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修成佛-第1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了,真的是。”

    “跟你扯这么多废话,浪费老子多少口水。”

    “我们走了,有机会,以后再见吧。”

    “希望下次再见的时候,小和尚,你能够让我有点不一样的惊喜吧。”

    邋遢天人这么说着,他转过头,看向身后的妻子南怀义。

    南怀义朝着邋遢天人露出一个微笑。

    随后她又朝着慧觉微微点头示意了一下。

    继而,邋遢天人和南怀义夫妻两人,就这样凭空消失了。

    邋遢天人消失之后。

    慧觉朝着周围看了看。

    此时此刻,自己身处的地方,却是一处茂密的丛林荒野。

    不过慧觉却能够感觉到,在往南不出三十里外,似乎便是河川。

    他能够感觉,南方水气磅礴,浩瀚汹涌,奔腾不息。

    有这样旺盛的水行气息,也只有大河河川了。

    随后慧觉又闭上眼睛,感应了一下。

    再睁眼眼睛的时候,他则是看向北方。

    “雷州城,在这个方向吗?”

    这一句话,仿佛是慧觉喃喃自语。

    话语落下,他一步跨出,身影同样消失在了原地。

    邋遢天人替他捏的肉身,虽然没有丝毫的神通法力。

    但见了仙道之后。

    对于慧觉而言,神通法力什么的,只要他想要的话,自然而然便有了。

    雷州大劫。

    虽然已经过去了。

    但人皇隔着千山万水,高坐咸阳,朝着雷州出手的事情,已经震动了天下。

    虽然雷州的事情,被朝廷下了封口令。

    没有任何人胆敢多说什么。

    但依旧有很多的知情人,来到雷州城遗址,想要看看青阳炼丹留下的痕迹。

    以及皇帝陛下出手的痕迹。

    看看是不是能够感悟到一些什么。

    当慧觉重新来到雷州城遗址外的时候。

    雷州城外,汇聚着不少人。

    当然,他们也只是遥遥的看着,并没有人入城。

    或者说,并没有人敢入城。

    毕竟雷州城之事,可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

    朝廷已经下了封口令。

    你远远的看看就算了。

    真的进城查看。

    万一犯了朝廷忌讳,事情可就大了。

    再说了,现在雷州城内,可是有着三百万冤魂留下的怨念。

    虽然三百万百姓的冤魂都被炼了一个干干净净。

    但这些怨念,可依旧都是实实在在的。

    这样惊人的怨念之下,恐怕便仙道高手入城,都得被这些怨念拉扯,坠入万劫不复之境地。

    只是让慧觉没有预料到的。

    当他来到雷州城外的时候。

    他就感觉到了。

    雷州城里面,有人在呼唤他。

    或者说,雷州城里面,那三百万亡魂留下的怨念在呼唤他!

    他们还记得慧觉。

    记得这个为了他们,不顾自己性命,牺牲一切,去抗争的人。

    在这些怨念的呼唤之下。

    慧觉悄无声息的进入了雷州城内。

    然后,在雷州城外,许许多多双眼睛看着的情况之下。

    雷州城内,徘徊着的,三百万的亡魂的怨念,一夕之间,统统消失了。

    没有人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等朝廷的人来到雷州城的时候,雷州城,已经彻彻底底的,沦为一座巨大而虚无的不祥遗址了。

    ……

    沧州。

    毗邻雷州的北方大州。

    大秦国土,从雷州开始,可以算的上是北方。

    沧州和雷州不同。

    雷州因为大河河川途径,所以水气丰富,水土肥沃。

    但沧州则不一样。

    沧州气候干旱。

    若在沧州再往北直直跨过两州之地,便是北方边境。

    那儿虽然寒冷。

    却因为地靠冥海,水气丰富。

    加上西北昆仑山脉在夏季的时候,山脉上的积雪融化,会带来丰富的水源。

    所以沧州以北的大州,水土气候,倒也适宜。

    唯独沧州位置尴尬。

    一年到头,只有春季才有少许的降水。

    剩下的,三季,几乎终年不见雨水。

    杜占奎的故乡,便是在雷州北部,地靠沧州边界。

第二百六十三章 天下行走() 
一因为毗邻北方沧州。

    远离雷州南境途径的大河河川。

    加上那一年,确实遇到百年难遇的大旱。

    旱情严重到,以至于庄稼颗粒无收的程度。

    百姓连最简单的,填饱肚子的需求,都无法做到。

    那个时候,其实相比于雷州北部。

    北方沧州的旱情更加严重,百姓更惨。

    但沧州历来都是贫瘠大州。

    动辄便有旱情。

    百姓早已经习惯。

    加上沧州的官府,大多及时开仓放粮。

    平息了祸患。

    但可怜的是,杜占奎的家乡,却是出了一个狗官。

    原本遭遇旱情。

    县令本身便有权开仓放粮。

    或者若是担心承担责任,大可以飞雁传书,向州府请示。

    但可惜,那狗官草菅人命,不顾百姓疾苦,只想着将事情搪塞过去。

    结果酿成惨祸。

    邙山地界的北方,其实就是杜占奎的故乡旧址。

    不过现在说这些事情,也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沧州贫苦。

    明明只是一州之隔。

    但是到了沧州,慧觉才知道。这一点,果然丝毫不假。

    沧州的土地,大多荒芜干涸。

    荒野之中,广袤的土地上,尽数都是遍布着稀疏枯草的黄土。

    连树木都很少看见。

    更加别说什么庄稼和灌丛了。

    同样的,也因为沧州贫瘠,所以沧州虽然和雷州土地一样广袤,都算的上是天下百州之中的大州。

    但沧州的百姓,就比雷州少多了。

    一路往北。

    慧觉进了沧州地界之后。

    便没有再动用神通,而是像平常人一样,用脚步慢慢的走。

    神通虽然广大。

    可以让人日行千里、万里。

    一夕游尽沧海、天涯。

    但却失去了行走天下的意义。

    慧觉记得,自己的师傅,广法和尚曾经说过,天下佛门,有许许多多著名的佛门大宗。

    他们年轻一辈的弟子里面,大多有天下行走的说法。

    所谓的天下行走,便是和苦行僧一样,游历天下。

    只不过略有不同的是,苦行僧是追求苦难,以此来磨炼自身的意志。

    而所谓的行走,是为了遍看天下人世百态,提升自己的阅历,磨砺自己的心境。

    雷州劫数。

    从邙山地宫开始。

    一直到雷州三百万百姓殒命。

    大劫落下帷幕。

    慧觉看到了很多,见识到了很多,得到了很多的磨砺。

    但看到的东西越多。

    他的心中,却是越发的有些迷茫了。

    所以,他才想要看看天下百姓,看看人情百态,用自己的眼睛,再仔细的,看看这个世界。

    看看这个世界的百姓,看看这个世界的一切。

    沧州境内,河流稀少。

    甚至可以说是罕见。

    对于百姓们而言。

    最重要的水源,便是依靠井水。

    所以,村落几乎都是围绕着水井而建造的。

    这一口井,便是村民们的命根子。

    赖以生存的源头。

    因为土地贫瘠,水资源匮乏,沧州只有很少能够用来种植庄稼的田地。

    即便如此,田地里面,种植的,也大多都是一些耐旱的作物。

    这些作物品种单一,大多生存力旺盛,但是产量低下。

    但对于沧州的百姓,这也是他们不得已的选择。

    一路在沧州游历。

    慧觉所见,沧州基本上都是荒芜千里不见人烟。

    偶尔有一个村落。

    村落里面的百姓,也都是面黄肌瘦,衣衫残破。

    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

    在天地里面艰难的耕耘着,想办法和天地抗争,谋求着生存。

    相比于水土肥沃的雷州,沧州的百姓,真的太苦了。

    而且不知道,是不是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因为生存环境的艰苦。

    沧州的百姓们,反而大多笃信佛教。

    原本,看着一个个百姓,虔心向佛。

    对慧觉这个佛门子弟而言,应该是乐于所见的事情。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

    看着那些穷苦的百姓,围着一尊尊泥土筑造的佛像恳求跪拜。

    莫名的,慧觉的心里面,有些不是滋味。

    漫漫荒芜的黄土地上。

    宽阔的官道延伸着,不知道通向何处。

    在官道的一处边缘,用简单的木板、树桩搭建着一个芦蓬。

    芦蓬不大。

    里面只是摆着两张桌子,几条凳子。

    在芦蓬口,坐着一个老汉。

    老汉相貌苍老,皮肤黝黑。

    他手上拿着旱烟杆,慢慢的抽着。

    神情有些默然。

    他的面前,是两口陶罐。

    而在芦蓬的门口,则是竖着一块木牌。

    木牌上面歪歪斜斜的,写着一个水字。

    老汉是卖水的。

    他的村子,就在这儿附近。

    他从村子里面挑了井水,每日来到这儿,卖给路人。

    以此赚些钱。

    卖水,这样似乎很奇怪的事情,在沧州,却是非常平常的事情。

    沧州土地荒袤,不时便有一些路人,因为缺少,渴死在半路上。

    所以沿着官道。

    附近村落里面的村民,挑些水来售卖。

    既可以赚些小钱,也是一件善事。

    这些水里面,大多放了谷壳,或者一些其他的木屑。

    这是为了防止干渴的路人,一下子痛饮,结果呛到。

    “阿弥陀佛,多谢施主。”

    慧觉一只手拿着陶碗,一只手单掌合十,朝着老人念了一声佛号。

    随后他从自己的僧衣里面,摸索着,摸出来两个铜板,放在了老人的面前。

    看着慧觉行礼,老人放下手上的烟杆,同样双掌合十,朝着慧觉点了点头,

    “小师父这就准备上路了,不再歇息一会儿吗?”

    “不了。”

    慧觉朝着老人摇了摇头,微笑着说道。

    不过就在言语之间,慧觉却是下意识的朝着右手边的官道看去。

    官道近处,什么人都没有。

    但在视野的尽头,可以看见,那儿有一团烟尘扬起。

    慧觉的佛眸远眺,却是看得清楚,扬起烟尘的,是一队骑士。

    他们骑乘的,统统都是异兽。

    而且让慧觉忍不住皱眉的,这些异兽背上的骑士,统统都是一个个身披袈裟和僧衣的和尚!

    他们衣着华贵。

    袈裟上面有的甚至披金镶玉。

    除此之外,随着大队,不少的和尚手上,举着一面面经幢和佛幡。

    “无量光明佛”

    看着这些人,慧觉皱着眉头,仿佛情不自禁的,开口说道。

第二百六十四章 无量光明() 
一  这些和尚骑乘着异兽奔驰而来。

    在管道上,扬起漫天的灰尘。

    沧州天气干旱,若是只是行走走过便罢了。

    一旦有这样的大队骑士奔腾而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