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日本1946-第1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邦公司里面没了姓杜邦的,那还能叫杜邦公司么?”

    聊了半天,唐宁才总算是弄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前文就已经说过,杜邦家族是美国大型集团中唯一还在保持家族制管理模式的一个家族,非杜邦家族成员不得出任高级管理职务,甚至家族内部还在采用落后的同族通婚方式来防止家族资产外溢,所以即便是吉米杜邦这个不学无术的花花公子依旧是公司的高管之一。当然了。他的另一方面的才华被唐宁给挖掘出来了,现在的电影公司做的是相当不错。

    可是这种落后的管理体制早晚都是要出问题的,而这两年由于公司的许多专利都已经到期了,所以一下子出现了很多劲敌。公司面临着重重危机。杜邦家族拥有的 10亿多美元的通用股票被迫出售。杜邦家族多年的优良资产被剥离;而家族控制的美国橡胶公司也被洛克菲勒家族抢走。

    好在杜邦家族一直都是不缺乏人才的,临危受命的第五代掌门人科普兰,担当起了家族危机时代的领跑者。(杜邦家族的危机出现在1962年,在本书中由于剧情需要,所以提前了)

    科普兰认为。既然公司在经营上出现了问题,那就说明旧的经营模式已经不适应公司的发展。为了应对这场困境,科普兰提出新的经营方针。上个月,科普兰把总经理一职史无前例地让给了非杜邦家族的马可,财务委员会议议长也由别人担任,自己专任董事长一职,从而形成了“三头马车式”的体制,体现了“三层金字塔”的组织形式。事实上,这种组织层次,是未来世界性大公司必须采取的安全组织层次。这种 “有效的富有伸缩性的管理工具”的建立。标志着杜邦公司实现了第三次转变:由家族企业向现代巨型公司转变。由此,杜邦公司迎来了持续发展的第三个百年。

    虽然科普兰的改革对于整个杜邦集团是正确的,但是改革必然会带来阵痛和阻力,这里面受伤最重的就是类似吉米这样的寄生虫式家族成员,公司这么一改革,就把他们全都踢了出去,虽然每个月家族发放的补贴,比起一般人的收入还是高得多,但是这份巨大的心理落差一时间是无法接受的。给唐宁的感觉就好像是旗人得知铁杆庄稼被砍,从而惊呼大清朝药丸的架势。是一样的。

    对于这种情况,唐宁是两头都能理解,如果把他换做科普兰的位置,他可能会做得更狠。但是站在吉米的角度上,他也能理解吉米此刻的伤心和失落,于是只能安慰道:“吉米,你也不用这么伤心,其实科普兰大叔这么做是对的,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现在的市场环境了。所以必须要有所变化,再说了,你老兄现在手握这么大的一家电影发行公司,难道还差家里发的那点钱么。就算不顶着杜邦家族的名头,就凭你吉米,现在谁还敢小看你?”

    吉米还是有些无奈的说道:“这个道理其实我都懂,好歹我也是做了好几年的老板,我知道家里不该养那么多的闲人,干不了活不说,还竟捣乱。这样的家伙别说开除职位,就算是撵出家族,我都不会管,但是总经理和财务议长这种职位怎么能给外姓人?这、这万一他们私下里勾搭起来,那杜邦家族以后还能不能姓杜邦都两说了。”

    唐宁笑道:“你这就是杞人忧天了,远了不说,就看看这次抢走你家橡胶公司的洛克菲勒家族,人家改革比你们早多了吧,你看看现在有被抢走么?还不是发展的好好的。”

    吉米嘟囔道:“那倒是,不过我总是不放心。算了,算了,这次来本来就是找你来散心的,不说这些烦心的事儿了,对了,你这头最近有没有什么好片子?最好是类似哥斯拉那样的,能让咱们再好好的捞一笔,你知道吗,这部片子在纽约可是连续上映了整整47周啊,就凭这一部片子,现在好莱坞所有人都在佩服我的眼光。据说东宝还在拍摄第二部,要不咱们再想个办法把这部的版权也弄到手。”

    唐宁摇摇头:“这个够呛,上次如果不是正好赶上左翼和右翼斗法,咱们也不可能逼得东宝低头,所以这次的续集他们死都不会给咱们,所以咱们还是想别的办法吧。”(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章 金刚大战哥斯拉() 
吉米有些不服气的说道:“东宝凭什么不答应,不行,我得去试试,要不然我是不甘心。●⌒,。”,说完转身就走。

    不过事实证明,唐宁的猜测是正确的,没过多久吉米就回来了,气冲冲的说道:“nnd,东宝不但不给你我面子,居然还跟你的老对头儿玉誉士夫勾搭在了一起,号称要用哥斯拉第二部来打开美国市场,可他们就不想想,要是没有我吉米卖力推广的话,哥斯拉能有那么多院线放映?真以为只要片子好票房就一定好啊!”

    唐宁笑着说道:“我就说东宝不会给咱们,所以你这会儿去肯定会碰一头包,不过东宝跟儿玉联手倒是挺出乎我的意料的,但你放心,我已经想到对付东宝的办法了。”

    吉米好奇的问道:“什么办法?”

    “咱们也拍哥斯拉。”

    吉米泄气的说道:“晕,我以为你有什么好办法呢,咱们拍哥斯拉那能拍的过东宝么,毕竟人家是原创,而且那个什么猪四郎你也没挖过来,那你说这续集怎么拍?”

    唐宁指了指脑子说道:“虽然咱们不是原创,但是咱们有智慧。我的计划是在现有的哥斯拉剧情上做出突破,这个大怪兽不是到处搞破坏么,那怎么就给他安排一个正义的对手,两个大怪兽对战,这样的场景多好看。”

    吉米点了点头:“恩,听着倒是有点意思,不过你打算给哥斯拉安排一个什么样的对手啊?不会是让两头哥斯拉对打吧?”

    唐宁驳斥道:“开玩笑,我怎么可能那么没创意,我安排的对手你肯定熟悉,那就是咱们美国的怪兽英雄,怪兽片的始祖——金刚!”

    吉米有些不解的问道:“金刚?这个大家伙倒的确是一个不错的对手,不过听你的意思是让金刚击败哥斯拉,可是这样的话看过第一部的观众能接受么?”

    唐宁解释道:“你笨啊,咱们这次的目标又不是日本市场,而是美国市场。你想啊。作为美国人是喜欢看日本的怪兽耍威风还是喜欢看美国的怪兽耍威风?”

    吉米恍然大悟的说道:“没错,没错,肯定是金刚获胜更有号召力,日本的市场才多大。哪能跟美国相比,而且我可以从美国找特效制作师。真说起来,还是咱们美国的特效厉害,小日本只是钻了一个空子,用真人穿上外套冒充怪兽。其他的地方根本就没法跟咱们比,你放心,我这次回去就找人做这部金刚大战哥斯拉,等到明年的时候跟东宝的续集打擂台!”

    过了两年,拿到剧本、重新找到奋斗方向的吉米又信心满满的返回了好莱坞,去制作他的金刚大战哥斯拉去了,而唐宁则继续奋战他的关岛改造计划。

    到了第二年,吉米电影公司制作的第二部影片《金刚大战哥斯拉》果然在票房上击败了东宝制作的哥斯拉第二部《哥斯拉的逆袭》,当然了,这部片子在日本的票房自然不如东宝的。

    虽然唐宁的这部电影给唐宁和吉米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但是在另一方面唐宁的损失可是着实不小,因为在1957年的三月美国和欧洲同时爆发了二战后的第一场规模巨大的金融危机。

    根据唐宁与魏麦德等人的探讨,在50年代中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出现了经济高涨,其中以日本、德国为最。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重工业部门,特别是新兴工业部门,广泛采用先进技术,推动了固定资本的投资热潮。这是这次高涨的核心。以美国为例,从1955年到1957年,美国的投资增长率也超过10%。被认为是战后美国经济最繁荣的时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刺激经济的措施在这次经济高涨中也起了重要作用。?

    但是高涨阶段孕育着危机,繁荣只是危机风暴的前奏。随着生产的扩大和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之间矛盾的加深,1957年3月,一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终于首先在美国爆发了。商品滞销,库存增长,工业生产下降13。5%,钢铁和汽车等部门的生产量下降一半以上(这两个部门正是日本和德国发展最迅速的部门),1958年第三季度固定资本投资同比下降15。6%,失业率上升到7。5%。是危机前的一倍。?

    日本、加拿大、英国、意大利、法国和联邦德国也相继卷入危机。由于日本对美出口依赖程度高,日本的危机深度和持续时间仅次于美国。日本危机持续13个月,工业生产下降10。4%,批发物价指数下降7。4%。英国紧随其后,危机持续13个月,工业生产下降3。7%。西德的危机持续时间却只有4个月,工业生产下降仅为1。4%。

    不过,由于各国经济竞争力距离较大,各国干预经济的程度增强,各国经济的独立性也有所增强。日本和德国工资低,货币定值低,随着投资不断扩大,国际竞争力迅速提高,贸易顺差不断增长。英国和美国则相对衰落,经济增长率只有德、日的一半左右。

    虽然美国仍然是世界经济的龙头,也是世界经济危机的震中和地,但是美国经济地位已经明显下降,不足以向外转嫁危机,因此不能最先摆脱危机。相反,德国经济却具备了向外转嫁危机的能力,成为摆脱危机的领头羊。?

    由此,唐宁也琢磨明白了一点,那就是杜邦家族的危机并不仅仅是由于内部制度不合时宜、跟不上市场变化所造成的,外部经济环境的恶化也是促使危机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好在第五代掌门科普兰杜邦临危受命,力挽狂澜,否则杜邦家族以后的命运还真就不好说。

    为了应对危机,美国仍旧采用老办法——增加财政支出,主要是增加公路和住房建筑支出(36。5亿美元),增加军费(58亿美元),这也变相促进了美国出兵黎巴嫩和越南的可能性。(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一章 东京亚运会() 
1958年5月24日,日本天皇裕仁在亚运会联合会主席的邀请下,用日语宣布第三届亚运会开幕。时任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艾弗里…布伦达治接受邀请,也出席了亚运会开幕式典礼,成为第一位参加亚运会活动的国际奥委会主席。

    为了做好东道主,日本全国上下也是蛮拼的,把亚运会的接待标准直接上升到了奥运的高度。先是花巨资建场地,据说日本政府投资了13亿日元,兴建了一座可容纳7万5千名观众的国立体育场,直接让前两届亚运会的主场地变得“矮矬穷”了。此体育场后来成为日本体育的象征,此后亦曾举办过多项主要运动会,包括1964年的奥运会、1991年世界田径锦标赛,及丰田杯足球赛(至2001年为止)。作为日本的国家球场,每年1月1日的天皇杯及11月的日本足球联赛杯皆在此举行。

    不仅如此,东京亚运会又扩大了规模,参赛国家和人数都让前两届无可比拟。亚运会上共有13种运动113项比赛,上一届的8种运动之外,另外增加了日本强项的排球、桌球、自由车、网球及曲棍球五种运动,及羽球和柔道两种表演赛。参加的国家和地区共有20个,比上一届增加了伊朗和尼泊尔,运动员1422名(其中女运动员121名)。

    中国台北的表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