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奉旨成婚-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来了一个湘竹,湘竹来自宫中,所见争斗只怕不会少于林嬷嬷自己。若是个好的,他日进了王府,也是黛玉的一个助力。

    “姑娘,世人皆说人言可畏。古人尚且害怕,三人成虎,何况是姑娘一个女子。如今这歌谣,姑娘需想办法澄清。”湘竹想了一下便开口:“况,姑娘的婚事乃是太上皇下的旨意,此事若传入太上皇耳中,不仅打了太上皇的脸面,只怕连姑娘和谊老爷家,都讨不得好。”

    黛玉自顾着伤心,又未经历过权势之斗,倒是没有想到太上皇那边去。就连林嬷嬷,也是没有想到这一点。而湘竹却是见惯了宫中争斗,闻得此事,第一个想的就是皇家那边的反应。

    “林嬷嬷,黛玉曾听父亲说起,黛玉出身之时,城中百花开放。”黛玉本就聪慧,一点就通。湘竹如此一说,她便也想到了此间的厉害关系。太上皇给安顺王赐婚,赐了一个克夫的。这话,却是要命的。

    “确有此事,当时城中百花盛开,有些更是反季开放。就连一些本已枯萎的,也活了过来,开了花。”当时的情况,可惊呆了一院子的人:“当时,老爷觉得太过异常,便下了封口令。”

    出生时天生异象,这事若发生在皇家自然是好的,若是发生在寻常人家,却是了不得的。万一得了皇家的猜忌,那更是要命的。幸而当时已是半夜,这事也就瞒了下来。

    此后林如海又操作了一下,便有传言,说扬州降异象,这一年必然风调雨顺得天庇佑。巧的是,这一年,不少地方大旱大涝,而扬州的农作物,收成反而比往年还要多上两成。

    “姑娘,谊太太来了。”黛玉还待和两人说什么,门便被敲响,随后传来大丫鬟的声音。

    “谊母来了,快请进来。”门被推开时,黛玉几人便已经站了起来,向着门边走去,湘竹和林嬷嬷自是跟在黛玉身后半步。

    “玉儿,谊母听你院子里的人说你醒了,便过来看看。”赵氏进来后,见林嬷嬷和湘竹都在,也就放下心来。进来时见黛玉房门关着,她倒是怕黛玉又如之前那样,将自己关在房中默默哭泣。

    “黛玉多谢谊母关心,谊母来的也巧,黛玉正巧有事要找谊母商量。”黛玉将自己出生时的异常,又与赵氏说了一遍。

    此事赵冶和赵氏却是不知道的。不仅赵氏,哪怕是生为林如海岳家的贾家,也是不知道的。否者,依着贾家对贾宝玉含玉而生,此等异象的处理。黛玉出生便百花齐放这事,只怕也会闹得全京城皆知。也因着贾宝玉那事,林如海特意对贾家隐瞒了黛玉的事。

    “此事若处理得当,倒是可以完全击溃那谣言。”赵氏想了一下,觉得黛玉的想法却是可信的。此种流言本就不好处理,何况,黛玉幼弟早夭,父母早逝,也是事实。这种情况下,这谣言更是难以澄清。

    就算有黛玉出生时那种吉兆,也要小心处理。不然,很容易被幕后之人利用。

    “玉儿也莫要着急,此事谊母还要和你谊父好好商量一下。”赵氏也只事态紧急,便想着先去和赵冶商量一下。

    “此事还劳烦谊父谊母处理,只是太上皇于玉儿赐婚不到两年,便有此等谣言。玉儿怕此事,若让太上皇知道,那后果……”黛玉不知赵冶两人有没有想到这一层,便还是说了出来。

    “玉儿担忧不无道理,谊母这就去找你谊父。”

    赵氏和赵冶此前都觉得,这谣言是针对黛玉而来。经黛玉这么一提醒,又觉得,幕后之人也可能是针对的赵家,只是拿黛玉这边做突破口。便想着,赶紧找赵冶商量一下。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五章:善德寺黛玉见高僧,宅院外守株待兔人

    “管家,你安排一下,明日我要去见一见广缘大师。”

    “老爷去见广缘大师,可是为了玉儿一事?”赵氏进来时,刚好听到这一句。

    “广缘大师乃是得道高僧,若能得他一句吉言,玉儿的谣言不攻自破。”广缘和赵冶也是旧相识,两人时常一起下棋品茶,倒算得上好友。

    “老爷,妾身也是为了这件事来的。老爷可还记得那一年,扬州百花反季开放。据玉儿说,那花是因为玉儿出生才开的。”赵氏和赵冶说明了来意,也说了自己的担忧:“若借着广缘大师之口说出,妾身觉得是最好的选择,就怕广缘大师不同意。”

    “同意与否,明日为夫去一趟便知。”

    三日后的早上,赵氏一早便来到黛玉的院中。因着歌谣的事,这几日黛玉都睡的不是很好。眼圈有着淡淡的青黑,脸色也不如平日里红润。

    赵氏过来时,黛玉已经梳洗妥当。依旧是用麻绳,简单的束发。脸上倒是难得擦了胭脂水粉,很清淡的妆,却很好的掩饰了青黑的眼圈和苍白的脸色。

    “玉儿,这几日你待在院中也闷的慌。谊母想着,带你去善德寺上上香。”善德寺是扬州一带香火最鼎盛的寺庙,其百年来出了好几位得道高僧,名声十分之大。有很多香客慕名从其他地方赶来,而现任善德寺的方丈,也是一位得道高僧。

    善德寺现任方丈法号广缘,今年五十余岁。当今圣上登位之初,便招广缘大师入京,打算封广缘大师为国师,却被其拒绝。可以说,放眼全国,广缘大师也是数一数二的高僧。

    黛玉虽不愿出去,听那些流言蜚语,但也不好拂了谊母的好意。便跟着赵氏,一同前来善德寺。这善德寺,便是黛玉平日里去的那件寺庙。

    “阿弥陀佛,老衲见过两位女施主。”黛玉来过这么多次,倒是头一次遇到方丈。

    “信女赵氏,见过广缘大师。”黛玉不认识广缘大师,赵氏却是认识的。

    “老衲观,这位女施主,近日受口舌之祸。”黛玉头上戴着黑纱帷帽,却看不见脸。广缘已经看了黛玉一会儿,才开口。

    “大师慈悲,还请为小女子解惑。”哪怕黛玉身处闺阁,广缘大师的名字还是听说过不止一次的。

    “阿弥陀佛,万事皆有缘法,女施主又何须介怀。”

    “世人皆说小女子是天煞孤星之命,小女子又如何能不介意?”

    “依老衲所观,女施主乃是贵人之相,并非孤星之命。”

    “那为何我幼弟早夭,父母早逝?”黛玉倒是真的想知道,她也相信,眼前这位高僧能为自己指点迷津。

    “世间有果皆有因,善哉善哉。”

    “还请大师言明。”

    “木石前缘断,弱河灌三生。不还泪千行,算计一场空。”广缘并未在继续之前的话题,反倒是念了一首毫不相干的诗。

    说完最后一句,广缘大师便离去,也不管黛玉有没有听懂。又或许,懂与不懂其实无须在意。

    当时大殿上之人并不少,广缘说黛玉乃贵人之相这事,没过多久便传了出去。

    此时,赵氏才松了一口气气。早前赵冶见了广缘,广缘未答应帮忙,也未拒绝。只说,将黛玉带来,给他看上一面。此次见面,有些话连赵氏都没有听懂,但效果还是达到了。

    “姑娘,现在外面都在传,说那林家姑娘乃是花仙下凡,所以她出生时才是百花开放。”一衣着不错的丫鬟,见自家发怒的姑娘还是将打听到的话说了出来:“他们还说,安顺王爷和林姑娘的是天定的缘分。”

    “真是没用!”刺啦一声,那被称作姑娘的人,竟生生撕了手中的帕子。

    “姑娘恕罪。”那丫鬟赶紧跪了下来,生怕被那姑娘罚了去。别人或许不了解自家姑娘,但是她们这些贴身伺候的,最是知道主子的性子。别看姑娘面上和善,罚起身边的下人来,却是毫不手软。

    “去将莲妹妹请来。”

    “奴婢这就去。”听到这一声,那丫鬟仿佛得了大赦,赶紧退了下去。

    要查一个人,其实很容易,特别是那人做事不够小心,而查她之人权势又足够时。负责调查此事的人,只用了三钱银子,便从一个乞儿口中知道了那女子的身份。

    那乞儿乃是女子买通的乞儿之一,他曾见那女子,进了城北张府的角门。

    城北便只有一个张家,张家的当家是一个四十来岁的商人,名叫张富。这人背后,没有什么背景,生意做的不大也不小。

    “你确定那人便是张家的丫鬟?”

    “那乞儿说,亲眼见她走进去的。只是,老奴听几人描述的衣着打扮,并不想张家这般人家的丫鬟穿的起的。”

    越是富贵的人家,仆人穿的衣服也越好。如贾家、林家这些大家,体面的婆子身上的衣服,不那些小门小户人家的都要好。而那些乞儿描绘的衣着,却不似张家的下人穿的。

    “你找个人,带着那人在张家外面守着,看看进出的人里,有没有那女子。”赵冶手上并没有证据,也无法确认,那人就是张家的人。张家虽没有什么势力,却也不好平白得罪人。此时,守株待兔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不知该说守株待兔那人运气好,还是那丫鬟运气太差。两人等了大约一个半小时,便见一顶轿子从张府抬了出来。轿子旁边跟着两个丫鬟,其中衣着更华丽一些的,被乞儿一眼就认了出来。

    “就是那人。”乞儿手指着其中一人,对着赵府的人说道。

    “你可确定?”

    “我确定,当初给我银子,让我唱那歌谣的,就是那个女的。”乞儿倒是又看了一眼,对着赵府的人说道。

    “这是我家老爷赏你的。”那人又掏出一颗碎银,给了那乞儿。

    “谢谢大爷,大爷以后还有什么事,尽可以来找小的。”乞儿掂了掂手中的碎银,三钱有余,对着那人倒是笑的谄媚。那眼神,活像看着一个会动的银锭子。

    那人挥手打发了乞儿,便转身回府找赵冶报告去了。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六章:张家登门带女请罪,庶女何辜只为权势

    几日过去,歌谣已经消失于街头巷尾,只是一些人茶余饭后偶尔提及。一段时间之后,只怕连这些人都会忘记。

    在赵冶有所行动之前,张家的家主便带着自己女儿登门道歉。张家三子两女,其中两子一女皆为正房所出,而另外一子一女却是妾氏所生。被带来的那女子,正是庶出。

    “赵先生,张某人是来请罪的。小女无知,竟让丫鬟传出那等流言,真是罪该万死。”张富并没有动面前的茶杯,他一直坐直了身子在等赵冶出现。等赵冶进来,便直接作揖请罪。

    赵冶看着那女子,十五岁左右的样子,此时正唯唯诺诺的跪在地上,不时偷偷看张富一眼,一脸要哭不哭的样子。这样一个女子,很难想象有胆量作出那等事。

    “张老爷在说什么,赵冶为何听不明白?”赵冶坐下后,便端起面前的茶,右手托着杯底,左手拿着杯盖一下一下的敲击着杯沿,发出清脆的声响。

    “都是张某教女不严,才让小女心生嫉妒,作出那等损害林姑娘名声之事。”张富说话时,瞪了自己的庶女一眼,眼神中满是警告,却没有一丝的不忍。那女子被这一瞪,吓得缩了一下身子。

    “张老爷是说,那歌谣,是令千金让人传的?”

    “张某实在是惭愧。”张富说完竟又作了揖。

    “张老爷,赵某家中的下人曾听一个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