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修成佛-第1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急于想要前往法华禅寺。

    慧觉便没有再践行步行,而是直接驾起神通,朝着法华禅寺飞去。

    沧州西南。

    百姓贫苦。

    然而随着慧觉往沧州东北,朝着法华禅寺接近的时候,让他意想不到的景象出现在了慧觉的面前。

    仿佛以某条线为分割,沧州大地上的景象,截然转变了。

    一面是荒芜穷苦的黄土大地,而另外一面,则是异常富饶繁盛的景象。

    大地上,所处可见,一片片人口河道和水渠。

    这些河道和水渠全部都是一片一片间隔开来,却错落有致,间隔的水渠之中,则是通过修筑的管道连通着。

    沿着这些人工湖泊和水渠,大片大片的田地里面,栽种着大量的庄稼。

    而且和慧觉之前所见的,那些产量低下的作物不同,田地里面,种植着各种各样,种类繁多的作物。

    甚至还有成片成片的园林。

    园林从远处看上去绿油油的,树上挂满了果子。

    而田地里面的各类庄稼,有的正在茁壮成长的阶段,而有的则是已经同样丰硕累累。

    稻田里面,凉爽清新的风吹过,水稻摇曳着,宛若绿色的波浪起伏。

    而且这样的情形,并非是个别的情况。

    慧觉一路走过来,全部都是这样的景象。

    这些湖泊、水渠,全部都连成了一大片!

    在这些浩瀚的庄田之中,则是一个个村庄。

    村庄里面的房屋,也不是原本看见的,那些破败倒塌,似乎随时随地都会彻底崩裂的土坯房子,而是一幢幢佛塔一般的建筑。

    有的建筑外面,还刷上了白色的涂料。

    看上去美观而整洁。

    并且四通八达的官道上,全部都是宽敞整洁,铺着碎石子!偶尔有车马奔腾而过,没有丝毫的尘埃扬起。

    田地里面,偶尔可以看见一些村民。

    他们大多脸上神情柔和而虔诚,有的一边干活,一边嘴巴里面,还在念着经文。

    这些经文,慧觉大多都知道。

    但也有少数经文,慧觉都辨认不出来历。

    只是听着,却也能够感觉出来,绝对也是上等正觉的佛经。

    绝对不是什么诡僻邪法。

    偶尔,慧觉还能够见到,零星的僧人,正在路边,向村民们传经说法。

    而村民们,都是虔心听讲。

    看着这样的景象,可以说,慧觉都懵逼了。

    便是临靠大河河川的雷州。

    都没有这样富裕的景象吧。

    沧州这是什么情况?!

    佛祖脚下,灵山庇护之下才有的景观?!

    随着心中无法抑制的惊疑升起,慧觉终于不再隐藏自己的身影,他从天上落下,直接落在了地上,一个正在给村民们讲经说法的和尚面前。

    佛光落下,陡然现出来慧觉的真身。

    原本正在虔心听讲经文的村民们,猝不及防之下,都是吓了一跳。

    便是被众人围坐着的和尚,也是骤然停了下来。

    他睁开眼睛,下意识的看向慧觉。

    而慧觉,则是双手合十,先朝着周围的村民,点头致歉。

    然后又朝着中间的和尚垂首,

    “阿弥陀佛。”

    “贫僧慧觉,从南方雷州而来。”

    “此番叨扰,望勿怪罪,实在是贫僧见了沧州景象,心中有些疑惑。”

    面对慧觉的致歉,村民们都是露出和善的笑容。

    他们同样各个朝着慧觉合十还礼。

    便是被众人围坐着的那个和尚,亦是微微颔首,脸上露出一个笑容,合十还礼,

    “阿弥陀佛。”

    “见过慧觉师父,贫僧本贤。”

    随后他脸上的笑容微敛,微微叹息一声,

    “沧州境地的景象,其实也不算是什么秘密。”

    “原本这儿,在从前的时候,也是同样的贫瘠,不过这些年来,僧众院,总算福泽到这儿的百姓了。”

    听到此人的话语,慧觉心中一动,

    “僧众院?”

    “莫非这儿所有的建设,这些水渠、湖泊、田地,都是沧州的僧人以佛门神通造就的?”

    慧觉此言落下。

    那名僧人微微颔首,

    “是也,是也。”

    “僧众院是指,沧州以法华禅寺为首的一万三千八百七十二座寺庙。”

    “这些寺庙,包含了沧州八成的僧人。”

    “我们联合起来,慢慢从北方冥海和东方东海,想办法运来冥海水精和东海水精,用这些水精建造泉眼,筑就湖泊和水渠。”

    “这些农田,也都是由各个寺庙,帮忙照看打理。”

    说到这儿,这名僧人微微一笑,

    “让慧觉师父见笑了。”

    “原本,修行之人,应该笃行潜修,深悟佛法,不该搬弄术法神通。”

第二百七十八章 哺育众生() 
“只是沧州贫苦,沧州百姓,也是实在可怜……”

    此人的话语落下,慧觉却是肃然起敬。

    他双手合十,朝着这一名僧人深深鞠了一躬!

    “上师一众,当真是功德无量了!”

    他从南方而来,一路上可是亲眼见证了沧州百姓的贫苦,不知道多少的村庄废弃。

    又不知道多少的百姓化作流民。

    实在凄惨可怜。

    而到了这儿,却是这般富庶丰饶的景象。

    慧觉心中,哪里能够不感慨,哪里能够不敬佩!

    出家人,确实应该虔心修佛,慧悟佛法,不该搬弄术法神通。

    但前提是如果是为了自己的话,却是不应该。

    只不过,如果是为了穷苦百姓,而施展术法神通,这样的做法,不但不是罪过,反而是善事,是功德,是值得敬佩的举动。

    “让慧觉师父见笑了。”

    面对慧觉的敬意,这名僧人却是苦笑着说道。

    “只是可惜,我们人少力薄,能够做的事情实在有限。”

    “僧众院能够覆盖的区域,其实仅仅只有沧州的十分之一!”

    “现在沧州大部分的区域,还陷入在贫苦之中,我们无力救援,实在遗憾!”

    但这个时候,慧觉摇了摇头,

    “话不能这样说。”

    “上师一种和僧众院,能够保证这样广袤的土地富庶和繁华,以自身的力量,施展神通,普渡百姓,实在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了!”

    “沧州境地,本身的环境艰苦。”

    “就算一时兴起,造就泉眼,若是没有人常年看护,为泉眼补充水精,只怕短短的时间内,湖泊便会干涸。”

    “而这些作物,也需要人天天看护栽培。”

    “不说其他,单单是日头暴晒,若是没有佛法加持,只怕这些原本不适合沧州水土的作物很快就会枯萎而死。”

    “僧众院众僧,当真是牺牲自己,造福黎明百姓啊!”

    天下百姓,为什么很多人,明明知道野庙狐神,不可轻易供奉,却依旧宛若饮鸩止渴一般,供奉这些野神?

    为的就是希望这些野神庇护风水,保佑平安。

    为了这一点,他们宁愿日日供奉,献出香火信仰。

    但即便如此,依旧有不少的野庙狐神,在接受了香火和供奉之后,不愿意真的庇护百姓。

    因为调和风水,保佑平安。

    需要耽搁他们自身的修行时间。

    损耗他们自身的神通法力。

    而沧州的此地,这些僧众院所做的。

    何止是调和风水啊。

    这些僧人,完全牺牲了一切,进驻到乡村之中。

    帮助百姓修筑水渠,照顾庄稼。

    可以说,几乎是以他们自己的力量,在养育沧州的百姓啊!承担着逆转环境,在荒芜之中开辟出来盛土的壮举啊!

    做善事,有功德。

    这是谁都知道的。

    但世上,又有多少人可以坚持行善,积攒功德?!

    就算是积攒了功德,自身付出的东西,只怕也远远比得到的功德多的多了!

    功德,只是天道对善行的一种补充和鼓励。

    绝对不是对善行的等价交换。

    更何况,别说坚持一直无私的帮助沧州百姓的举动。

    不管什么事情。

    一个人,如果能够坚持一直做一件事情,本身就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了。

    从这些方面来说,这个僧众院,当真是实在太了不起了!

    甚至看着周围,这些百姓脸上的平和微笑。

    慧觉心中忍不住有些感动。

    这不就是他想要看见的东西吗?!

    众生皆苦。

    但红尘之中,也不是全部充满了悲苦。

    同样也有欢乐和幸福。

    若是红尘之中,人人都可以像他们这样,那红尘,又如何凄苦了?!

    这一刻,慧觉忍不住的有些感慨。

    沧州之行,当真是没有白来。

    不管是无量光明佛,亦或者是僧众院,当真都是非常的了不起。

    能够有这样的理想和壮举,难怪无量光明佛稳坐沧州,法华禅寺都依旧可以成为天下闻名的佛宗圣地!

    “不知道,创立僧众院的到底是何人?此人之大志、大愿、大行,当真是让人景仰!”

    慧觉双掌合十,朝着面前的和尚感慨道。

    看着慧觉的感慨的神情,此人同样脸上露出感慨的神色,

    “以法华禅寺为首的僧众院创立,至今已有五千余年。”

    “传闻最早追溯到大秦立国之时。”

    “不过那位上师,倒也不是出自法华禅寺,而是无牵无挂,孤身散修,只是佛法神通高深,在大秦统一天下之后,他便牵头大秦朝廷,创立了僧众院,以此造福沧州百姓。”

    “最初的时候,僧众院只有上千寺庙加入,所作所为,也仅仅只能够开辟出来非常有限的乐土。”

    “后来历经五千多年的发展,乐土才慢慢拓展开来,直到现在,覆盖沧州大地东北大半范围,占据沧州全境十分之一的面积。”

    “只是可惜,人力有尽,能够做到这样已经是极限了。”

    “而且……”

    说到这儿,这名僧人顿了一下,脸上的神情似乎有些犹豫,但最终他还是说道,

    “慧觉师父从西南而来,想必应该也了解无量光明佛教吧。”

    听到无量光明佛教这六个字,慧觉心头一震。

    他不由自主的点点头。

    “哎!”

    “那一位,确实是神通广大,佛法无边,只是可惜,他不愿意相助我们。”

    “而且因为理念不合,沧州大多数的寺庙,都只能够迁移到东北这一块来,不然的话,时间一长,庙里面的僧人,修为高深的,倒也无妨,修为稍微差一点的,因为本身就是信佛之人,所以非常容易被无量光明佛蛊惑,入了他的无量佛土,从此再也无法回头了。”

    此人说着,神情之中满是苦涩。

    听到他的话语,慧觉自然明白。

    若是本身信佛之人,确实在听到无量光明佛的感召之后,却是很难抵挡他的度化。

    在无量光明佛和僧众院之间,慧觉现在倒是更偏向于僧众院一些。

    不过僧众院的做法,不可能普及。

    无量光明佛,多半自然也有他其他的想法。

    而这个时候,像是想到什么似的,慧觉忍不住再一次开口说道,

    “僧众院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