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投资之王-第2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更好的质量”、“一个只是获得了绿卡的华夏人,每个月却至少从美国赚走两千万美元,这是不是太荒谬了?”、“谁能保证Zack Chang不是华夏的间谍?”等对Matrix和张晨的攻击性言语。

    虽然他说的话已经涉及种族歧视,但有不少人支持和附和他的观点,其中也包括一些在共和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成员。

    赖斯只是和张晨说了一个大概的情况,但只要有了方向,就能有的放矢的落实具体信息,而这些,又是张晨的强项。

    没多久,张晨就把整个过程还原了出来。

    呵呵,张晨在心中冷笑几声,绿卡持有者在美国国内除了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几项权利外,和美国公民享受的权利相同,FBI想要查?好啊,我倒要看看谁最后更倒霉。

    “淼淼,基本情况就是这样,你回头和咱爸说一声,如果他愿意,我会帮他联系梅尔布朗布拉特律所。”张晨回到房间,就给汤淼淼打了个电话,说了一下今天见理查布兰的结果。

    “呸,那是我爸!”汤淼淼娇嗔一声,“我一会儿就给我爸打电话,他听了肯定高兴。”

    张晨呵呵笑了两声,汤淼淼心思细腻,察觉张晨兴致有些不高,“怎么了?是不是太累了?从年后你基本就没休息过。”

    张晨否认:“没有,就是有点烦心事。”

    在汤淼淼的追问下,张晨把刚刚自己查出的事情跟汤淼淼叙述了一遍。

    汤淼淼不解:“这有什么可烦的,如果入籍能解决,那入籍就入籍呗。就算你入了美籍,不一样也是华夏人?”

    九十年代的国人,对国籍问题远没有后世那么敏感。在华夏人的朴素观念中,无论你拿的是哪国护照,只要身上流的血是华夏人的血,从小生长在华夏,那就是华夏人。

    而且,张晨不想放弃华夏籍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利益。

    在未来,张晨会有相当比重的事业在华夏,如果放弃华夏籍,有很多行业的投资张晨将无法涉足,哪怕通过代理人来运作,也会受到很大限制。

    虽然有些项目可以通过VIE等方式规避这些规定,但还是会有很多项目卡在这上面。

    当年马爸爸的致富宝事件,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对于国外股东的政策限制问题。

    张晨之所以只拿绿卡,除了有些爱国感情外,也是因为这是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当然,这损害了美国的利益,但美国不是君子么,君子可欺之以方,只要张晨不违法,即便是FBI,张晨也不信他们能拿自己怎么样。

    大不了等到自己真的顶不住压力了,再入籍也不迟。

    张晨打定主意,又和汤淼淼聊了一会儿,才洗澡睡觉。

    “M,第一笔就是一千亿韩元的掉期,会不会太冒险了?”姜平在一个类似于ICQ的企业聊天软件中敲上这句话。

    “我从不冒险,这是根据高丽33家银行债务情况做出的计算。”姜平的电脑上蹦出这样一行字。

    “你说你看了33家银行的债务资料?全部?”姜平感到有些好笑,这些资料至少有几百兆,换成纸质文件能堆满整个房间,其中大多都是银行的流水单,怎么可能有人把这些乱七八糟的资料全部看完?

    “是的,其中第一银行的负债情况最为危险,下个月有32亿美元的短期负债需要归还,而整个高丽在7月份需要还掉的短期负债高达98亿美元,8月67亿美元,9月72亿美元,10月88亿美元,而到了12月,则需要归还120亿美元。”M在聊天软件上如数家珍的说道。

    !!!姜平几乎感到不可思议,难道这个M真的把高丽33家银行的资料全部看完了?并且还做出了计算?难道他是一台人形电脑吗?

    屏幕上继续往外蹦着单词:“J先生,如果按照X给出的模型,我们的第一次攻击,就应放在下周三,也就是7月2日,至少一千亿韩元的掉期,随后逐步放大头寸,直到其他对冲基金跟进。”

    (本章完)

第489章 研讨会(二合一)() 
“97之后,香江势必面临转型,过去以转口贸易为支柱的经济模式一定会走向衰落,因此,我对香江这个国际港口未来的定位,是科技港、数码港、电讯港。”

    “大家现在都在说,未来一定是互联网的世界、是高科技的世界,而互联网和高科技行业最需要的条件,只有两个:钱和人。”

    “香江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我们有的是钱,香江也有全世界最好的科研型大学——香江大学和香江科技大学,我们也有的是人。”

    “这个数码港,如果香江建不起来,那全世界就没有地方能建起来了。”

    众人都哈哈大笑。

    香江大学,能容纳一百人的小礼堂座无虚席,李泽凯操着一口流利的英语,在演讲台上口沫横飞的阐述他对香江未来的定位和计划。

    “你好像对他这个计划不感兴趣?”吴英侧头低声问身边的张晨。

    “纸上谈兵。”张晨笑了笑,同样低声对吴英说道。

    吴英和张晨同在一天前来到鹏城,吴英是作为内地企业家代表来香江参加回归仪式,而张晨,除了想要亲眼见证这历史性的一刻以外,就是他要在香江遥控指挥7月2日开始的对高丽两市的闪电战。

    熊晓歌也在香江,来香江大学参加一个IDG协办的研讨会,研讨香江回归后的发展方向,说白了,就是一群企业家坐在一起胡吹。

    熊晓歌一看张晨也来了,就给张晨弄了个研讨会的邀请函,说这次来参加观礼的企业家代表基本都回来,而且也有一些香江本地的名流参与,比如李泽凯。

    自从李超人成为华人首富,名望如日中天,他的两个儿子更是备受追捧。

    尤其是这个小儿子,拿到李超人四亿美元的启动资金创建香江卫视,短短两年后被默多克以9。5亿美元收购,盈利超过五十亿港币。

    赚到第一桶金后,李泽凯有创办了盈科数码,高调进入电讯行业,最近又频频提出数码港的概念,甚至得到了京都某些高层的称赞,刷足了眼球。

    因此,李泽楷作为新一代的领军人物,自然是此次研讨会的重磅嘉宾,张晨和吴英只能坐在台下第三排的阶梯座椅上,而李泽楷则是作为演讲嘉宾在坐在台上指点江山。

    吴英听了张晨的话有些诧异:“为什么?他说的挺有道理的啊,这可是小超人,人家成名的年纪比你大不了多少,都说他以后肯定能接李超人的班,青出于蓝也说不定。”

    张晨嘴角抽了抽:“接班不接班我不知道,但香江想要建成什么科技港、数码港,没戏。对了,这个企业家代表是怎么选出来的?老刘他们我就不说了,怎么有你没我?”

    吴英嘿嘿一笑:“你这是嫉妒。”随后指了指第一排,“都是各地推荐的,于越的企业家最多,看到没,哇哈哈的宗庆厚和万象的鲁贯裘在那坐着呢,各地代表加在一起除了国企央企的老总,一共有四五十位吧。名单两个月前就报上去了,那时候你美国那个iCom还没发布呢,谁知道你啊。对了,你还没说为什么李泽凯这个数码港计划没戏呢。”

    张晨笑了笑,没说话。

    张晨和吴英在这里窃窃私语,台上却是风云突变。

    在聊到内地和香江的比较优势的问题时,李泽凯可能是聊的太嗨,突然来了一句:“数码港建成后,香江和内地的比较优势不会缩小,反而会扩大,联响把上市地点选在香江,就是很好的证明。”

    刘传之在台下第一排略显尴尬,众多大陆企业家在台下听这话也有些不太顺耳。但谁让咱们穷呢,一个李家,资产相当于一省的GDP总量,香江的外汇储备比整个华夏差不了多少,香江一个弹丸之地的GDP总量相当于整个华夏的19%,人均收入是大陆的30倍。

    人穷志短,有一两句难听的,也只能忍着。

    和李泽凯一同坐在台上对谈的,是香江大学经济金融学院教授张武常,姿态狂狷,满头银发,“香江对于内地的比较优势确实非常明显,但内地也同样有很多优势是香江所没有的,比如现在京都的中关村,发展就非常好,小李你刚刚提到的联响就是从中关村起家的,刘总就坐在台下,小李你这样说,对刘总可不太礼貌。刘总,针对小李先生刚刚说的,你有什么看法?”

    有港大的工作人员把话筒交到刘传之手中:“刚刚小李先生说的非常好,我也认为香江在未来一定更有前途。针对这个问题,我觉得内地和香江的发展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香江发展数码港,中关村也可以发展科技城,华夏太大了,东南西北中都要发展。说到这里,我倒是想起我们刚刚去世的总设计师曾经说过,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现在香江马上就要回归了,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我相信香江有了祖**亲这颗大树可以依靠,一定能发展的越来越好,也相信有小李先生这样的年轻俊彦在,香江的未来会更加光明。”

    联响和李泽凯是有合作的,刘传之虽然也对李泽凯刚刚说的话有点不舒服,也不能撕破脸,只好话中有话的提醒李泽凯,香江马上就要回归了,说话别太过。

    张晨听得大摇其头,尤其接下来几个话题,在场的一些香江人优越感太强,尤其是那个所谓的地产神童罗朝晖,张口闭口你们华夏如何如何,在别人发言的时候,还时不时插话,嚣张得不得了。而大陆这边的企业家,由于顾虑太多,也不反击,让张晨气闷不已。

    这种研讨会,基本每个人都会发表几句自己的观点,吴英也有一两句说话的机会,也同样是不痛不痒的。

    张晨越听越生气,推了推身边的吴英:“你待着吧,我先撤。”

    吴英虽然也有点不舒服,但看到其他人都没走,自己先走总是不太好,犹豫道:“看议程研讨会结束还有午餐和合影,先走了不好吧?”

    张晨冷笑道:“气都气饱了,吃个屁午餐。”拿着包站起身就要离开。

    枪打出头鸟,张晨的座位靠中间,礼堂的座位间隙又比较小,和电影院差不多,想要离开的话动静不小。张武常见有人离席,看了看发现不认识,来的企业家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张武常基本都算认识,但这个年轻人是谁?看起来有点脸熟,难道是哪个企业家没时间,派自己的子侄来的?

    张武常探头到台下问了问熊晓歌走的是谁,熊晓歌看到张晨离席,不由得一愣,跟张武常简单介绍了一下。

    张武常听到张晨的名字却很高兴,举起话筒:“是小张先生吧?Matrix的张晨?”

    前排一众大佬齐齐回头,尤其是几个认识张晨的大佬,比如刘传之和段永吉,他们还不知道张晨也来了,对张晨挥了挥手算是打了招呼。

    张晨停下脚步,满脸不爽的回头应了声是。

    张武常拢了拢蓬乱的白发,“我介绍一下,可能有些人不知道,这个年轻人可不得了,前两个月,在美国有一家叫做Matrix的公司,他们的iCom电脑刚一上市,就大受欢迎,连我在美国的儿子都买了一台,Matrix,就是这个年轻人创立的公司。而且,他还是IDG的合伙人之一,投资了众多高科技公司。张晨,我们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