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三国之忽悠人生-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气一样低下。

    曹操见时机已到,即刻命夏侯渊带兵强攻敌军簿弱处,夏侯惇看见机会,也改佯攻为强攻。

    不过片刻,敌军被杀无数,虎牢关破!

    时主将徐荣不知所踪

第二十七章 司徒王允() 
关东联军终于攻破虎牢关,而此时,洛阳也正面临着董卓余孽的进攻。

    城外李傕等人为了活命猛攻洛阳,吕布率军力拒。然两军数量差距实在悬殊,几番大战下来,便是吕布也感觉到无比的疲惫。

    半日之后,董卓余党河蒙、于方在城中为内应,乘守将不注意偷开城门,郭汜、张济二人带着四路贼军一齐拥入。吕布顿时分身乏术,只能一人左冲右突,可惜怎么拦怎么挡都不行,吕布只好且战且退。

    城上献帝虽心中惊惧,看了看身边司徒王允的脸色,见其面色平静,无视城下数万逆贼,想起以前王允对自己帮过的忙,献帝心中无奈只是叹息也有着惋惜。如此忠心之臣,今日怕是今日

    好,献帝心中又是叹息又是惋惜。如此忠心之臣,今日怕是难以

    “王子师!可敢出来见某?”李傕策马至内城之下,喝道。

    城楼之上王允冷哼一声,怒喝道,“叛逆贼子,老夫有何不敢见!”

    李傕一愣,心中说道,这个老头倒生得好胆气。

    “王子师!董公乃陛下的社稷之臣,何以无端被你谋杀?!如今臣等特来报仇,尔快快下来受死!”

    献帝实在看不下去,乃上前一步喝道,“你乃何人?欲造反耶?”

    只见一小孩身穿黄袍,出言喝己,李傕连忙下马抱拳答道,“某乃董公麾下李傕,此行只为董公报仇,非造反耳。只诛了王允,臣等便即刻退兵。”

    “你!”献帝虽然年龄还小,但是素有机智,只见献帝心中一怒正要好好说说李催这厮,却被王允一把拉住。

    “陛下”王允躬身叹息道,“老臣这一生只为大汉,如今时运已尽,实乃是天数啊!非人可力挽!还望陛下好生保重!”

    “司徒”献帝看着王允那双充满寄托,饱含真挚的眼神,见其衣衫有些许凌乱,边上隐隐有丝丝红色,不禁想起当日被张让胁迫去邙山之时,眼眶一红,梗咽不已。

    王允往后退了一步,复对献帝施一大礼,随即一挥衣袖,对着城下的李傕厉声喝到,“董卓其人,恶贯满盈!罄竹难书!乃自取死道!依老夫观之,你等也是命不久诶!”

    李傕听得,立马愤怒地拔出腰间宝剑,大,“老匹夫!还不下来受死!”

    “诸位先帝在上!臣王允护大汉三十载!如今时运已尽,实乃天数使然,若有来世!臣愿再为大汉之臣!”王允先是大笑三声,后对天喊道。

    接着王允怒喝道,“你们这些逆贼,老夫在地府等着你们!”

    言毕王允毫不犹豫地跃身跳下城楼,时蔡邕已于半天前去了。

    数万之人当面,死一般寂静,皆看着城楼之下。

    献帝死死地攥紧拳头,怒视李傕。

    李催一脸的惊叹,乃说道,“这老匹具传言王子师性子刚烈,这乃至于此?”

    身边贾诩叹息一声,摇了摇头轻声说道,“王子师乃天下名士,其人广有贤名,将军待会可令士卒,先善待王允之尸首,过段时间再商议安葬之事,如果就这事从而惹得天下学士憎恨,怕是不妥!”

    “善!”李催点了点头,目光复杂地看着王允的尸首说道。

    吕布在城内叹一声,对身边几人说道,“如今王司徒身死,某等于朝中再无根基,不若早走!”

    张辽赞同后点头说道,“当死战!杀出重围!”

    高顺看了看远处的李肃一眼,恨声说道,“那等小人,我等也要带上?”

    吕布一皱眉,缓缓说道,“李肃其人虽品行不佳,但也算是个人才。现如今正是用人之迹,且再用他一等!待日后,再细细图之!”

    “善!”张辽点头,高顺沉默不语。吕布乃高呼道,“并州军听令!我等杀将出去!”

    “是!”众将皆喝。后吕布复率军杀出,恰巧又遇上李催,李催身边贾诩急忙说道,“将军!且放他们出去!”

    李催看着吕布众将在自己军中往来直突,只将自己西凉军当土鸡瓦狗一般。如何再敢上前,急忙下令放过。吕布驾着赤兔,手握方天画戟,冷眼瞥过李催,冷冷一笑,“某等走!”

    十余万西凉军惊惧地看着吕布率军离去,互相来回张望,心中甚是惶惶。

    见大事已定,李催等人又着人将王允宗族老幼,尽数抓获,只是如何处置就有些犯难了。

    无法,李催只好请教贾诩,贾诩说道,“我等所求者,名也!只需善待王允尸首即可。但今日若是不杀此些王允族人,若是被其逃脱,日后恐有祸事!”

    “杀?还是不杀?”李催看了看郭汜、张济,几人一起合计一番,终于下了狠心,下令道,“将那王允府上老幼尽皆诛杀!休得放过一人!”

    上到迟暮老人,下到族中刚出生没多久的幼儿,端的是不放过一人,士民闻者无不下泪。

    有一张姓老管家服侍王允四十余年,闻祸至,喝退王允族中欲求生者,怒声说道,“死便死尔!吾等何惧之有?莫坏了司徒名望!”

    李催等人听了俱是一愣,但见张姓老管家从容赴死,临时前悠自恨声怒道,“你等贼子,老朽虽死不悔,汝且杀尽司徒族人,这天下自有人为我家老爷报仇!”言毕诛杀,其从头到尾,都不曾露出半分惧色,真乃是好汉!

    受老管家的感染,便是方才欲求生的那些人也不再言语,虽面露惊惧之色,然无一人出言哀求。

    不过片刻,王允一族共计三百一十八口,全数被杀。

    献帝闻司徒王允全族三百一十八口尽数被诛,心中戚戚,在楼上宣谕道,“王允既诛,军马何故不退?”

    李傕恭声说道,“臣等今日见洛阳败落,恐已难为京师,故特请陛下移架长安。长安富饶,当为京师!”

    “不可!”太常卿种拂、太仆鲁馗、大鸿胪周奂、城门校尉崔烈、越骑校尉王颀皆出言劝道,“陛下!陛下!万万不可从之啊!”

    李催听闻,心中大怒,命人将那五人斩杀,又奏道,“陛下!还请移架!”

    献帝又怒又惊,见朝中百官尽皆面露恐惧之色,惶惶不敢言语,心中甚是绞痛。

    李催等人怕关东军赶至,竟挥军直入内宫,挟持了献帝与百官,连夜奔走长安。

    “如此洛阳,再不可留与关东联军!”看着败落的洛阳,贾诩沉声说道。

    李催从之,放火焚城,百姓皆逃亡。

第二十八章 定根基 泰山郡() 
此时的洛阳,经历了两次焚烧之祸,终于落寞

    这晚,熊熊烈火像梦,像幻,对洛阳的百姓来说这一切更像一场电影。

    对于年老体迈的长者来说这是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是一生的回忆,对于中年的人来说这里是他们奋斗大半辈子的地方也是孩童时渐渐忘却的记忆,对于年少无知的小孩来说,这只不过是将要忘去的孩提时代记忆里的一个画面罢了房沿上燃烧着的烈火慢慢熄灭,待关东联军行至洛阳时,脸色皆变。

    只观这洛阳,城中皆是废墟残渣,街道上来不及跑的城中百姓已成尸体,多不胜数。

    城中一片灼热,连吹来之风也是滚烫袭人。

    且说孙坚率军飞奔洛阳,遥望红焰冲天,黑烟铺地,二三百里,鸡犬人烟不留。

    无法,感慨万千的诸侯只好各自于荒地上屯住军马。

    曹操急见袁绍说道,“今董贼已死,然其余孽胁迫当今天子与百官,正可乘势追袭!此时此刻,本初按兵不动,何也?!”

    袁绍做了那联盟之主,心中渐傲,闻曹操之言,顿时脸色一沉,说道,“众诸侯兵马已是疲困,此时追击无益。”

    曹操沉声怒道,“董贼余孽焚烧宫室,劫迁天子,海内震动,不知所归。此天亡之时也,一战而天下定矣。诸公何疑而不进!”

    众诸侯看看曹操,又看了看袁绍,纷纷言语不可轻动。

    操大怒曰:“竖子不足与谋!”

    遂自引兵万余,领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李典、乐进和云生,星夜追击。

    追赶之间,只见曹操暗暗叹息,“果然正如云生所言,盟中诸军,怀有二心!”

    “如此孟德还往那长安?”云生犹豫一下说道,“依城之见,路上必有伏击之军!”

    曹操闻言,顿时脸上露出几分笑容,话还未说出,四周喊声大作,伏军顿时杀出。原来是贾诩担忧关东军追击,乃特意留下了一军,用以伏击。

    曹操不愧是枭雄,在云生眼中他临危不惧,指挥若定。亲自上阵与麾下诸将杀出一条血路。

    死战一个时辰,曹操方才走脱,寻了一地让将士休息一二,复对云生苦笑道,“吾悔矣。”看着自己那数千人马片刻之间只剩下千余众,还有许多人附了伤。曹操心中很是难受,要知道这些人都是曹操的同乡甚至死去的人里有夏侯一族之人。(这里指的是夏侯一族旁支)

    既然无法追击,而且又已经深夜,往回行走数十里后,曹操便下令安营扎寨。

    至于危险,曹操并不考虑,因为董卓余孽不会愚蠢到这个地步,选择在这个时候出兵,退回长安才是最佳的选择。

    曹操还是那个曹操看的非常明白。

    此时,曹操的军帐中,云生等人皆坐了下来,听听曹操接下来到底要去何方。

    “孟德今后欲往何地?”军帐内沉寂一片,云生开口率先打破此间的沉默。

    曹操闻言抬头看了云生一眼,随即指着地图上的一个地方,一笑道:“此处便是今后我等的安身立命之处。”

    望着地图上曹操所指的地方,云生沉默不语,还是如后世所记载的那般,曹操终究选择了东郡做为根据地。

    但在云生看来东郡虽好,却不是最好的选择。云生的沉默被曹操看在眼里,曹操有些不解的望向云生,问道:“云生,难道有何不可?”

    “孟德,我明白你的意思,但孟德可曾想过,如果我们进了东郡,等于入主兖州,你让陈留太守张邈、兖州刺史刘岱作何想法。”云生沉默片刻复答道“再说了,就算是孟德你是为刘岱清除贼匪,但谁又会相信你的一番心意。若是那刘岱处处防着,时不时下个绊子,这样又如何在东郡大展手脚!”

    闻言,众人点了点头。确实这样一说再一想,东郡虽好,但却不是最佳地方。

    不等曹操出言,云生接着讲到:“依城之见,东郡毗邻陈留,背靠冀州,要是孟德有所成就,令人心生忌惮的话,今后就是三面环敌之状,况且东郡的贼匪过多,对于自身的兵力也会造成极大的损耗,更何况我们现在兵力已然不足。在我看来不如选择。。。。”

    此时云生把手指指向地图上的一个地方。

    “泰山郡?”顺着云生所指的方向看去,曹操眉头一挑,按理来说这泰山郡地理位置应该更加的不妙才对。

    泰山郡背靠青州、徐州、豫州!这三大州,面对敌人应该更多,怎么可能变成最佳的地方。

    “孟德,豫州虽说刺史是孔伷,但孔伷乃是孔融所举荐,只不过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