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投资之王-第1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克韦尔作为太子爷,虽然不像其他人那样紧张,但面对桑迪韦尔时,他也有些心虚。桑迪韦尔在家里绝对算是个慈父,但在公司,又是绝对的暴君。哪怕是马克,也有多次被他骂出办公室的经历。

    “马克,说一说最近所罗门兄弟的情况。”桑迪韦尔充满磁性的说道。

    马克韦尔打起了精神:“上一周,所罗门兄弟的股价已经从周初的3。25美金跌到了周末的3。12美金,我们在周三以3。22美金的价格出掉了所罗门兄弟200万股股票。由于受刚刚公布的上季度财报的影响,所罗门兄弟目前的整体市值已经跌到八十亿美金以内。通过刚刚披露的消息,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刚刚抛售了320万股所罗门兄弟的股票。相关的负面消息会进一步发酵,所罗门兄弟的股票价值会进一步下跌。如果不出意外,所罗门兄弟的股票在年内会跌破10美金。”

    桑迪韦尔未置可否:“买家是谁?”

    马克韦尔心中暗道,幸好做了功课,从容的道:“是西海岸的一家小公司,叫火种源,他们目前已经吃进了所罗门兄弟一千两百八十万股的股票,其中五百八十五万股来自于威廉摩尔的转让。从资金动向上来看,他们应该动用了两倍的资金杠杆。从目前他们的操盘手法上看,火种源有可能会继续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所罗门兄弟的股票,如果他们的持股超过0。78%,将有可能会在所罗门兄弟董事会赢得一个董事席位。”

    桑迪韦尔点点头,“做的不错,继续关注。”

    “JP摩根预计在下周发行8000万美金的金融债券。。。。。。”

    “生命险部门上周业绩比去年同期相比提高了13%。。。。。。”

    “对罗恩康纳公司的要约收购已经被同意。。。。。。”

    桑迪韦尔表面上认真听着下属的汇报,心里却在盘算着,“应该是时候动手了。。。。。。”

    同桑迪韦尔的气定神闲不同,贝兰克芬大为光火,现在火种源账面资金已经被张晨挪走了接近一半,去收购什么狗屁所罗门兄弟的垃圾股票。

    贝兰克芬给张晨打了一个电话,前所未有的表达了自己的强硬立场——必须给他一个合理的解释,否则他不会同意花一美分在所罗门兄弟的股票上,否则他就辞职。

    贝兰克芬作为火种源的总裁,自然有权利表达自己的看法,张晨也非常理解,而且还很欣慰。

    如果一个总裁,面对老板的这种“乱命”都不加阻止,要这个职业经理人也就没什么用处了。

    张晨对所罗门兄弟的企图,必然需要贝兰克芬的配合。而且贝兰克芬又为火种源拉来了华尔街的一流操盘手之一的托米布朗来为火种源做具体的操盘工作,给张晨节约了大量的成本。张晨考虑了一下,决定给贝兰克芬透露一点消息。

    张晨对贝兰克芬的信任,来源于对贝兰克芬未来的了解,这名未来的高盛总裁、CEO在高盛三十余年的时间里,一直兢兢业业,从没有过任何渎职行为。

    “劳尔德,我告诉你一个消息,相信你会守口如瓶。”张晨缓缓道。

    贝兰克芬一愣,“当然。”

    张晨一字一句道:“桑迪韦尔的旅行者集团正在谋求兼并所罗门兄弟公司,预计兼并价超过90亿美金。”

    这个消息宛如晴天霹雳,过了许久,贝兰克芬才小心翼翼道:“这是真的?”

    张晨的声音从电话里传过来,显得有些缥缈:“如果我没有确实的消息,不会下这么大的赌注,因此,我们必须要在所罗门兄弟公司谋求一个董事会的席位。一旦桑迪韦尔成功兼并所罗门兄弟公司,我们可以顺理成章的再旅行者集团内谋求一个董事会席位。我知道这很难,但我更相信你的能力。”

    贝兰克芬兀自有些不敢相信,“桑迪韦尔为什么要收购所罗门兄弟?这和他们目前的主营业务几乎无关。”

    张晨轻笑一声:“你觉得他四年前收购旅行者保险的时候,和他当时的股票业务相关吗?而且最近他又花40亿美金收购了依纳特保险。我猜想,他应该是在为收购所罗门兄弟公司寻求抵押物。”

    贝兰克芬被这个惊人的消息震得说不出话来,仔细想一想,最近旅行者集团的几个收购计划确实不同寻常,好像在谋划什么大动作。

    贝兰克芬谨慎道:“从桑迪韦尔一直以来的手法看,未必不可能。但我还是不明白,桑迪韦尔为什么要收购所罗门。”

    张晨呵呵笑道:“如果你画一张图就能知道,目前所罗门兄弟所经营的债券业务,正好补上旅行者集团在金融业务上的最后一块短板。如果他收购了所罗门兄弟,就能一跃成为全美第二大投资银行。而且,我估计桑迪韦尔的野心还不止于此。”

    贝兰克芬咋舌道:“野心不止于此?难道他还想超过美林?”

    张晨笑笑,没说话,旅行者集团在一年多以后,和花旗银行的合并震惊了整个资本市场,花旗银行重组成为花旗集团,而桑迪韦尔则成为了新组建的花旗集团的两大CEO之一,并且笑到了最后。

    至于这些,暂时就不需要告诉贝兰克芬了。

    张晨真正的目标,是花旗。

    今天过生日,要陪老娘,毕竟儿子的生日就是母亲的受难日,只有这一更了~~~~

    (本章完)

第221章 招待所() 
张晨和赵立新每天的练习还在继续。再见面,张晨觉得有些尴尬,但赵立新却神色如常,笑着道:“别看你马上就要成我老板,但现在我还是你班主任,你还是得听我的,稿子好好背,背不下来,该罚还得罚。”

    张晨送了口气,他对赵立新还是挺有好感的,否则也不会主动拉他入伙。

    用了五天的时间,张晨才勉强把这八千多字背了下来,这还是托了他重生后智商也有所提升的福,否则需要的时间更长。

    剩下的就是每天的苦磨了,每一句话,每一个段落,如何能够中气十足抑扬顿挫充满感情的从嘴里说出来,也是一门学问,甚至相同的一句话,都要练习四五种不同的语气和节奏,再从中选出来效果最好的一种。

    到最后,张晨都觉得自己再练习练习,考个广播学院什么的,都不在话下。

    闲下来的时候,两人也会偶尔探讨一下工作。赵立新毕竟没有在企业中做过,对这个商业道德与合规部该做什么仍旧是一头雾水。

    张晨按照后世的一些经验,给赵立新讲了一下,赵立新听完,“这不就是克格勃吗?”

    张晨纠正:“纪委,是纪委。我们又不是特务机关。”

    赵立新笑呵呵道:“关键还是得有人,没有人,根本拿不到真实情况,这个部门也就成了摆设。”

    张晨看了赵立新一眼,真没想到,赵老师居然这么快就进入状态,开始主动揽人揽权了。

    不过这是好事,如果这个位置的人不干事,那才让张晨头疼呢。

    但张晨还是委婉的表示了一下,水至清则无鱼。指望公司里一点花头都没有,也不太现实。但必须受控,只要出现不受控的苗头,必须坚决打压。

    还有就是,现在美国的FCPA(反海外fubai法)越来越严。目前已经有FCPA修正案提交到国会,只要国会通过,那么FCPA的管辖范围将空前扩大,甚至连外国公司在外国所犯下的海外fubai罪行都纳入了管辖范围,只要这家公司用了美国的银行进行转账或者使用了美元进行交易,都在FCPA的管辖范围内。

    所以后世才有美国FBI跑到国际足联拘捕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的事情出现,其中的法理来源就基于此。

    所以,公司内必须要设立一个合规部门从根源上开始把控,这样才能把法律风险降低到最低。

    赵立新虽然不是学法律的出身,但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是超强。找张晨要来FCPA的相关资料苦读了几天,对FCPA的了解就不比张晨差多少了。

    至于更加专业的问题,就需要赵立新在工作中自行掌握以及和同行多沟通交流了。

    经过两周的魔鬼训练,张晨终于能把自己的稿子倒背如流,背诵起来感情也充沛多了。

    张晨和陈惠生提前一天到了京都,张晨住进了团中央为这次优秀学生干部评选指定的招待所。而陈惠生,则在附近找了个宾馆对付两天。

    说是招待所,实际条件也不差。

    找负责组织的教育部思政处派过来的耿老师报道后,听了明天的集合要求,就拿到了房间钥匙。

    两人一间的标准间,仿照三星级酒店的标准,看上去虽然简陋,但也干净整洁。

    住宿安排并未按照地区进行划分,反而刻意打乱。美名其曰让这些全国的优秀学生干部多加交流,考验大家的社交能力。

    和张晨住一起的并是沪市交大船舶工程学院的刘秉贤。两人聊了一会儿,刘秉贤得知张晨还在上高中,摆出一副老大哥的派头,开始夸夸其谈。

    两人相互了解了一下对方的事迹,原来刘秉贤是走政工路线的。除了担任船舶工程学院的学生会主席,他在校期间还组织了多次大型活动,成果不错。

    仔细聊了之后,张晨发现,大多数的优秀学生干部,主要事迹几乎都是日常工作中的成绩,像自己这种因为突发事件见义勇为获选的,可以说是少之又少。

    这次参与最后评选的一共六十人,获选会在五十人左右,所以大家压力都不是太大。没一会儿,刘秉贤就撺掇张晨一起去串房。

    张晨倒是也能理解,走政工路线的干部,对人际关系有一种天然的渴求,尤其像刘秉贤这种已经大三的,不是留校就是进入机关,多一些人脉总是好的。

    原本张晨没什么兴趣,但串了几个房之后反而发生了兴趣。

    这群优秀学生干部至少都是已经获得过省级荣誉称号的佼佼者,优秀自然不必说。主要是,张晨发现其中有几个人身上明显带有世家子弟的气息。

    汤淼淼也是世家子弟,其实身上也有这种气息,只不过和张晨相处时间长了,容易被忽视。汤淼淼刚刚来到崇华一中的时候,张晨就敏锐的发现了这一点。

    他们都有的共同特点是,与人交往的距离感非常好,看上去温文尔雅,很容易接触,但大多数时候都是面露微笑,很少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果你想要靠近,却又发现他始终和你隔着不远不近的距离。

    任易就是其中的代表。

    同样作为高中生的任易,在江宁师大附中读书,比张晨大了一岁,高三。

    刘秉贤和任易同屋的李建口沫横飞的聊学生工作的时候,任易只是在旁边淡淡的笑着,目光四处一扫,却看到张晨和他一样,只是有一搭无一搭的聊着,既不疏远,也不亲近。任易心念一动,凑到张晨跟前,“张晨,出去走走?”

    张晨看了看任易,“好啊。”

    两人只是说了一声,就相伴走出房间,刘秉贤看不惯,李建倒是笑道:“他们还都是高中生,咱们和他们本来也聊不到一起去,算了算了。”

    招待所在东交民巷附近,这周围都是大使馆,也有不少这个年代还很少见的小酒吧。两人随便找了一家,一人要了一杯饮料,聊了起来。

    任易饶有趣味的看着张晨,他从张晨身上闻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