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幺女难为-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人啊!”曾瑜点点头,扬声喊道,“好好护送几位回去,不可轻慢了。”

    几个护卫应下,清沅这才由李妈妈牵着出了门。

    回到自己院子,凝香和合欢已经坐在屋里了,脸上的泪痕都还没擦干净,李妈妈见她俩呆呆木木得吓走了神,正要出声呵斥,清沅赶紧劝道:“妈妈明天再说罢,今日大伙都吓着了,她两个也不是故意的,毕竟这么小年纪,她们许多事情都没分寸,还要妈妈多多指点。”

    李妈妈冷笑,盯着她俩,“按说姑娘自己的丫头老身是没道理管的,只是这凝香是从老身这里出去的,也实在没眼色,她同姑娘一般大年纪,行事却如此不仔细,真是丢了老身和夫人的脸。”

    凝香吓得一句话都不敢出,她平时很怕李妈妈。

    清沅困倦得揉揉眉心,“妈妈让她们休息下再教规矩吧,丫头们也不是笨的,往后我这两个也要多劳烦妈妈的。”

    李妈妈这才冷着脸带凝香出门,清沅安抚了一遍合欢,告诉她自己没生气没怪她,让她早早下去歇息,这才让忘忧服侍自己再躺下。

    外面的梆子敲过了五更,今晚这么一闹,清沅也睡不着了,听见床下的忘忧也翻来覆去的,开口问:“忘忧,你还怕着么?”

    “姑娘……奴婢不是……”

    “那怎么了?”

    忘忧吞吞吐吐的:“有些话,不知道是不是奴婢多心了,但是……不说吧这心里有点堵得慌。”

    清沅往里边挪了挪,“上来吧,今儿又遇到这些事,我们两个也算共了生死,你陪我说说话。”

    “这……”她有些犹豫。

    “无妨,”清沅坚持,忘忧这才抱着被子在清沅身边躺下。

    清沅开口:“你想说的,可是关于李妈妈?”

    “姑娘看出来了?”忘忧闷闷得问,“您说,是不是我想得太多了?”

    清沅只道,“你说吧,明儿我就当什么也没听见,左右现在就我们俩。”

    忘忧吸了口气,忿忿地道:“李妈妈训斥凝香和合欢,话里话外都是把规矩面子放在第一位的,压根儿不曾先想到姑娘你的安危。”

    清沅心里默认,要是她把自己的安危放在第一位又怎么会在出事时不第一时间来找她呢,被丫头婆子绊得脱不开身说到底也只是个经不得推敲的借口,她说:“李妈妈本来就不是我们自己人……”

    “话虽如此,姑娘到底也是她挑来的呀,柳妈妈又留在姑苏了,姑娘身边如今却连个能照管的妈妈都没有,也只能仰仗她了,可是这会儿还在路上呢,也不知到京里……”

    清沅自嘲道:“这份二伯娘给李妈妈的差事她也算是办得很好。”毕竟人心隔肚皮,她知道忘忧为自己觉得委屈,可是也她知道,人本来就是很复杂的。

    “我只心疼姑娘,”忘忧说:“要不咱上了京写信让夫人给物色一个京里的婆子来?”

    “不妥,我们是客居,毕竟不是自家,大户人家家里规矩多,指不定会落下什么话柄,这些事告诉母亲也是惹她伤心,等过两年,我人也大些,自然也就好了,不是还有你么,忘忧。”

    “姑娘……”忘忧觉得鼻子酸,当初选择上京来,在五姑娘六姑娘眼里是无限风光,如今,她倒不知道这对自家姑娘是不是桩好事了,“早知道当初就……往后也不知道这条路好不好走……”

    清沅轻声说:“睡吧。”

    世间的路,本来就是难走的,不论哪一条,都需要你用自己的血肉去搏。

    ******

    梅县那伙贼人在山中作恶已久,此次惹了曾家,倒让官府省了一番力气,梅县县令还想设宴款待几个贵人,却被曾瑜婉拒了,一行人又上路出发。清沅以为曾家是急于赶路,毕竟天气越来越冷,因为之前运河结冰,他们改走陆路,行程已经比寻常拖慢了许多。几天后到海州时,一行人却往城内去,大有修整一番的意思,清沅下车一看,却是要歇在知州大人家里。

    曾家使人来传话,要在此处休息几天,让清沅好好补充一下需要的物资。刚歇了一会儿,凝香就进来说这海州知州李大人有请。

第二十章 李家() 
海州知州李大人大腹便便,富态十足,他坐在曾瑜身边,见清沅上前行礼,立刻说道:“这便是阮家世侄女了吧,我与你父亲是天晟六年的同科,想来也是十几年没见面了啊……”

    清沅倒不曾想李大人竟与阮镛是熟识,于是又恭敬得再行了一次礼,李大人的小眼睛笑眯成了一条线,自顾自说着:“世侄女真是聪明可人,叫人一看就十分欢喜,你伯母平日最喜欢女孩子的,正巧世伯家也有两个女儿,这就让你伯母带去认识一下可好?我们两家也是故交,此次世侄女途径海州不可不说是缘分,这几日可千万要让我们做长辈的好好尽一下地主之谊……”

    清沅见曾瑜的眼皮一动,却没开口,她谢过李知州,由着一个婆子领着去见知州夫人。阮清沅心里觉得很奇怪,从没听阮镛和崔氏提过这号人物,可见两家并无往来,但是这李知州的分外熟络来得莫名,莫非是想巴结阮镛?

    细细一想便否定了这个猜测,阮镛任苏州府同知,正五品官职,上头还有知府,而海州是散州,隶属淮安府,这知州一职比阮镛低了半品,却是这一亩三分地上最大的官员,说穿了比阮镛的职位更加有油水,看这府邸的装潢也知道的确如此。

    知州夫人唐氏还十分年轻,貌神色间颇有几分妖娆的艳色,她也是十七八岁时做的填房,老夫少妻的,与李知州十分恩爱。

    她一见清沅,竟然也露出了与李大人相得益彰的热情来,一会儿来拉清沅的手,一会儿又来摸她的脸,直叫人难以招架。

    过不一会儿,一个婆子领来了两个女孩子,唐氏笑着介绍:“这两个就是伯母的女儿,也算是世侄女你的姐姐了,这是蓉怡,这是蓉芳,来,你们两个,快来看看妹妹……”

    这李家两位小姐大的约莫十一二岁,小的大概**岁,穿着一色芙蓉锦制成的襦裙,皆是八幅的,离裙边一寸处用金银丝线绣着花边压脚,两人各带着一个金丝八宝璎珞项圈,只是一个嵌了红玛瑙,一个嵌了碧玺石。

    两人脸上的神色瞧着颇为不自然,确切地说,并不高兴,大的那个还好,立刻听话地同清沅打了招呼,小的那个却梗着脖子不理人。

    唐氏拿着帕子捂嘴笑道:“这俩丫头是颇为怕见生人的,其实内心里可喜欢这个妹妹了,世侄女可不要见怪……”

    清沅答:“不敢,两位姐姐是大家闺秀风范,我岂敢见怪。”

    唐氏又笑了一声,“是呢,我在这里你们几个小姐妹都不好意思说话了,现下倒有些乏了,想去屋里歪歪,世侄女想必还没去园子里瞧过,让两位小姐姐带你去转转可好?”

    这家人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清沅无奈,只能勉强说:“那就麻烦两位姐姐了。”

    走到园子里,年长的李蓉怡为清沅引路,她略带骄傲地笑着说道:“这便是我母亲亲自叫人收拾的园子了,妹妹见着可还好?”

    清沅点点头,道:“甚好。”

    那年幼的蓉芳却“嗤”笑一声,“这工匠可都是母亲特地从京里请来的,也不知侍弄过多少王公贵族的园子了。”

    李蓉芳大约十岁模样,眼神却是少见的充满桀骜,长像不如她姐姐秀气白净,脂粉也盖不住脸上隐约的雀斑,生了李知州的圆脸,神情却不憨厚。

    “原来是京里的工匠侍弄的,难怪拾掇得格外漂亮。”清沅顺着她的话说。

    李蓉芳将她那桀骜的眼神放到清沅身上来。“听说,你不是也要上京去了吗?”

    清沅回:“是呀,不过我想,虽然京城里有许多好东西,漂亮的园子却不是哪里都有的。”她自认说话做事有些分寸,从不谄媚讨好,也不拈酸刻薄,她夸这园子也是实事求是,毕竟都是李家真金白银堆出来的。

    没想到这蓉芳却爱咬着人不放,“那是你没见识过,京城里什么没有,这漂亮园子说没有几百也有几十了吧。”

    清沅自认活了几十年,不愿意同一个小女孩争吵,当下笑笑没说话。

    李蓉怡倒不料这丫头是个好脾性的,她领着清沅到小亭子里坐下,清沅接过她的茶说了声谢谢,她低声朝清沅说:“我妹妹没去过京城的,请你不要见怪。”

    清沅点点头。

    “这茶真香,是舅舅年前特地从京里快马叫人送来的新茶,是安溪铁观音吗?”李蓉芳说道。

    清沅也不是没见识过好茶,这茶虽然不错,却不是今年的新茶了,以李知州家的财力来说,不应该只喝这等茶叶。

    没想到李蓉怡却跟着附和地点点头,“的确是好茶。”

    清沅不由自主地面上一僵。

    下午与两姐妹的一番游园,清沅觉得比坐马车还累,沐浴更衣后就倚在榻上休息,凝香第一次见她这样,面露惊讶,忘忧笑说:“姑娘是好久没这样了,看来今儿下午是不大快活。”

    合欢“噔噔噔”地跑过来,问:“姑娘不是和李府两位小姐游园子去了吗,可是不好玩吗?”

    清沅转头把脸埋在被子里,咕哝着说:“游的哪里是园子……”

    合欢不解,“我听李府的下人说,姑娘可喜欢府里的园子了,连连赞叹,说从来也没见过这么好看的……”

    清沅翻过身来,一点也不在乎这李家人怎么看待自己:“以后你啊,别再和我提‘园子’这两个字了……”

    合欢继续问:“姑娘,李家两位小姐怎么样啊?我听这府里下人说,说两位李小姐可是这里远近有名的美人呢,可真是如此?”

    早上见唐氏时只有忘忧陪着清沅,一听这话,帮清沅捏着腿的忘忧立刻不由笑了,略带揶揄地对着清沅说:“我听那二门的小厮说,这海州的百姓都把这两位小姐比作‘东吴二乔’呢……”

    清沅平日在丫头们眼里总有些老气横秋,今日一听这话却也不由笑出声来,又看着合欢一脸莫名,打趣道:“就是比作嫦娥、百花两位仙子也不为过。”

    屋里顿时充斥了一片大小姑娘银铃般的笑声,还有合欢愣头楞闹地问着“为什么”……

第二十一章 意() 
李知州设宴款曾家一行人,而清沅也算是客人,男女有别,唐氏带着两个女儿也为她在次间摆了一桌席面,这样大的阵仗实在有些让她受宠若惊。

    而唐氏自然有她的打算,她为清沅夹了一筷子清蒸鲥鱼,笑着说:“世侄女快尝尝,我们府里的厨娘就这道菜是做的最好的。”

    清沅嘴里称谢,心中却有些膈应,大户人家的席面,都是用公筷夹菜,主母也不会亲自为客人布菜,不知是这唐氏规矩如此,还是想刻意在她面前表示亲密。

    寂然饭毕,丫头们上了茶给众人漱口,唐氏也懒得与她应付,终于切入了正题:“伯母有桩事,说出来也不怕世侄女笑话……”

    清沅不答,想听听什么事情值得叫她笑话。

    唐氏继续:“伯母这两个小女儿你也认识了,自幼懂事识礼的,她们京城外祖母一家几次来信都说想得厉害,她们两个一片孝心,每每看了信却也只暗暗垂泪,却从来不敢说出来叫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