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曲尽星河-第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转悠不知道,城里还有那么多的雍人,一两万青壮是有的,如果加上壮妇,恐怕和军队的人数相当。他们接受军队的组织,正式参与守城,正在一波一波上下,准备守城的器械,甚至拆掉一地的民居。

    这些雍人路上见到他带着几个人赶过来旁观,还会给他打招呼:“见过将军。”

    有的时候,也庆阿是听不懂的。

    狄阿鸟给他派有家令,家令就会忙着翻译,他也就冲人微笑回礼。

    站到了城墙上,下头的陈**队也已经开出来了。

    这一次比昨天的人更多,密密麻麻,虽然还没有冲上来,却在准备器械。他一阵头皮发麻,叹了口气,担心地给身边的家令说:“如果拓跋氏的军队像这样攻打下去,我们怕是都要与城一起焚灭。大王是没有这么多的军队来支援我们的说博大鹿首领保存实力,他也得能保存得了呀。”

    他们打高奴在前,要说狄阿鸟的布置,却难窥全貌。

    家令也神色紧张。

    几个当地雍族编签上来的将领也在城楼上。

    家令忍不住向他们询问,他们却是说:“南边就有朝廷的军队,听说回来救援我们的。”家令将原话复述给也庆阿,也庆阿却不信,几次东夏与外敌作战,朝廷别有他心的事儿,他都听人说过,就说:“靖康不能信。”

    家令生怕几个当地将领生气,不料当地将领吃过朝廷的亏,对朝廷也不抱好感,就说:“是呀。要是朝廷都像你们东夏的军队秋毫无犯就好了。”

    因为都不信任靖康朝廷,几个人说得投机。也庆阿没有守城的经历,向他们请教,一个当地将领就给他示范守城的器具和城垛的用途,直到一发石砲率先砸到城墙上,接二连三的石砲密集抛在空中。

    空气中充满了石头砸出火花,散发出来的硫磺味。

    幸亏城墙上到处张着网。几轮密集的石砲打得满城士兵惊悚,几个被砸成半个饼的,立刻就被抬了下去。他们疏散了人,等砲停了又上来。也庆阿跟随他们透过一块被砸断的石垛看去,城下已有攻城的梯队抬着长提,从缓慢到急促,冲锋上来。接近了,城上士兵弓都拉了起来,刹那间,箭如雨下。

    对于这种守城战,也庆阿一点兴趣也没有。

    两边就这样打,他觉得憋屈。

    他在战场上巡视了一遭,按照游牧将领的思维,寻思着要是出击,可以打哪儿,不知什么时候,敌人的长梯已经往城墙上架了。一个敌兵翻过墙垛,嘶哑着杀了一人,冲到了他的面前,他愣了一下,一把推开陪伴着的家令,上去就一刀,精准地别到对方的脖子上一抹然而更多的人跳了上来。

    家令开始着急,蹦跳大叫:“快去告诉大将军。快去。敌人攻上来了。这个时候,还争执?谁争执杀谁才对。”

    也庆阿怀相信大鹿都知道。

    敌人攻城,他怎么能不知道?不过,他也为博大鹿幸庆。真正的危机从来不会来自于外部,内部的首领们跟他闹,如果他处理不好,会离心离德,如果他杀人,会引发兵变,但现在却一下好了,敌人攻势猛烈,首领们不一心也得一心了,这敌人,要是知道消停一天两天,那才是大问题。z

    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八十七节 中国将志() 
高奴城是历代防胡重地。

    城高三丈六尺,基宽五丈,顶宽三丈,地势东高西低,东北角向外突出,西边凭河,在北面,城外还有一条土长城。不过博大鹿并没有多少守城的经验,面对漫天遍野的陈**队,在城辅周边打了几仗,丢掉了护城河和土长城,丢掉了,他也没想过再夺回来,依河拒敌,反而把军队龟缩到南北两城中。

    陈国率先攻打的是大小西门,都上了城楼,又被赶了回去。

    正因为敌人城楼都登上了,博大鹿非常恼火,尤为恼火的是,这个节骨眼上,东夏的封臣们还与他计较谁占便宜谁吃亏敌人势大,只有保有嫡系精兵,才能持久,现在,他肯定要把精兵留在手里作生力军,别说是他,换任何一人也会如是安排,这有什么不合情理的吗?

    若不是大夏律这也不让,那也不让,他真恨不得杀个三五个镇镇人。

    大夏律不允许草芥人命,哪怕战争期间,眼下封臣们就算有罪,也需要交付藩司论罪,何况他们闹一闹不犯法,这让他们觉得在东夏就这点好,真让他们因为陷入争执放敌人进来,他们也不肯一听说敌人城楼都上了,聚在镇北楼理论的藩司一哄而散,按照划分,克尽职能。

    大小西门的敌人被打退,紧接着是北门。

    陈国开始对北门展开更加猛烈的攻势,上了投火车,火烟腾起一大片。

    再接着,陈国开始攻打东门,逐渐已是围三阙一之势。

    博大鹿不为所动。

    他巡了一遍城,知道这才是刚刚开始,还有心在镇北楼慢慢喝茶,临时抱佛脚,寻找一些守城的图习。

    当年守渔阳,那是座废城,又缺粮,不得已反扑一二。

    现在高奴城城高池深,粮食不缺,一窖一窖的仓穴子,士卒精良,百姓同心,安心缩着就行了,进城了大不了打巷战。他就带着云淡风轻,啥事不管的模样,给部下们增持信心,但是三个城门全部告急,手下的精兵也逐渐分配出去,手下参士还是着急了,建议他向靖康要援。

    数十万人的战争,营地驻扎隔断,与大本营联系不上,但他认为大本营应该可以联系上活跃在中原的王本,想了一下,回答说:“王基深不是前往太原了吗?他自然知道该不该要援,以我看,他肩负使命,会调动朝廷的军队,但不一定会来援助我们,而是会让朝廷增兵上郡。”

    上一次的假战令他记忆犹新,事后,狄阿鸟告诫他,要他不能光能带领三五千铁骑驰骋,而要更多地把自己当成一军主帅。

    他站在全局的角度上想过。

    这一条推测并不是来自大本营,而是来自于他本人的分析,难道大王处在战圈之外,坐看敌人围城不成?

    大王肯定已经增兵敌后,放任敌人攻城,一定有放任敌人攻城的目的。

    时不时,他会想到渔阳一战,渔阳一战一劳永逸,解决了巴依乌孙,现在也许大王的用意,就是“聚歼”敌军后面,大本营虽然向他下过命令,但是却因为保密,没有全盘托出计划,即便是这样,“聚歼”一词在他脑海里闪过很多回,而且他越想越觉得有可能,越想越觉得高奴一战的战果会更大。

    征战多年,他自有与狄阿鸟的默契。

    参士们一再催促,他就说:“那这样吧,你们派人向南,看看能不能联系上王基深,也许他知道大本营究竟想让我们怎么干。”说完这些,他就继续学习怎么煮茶,翻阅自己的书文画册了。

    参士早瞄过他手里书文之后叠着几张书信,知道那是大王写给他的,上头隐隐约约有“大将修养”几个字。

    也只是因为这几张纸,参士才没有针锋相对,问他:“你在这儿又学喝茶,又读画书,大王知道吗?”而是去设法联系人在中原的王本了,一旦需要求援的时候,好让他通过外交,请求朝廷。

    联系王本并不容易,但也不是太难,冲过陈国的封锁,就能被朝廷接应上,如果直接要援反倒容易一些,而联系王本,路途远了很多。

    王本去了一趟太原,紧接着又去了长月,这一点连张怀玉都不知道。

    去见王本的几名将士去太原路上走了一半,才又知道他王本绕了一圈,已经在京城长月了,于是又掉头回来去长月。

    张怀玉也在等朝廷下令。

    除了高奴,他几乎收复上郡全部的土地,直接可以以上郡为跳板攻入陈州,但是因为高奴大战起了苗头,朝廷让他按兵不动,候机支援东夏,他就等在这里等在这里,他内心格外着急。

    他在靖康军系中也一直很另类。

    他出身草莽,治军手段凶残,偏偏能够洁身自好,没有半分草莽英雄的暴发户心态,他儿媳妇被东夏狄阿鸟所夺,他却不止一次用狄阿鸟的优点劝诫自己的儿子。一年前,他儿子受他荫庇,被征为议郎,要在长月买宅院,张口给他要钱。他说:“尔已受吾荫庇,领用俸禄,一世不愁,何以再劳乃翁?为父之产尽付兵事,非不予尔,怕尔奢华。尔生性维诺,阿婉不爱,勿妄学他人挥霍风流。”

    你已经受我荫封,一辈子吃喝不愁,还来烦你老子,老子没钱,钱都用来治兵了,有也不给你,怕你乱花钱。你生性懦弱,未婚妻都不爱你,你还要学他人风流挥霍吗?老老实实过一辈子完了。

    这样的信,可以想象到他儿子接到之后是何心情?

    年前冬至,他上京,皇帝向他和陶坎问起兵事,拿东夏相比较。

    陶坎答了三胜,他答了三败。他当众回答,东夏之兵自发约束,臣交付军法,大不及;东夏治兵,以义理为先,臣之兵靠赏罚,大不及;东夏卒伍崇知文法,臣之兵求耐劳之乡壮,大不及。

    当着文武大臣的面儿,皇帝脸都黑了,都得自己给他打圆场,说他在战场上输给狄阿鸟过,过于自谦。

    敌对的政敌曾不止一次攻击他是法家余孽。

    那些大门阀都想让他让让位置,将登州商路让出来,不止一次攻诟他。

    他也是在登州镇兵的位置上摇摇晃晃。

    皇帝虽然没有换他,但看这几年对他的赏赐和恩宠大不如前,倒也把他放到众将之后的位置上。

    因为他救过秦理的命,秦理倒多加礼遇。

    但让人称奇的是,他却不肯走得太近,他儿子被征为议郎之前,秦理想召到府内,却都被他代为拒绝。

    这一次大规模北伐,从靖康国内论,西线打得艰苦,中线稳步推进,首获战绩的反而是他,一开始,他就把上郡给收复了。

    别人都觉得他走狗屎运,东线容易作战,又有东夏这个强援,他只想在战场上一决高下,心里自然急不可耐。

    然而,东夏打下高奴,酝酿了大战,攻伐陈州他没了份儿,支援东夏,东夏却至今没有开口。

    他等得着急。

    刚刚送走去找王本的将士,东夏的通报到了他这儿,他才知道灵武易手。

    灵武易手意味着什么?

    他先是愣了一愣,接着像一壶开水淋了下来。

    他猛地蹦起来,扒开地图一路找,口中喃喃有词:“狄阿鸟疯了。他这是要吃下拓跋氏三十几万么?这怎么可能呢?”

    最后,他表情古怪,招来自己的心腹幕僚,让幕僚起草给皇帝书信,自己走来走去,叙述说:“东夏狄阿鸟攻占灵武,他人皆在局外,但以臣看,他是欲在高奴围歼拓跋氏东线主力,不日必有上奏,陛下可加紧中线攻势,以配合之。臣顿首,中国之将岂若他国夺志?将率麾下将士,以上郡为死地,必不让陈**队一人于此地突围。”z

    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八十八节 报喜索喜() 
张怀玉的奏书抵达长月,东夏的声势也已经造了起来。

    如果说前头还是猜测,则后面就是证实。

    这一战,六十万军队只是保守的先期数字,皇帝也把靖康举国的国运压到上头,他整夜整夜的不能安寝,要求战报随时到随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