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修成佛-第1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位师傅,不是原县人吧?”

    书生犹豫了一下,停下脚步,朝着慧觉开口说道。

    “嗯。”

    留意到对方是在朝着自己说话,慧觉看向他的同时,自然也是点点头。

    “这就难怪了。”

    书生露出果然如此的神情。

    随后他笑了一下,

    “方秋记,是我们原县最有名的点心店,他们做出来的点心,可以称得上是一绝。”

    “师傅如果不相信的话,不妨尝尝。”

    “而且方秋记点心做的虽然堪称人间美味,但他们卖得很便宜,便是原县的普通百姓,都可以买来一尝。”

    说到这儿,他顿了一下,然后又继续说道,

    “说来师傅可能不信。”

    “十五年前,那个时候,方秋记才刚刚开张,结果碰巧,有一位不知名的游历人间的佛门高僧路过,他吃了方秋记的点心,都赞不绝口,甚至潸然泪下。”

    听到年轻书生的话语,慧觉点点头。

    看着慧觉含笑点头的样子,年轻书生似乎又怕他不相信,继而再次说道,

    “那位高僧吃了方秋记的点心,却没钱付账,结果他将自己托在手上的紫金钵盂给留了下来。”

    “这个紫金钵盂经人鉴定,乃是一件极为了不得的佛宝,有佛门活佛加持。”

    “现在此物,还供在方秋记呢。”

    “真有这样的缘分?”

    慧觉忍不住微微一笑。

    随后他仿佛开玩笑似的说道,

    “莫不成,这位高僧乃是北境法华禅寺的悟性大师?”

    “不是。”

    年轻书生摇了摇头,

    “那位高僧离开的时候,曾经留下过自己的法号,他说,他叫广法。”

    广法?!

    听到这个名字,慧觉原本平静的神情微微一愣。

    “广法?”

    他忍不住咀嚼了一遍。

    “是的。”

    年轻书生点点头,看着慧觉在意的样子,他更是忍不住的说道,

    “莫不成,小师傅你知道这位广法大师?”

    被对方这样寻味,慧觉犹豫了一下,还是点点头,

    “听说过这个名字。”

    “似乎是北境法华禅寺的高僧。”

    慧觉的话语落下,年轻书生露出原来如此的神情,

    “原来是法华禅寺的高僧,难怪那紫金钵盂有活佛加持。”

    随后说道此处,像是想到什么似的,年轻书生又继续说道,

    “方秋记的掌柜夫妇,和佛门,却是很有缘。”

    “据说,方秋记的掌柜夫人,本是青楼歌妓,但她卖艺不卖身。”

    “后来因为遇到了前往州府赶考的书生,结果一见倾心,委身于他,并且两人相约,等到书生考取功名之后,再来见她。”

    “可惜,书生一去不回,她却有了胎儿,并且十月怀胎之后,她在青楼老鸨的逼迫之下,不得已将自己的孩子,送到了城外寺庙的路边,想着让寺庙领养这个孩子,也好让他有条活路。”

    这么说着,年轻书生叹息着。

    似乎在为掌柜夫人和这个孩子的遭遇而悲叹。

    “再后来,掌柜夫人没有想到的是,那书生,竟然真的又回来了。”

    “只是书生没有能够中第,他之所以一开始不回来,便是因为自己名落孙山,觉得自己辜负了对方的期许,没脸相见。”

    “后来,足足一年之后,他才下定决心,便卖家财,重新来见她。”

    “他准备替她赎身,赎身之后,若是她愿意跟着自己,他便带她回家成亲,若是她看不起他,他亦任由她去。”

    “两人相见,自然是悲喜交加。”

    “喜的,那书生,没有违背自己的诺言,悲的是,掌柜夫人,却是丢了他们的孩子。”

    “他们夫妇两个重逢之后,赶紧去找孩子,但那个孩子,却再也没有找到。”

    “寺庙的和尚说,那个孩子,被一个游方和尚捡到,带走了。”

    “再往后,那书生,带着娘子回了老家,他没有再继续苦读,而是靠着祖上传下来的做点心记忆,开了这么一家点心店。”

    “因为掌柜的叫做方文远,掌柜夫人叫做秋三娘,所以他们的这一家点心店,便叫做方秋记。”

    年轻书生的话语落下,慧觉的面色看上去似乎依旧平静。

    只是他的双眸之中,却隐隐露出来,难以抑制的悲戚之意。

    “阿弥陀佛。”

    他忍不住的双掌合十,念了一声佛号。

    看着慧觉合十叹息,这个年轻书生亦是很有礼貌的双掌合十,朝着慧觉微微点头。

    然后他又说道,

    “小师傅心怀悲悯,必然亦非常人。”

    “在下说了这么多,如果师傅不嫌弃的话,不妨尝尝这方秋记的点心。”

    “对了。”

    “方秋记的掌柜和掌柜夫人,为了给自己那个丢失的孩子祈福,僧人、道士、没有钱的穷人,都可以免费品尝,不要钱的。”

第二百零九章 明我见性() 
年轻书生的话语落下,慧觉点点头。

    “这样说来,这两位施主却也是难得的善心之人啊。”

    “正是这样。”

    年轻书生笑着应道。

    随后他朝着慧觉拱手一礼,

    “小师傅,在下另有事情,就此别过。”

    这样说着,年轻书生朝着前面走去。

    目送着年轻书生的背影离开,慧觉继而朝着方秋记走去。

    方秋记只有一间不是很大的店面。

    店面里面,一对四十多岁的中年夫妇不断的忙碌着。

    男人一身粗布衣,头上束着布冠,目光温和,一副老实人的样子。

    他不断的忙碌着。

    但神情里面却又透露着属于读书人的淡然和儒雅。

    他的动作看上去悠然,速度却也不慢。

    具体来说的,动作而是从容而纯熟,甚至宛若行云流水一般。

    而正是这种从容而又流畅的动作,明明只是制作点心,但他的样子,却仿佛像是在恣情书画的大师。

    给人一种无比赏心悦目的感觉,

    这已经到了一种近似于艺术,或者说,近乎于道的境界了。

    万物皆有其道。

    将一件事情,做到极致,那么就走到了臻至于完美的境界。

    这就是道。

    譬如画师、棋圣、琴仙、武宗,一个道理。

    方文远祖上代代擅长制作点心。

    可惜传到他父亲这儿,他父亲并没有继承祖上的手艺,而是想要通过苦读,获得士爵。

    从而出人头地,振兴家道。

    而不是只作为社会底层的点心匠师。

    可惜,方文远的父亲,止步于举人。

    他不肯放弃,孜孜苦读,以至于读书读得劳心伤神,吐血而死。

    方文远继承父亲遗志,发誓苦读。

    他从小聪慧,确实很擅长读书,虽然事实上,他从小更喜欢看奶奶做点心,听奶奶讲述方家祖上那些点心匠师的故事。

    背负着父亲的遗志,方文远努力了很多,但他最终失败了。

    不过,幸运的是,他没有像自己的父亲一样,钻牛角尖,甚至走上绝路。

    而是找到了自己事业。

    并且沉浸在了里面,甚至将方家祖传的点心工艺,更加发挥到了一种极致的境界。

    一份又一份的精致的点心,不断的从中年人的手上被制作出来。

    伴随着蒸笼不断的打开,腾腾的烟雾之中,从店铺里面,散发出来极为诱人的香味。

    而且不断是香味诱人,这一个个点心,被制作成了一个个小动物,甚至是各种各样的模样,活灵活现。

    配合精良的原材料,蒸笼里面的点心,白的像白玉,红的像玛瑙,绿得像翡翠,给人一种珠玉乱缀,完美的宛若瓷器一般的错觉。

    看一眼,似乎都直忍不住叹服!

    站在店铺外面,便可以清晰的看见店铺里面的一切。

    而方文远就这样当着所有人的面制作,似乎也不怕自家的祖传技艺被人偷学了去。

    他卖得价格极低。

    而且他对自己的技艺非常的自信。

    即便别人偷学了去,再开一个店铺,一则价格不可能比他更低。

    再者,也不可能比他做的更加美味,更加的完美。

    事实上,如果真的有人愿意学习他的技艺,他也是非常乐意的。

    在方文远忙碌的同时。

    秋三娘同样忙碌着。

    和方文远不同,她负责将自己丈夫制作出来的点心,售卖给外面等待着的客人。

    她的衣着同样朴素。

    只不过即便是这样朴素的布衣,依旧难以掩饰她的美丽。

    明明已经是四十岁的人了,但秋三娘却依旧美的有些惊心动魄,甚至相比于那些年轻的女孩,秋三娘散发出来,更有一些成熟和温柔的气息。

    她本是头牌歌妓。

    论相貌,自然是足以称得上是沉鱼落雁,倾国倾城都不为过。

    夫妇两个忙碌着。

    小小的店铺里面,颇有些热火朝天的意思。

    而慧觉,并没有去排队。

    他只是站在队伍旁边,双掌合十,默默的看着方秋记那小小的店铺里面,方文远和秋三娘夫妇忙碌的身影。

    他这一看,看了很久很久,宛若一个石像,甚至一动不动。

    直到方秋记制作的早点,通通卖光,排队人散去。

    一直看着的慧觉,似乎这才回过神来。

    方秋记的早点,都是卖完为止。

    毕竟方文远一个人制作,售卖的数量自然是有限。

    不可能所有人都能够买到。

    当然,买不到也没有办法,只有等之后再来了。

    “阿弥陀佛。”

    看着方秋记里面,方文远夫妇开始收拾,准备关门,慧觉默默的念了一声佛号,同样准备转身离开。

    但就在这个时候,秋三娘忽然大声喊道,

    “小师傅!”

    “这位小师傅!”

    听到秋三娘的身影,慧觉身躯微微一颤,他最终停了下来。

    然后转过身来,平静的目光,看向秋三娘。

    “阿弥陀佛,施主是在叫小僧吗?”

    慧觉朝着店铺里面的秋三娘说道。

    “是的。”

    秋三娘笑着点点头。

    随后她一边点头,一边却是拿出来一个油纸包,纸包里面,不正是包着一份散发着余温的点心。

    “小师傅看了很久了。”

    “不嫌弃的话,尝尝吧。”

    她温柔的说道。

    看着秋三娘温柔的笑颜,慧觉心头一颤。

    随后他什么都没有说,只是默默的走过去,走到方秋记的门口,从秋三娘的手中,接过了这一份点心。

    “阿弥陀佛,多谢施主。”

    他这样说着,却又是拿着温暖的油纸包,什么都没有再多说,只是转过离开了。

    看着慧觉离去的背影,秋三娘温柔的笑着,然后继续收拾。

    而拿着油纸包的慧觉,走在街道上,他打来油纸包,油纸包里面,是两个白面馒头,两块蒸糕。

    泪水,从眼眶里面涌出来。

    慧觉一边走着,一边将白面馒头放进自己的嘴巴里面,一边流着眼泪。

    看着他的样子,街道上不少路人都忍不住的看向他。

    目光里面露出来古怪而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