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修成佛-第1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尽的光芒从山上亮起,宛若山上有一颗闪耀着七彩光芒的太阳升起。

    随后紧跟着而来的,是一股无法形容的恐怖气息。

    光芒照耀,播撒大地。

    光华所到之处,站在地上的人,一个个全部无声无息的化作飞灰。

    莫老幺身前一个个人湮灭消散,他想要惊恐的大叫,但他根本听不到自己的声音。

    他看着面前二哥的身影,他伸出手,想要抓住自己的二哥,但二哥的身影已经破碎消失了。

    而在他的身边,那些拿着乾坤袋的人,他们同样惨叫着,一个个灰飞烟灭。

第二百四十四章 秋水仙宫() 
秋水仙宫出世了。

    随着杀生剑阁的消息遍传江湖,在雷州附近五州之地,掀起渲染大波以来,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又一条惊人的消息传遍了雷州的玄道和江湖。

    雷州。

    仿佛随着某个劫数的临近,一些可怕的灾难和动荡,蜂拥而至了。

    俗话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这一句话,不是没有些道理的。

    人的福运,是有限数的。

    短时间内,太走运的话,容易遭到上天的妒忌。

    那么原本的鸿运,也就会变成灾厄。

    但任何的灾祸和劫数,都是有劫运和祸气的。

    一些大的灾难和劫数来临之前,惊人的劫气和祸气汇聚,自然也会招致更多的灾难。

    甚至一些,原本的隐患,也会化作劫数,提前爆发。

    雷州青阳道人夺舍雷州州牧傅行云的消息。

    不管是知道的。

    或者是不知道的。

    却也早已经不是秘密了。

    如今青阳道人练九转金丹在即,可以说,前所未有的劫数即将来临。

    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个劫数的牵引。

    一些导致雷州气数剧烈波动。

    引发了很多不可预知的事情,或者说祸患。

    当然,对于有些人而言,祸兮,福之所伏。

    巨大的灾难,同样意味着巨大的福运。

    秋水仙宫。

    原名秋水宫。

    仙字,是后来的人加上去的。

    秋水宫,原本是雷州界地内,一个练气道宗门。

    练气道,算是道门的一支旁门。

    只不过修行练气道的玄门修士很多。

    练气道兴起于前朝末年,神道没落之后,诸子百家兴盛之时。

    练气道最初出现的时候,因为诸子百家的争鸣,他们璀璨的光芒,让最初的练气道黯淡无光。

    和一般的道门修行不同。

    道家正宗,讲究的是上体天心,修行无为自然之道。

    感悟天地人三道之理。

    以此成道。

    这一点,其实和大乘佛法的路子有些相似。

    都是注重感悟。

    而道家正宗,是注重感悟天地自然的大道。

    而大乘佛法,则是注重自身心灵和普渡苍生的感悟。

    对道家正宗而言,感悟天地,修行无为自然之道,就是至理。

    不需要刻意追寻什么仙家神通。

    修行到了,机缘到了,自然就可以修道成仙。

    至于说什么玄门神通。

    只是感悟天地大道的附带产物而已。

    对于道家正宗而言,刻意追寻神通,只是旁门左道。

    所以道家,以天师葛洪、许训为祖师,擅长五行术法、御尸、炼尸、精研魂魄的茅山道,常常被道家正宗,蔑称为旁门左道。

    而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道家以真武大帝为祖师的剑修一脉。

    虽然同样偏重剑道和道法结合,但因为剑修那恐怖的战斗力,所以对于剑修一脉,道家正宗倒是不敢随意贬斥。

    但不管是茅山道,还是仙剑道。

    虽然在修行道法的时候,追求了术法和武道剑术的修行。

    但他们的本质,依旧是道门的修士。

    依旧追求无为的道法和天地自然的大道。

    练气道不同。

    练气道虽然也自称道士。

    但实际上,他们其实完全是从道家炼丹的旁门之中,走出来的一条路子。

    他们不修无为自然之道,也不修什么天人道心。

    只求神通。

    炼丹,是以丹火淬炼药材,将药材之中的灵性和药性淬炼一起,结合起来,炼制成丹药。

    而练气道的修行。

    则是吸收天地间的灵气。

    或者吞服丹药。

    用惊人的灵气,来在自己的体内构筑仙基、孕育仙胎。

    这一点,和金丹道有些相似。

    只是不同的是,金丹道偏向于发掘自身。

    所以金丹道,又称作内丹术。

    在于一个内在。

    向内而求。

    而练气道,则是向外而求。

    走的,其实是类似于掠夺天地的邪路。

    也是因此,练气道境界修得越高,便等于违逆天道的罪行越重,天道降下的劫数也越重。

    大道三千。

    谁敢谁低,很难说。

    练气道的存在,自然有他的道理。

    只是秋水宫。

    秋水宫便是这样一个练气道的宗门。

    而且秋水宫只收女子。

    秋水宫最初的创始人,传闻是个饱受情苦的女子。

    她少时痴心,却被所情所伤,伤透了心。

    她绝情之后,偶然得到了先人的传承,从此步入玄道,后来便开创了秋水宫。

    三千七百多年前。

    秋水宫,本是雷州一带,颇为有名的玄道宗门。

    只是可惜,传说,那一代的秋水宫宫主,在寿元将尽之时,她不甘就此坐化。

    便四处掳掠生灵,然后施展邪术,想要冲击仙道。

    结果招来巨大的祸患。

    祸患波及千里。

    使得千里范围的地貌,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而原本的秋水宫,更是就这样从世上消失了。

    后来有人四处寻觅,却也始终没有能够找到消失的秋水宫。

    于是,有人猜测。

    可能是秋水宫主所为,惹来天道震怒。

    苍天降下惩罚,将秋水宫,从这个世上,直接抹除了。

    也有人猜测,秋水宫,其实并没有消失。

    只是被劫数埋葬了。

    而现在,三千七百多年之后,消失了秋水宫,终于又重现了。

    消息传遍江湖。

    原本这种事情和慧觉并没有什么关系。

    但不走运的是,他赶上了。

    大河河川之中。

    浩瀚宽阔的河面泛着波澜。

    一艘楼船,就这样升着帆,航行在大河的河面上。

    楼船不是很大。

    却也不小。

    而且相比于体型,这一艘楼船,非常的豪华。

    而能够拥有这样豪华楼船的,显然非富即贵。

    此刻,坐在楼船上的慧觉自然明白。

    不过此时此刻,他倒也没有心思想这些。

    他在和别人对弈。

    而且棋局相当的糟糕,甚至从某种程度而言,他已经陷入了相当的不利之中,濒临惨败了。

    棋道。

    慧觉是从自己的师傅广法和尚那儿学来的。

    不过也仅仅限于会下,知道怎么下。

    至于说精通这一点,慧觉的棋艺是完全搭不上边的。

    因此,对于自己面前这样即将惨败的局面,慧觉倒也是心里面早有准备。

    手上拿着棋子,看着棋局。

    慧觉沉思了数个呼吸的功夫,他终于苦笑了一下,放下了手上的棋子。

    “上师高明,是小僧输了。”

第二百四十五章 白衣玄慧() 
“慧觉师父承让了。【。m】”

    坐在慧觉对面的白衣僧人淡笑说道。

    他一身白色僧衣,纤尘不染。

    面色白皙,双眉若剑锋,眼眸之中透露着智慧而炯炯的光芒。

    看上去丰神俊秀,让人心折。

    “哈哈,玄慧师傅棋艺果然高超,慧觉师父纵然不同棋艺,棋路虽不得章法,却也颇有新意,让人眼前一亮。”

    慧觉右手观棋的一名蓝服锦衣的儒雅中年人说道。

    他相貌大气富态,手上戴着紫色的玉扳指,头梳紫金冠,眼眸之间颇有上人之资。

    而在此人的身边,还有一个身着琉璃素色长纱裙,肩披羽带,头珮珠饰的年轻女子。

    此女相貌亦是非常出众,生的极为清秀美丽。

    而且姿容气质优雅。

    非常有大家闺秀的气度。

    在慧觉的左边位,坐着的,则是翟瑛。

    和儒雅中年身边的女子不同,她和慧觉一样,都是衣着简陋。

    她一身粗衫布衣。

    长发只是用草绳挽着。

    只是即便如此,这样静静坐着的翟瑛,依旧比对面的华裙贵饰的女子漂亮多了。

    甚至两者根本无法相比。

    她有一种飘然出尘,高远若仙的气质。

    前者是华美,典雅贵气。

    而翟瑛,则是超出凡尘的清幽。

    美的不似人间。

    面对儒雅中年人的夸赞,慧觉摇了摇头。

    只是苦笑了一下,

    “施主谬赞了。”

    “贫僧不精通棋道,所下棋着,只是胡乱走着,称不上新意。”

    面前这儒雅中年人,名曰宋青山。

    正是他邀请慧觉上的此船。

    而他身边的女子,则是他的女儿,叫做宋钰。

    至于坐在慧觉面前的这个白衣僧人,则是伴同宋青山游船而下的,自称来自南方苏州寒山寺的玄慧。

    原本慧觉和翟瑛,正准备前往第五道执业孤魂所在的地方。

    但是半路上。

    慧觉路过河川上游的村镇。

    村镇里面的百姓告诉慧觉,前些日子,天降暴雨。

    村子里面,有几户渔民,下河收网,结果一直没有上来。

    希望慧觉帮忙,就算不能够找到他们,哪怕找到他们的尸首也好。

    于是慧觉下了大河河川,通过追溯因果,帮忙寻找渔民的尸骨。

    可惜,最终慧觉顺着因果线,只找到一些鱼虾。

    结果已经不言而喻了。

    他们的尸骸,多半已经下了鱼虾的肚子了。

    至于他们的魂魄,只怕不是下了阴曹地府,便是被中阴界吸入了。

    并没有徘徊在人间。

    虽然无奈,慧觉却也准备回去将告知村民。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慧觉遇到了宋青山。

    宋青山乘坐的楼船,正好顺着河川而下。

    他见慧觉行走在大河的河面上,所以便盛情邀请慧觉上船。

    随后他询问了慧觉来到河川上的原因。

    慧觉自然不曾隐瞒。

    将事情来由统统说了出来。

    听到慧觉的话语之后,宋青山自然是惋惜着,表示了生死无常的遗憾。

    而白衣僧人玄慧则是对慧觉说,希望慧觉不要去将那些渔民已经葬身鱼腹的消息,告诉他们的亲人。

    因为不告诉他们消息,他们心中或许还有一点念想和希望。

    如果告诉他们,等于断绝了他们的念想。

    但慧觉拒绝了。

    他的理由很简单。

    这些葬身鱼腹的渔民的亲人,有权利知道自己亲人的下落。

    而且,既然已经不再了,又何必突然留着执念和根本不存在的虚假的念想?

    既然已经死去了。

    就应该放下,为自己的死去的亲人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