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魔再世-第1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当?”

    原来江云当日故意散播不移营的假消息,迷惑阮坤。

    武思敏闻言不服气的道:“那也不见得吧?”

    武思敏似乎喜欢上和江云唱对台戏,江云眼往前方道:“当然不止如此,没见我出营后,就让他们列队而行吗?”

    武思敏朝前方看去,武国大军走的分外整齐,但她不明白这有什么用。

    再说阮坤,观察武军营寨许久,迟迟不敢发出追击的命令,冷声说道:“去找找看,有没有军粮。”

    很快属下回报,一粒粮食也没有!

    阮坤为此忧虑,赵国二十万大军余粮够仅剩半月,如今乐陵被围粮道阻断,已是进退维谷的境地,阮坤原打算击溃武军抢粮,等稳固广阳后再解乐陵之围,结果又被江云轻而易举的退走。

    赵军缺粮,到底要不要追击?

    阮坤很为难,带人来到营外,查看起武军撤退时留下的痕迹,发现武军步伐开始还很混乱,但渐渐的规整起来。

    这让向来谨慎的阮坤放弃了追击的打算,对属下道:“走!进城!”

    阮坤来到广阳城内,见到赵鼎天,赵鼎天则是满面怒容,对他不假颜色,斥责他两月前不肯发兵救援的做法,一番训斥,阮坤都忍了下来,而后询问赵鼎天,下一步该如何处置?

    赵鼎天闻言气道:“自然是趁胜追击!”

    阮坤忙道:“万万不可,如今我军有断粮之忧,乐陵之围尚未解除,不可冒进。”

    阮坤其实是来说服赵鼎天撤出广阳的,先解了乐陵之围再说,但赵鼎天咆哮道:“不就是军粮吗!我府衙中多的是,让你们这些废物吃个饱!吃饱了都给老子去追江云!该死江云,若让我抓住他,定要他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赵鼎天恨恨咬牙,阮坤忙提醒道:“王爷,我军合兵后有二十余万……”

    赵鼎天吼道:“那也够了!给老子追!”

    赵鼎天一刻也不想再等下去,催促阮坤追击江云,阮坤申辩无效,只好发兵,大军追到望东坡时已近黄昏,赵鼎天命令速速攻营,于是赵军点起篝火,战鼓齐鸣,排列好战阵开始猛攻武军大营。

    这一仗不可谓不激烈,惨烈程度可以用血流成河来形容,整整一夜都没有停歇,赵军不顾地势仰攻武军大营,若非江云等人以逸待劳,刚刚才美美的睡过一觉,任是城寨如何坚固,怕是也抵挡不住赵军如此不要命的攻击。

    拿江云的话讲,这是意志的较量,谁先倒下去,谁就完蛋!此一战的胜负关系到未来数月的战局,胜利者将牢牢抓住战场的主动,所以绝不能败,败就是死!

    为了激励士气,江云抬出重金犒赏,反正花的是武家的钱,他不在乎,只要哪一个营打得好,他马上便会派人送钱过去,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见别家发财,自家却毫无所获,谁人甘心?

    于是,这支由武国各路郡兵所组成的乌合之众,打红了眼。井东国又分了一箱金子?不行,都给老子好好打!

    战至天明,赵军显出疲态,可武军人人亢奋,越战越勇,甚至巴不得赵军能来打自己,那可是给他们送钱来的!

    甚至有人请命出战,要求反戈一击,江云虽是未允,但让这些人做好准备。

    仗越打下去,武思敏越觉得不可思议,怎么这些泥腿子变得如此好勇,堪比陇上强军,令人侧目。

    但武思敏不懂,此地的斗志与陇上的豪勇不同,陇上大军是百战之师,而此地的血气,是被江云有意营造出来的,隐藏在碌碌无为下的力量,如同镜湖,一旦决堤,大势所趋。

    因为世人大多盲从,并无主见,习惯随大流,水往哪里走,人们就会跟着往着哪里走。

    但这股趋势必须足够强才可以用,否则会有倒灌之险。

    所以江云不敢轻易出击,他在等,等着赵军自己把自己累倒,摇摇欲坠时,再一举将其击溃!

    如此战至天光大亮,江云紧盯营外的赵军不放,武思敏问他在看什么,江云问道:“你说赵军是会退走,还是趁机设营?”

    武思敏造了几日营寨,摸到了些门道儿,很肯定的道;“他们肯定会撤退,此地的树木都让我们砍光了。”

    江云点头,这正是他在等的时机。

    果然,未出一刻,赵军开始撤退,江云下令击鼓,百鼓齐鸣,把撤退中的赵军震得不知所措,又连忙结阵。

    但江云没有出击,他在磨赵军的性子,哪能让他们说来就来,说走就走,那毒岂不是白下了?

    如此又反复了一次,等武军再次击鼓时,赵军根本不做理会,留下一军断后,开始撤退。

    江云道:“武卫军,出营追击!”

    江云手中只有武卫军可堪大用,两万精骑令快速出营,按照江云事先交代好的,只做袭扰,并没有一力猛攻。

    趁着这个机会,步卒出营列阵,与断后的赵军对垒。

    “我猜对面是阮坤”江云望着对面估计能有两万人的赵军说道。

    武思敏神情严肃,因为对面的赵军并不慌乱,面对武卫军弓箭齐发,结阵自保。

    江云下令武卫军分出精骑一部,追赶袭扰赵军大队,他的目的是延缓赵军脚步,而面对的两万人,江云也不打算硬拼,拼不拼得过不说,损失太大也得不偿失。

    于是两军对阵,谁都没有发起攻击,耗到正午,武明城等人有些耐不住性子,询问江云再等什么。

    江云命人去对面传话,让断后的赵军投降,但这些人报有死志,不愿投降。

    于是两军接战,一场大战爆发。

    不得不说,武国的郡兵确实不是赵军的对手,数倍与敌,但却无法一股拿下,鏖战了一个时辰之久,才在返回的武卫精骑的帮助下,前后夹击,攻破赵军战阵。

    赵军逃散,大部被俘,但却让阮坤的五百精骑逃出生天。

    战罢,郡兵们有些搞不懂,江云为什么要这么打,因为他完全可以不顾赵军大队,全力吃下断后的赵军。

    江云没多解释,只说这是为了众人好。

    江云之所以拖了半日才发起攻击,是因为断后的赵军心存死志,若是一早儿攻击,武国的损失将会更大。但拖到正午就不同了,那时赵军主力已经撤回广阳,断后的赵军也算完成了任务,否则这一仗还不知道要死多少人,断后的赵军也没那么容易被击溃。

    更重要的是,江云要将剩下的赵军,赶回到广阳城内。

    为了确认时机成不成熟,接下来的几日当中,江云亲自带领武卫精骑,袭扰赵军广阳大营,发现赵军的反应比以往迟钝了很多,其营地内,还传出了浓重的草药味儿。

    看来江云使的阴招儿奏效了,当日撤退的赵军因为饮用了不结的水源,经过三日酝酿引发兵荒,身受瘟疫缠身。

    就这样,十月前的最后一天,接到攻破乐陵的消息,江云整军动身,再一次兵发广阳,不出意料,恶疾缠身的赵军没做什么抵抗,就退入到广阳城内。

    又一次围住广阳,武**士都很担心,担心自己也会染上瘟病。但江云还好,因为天气已经转冷,疫病也将随之过去。

    自古以来爆发恶疫,治是治不住的,只能靠老天发威,经过一个寒冬瘟疫自会过去。这都是江云掐算好的,为了配合天时,他有意推迟了偷袭乐陵的时间,否则九月中旬乐陵就该被拿下,但今年的冬天似乎来的晚了些。

    站稳营寨后,江云命人点算清楚赵军留下的尸体,据估算,广阳城内被围的赵军应该有十三万,加上城中百姓,三十余万,每月耗粮即便只喝粥,最少也要两三万石,而广阳府仓存粮最多四万,这些消息江云早已打听好,也就是说,广阳城内的赵军最多能坚持到年后便会断粮。

    于是江云围而不打,等着赵军断粮,同时等待薛晋两国的落井下石。

    果然,两国与赵国素有恶仇,没有放弃天赐良机,十月中旬大雪之期,发兵霸上。

    就这样,江云将十三万病病殃殃,且无力突围的赵军包围在广阳城内,而武皇又发民夫十万赶到前来支援,使得广平军的人数激增到三十万,将城高十二丈的广阳城围的水泄不通!

174。第174章 阁主() 
腊月的清晨天气异常寒冷,阴瑟消耗着武赵两军的斗志,没人愿意出营乱逛,城里城外一片肃静,而在高高的望楼上,江云双手环在胸前,接纳着朝他而来的天地精气。

    江云能感受到,这些日来,自己越来越受到万众瞩目,很多人都在他身上耗费着精力,哪怕只是一个念头,也会为他提供修行所需的精气,助他炼成大药。

    精气指的是天地灵气,被万物生灵精炼,而形成的更为精纯的气息,这种气息无需运功,便能收为己用,仙家管这叫‘功德’,‘功’指得是功课,江云眼前在做的事情,非凡之举,吸引万众瞩目的手段;‘德’则是自然之法,守道的态度,江云做好了功课,自然也该有所‘德’。

    也是因为这些缘故,千古名士,大多能成仙得道,因为他们受用的精气足够多,也只有这样的人才有望成仙,世间但出名士,各家仙门都会争着抢着去点化。

    冷清中,武思敏爬上了望楼,江云看到她后收功起身,武思敏对江云道:“你不用这般辛苦。”

    江云在望楼上待了整整一夜,武思敏还以为他在筹谋破城的事情,但江云压根就没有破城的心思,如今这局势,能防备赵军突围就可以。

    “你说赵军还会放百姓出城吗?”武思敏一上来便眼望广阳城,如今的广阳已经断粮月余,赵军本想放百姓出城,但江云趁机夺城,还险些成功,便再也不敢如此做。

    江云道:“除非他们打算投降。”

    因为阻止百姓出城,江云背负上不少的骂名,但有什么办法,兵者生死存亡之道,他若接纳了城中百姓,便会阵脚自乱,到时赵军趁机反戈,他将功亏一篑。

    慈不掌兵,江云不会心软。

    武思敏观察了一会道:“他们的士气似乎恢复了一些。”

    武思敏看向江云,江云‘恩’了一声,他知道赵军正在吃人,有了新的军粮,士气自然恢复了不少,但武思敏还不知道这事儿,江云也不想给她添堵。

    “霸上的情形如何了?”江云岔开话题道,赵国如今腹背受敌,比武国的处境还不如,武国最起码有胥关可守,而霸上草原一马平川,如同嗜血的巨兽般吞噬着赵国的国力。

    果然,武思敏说道:“赵军已经退守德阳,据说在马桥渡打了一场胜仗,我们这边儿是不是要抓紧?”

    江云闻言摇头,即便赵军大胜,整军赶到广阳也在三四个月之后。明眼人都知道,广阳大势已定,只是赵国还不愿接受失败的命运,尚在死抗。

    想到此,江云也看向广阳城头,考虑着如果自己是赵鼎天,肯定早已开城投降。赵军再做抵抗已毫无疑义,但赵鼎天不愿背负这样的骂名,宁可手下饿死,去吃人肉,他也不投降。

    “对了,秋烟雨要来了”武思敏转头道,江云这才想起,已经过了正月。

    “她来做什么?”江云问道,按说秋烟雨前来,应该先通知他,怎么他毫不知情。

    武思敏道:“求情来的呗。”

    武思敏盯着江云,左文峰等人已经求过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