的治理,在此次皇族励精图治的大城当中属于旗帜鲜明的引领大城,原本属于边疆城市,是座战略大城,根本谈不上执掌牛耳的权利,谁知,因为那次武神突破事件,给昆城留足了天地元气,大气运之下,一跃成为帝国十大城之首,一时引领风骚无二。

    其余龙城、飞虎城、索战里城、商格城、大帝城、冰城、明兴城、翼城八城更是比之以往有了最为明显的变化,当帝都那日的命令传来的时候,第一时间开始的开科取士,同时在天元元年三月一日这天如期举行。

    同样隶属的马郡、杨郡、辛郡、黑土郡、白沙郡、上栗郡、终黎郡、夏翡郡、德克郡九郡之地,也在这一日开始了帝国大考。

    这是哈萨帝国立国以来,第一次从民间开始的开科取士,按照皇帝陛下的旨意,凡是在开科取士当中有突出成绩者,只要通过培训,就能委派地方成为当地吏员,执掌一方。

    这在平民当中掀起了轩然大波,一时间如同一股风暴一样,从南到北席卷了整个哈萨帝国,就连周边的格力帝国、不落城邦等国也受到了影响。

    大选之日,万人空巷。

    哈萨帝国行政划分比较特殊,以城郡为主要单位,附加各个分封之地形成了帝国的疆域行政版图,城的规模一般大于郡,而郡则是最小的单位。经过帝国千年的发展,这些所谓的十城九郡都成为了规模不相上下的大城市。

    如果还是按照帝国原先行政划分的十城九郡来分的话,在行政级别上城和郡的级别应该是区分开的,城大于郡,但是在帝国近年来的发展当中,尤其在各大家族插脚的情况下,这些城、郡之间的行政级别已经等同。

    帝国的官员管束和职级设定已经成为了这次皇族新政的重点。

    在举行开科取士的当天,一同宣布的还有一条消息:“自开科取士之日起,全国之内再也无十城九郡的上下之分,全部统一为十九城,为了便于称呼期间,城郡相等,继续沿用十城九郡的称呼。各城各郡除了没有独立的财政资格和军事资格外,拥有独立的行政资格。帝国六部将根据开科取士的成绩,相继委派官员到任,在开科取士的当日,各郡各城标准一致,按照成绩高低,录员及时报送帝都,以便安排殿试,选拔大才。”

    辛诺在十日问策之后,大幅度的新政政策随着命令传遍十城九郡,帝国上下为了这次开科取士,变得生气盎然。

    那些原本观望的家族,有人在其中看到了机会,更有人在其中嗅到了不同寻常的意味,反应快的,都第一时间组织家族子弟积极参与这次开科取士,反应慢的,还在那里观望之后,看别人去了,这才组织家族部分子弟参与到了其中。

    重视程度不一,收获也不同。

    那些反应快的家族,在开科取士之后,成绩公布之日,家族子弟多数都在榜内。反应慢的,虽少但也有人在其中。

    这次开科取士多以家族为主,平民身份录入的则是凤毛麟角。

    天元元年三月三日,晨。

    距离开科取士之日已经两天,今日,天公作美、风和日丽。帝都广场之上,人头攒动。皇家近卫军团围定四周,岗哨林立,如临大敌,却是为了今日殿试在做准备。

    皇宫宫门,在第一遍钟声当中,缓缓开启。

    最前面凤冠峨眉玉脂引路,随后是帝宫侍者婢女,再之后两厢太监手捧托盘,鱼贯而出,里面放置本次殿试试卷,按照原先开科取士的程序,这是第一道文考,过了文考则是武技、策问、城(郡)荐。

    等这队人马在皇后的引领之下进入皇宫门口设置的监考台之后,第一场文考随即宣布开始。顿时之间,帝都广场之上落针可闻,只见狼毫挥洒之间,满纸刷刷之声,附和着滴落的汗珠,在此次十城九郡选拔而来的高手之中,进入了文考的关键之处。

    作为陛下,辛诺早早去了祭祀学院的皇族宗庙中,请老祖宗出面应允,迎接皇族战旗列归帝都皇宫门口,用以奖励开科取士前三甲之人。

    皇族宗庙当中,按照皇家千年之前规矩,都有储存的皇族小战旗,这些战旗之上,都有皇族的深奥神秘之力,是当年开国时期皇族战力彪炳的最好见证。为了延续帝国皇族的威仪,今日,尘封千年的帝国战旗终于在皇帝陛下的请诺下,从皇族宗庙当中走了出来,正式与各个家族顶峰人物见面。

    广场之上,文考只是维持了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便相继陆续完成。

    坐在主监考台之上的皇后陛下,一挥手,身后的太监们便从监考台上鱼贯而下,走入这广场当中各个备考桌子上收了他们各自的试卷。

    这些试卷封存之后,便放入了广场监考台之下的十张大桌子之上。

    按照程序,立即进行到了武技。

    每个参考人员都未缺席,一人一码,按照随机抽签的方式,开始了匹配晋级。

    当辛诺带领着那批皇族小战旗回到广场之后,立即着手布置,那祭祀学院更是出具了十名老教授,紧紧跟随辛诺到了皇后的宝座之下,便分列那十张大桌子之上,开始了公开阅卷,每人阅卷给一次分数,十人交叉阅卷。按照十城九郡推选出来的前三名额,今日参加文考的总共有五十七名。

    很快,这武技较量也算快当,没有多长时间便分出了胜负。自有边上跟随而来的太监秉笔直书,将个人成绩记录在案。

    接下来是策问、城(郡)荐……时间过得很快,最后三甲人员终于敲定,等众人再看结果的时候,居然发现,这三家之人,却正是马家、杨家和辛家三姓之人。头名辛月,次名杨芳,末位马渡。

    十城九郡之人,多有遗憾,但也不失望,按照此次帝国开科取士的规定,只要来参加这次殿试名额,少不了在帝国跨班就列入职吏员。

第四四九章 消息传来() 
帝国开科取士的消息,在三月一日传到了三不管区域,不同于帝国十城九郡区域,这里是帝国唯一一个没有开科取士的地方。

    毕竟这里是帝国的罪犯流放地,要在这里开科取士,那是万万不可能儿的事情,所以在消息传来的时候,除了一开始的兴趣之外,再也没有人提及此事,仿佛此事根本没有发生一样。

    虽然这里的人不提及此事,但是帝国开科取士的消息还是影响到了这里…毕竟这里现在急剧膨胀的人口,人人可不是罪犯,消息传来,分流了很多想借机谋求出身的社会底层人物。

    开科取士的消息传来,在二月底最后一天,有一半的人离开了这里。街道之上原本人满为患,随着这个消息的传来,逐渐没有了昔日的摩肩接踵的街景,倒是显得萧索了不少。

    丁家庄园,正堂内。

    一副松鹤延年图正中悬挂,左书“云鹤千年寿”,右题“苍松万古青”,显得正堂气派非凡,只是这中堂图下所坐两人,倒是让这份松鹤延年祝寿图的意境破坏不少。

    一老一少,分左右坐定,让人看着多少有点别扭。

    老者正襟危坐,少年人却是活泼不少,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