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漠燕歌行-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走出帐篷外,除了之前那八位守夜的人,自己这批果然只有两个人。不过篝火畔有一熟悉的身影,肥胖而慈爱,正默默抽着旱烟,一条黑狗无声地趴在他身边。

    马努老爹也起来。

    燕幕城上前微笑地打了个招呼,正想说第二句话,就被耿黑子喝住,“马屁精,快去检查铃铛有没有系好?”

    燕幕城和马努老爹相视苦笑,看来以后走得太近还真招人恨呢,也只有耿黑子这家伙敢当着东家的面叫他马屁精。

    燕幕城领命,搓搓手,嘴里哈着热气,沿着外围的绳子认认真真检查起铃铛来,

    他发现他们选择宿营的地方是一个小土坡的中心,风很少,所以铃铛不会叮叮当当响了一整夜,吵人睡觉。

    绳子离地约三尺高,而且和铃铛一道被涂成黑色,晚上确实不易让来犯之敌察觉,加上篝火可以防野兽,另外三班倒的人员巡视,再加上杀手锏黑狗萨迪克。一个颇为完美的全方位防护网形成了。

    看着在篝火旁默默抽烟的马努老爹,想到商队一路来的井井有条,燕幕城不禁暗暗一跳大拇指:姜还是老得辣。

第十五章 绿野春耕() 
翌日,春光明媚,是个艳阳天。

    风雪过后的晴天,阳光如一碗热腾腾的羊奶,总能让旅人感到贴心贴肺的舒润,就是那条紧跟在车队的老黑狗,也仿佛年轻了好几岁,跑起来是一路撒欢。

    大家精神抖擞地继续赶路,下一程就是被人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古浪峡。

    这一路走来速度慢了不少。

    因为古浪峡两侧都是悬崖峭壁山势险峻,而路面最窄处仅有十几米,不少商队都小心翼翼地在关口排队。

    幸好这里有汉朝的驻军,否则如有马贼大举袭来,肯定会来个瓮中捉鳖。

    安然走出古浪峡后,一路荒芜人烟,大家都过着风餐露宿的游牧生活,直到十几天后,众人眼前一亮,不由豁然开朗,一片无边无际的平原填满了整个视线。

    这一路来满眼都是山岭陡峭荒野戈壁,乍看道如此巨大的原野,对于第一趟出车的人来说,还真是又惊又喜。

    平原上一个个古朴的村落散布期间,有河水在潺潺流动,牛羊在河畔啃食着青草,久违的炊烟迎着晨风袅袅升起,好一派田园风光,令人恍然来到江南。

    ……

    “武威郡到了!”

    走在队伍最前面的巴图尔扬鞭喝道,众人举目远眺,在平原中央,一座灰色的城池巍峨耸立,原来这就是武威。

    武威,名字也有个典故,据说是汉武帝为了表彰霍去病的“武功军威”,而命名此郡,在魏晋时也称凉州,是河西四郡的第一郡,人口稠密,沃野千里,是河西走廊著名的粮仓,也是商人云集之地。

    有经验的护卫们都齐齐露出笑容,武威是个大城,虽然远没有长安那么气势恢宏,但由于设立比较早,所以比金城大了许多,城大就意味商贸繁华,商队又可以停留一日,进行采购和销售。

    当然,更重要的是大家也可以洗个热水澡,好好休息一番。

    不过令人众人哭晕在厕所的是,马努老爹只安排商队在武威的饭馆吃了几碗风味独特的腊肉面后,就穿城而过,继续西行,因为老爹说,正是因为武威城汇聚了大量的短途商人,让武威成为一个规模较大的贸易批发站,无论从销售还是采购而言,他们的货物没有多大交易优势,所以利润不大,作为长途商人,是跑得越远利润自然越是越丰厚。

    不过为了T恤众人的辛苦,马努老爹答应下一站张掖至少会停留三天。

    在众人的哀叹声中,燕幕城一脸怡然,幼年时的艰辛生活,让他有一份远超常人的坚忍,幕天席地反而令他心胸畅快。

    ……

    更让燕幕城赏心悦目的是,出了武威城一路西行,大片大片绿油油黄灿灿的农作物漫山遍野连绵不绝,似一副巨大的写意泼墨,处处看到农人欢歌劳作,小孩子蹦蹦跳跳在田间奔跑,一派生机勃勃。

    老爹突然下令,让商队停在路旁修整片刻。他笑盈盈对大家说:“这里是武威著名的美景‘绿野春耕’,大家可以到田间走走,一洗心中劳累。”

    大多数护卫和伙计又差点哭晕在路旁,他们都是大老粗,哪有兴致去看什么花花草草,老爹不带这么耍人的吧?我等只想在武威城洗个澡,你老反而把众人带到“菜园子”来看所谓的风景。

    看众人苦逼的表情,燕幕城心里感觉很爽,老爹还真是个妙人呢。

    只见马努老爹乐呵呵瞟了自己一眼,示意他去阡陌间走走。

    老爹带着老黑狗走在前头,他的爱鹰自然在空中盘旋,燕幕城立刻屁颠屁颠地跟上,走到近前,那条黑狗有些愤怒地瞪了他一眼,好像说:你这马屁精又来了。

    燕幕城一阵偷乐,他倒是越来越喜欢这条狗了,不过黑狗显然对他的热情报以更大的敌意,一直做咬牙切齿状。

    上午的阳光,艳丽而温煦,眼前这一处原野,春风在燕麦和麻桑间自由地嬉戏,不时有汉人和胡人小朋友在农作物间追逐着鸟儿,看见燕幕城和马努老爹都会好奇又胆怯地停下来张望。

    燕幕城一做鬼脸,立刻把他们吓得哭着喊着跑了,老爹哈哈大笑。

    ……

    “燕老弟,风景美吧,这样的景象在长安可是难得一见。”马努老爹背着手,左看来看右瞅瞅,就像一位田间老农。

    “的确很美。”燕幕城会心一笑。

    他斜斜伸了个懒腰,“不过我的家乡并不是在长安,而是江南,和这里旱田不同,我们那里都是水田,那里一到春季,遍地都是稻花香。”

    “什么时候去你们老家看看。”马努老爹一脸神往,“老汉还从来没有去过南方,听说江南到处都是水?”

    “没错,所以称为江南水乡。”燕幕城立刻回应道,爽朗一笑,“到时请你喝我们乡里飘着稻香的米酒。”

    说话间,他恍惚回到自己四五岁时的童年时光,如果不是娘千里迢迢来长安找他被朝廷征召服兵役的亲爹,可能自己和母亲应该在江南过着平静的生活吧。

    自己的亲爹又在哪儿呢?

    是生还是死?

    这么多年来,义父多次到军中为他打听过,可是全无消息。

    想到这里,阳光下他深邃的眼眸又黯然失色,都是可恶的战乱,让多少人家庭夫妻不能团圆,父子不能相聚。

    “燕老弟,怎么了,想家了。”马努老爹用手轻拍一下燕幕城的肩膀。

    “是啊。”燕幕城挤出一个笑容。

    “其实我觉得这里最美的景象,还是这里胡人和汉人间其乐融融的笑脸。”老爹感慨地望着远方的农人,“燕老弟,你看这里不仅有汉人,羌人,还有移民到这里的西域人,我还真想赖在这里不走了,做了一个乐呵的老农。”

    燕幕城眉头一扬笑道,“那我也和老爹一起在这里放牧种田。”

    这一老一少相视大笑。

    ……

    在他们不远处另一个田间小路上,一对年轻的夫妇也在并肩漫步,正是少东家萨努尔和他妻子班茹。

    妻子一脸雀跃,而丈夫却闷闷不乐。

    “夫君,果然是绿野春耕,名不虚传。”容貌姣好的班茹轻快地笑道,一身淡红色裙子像只花蝴蝶似的在田野穿梭。

    萨努尔是瘦高个,眼睛很大,嘴巴不说话时总是抿得紧紧的,虽然只有二十一岁,看起来倒是一副老成的模样。

    他一路默默跟在妻子后面,仿佛忍了很久,一直在做思想斗争,终于忍不道:“茹儿,我还是不放心你跟来,到张掖后我派人把你送回去。”

    “你又来了。”班茹停下脚步,露出一脸的不悦,她弯下腰摘了一朵野花。

    “现在西域不太平,大宛离康居北匈奴驻地又近,我真怕路上出事。”

    班茹转过身,温柔地看向丈夫,“夫君,我知道你是为我好,可是我想趁我们现在还没孩子,多出来看看。”

    丈夫沉默不语。

    “我爹是个乡下的教书匠,曾经有一个梦想,最想成为张骞张大人那样的人,想把我们汉人的文字和书籍教给你们西域的小朋友,可是他没条件,一辈子困在一间斗室一卷竹简里不出去,就这样一生潦倒,郁郁而终。”

    “挂不得你带了这么多的竹简,满满一车呢。”萨努尔苦笑着说。

    “我想还爹爹一个心愿。”

    班茹轻轻将野花放回草叶上,再抬头时,已满是泪水。

    萨努尔上前连忙给她擦拭,妻子一直是个很强势的人,很少看到她哭,自己当年拒绝了很多胡人女子,偏偏看上她,也正是因为她有一份汉人女子难得的倔强。

    可是这件事,他希望妻子能不要那么固执,他叹了口气道:“你爹就是我爹,他的心愿就让我来完成也是一样,我答应你,每到一国,就把书简捐给当地的学堂,这一路不太平,你还是早点回家。”

    “正因为不太平,我才要和你一起去。”班茹捂住丈夫的手靠在自己脸上,“相公,你若有事,我岂能独活?”

    说这话时,倔强的妻子眼角又盈盈闪动泪光,萨努尔不再说话,把妻子轻轻揽入怀中,突见妻子指着天空笑道:

    “你看,两只蝴蝶!”

    抬头望去,果然看见两只黄色的粉蝶在田间飞舞,不离不弃……

    ……

    说老爹有趣,却也不是烂漫过了头的人,在黑狗萨迪克以为今晚会在这里宿营,正一路霸气地撇腿忙着用尿做标记时,马努老爹对着太阳伸了个悠长的懒腰,宣布打道回府,令黑狗欲哭无泪。

    燕幕城跟上前去问马努老爹:“这里风景这么好,才半个时辰就回去?”

    老爹悠悠笑道:“银武威金张掖。”

    这胖老头说完这句没头没脑的话就立刻带着狗闪人。

    燕幕城一脸懵逼站着。

    身后传来一个轻盈的笑声,“燕大哥,下一站就是张掖郡,那里处处鸟语花香,种了西域的葡萄和南方的水稻,被人称为塞上江南,我爹的意思你明白吗?”

    燕幕城不意思地笑了笑。

    这对年轻的夫妇冲燕幕城点点头,飘然而去,那晚他们都看见蒙纱女子亲他的那一幕,又从老爹连日来和他亲昵举动上,暗暗猜想这个汉人并不是伙计们流传的那样不堪,所以言语之间颇为客气。

第十六章 舌尖上的张掖() 
西北上午的太阳,像一坛子烈酒,此刻就照在城东王老汉醉醺醺的脸上。

    作为张掖城老字号饭馆的主人,年过六旬的他一早起来,就兴奋得像一个要去相亲的小伙儿,四方脸红扑扑,像极了张掖名震河西的红枣。

    他不仅大呼小叫,让全家九口总动员,还骑着小毛驴儿将乡下的八姑六婆都找来帮忙,因为他今天中午要接待一票300多人的大商队,更重要的是商队主人马努老爹还是他多年未见的老友。

    一出精彩的《老友记》闪亮登场。

    张掖是河西著名的美食之乡,最令南来北往的客商垂涎三尺的就有:臊子面、搓鱼子、羊筏子、卷子鸡、酿皮子、灰豆汤、炒炮仗、鱼儿粉、牛肉小饭等等,要完整的把名单都麻利地报一遍,那可需要一张相声演员才有的灵巧嘴儿。

    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