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三国之忽悠人生-第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云生不信邪的重新又搜了一遍,不出意料还是没有找到。

    “不可能啊,昨天明明有三人的怎么会没有呢,奇怪了。难道他们住在后面的山上?”越想越有可能,云生觉得很有必要去一趟后山看看。

    不过现在不是上山的时候,那杨凤马上就要醒了,先看看他的反应再说。

    时间在一点一滴的流逝中,没过多久,杨凤终于出了房间。

    “早!”

    “早!”

    。。。

    接着沉默了一阵,杨凤没有对云生讲什么只是做起自己的事来。

    看着杨凤,云生突然就觉得他应该是自己要找的人。这感觉来的是如此的莫名其妙,毫无理由而又突然。

    想想已经集结马上要进攻颍川的袁绍军,意识到现在不是犹豫,不是浪费时间的时候。

    对颍川来讲,哪怕多一分钟都是有可能左右战局。

    云生看着杨凤,终于下了决心要直接问个明白。

    他是不是黑山黄巾或者是认不认识黑山黄巾的人,这都是伴随着昨天的那段对话云生所认为的最大的可能。

    云生走了过去,“杨兄,其实在下这次是来寻找黑山黄巾的,有个交易想跟他们做。”

    听完之后,杨凤的脸色变了变,“你怎么知道我是黑山黄巾?”

    一击即中!

    这杨凤果然是黑山黄巾,既然人找到了那么事情就好办多了。

    “本来在下不是很确定的,但是听你昨天晚上与另外三人的对话,才认为你是黄巾。虽然并不是很确定就是了。。。。。。”原本云生只是打算炸一炸杨凤,看看情况的。没想到他居然直接就承认了,这倒让云生有些措手不及。

    这下子杨凤就比较尴尬了,原来人家根本就不确定只是炸一炸自己。

    杨凤迅速转移话题,“你刚刚不是说有个交易要和我做吗?”

    云生微笑应到:“不错。在下确实有一个交易要和你做,不过就是这个交易有点大,不知道你够不够份量。”

    杨凤听后有些好笑,自己可是一帅啊,手底下管着两万人马怎么可能不够份量。

    “直说变是。”

    既然人家都这样讲了,那就说呗,“想必你应该知道最近袁绍正在颍川附近集结兵马打算去攻打颍川吧。这个交易就跟这事有关。”

    云生接着讲道:“前面你们应该都有所耳闻,但接下来的你们应该就不知道了。

    就在昨天颍川已经向豫州曹操投降了,而曹操也已经排出大批兵马接管颍川。”

    颍川归降曹****?!杨凤咋一听到这个消息确实非常吃惊。

    因为在他的情报里,应该是袁绍派人去劝降颍川的才对,怎么就变成曹****,还成功了!

    更让杨凤吃惊的来了,“杨兄,实不相瞒在下乃是曹操曹大人的人。

    此次前来是因为我们的主力军队可能会没办法及时的赶到,而颍川的守备力量也不太强。如果就这样与袁绍的大军对上的话,恐怕坚持不了几日就会被攻陷。

    所有在下希望大帅能够发兵在袁绍的后方进行骚扰,当然最好动静弄的大一点。

    不知大帅考虑的如何?”

    说真的这个交易对杨凤并没有什么损失,讲道在袁绍的后方继续骚扰这是他们曾经经常干的活。

    那时候的袁绍军和黑山军可是正在对战中,而杨凤当时恰恰是经常被派去袭扰袁绍的大后方。

    虽然因为袁绍突然重视起来,导致他们大部队都躲了起来,潜水了。但是如果有机会继续骚扰袁绍的话,不管他们黑山军中的任何一人都是非常乐意的。更不用说这是一个交易,既然是交易当然得有好处了。

    杨凤装模作样的沉思良久,“既然是交易,那你的好处是什么?”

    讲到好处,云生还是非常有把握让这些黄巾心动的。

    “粮食!五千旦的粮食!如何?”云生道。

    五千石的粮食!

    这五千石的粮食按照现在市面上的价格是一万贯呐!

    一万贯!

    杨凤震惊了,饶是以他在黑山军里的地位也没有接触过一万贯钱啊!他能不震惊吗。

    当然最主要的是这是粮食而不是一万贯钱,现在的粮食可是有钱都不一定买的到,在某些地方就算把一石的粮食卖五贯都有人抢着要。

    这震惊归震惊,交易还在继续中。

    “某家这里有一个我们黑山军内部对袁绍的重要计划不知道,叶先生想不想知道?”杨凤虽然有的时候看起来有点那啥,但他这人其实精明着呢。

    云生眉毛一挑,“可否说说?”

    杨凤明白有门了,“好,我杨凤交你这个朋友,先透露你一点。这计划可是我们家的张燕张大帅先发起的。”

    张燕。。。。。。

    云生知道这张燕应该是当初随张牛角攻打徐州的那名将领。现在是统领这黑山军的大帅。

    杨凤接着说道:“我们张帅前段时间机缘巧合下与魏郡里不满袁绍的兵马接触,然后。。。。。。”

    云生的眼睛越听越亮,立马对杨凤说道,“再加一千石!继续说。”

    杨凤嘿嘿一笑继续说着,“经过我们双方商量,打算在大后天于魏郡发生兵变,到时候造反的兵士和我们黑山军的弟兄会合后,会前往攻打邺城。”

    渐渐的将握紧的拳头松开,云生的嘴角微微上扬。

    他明白这次袁绍的颍川之行估计没办法顺心了,到时候夏侯渊或许还能杀他个

    兵败如山倒。

第七十二章 咆哮的孟德() 
这边的外援已经谈妥,经过云生与杨凤再次据理力争终于让杨凤同意多派五千兵马进行骚扰袁绍的后方。

    虽然到时候可能杨凤的这两万五千兵马并不会发挥太大的作用,但云生保险起见还是完成了这个交易。

    村口外。

    云生牵着马与杨凤一同站在路口。

    既然已经完成了交易,外援也已经成功请动,那么继续留在这里就没意义了。算算时间袁绍的兵马应该也已经集合完毕了吧。

    二人一同走了一段路,终于在一个岔路口停了下来,云生转身对着杨凤,“我们的交易,你可得认真点。”

    杨凤道:“放心放心,我立马就回去集合人马,这事一定完成,放心吧。”

    云生点了点头,“好,不说在下不讲情面。

    如果到时候出问题了,你们不仅不会拿到六千石粮食,还会遭到曹操势力的疯狂报复。

    当然了,事成之后这六千石粮食一定双手奉上。”

    这话一说出口,杨凤的眼睛果然忽然闪烁了几下,接着他沉默在原地。

    云生最后看了看杨凤,然后朝他点了下头翻身上马快速的向着颍川远去。

    。。。。。。

    泰山郡太守府上。

    曹操此时正在忙着处理辖下各郡县上报的关于加速重建被战争所摧毁的家园,还有各地财政入不敷出,请求曹操送些资源的文件。

    看着眼前堆积如山的公文,曹操的头更痛了。

    “都已经处理了这么久了,怎么这公文还是这么多啊。看来得尽快找个善于处理内政的大才了,不然再这么下去还没战死沙场就被头痛死了。”

    经过曹操这些大老粗大刀阔斧的解决下,倒是使泰山郡周围的郡县重新恢复了民生就连许多因战争倒塌的房屋也重建了起来。

    “唉~”曹操长长的叹了一口气,看了眼桌上的公文就继续埋头苦干。

    没过多久,门外一人突然跑了进来,“报~”

    正在埋头于公文中苦干的曹操,猛的抬头直直的看着他,“何事如此急切?”

    传令兵先是淡定的缓了口气,才对着曹操徐徐道出:“在刚刚叶大人传回了一个重要消息。”

    正在处理公文的动作不禁停了下来,乍一听得曹操就愣愣的看着那传令兵问道,“重要消息?云生传回来的?”

    传令兵沉默的点了点头,并看着曹操,“消息是这样的:

    城不负众望,已经成功劝降颍川。但在这个过程中,某从现任的颍川太守李昊处得知冀州袁绍也有发信件给颍川太守李昊内容也是劝降。

    本来这没什么,毕竟颍川已经被我们劝降成功了。更加重要的是从颍川太守李昊口中的得知,那袁绍已经在颍川附近集结兵马欲强行攻打。

    可以说现在颍川的局势非常危急,一个不好这次的劝降就白费了。

    希望孟德你可以马上派兵前往颍川支援,迟则生变!”

    曹操刚听到前几句脸上先是一喜,到了后面的时候整个脸都黑了。

    尤其是听到袁绍劝降不成,欲集结兵马强行攻打颍川的时候,那脸黑的。

    但奇怪的是当曹操全部听完以后却是一脸的平静,平静的有些可怕,就好像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一样。

    曹操朝着那传令兵摆了摆手,传令兵会意默默的退了出去。

    房间里又重新陷入了宁静之中,没多久从房间里传出了一声咆哮。

    “来人!”

    曹操拍案而起,立于案前。

    “大人。”

    从门外一近卫兵入内。

    “马上通知众将军前来,就说有急事商议。”

    “是。”

    吩咐完以后曹操终于背靠案,静等众将。

    一人。。。

    两人。。。

    三人。。。

    不过一刻,各将领紧都临时放下手头的事情都赶慢赶的赶来。

    值得一说的是,在云生出使颍川进行劝降以后。

    某日,不知道曹操与昔日的阶下士乐进谈了些什么,众人只知道结果是曹操出来的时候乐进也随着曹操一起出来了。

    更不可思议的是还任命他为泰山郡的校尉。

    幸好这间屋子空间够大,不然还不一定容的下这么多人。

    曹操身前一字排列分两队,一列分别是夏侯惇、曹仁、曹洪,第二列则是李典还有不仅前慕名来投的于禁及乐进。

    现在曹操的帐中手下完全是由武将组成的没一个谋士。

    说到谋士就不得不说什么是谋士了。

    或许有的人会说,哝,诸葛亮、韩信不就是吗。

    如果大家是这么认为的话就大错特错了。

    在古时的谋士:他们之中有相当一部分学而优却不能仕的读书人,因为种种的原因常以门客、军师、幕僚等身份,为自己的主人或是主公,出谋划策,排忧解难,甚至于以死相报答。

    而在古代谋士也是贵族的一种,贵族一共有四等:

    第一等,天子。

    第二等,诸侯王公。

    第三等,士家大夫。

    第四等,就是士。

    士有时也被称为说客或是辩客。他们是靠辩论、说服、出谋划策来谋生的士。

    而谋士则是士之中的一种,他们主要是为别人出谋划策,也就是后世所说的顾问一个类型。

    在历史上,我们常常会联想到的谋士大贾诩、郭嘉、范增、陈平这些人。

    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只负责出谋划策,而不负责实施;

    而诸葛亮和韩信这等人虽然也能谋划,但他们都是每每会亲自参与指挥实施的,所以很少有人称韩信、诸葛亮等人为谋士。

    从这里可以看出来,谋士都是只负责出谋划策,而并不亲自参与实施的。

    没有了出谋划策的人,也就是谋士,只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