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漠燕歌行-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幕城吾儿:当你看到这封信时,为父或许已经埋骨于万里之外。

    为父本是陇西一个农人,祖上三代白丁,后来折节读书,被安远候郑吉大人推举为孝廉,让为父这个乡下穷小子鲤鱼跳龙门,拿大汉俸禄,成为官家人。

    读到这里,燕幕城可以看出,义父字里行间都充满着新生的喜悦和对郑大人的感恩之情。

    后听闻郑大人被朝廷任命为西域都护府第一任都护,为报答郑大人的知遇之恩,为父舍弃在长安做捕快时的安稳营生,不顾汝母再三反对,远赴千里去塞外投效于他,从一个小卒做起,一步步成为统帅数千人的卫司马。为父效仿郑大人,在任兢兢业业,不敢有一日懈怠。

    所谓无他,只为大汉和西域百姓能安居乐业,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人人有房住,万不能再像汝幼年时随汝亲母流落街头,饿死他乡……

    把信放下,燕幕城不禁泪满青衫,虽然已经过去了整整二十二年,他那年七岁,和母亲流落长安乞讨度日,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早晨,母亲那一张贫病交加的脸孔永远刻在自己的心灵深处。

    如果不是义父收养自己,自己一定会和母亲一起饿死病死了吧,母子俩的尸体就像长安城内被冰雪覆盖的野狗一样。

    燕幕城仰头深呼吸,天上哪一颗星是母亲的眼睛?又有哪一颗是义父的?

    他收泪拿起信,继续看下去:

    为父知汝自幼不喜拘束,从小爱习剑术,且嫉恶如仇,看不惯朝廷一些贪官污吏和长安城乡鱼肉百姓的土豪恶霸。

    所以,汝再三拒绝为父为你向朝廷荐举羽林郎,反而大吵之后离家出走,成为以武犯禁的游侠,虽汝行侠仗义,颇得百姓赞誉,但为父仍深感忧虑。

    古人有云:有国才有家,国之不存,家又安在?漠北匈奴一直是我朝大敌,亡我大汉之心代代相传。

    汝才智过人,剑术无双,何不为国效力守护边疆?若匈奴以虎狼之师吞并我大汉,则万民皆为其案上鱼肉,任人宰割,凭你一人行侠,又能救几人呢?

    幕城吾儿,天下者,百姓之天下也,即便陛下有错,朝廷官员有错,但天下之黎民百姓何辜?

    幕城吾儿,听为父一言,大丈夫横刀立马,征战沙场,不为皇帝为百姓!

    燕幕城徐徐吐出一口气,默默把信折好放回口袋,“不为皇帝为百姓”,他仿佛看到义父矮小的身影直视万里河山,在向苍天大声说出这句话。

    对着黄河明月,他久久无言。

    也不知过了多久,他心中豁然开朗,义父说的对,这万里江山如画,执画笔者并不是皇帝,而是千千万万的普通百姓!

第十四章 乌鞘岭外大雪飞()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早起的马儿跑得快。

    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人,“早起”是必须养成的好习惯,虽然舍不得驼铃山庄这个温柔乡,可是此去西行万里之遥,时间宝贵。所以马努老爹谢绝了卡鲁力夫妇的再三挽留,带领商队匆匆上路。

    从官渡涉过黄河,不一日就到了河西走廊最东头的乌鞘岭。

    自古以来,乌鞘岭就是河西走廊东头的门户,乃丝绸之路的要冲,两侧崇山峻岭中间一马平川,东望陇西西驱河西,一向是兵家的必争之地。

    当年,霍去病带领大军在这里横扫匈奴驻军,为辉煌的河西战役打了个开门红,目前汉帝国已在这里已设立关隘和驿站,为来来往往的西域商人提供便利。

    关口设在乌鞘岭山脚下的安远城,虽然叫城,却也是驿站规模,大约驻守有500位军士,当看到这浩浩汤汤的大商队时,守关将士们都露出惊骇之色,这阵容已经超过张骞大人出使西域的规模了,

    马努老爹商队到达关口,已是这日的黄昏,冷风卷动着边关的军旗,发出猎猎的呼啸声,刚办好出关文牒,天空就纷纷扬扬地下起了鹅毛大雪。

    初春的大雪仿佛比冬日更寒冷,气温骤降,把人的鼻子都冻红了。

    前一年冬季一直在南方,这还是燕幕城第一次看到雪花。

    马努老爹神情坦然,仿佛早已准备,立刻吩咐少东家萨努尔安排众人披上羊皮大袄,并且喝口烈酒暖身,同时在马车顶上加盖了一层牛油帆布罩子,

    燕幕城穿上夏曼古丽缝制的羊皮夹袄,心中涌起一股暖意,想起她为此熬了一夜,还被针扎破了指头,又面有愧色,希望她多保重,来年再见。

    ……

    雪越下越大还夹着冰雹子,打得马车篷噼里啪啦作响。

    众人抬头看看城头伫立的大汉将士,雪花已粘满了他们的头盔和胡须,由于一身铁甲加身,雪融化后直接渗入身体,不少人冻得脸色铁青,但没有一名军士面露苦色,反而硬如雕石站如标枪。

    众人不由地肃然起敬。

    在出关时,马努老爹不顾守城将官再三推迟却,硬是留下十坛烈酒百斤牛肉,向这些守城的大汉将士聊表敬意,正因为他们的坚守,来往西域和中原的胡商才可以安心踏上丝绸之路。

    燕幕城原本以为,商队会在关隘驿站留住一晚后,再继续赶路,可是商队却选择趁着天色还未入夜继续赶路。

    问起原因,马努老爹动情说道:“你们汉家天子仁义啊,陛下颁布命令,河西各驿站关口,凡有商队入住,不论胡汉,守城将士将优先提供床位,如果我们今晚在这里入住,如此许多人,恐怕会令大汉将士露宿于屋外,老汉怎能忍心?

    燕幕城闻之感慨,既敬这守关的卫士,又敬马努老爹,对当今年轻的汉元帝也增加了一份好感,他父亲汉宣帝是个贤君,希望他也能继承衣钵,造福万民。

    ……

    在他们商队出城大约一刻钟后,有另一对商队匆匆跟来。

    是八辆看似满载的马车,车轮的在雪地的印记却并不深,四十五名骑士既有胡人也有汉人,清一色都是男人,看衣服风格应分属不同的区域,有楼兰人、龟兹人、精绝人、大宛人等,神情或彪悍或懒散,都不太爱说话的样子。

    他们的领队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一身黑衣,步履敏捷又沉稳,双臂很长,强壮有力,像一头高原上的雪豹,深邃的眼眶中仿佛潜伏着两条毒蛇,阴森迫人,令查看文牒的年轻将官都不敢直视。

    这黑衣人一骑单骑,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当商队出关十里后,一个神情彪悍的汉人突然打马上前,走到黑衣人跟前,一勒缰绳沉声道:“铁弗大人,这马努老不死实在可恶,冰天雪地的,居然不在关口住一晚,连累兄弟们和他一起和西北风,这老头有病吧?”

    见铁弗沉默不语,他又接着道:“大人,为什么不直接将他们拿下,连人带货一起押往郅支王庭,让他家交钱赎人。”

    “贾彪,这河西一路都是关卡,你让我押一票人怎么过?”铁弗沉默片刻,露出鄙夷的冷笑,“都说你们汉人聪明,你怎么连这点脑子都没有?”

    “大人,那么是否过了河西再动手?”贾彪脸抽搐了一下又问。

    “出了河西再动手?那谁帮我们把那50辆货物交易出去?你莫非认为你比长安第一胡商更会做生意?”

    铁弗神色更冷,不再开口说话,如果不是现在缺少打探消息的汉人,他早就一拳将这个汉人的猪脑袋大爆。

    贾彪脸上一阵青红,诺诺地退下。

    铁弗举目眺望藏青色的远山,默然沉思,按原定计划,他们会一路尾随商队到大宛,到时连人带货一起拿下,凭借马努老儿一家三口,那么这胡人首富一家必然主上郅支单于割不完的韭菜。

    到时用这笔赎金招兵买马,先夺康居,再吞西域,我匈奴霸业可成!

    一想到事成之后,主上曾允诺将守寡的十七公主许配给自己,他心里热潮涌动,主上的儿子大多不成气候,到时单于大位,自己未必不能染指。

    ……

    看来这雪有地域性,还没入夜,走出乌鞘岭范围之后,雪就越下越小,到入夜时分,雪已经完全停了。

    当晚,商队就在山脚安营扎寨。

    首先是设好一圈绳栏,在围栏上挂好铃铛,再搭起三十个左右大帐篷,一边用草料喂好马匹和羊,一边生火做饭。

    因为离开驼铃山庄时,主人卡鲁力送了大量切成条状的牛羊肉干和肉夹馍,众人可以美美就着大馍喝着放着胡椒的羊肉汤,全身热气腾腾好不痛快。

    汤足饭饱后,已是晚上八时左右,在短暂休息半个时辰之后,马努老爹立刻吩咐护卫总管巴图尔安排24名护卫,8人一队,分为3批次,今晚轮流守夜。其他人立刻进帐篷睡觉。

    ……

    燕幕城也是今晚守夜的护卫之一,是最后一批,他和其他七个同伴轮值时间是凌晨3点到5点。

    他两点左右就提前起床。

    就着帐篷外的篝火,伴随着阵阵呼噜声,他穿好羊皮夹袄,发现自己的旧靴子已经有些透风了,他拍拍鞋子的风尘,用布包好,小心翼翼放回皮袋里,他对用过的旧物从不随意丢弃,不是吝啬,而是对往日浓郁的怀念。

    他窸窸窣窣从一个蓝布包裹里取出一双崭新的牛皮靴。

    不得不赞叹夏曼古丽的手艺。这牛皮靴握在手里,温暖而厚实,密密繁复的针线满是她的一片深情。

    燕幕城把脚刚伸进去又立刻伸了出来,里面有东西膈脚,他伸手居然从靴子里掏出两卷被布条扎好的羊皮卷。

    这美女真是不按套路出牌呀,燕幕城哑然失笑,他拿起羊皮卷细看,是两卷书信,一卷用隶书写着:燕幕城启,另一卷写着:蓝铃古丽启,汉胡两种文字。

    “蓝铃古丽是谁?”燕幕城心问。

    看名字应该是个女子,可是从来没有听夏曼古丽说起过,想必是她的母亲吧,他又想,为什么当初夏曼古丽不直接让小丫头转交给自己呢?

    随即明白,一定是害羞了,不让小丫头知道,他嘴角笑了笑,他好奇地先拆开写给自己的那一封书信。

    透着篝火跳动的光芒,燕幕城徐徐展开羊皮卷,只有寥寥几行字:

    燕幕城,你一定要活着回来,你若死了,我陪你一起死。

    另,到楼兰后,把信交给我妹妹蓝铃古丽,她住在孔雀河畔饮马村。

    燕幕城微叹一口气,发现自己眼眶有些湿润,他把这两卷羊皮卷贴身放好,心里默念一句:夏曼请放心。

    ……

    刚穿好皮靴,就见帐篷被人一手掀开,一个黑脸大汉手拿钢叉,对他怒目低喝,“姓燕的,你磨蹭什么?”

    这人正是他的汉人同胞耿黑子,自从选拔场风波后,燕幕城就被他迅速拉黑,他这个嫉恶如仇的猎户怎么能喜欢燕幕城这个“奸滑小人”呢?

    不过,燕幕城却很欣赏他,他那正直豪爽的个性颇有几分自己的味道,真想和他说清楚,大哥,咱们都是好人呐,可惜别人根本不鸟自己。

    他侧头看了看帐篷内的铜壶滴漏(古代一种计时工具)离三点还早呢,不过耿黑子是他们把8人小队的队长,官大一级压死人呐,看来是这家伙要故意整自己呢,燕幕城只好乖乖跟他出去。

    走出帐篷外,除了之前那八位守夜的人,自己这批果然只有两个人。不过篝火畔有一熟悉的身影,肥胖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