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投资之王-第1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公立大学稍好一些,但捐款和特招同样在公立大学大行其道。只不过名人子女往往很少选择公立大学,所以这方面的名声不彰罢了。

    赵春君知道张晨有钱,也知道ICQ估值过亿美金,但还真不知道他还有其他产业。听杨铸平的意思,ICQ似乎只是他资产的一小部分?

    车开出去一小段,张晨随口对赵春君道:“赵院长,我有个想法。”

    赵春君没好气道:“又有什么想法?小小年纪,想法倒是不少。”他这一上午提心吊胆,五十多岁的人了,心脏受不了啊。

    张晨正色道:“昨天晚上,我在西湖边碰到几个计算机系的学生,都是今年刚入学的。其中有几个人家庭条件比较差,咱们学校的计算机中心又不是全天候开放,电脑也不多,上机时间太少,影响他们的日常学习。”

    张晨停下组织了一下语言:“我有个想法您帮我参考一下,我想和咱们学校搞一个校企合作。”

    赵春群随口问道:“校企合作?怎么合作?”

    张晨解释道:“我和电脑报现在正在做一个网站,缺少一些技术人才。现在电脑太贵,大部分的学生都买不起。我就想,能不能我们这家网站给学生免费提供电脑,通过企业考核的学生在业余时间承揽一部分企业的编程工作。既锻炼了他们的能力,又能给他们解决一定的经济困难。”

    赵春君嘿嘿一乐,“你这还没进经管学院呢,就开始胳膊肘往外拐了?免费赠送电脑?好大的手笔,到底是亿万富翁啊。”

    张晨咧嘴笑道:“看您说的,我觉得这不是双赢吗,既让企业增加一个解决技术问题的途径,又能让咱们学校的学生的学习条件有所改善。成本高一点就高一点,能为学校做点贡献是最重要的。”

    (本章完)

第251章 21世纪什么最贵?() 
赵春君有些奇怪:“这种事情你自己干不就行了,我看你应该已经和那几个学生商量好了吧?和我有什么可商量的?”

    张晨解释道:“一开始我是想私下和他们聊聊就算了,但刚刚听了杨总理的话,我有了点新想法,既然这件事情对学校和学生都是好事,我想通过设立一个助学基金来运作。”

    赵春君皱了皱眉:“助学基金?什么性质的基金?准备怎么运作?”

    张晨胸有成竹道:“这个基金短时间内不会吸纳任何外部捐款,资金全部由我提供,由学校和我的公司共同运营。初步预计我每年会投入一百万人民币,和咱们学院一起对部分家庭经济状况困难的学生展开定向资助,也能为他们提供一定的校外实践机会,增强他们的社会实践经验。当然,在短时期内,资助对象会以信息、经管、金融专业的学生为主。”

    “咱们学校的毕业生,30%以上都会选择出国深造。在申请国外学校的时候,社会实践经验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这也算是为他们增强国际竞争力吧。”

    赵春君闭目思考了一下,和学校共同运营?有点意思。

    其实张晨想要和学校一起运营一个助学基金,到不全是为了拉清华的关系。

    清华作为国内的顶级学府,大量社会顶尖人士,包括政府高层都是清华出身,如果能和清华一起运作一个慈善基金,相当于镀了一层金。

    但更重要的是,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

    张晨的事业版图,并不受制于资金,也不受制于行业,他真正的短板是人才!

    所以就连赵立新这种中学老师,他都发展过来做IDG的合规部门负责人,为啥?因为手头没人啊。

    他能够预知未来二十年的发展方向,每个赚钱的行业都想参与。但很多行业不是光有钱就能进入的,必须要有相应的人才做基础。

    清华和北大的人才太多了,而张晨目前主要的两个事业方向——投资和互联网,都是人才密集型的行业。如果能够借助这个基金会,网罗大批量清华的优质人才,给自己未来的事业发展打下良好的人脉基础和人才储备,这才是未来二十年实现爆发增长的必要条件。

    赵春君沉吟道:“你说的这个倒是可以运作一下,你准备每年资助多少人?”

    张晨想了想:“慢慢来吧,按照初期每年一百万的投资,基金会的运营成本大概是70%,剩余三十万作为直接救助金额,大概能资助三十人左右。看运营情况吧,如果运营得好,以后在慢慢追加投资。”

    赵春君现在很难把张晨当成普通学生看待,一听运营成本70%哪里还不知道怎么回事。于是嘿嘿笑道:“你这礼送的未免太大,就怕有些人的胃口喂不饱哦。这样吧,我回头找汪校长说一下,既然钱是你出的,虽然打着清华的名头,但资金支配上清华就不插手了,最多给你派个副理事长过去打理日常事务。这样也能把基金会的运营成本降下来不少,我的意见是,至少要保证50%的钱真正用在救助上,清华就这么大,运营成本说不定30%就够了,你这70%的口子开出去,就怕以后想收也收不归来了哦。”

    张晨一听,连忙感谢。别看钱是张晨出的,但和清华合作搞助学基金,要没有上面的支持,主导权必然在清华手里,否则清华宁可不要这个钱。

    张晨和赵春君分开后,就给丁垒打了个电话。

    丁垒前天回到公司就提了辞职,虽然飞捷的老板极力挽留,但丁垒去意已决,甚至连这个月的工资都不要了,老板也只能放人。

    丁垒在广州的租住地收拾了一天的东西,把准备带到渝州去的生活用品都用纸箱打好包,去火车站办了托运。

    他的台湾女朋友一听说他要去渝州,跟他连闹了两天。

    丁垒这时候还没显露出什么超凡的潜力,花钱有比较抠门,他的台湾女友之所以不离不弃,全凭他泡妞手段高超。

    丁垒在后世也属于那种没什么架子的,经常干出和员工抢出租车、抢车位、找员工借钱不还等等奇葩事情。

    曾经有一次,他在京都的网艺楼下打车,正好来了辆富康,他和另外一个员工都看上这个车了,俩人同时抢出租,丁垒拿出总裁的气派质问员工:“你哪个部门的?你们的报销标准是一块四的夏利,富康一块六的报不了,你打下一辆吧。”。。。。。。

    丁垒凭着自己的厚脸皮加上连哄带骗和不停地妥协,成功挽留了女友很多次。但这次,丁垒却一反常态,坚决不作出让步。

    丁垒知道,这种机会,可能错过就不会再有了。

    可他不知道,这种机会没有了,可能还有更好的。。。。。。

    看丁垒态度非常坚决,女友也只好妥协,跟着丁垒一起收拾东西,和丁垒一起去渝州。

    托运行李的火车从羊城到渝州要过两天才能到,丁垒刚从火车站出来,想要拐个弯去买机票,自己的bp机就响了。

    丁垒一看号码,张晨的。连忙找了个公用电话给张晨回电话。

    “丁日,啊不,老丁啊~准备得怎么样了呀?”张晨老神在在的问道。

    丁垒有些郁闷,我才26,怎么就成老丁了?

    但想想张晨的年纪,算了,老丁就老丁吧,总比以前同事管自己叫丁丁好听。丁日?丁日什么意思?

    “已经收拾完东西了,刚从火车站往回走,正去买机票。”丁垒心里不爽,也没有太客气。

    “这么快!?”张晨有些惊讶,原本他还想等从美国回来再带丁垒去渝州和电脑报的人见一面,现在看来自己又要先飞一趟渝州了。

    张晨想了想,决定还是先飞一趟渝州,只不过飞美国的机票就要改签了。

    在电话里粗粗和丁垒说了一下自己的助学计划,丁垒眼前一亮,能拉几个清华的学生过来做苦力,那就是再好不过了。

    不过,电脑报在渝州,清华在京都,从地理上来说,还是有些不方便。

    丁垒当然更想去京都,在这个时代做互联网,没有比京都更适合创业的地方了。纵然五道口现在还没成为宇宙中心,房价也已经比周围高出一截。

    在这里,赚到钱的人太多了。

    听了丁垒对渝州的顾虑,张晨想了想,“这样吧,你先不要去渝州,先来京都,定今天的机票,我现在也在京都。我带你先和这些学生见上一面,磨合一下,他们是你未来的班底,你先在京都待上几天,和他们熟悉一下。我从美国回来后,咱们再一起拿着你们搞出来的东西去渝州。你是新人,如果手里没有东西,也不容易服众。”

    丁垒:“。。。。。。日,我行李怎么办?”

    (本章完)

第252章() 
把事业中心搬往京都,实际上是早晚的事情。

    张晨心里很明白,无论是IDG在滨城还是电脑报在渝州,都不是长久之计。

    甚至包括小肥羊,如果再干大一些,想要成为餐饮业的巨舰,也要重新考虑总部地点。

    而京都,则是当前这个年代任何企业的总部所在地不二人选!

    毕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不是吹的。

    虽然后世临安有阿里,鹏城有藤迅、讯雷,但京都却是心浪、网艺、百渡、艾奇异、晶东、苏凝、琦虎、小米。。。。。。等等等等公司的总部所在地。

    作为政治中心,互联网公司对京都的依赖并不大,但经济和文化这两样,都是互联网公司所最为看中的。

    全华夏最优秀的互联网人才,八成出自京都的大学。

    而风险投资公司的总部所在地,更是一水儿的京都。

    当然,风投的选择更加看中的就是政治和经济这两样了。

    张晨当初选择把IDGVC迁至滨城,本就是一招指鹿为马,为的是把IDGVC彻底掌控在自己手中。现在看起来,情况进展的很顺利,过不了多久,IDGVC就可以迁回京都了。

    燧皇投资和火种源,实际是两块班子一套人马,而这套人马,也只有肖乐乐和保安部门的六个人,算上现在担任IDGVC特别顾问的沈南朋,也仅仅只有七个人。

    人少,往哪儿迁都容易。

    真正略有困难的就是电脑报,电脑报团队除了黎志高外,几乎都是渝州当地人。并且从创业伊始,陈宗周带领的整个团队就在渝州摸爬滚打,获得了渝州政府的大力支持,想往外迁,估计阻力会比较大。

    吴天早就被张晨叫到了京都,张晨让吴天去机场接丁垒。丁垒从羊城过来就穿了一件衬衫,在京都机场二层出发口等吴天,冻得直哆嗦。

    张晨之前把车牌号告诉了丁垒,丁垒一看这车就直嘬牙花子,“太费油了,太费油了。”

    丁磊到达甲所,就已经是晚上七点,一见张晨,丁垒第一句话就是:“老板,来时的飞机票给报销吧?”

    张晨哭笑不得:“报销、报销。你回头把发票寄给肖乐乐,她直接打你工资卡里。”

    丁垒有些忸怩:“您看,您能不能给我现金啊?你催的急,我直接从火车站就到机场,身上钱都用来买机票了,你看我身上穿的,冻死了,明天一早还得出去买衣服。”

    张晨无语,只能从包里拿了一万块钱给丁垒,“把这个月的工资和你在京都的差旅费也给你,省着点花,你至少在这儿要待十天半个月。”

    丁垒眉花眼笑的接过钱,“太客气了,太客气了,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