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悦君歌(重生宠文)-第1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此,周如水的眉头愈拧愈紧,一是恨铁不成钢,二是寻思不清,不禁低低地道:“庶兄如今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被父亲拘禁在家中该是惶惶不安才对,怎得却还有心思花费银钱抢买美人?这般的一掷千金,难不成,是要走姑母的老路?”

    她这话中满是嘲意,王玉溪却不置可否,静静地看了她一会,便又别开眼去,看向了高台上的美人。

    见他这般似笑非笑,周如水眯了眯眼,晓得自个定是未找着症结,而王玉溪定也已有所获。

    遂她怔了怔,不禁寻思起了他方才的话,“人靠衣装?马靠鞍?”这么想着,她便直截就念出了声来,更是望着高台上的亭亭美人,犹自出了神。

    见周如水的思绪陷入了死胡同,王玉溪扬了扬眉,光整如玉的指甲轻轻覆上了她的额头,轻揉了揉她的眉心,嘴角一勾,低压着嗓音在她白嫩的耳旁提点道:“这二人的发簪别是精致,就譬如现下这位,簪上所刻当是石鼠偷蒲桃,石鼠攀于蒲桃蔓上,蜂蝶飞舞其间,可谓捷报丰收之意。”

    循着他的话音,周如水忙是朝那美人发上睨了一圈,却她再三用力,仍觉徒劳。在她眼中,金簪倒是有一只,却是实在看不大清上头的花样。遂她嘴角一抽,几分无力道:“夫君目光如炬,妾却看不大清。既是如此,您不如再瞧瞧,方才那被万金买下的美人,簪上又是何种花样?”

    她问的随意至极,隐有揶揄之意。王玉溪却丝毫未笑,他黑黝深邃的目光直直与她对上,眸中更是流露出了明显的嘲讽与冷厉,他一字一顿,缓缓地说道:“是为应龙图符。”

    应龙?

    古异记中有载,蛟千年化为龙,龙五百年为角龙,千年为应龙。古之轩辕大帝有一大将便是应龙,其背生双翼,鳞身脊棘,曾一举歼灭蚩尤部落,斩杀蚩尤、夸父,有战无不胜之勇。

    便先不论,龙非一般庶民所可佩戴之物。只言妓馆之中,美人所戴发簪喻有捷报丰收之意已算牵强,更莫要谈佩戴战无不胜的应龙图符。

    “你曾道,暗娼楼早已今非昔比。或许,这被高价争抢的本就非是美人。”周如水后知后觉,终于醒过了神来。

    她不可思议地回望向王玉溪,在他略含戏虐而又平静无比的盯视之中,她低低地甚至颤抖着地揣测道:“彭泽大旱,周珩之所以与吕炝伙同一处瞒而不报,闭城锁民。并非无能,亦非胆怯,而是胆大妄为!他怕是连基本的自救也未有,因他根本就自救不得。自救都不得,自然不敢上报朝廷,毕竟君上若是下命开仓,仓中却一无所有,可想周珩当何罪?如今,王端已赴彭泽,他仍不死心要下重金抢买的,怕只会有”

    电光火石间,周如水的话音一顿,她只觉有一把锯齿在慢慢地切割着她的神经,室中灯火通明,四下沸声凌烈,她却如走近了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之中,直是吸了口气,才继续彷徨地说道:“石鼠偷蒲桃,所寓捷报丰收。捷报丰收,自然米粟可足。戴此簪者,或是意喻粮秣。遂,寺人恭此来,是为购粮补仓。”

    闻之,王玉溪欣然一笑,眼神忽明忽暗,在她耳畔低道:“小公主既得解,自当知应龙为何?”

    “应龙者,战无不胜,所向无敌。换而言之,兵士带甲,则劲矢不能透。矢弩充足,则力难困。此谓,有战无不胜之勇。遂戴应龙簪者,恐其所意,谓兵戈。”言止于此,周如水微微垂眸,不自禁地拽紧了王玉溪的手臂,眼中有些愤红,惶然问道:“若真是如此,蛮人不惜千里馈粮充甲,此为何?”

    “欲战必先算其费,蛮人此举,并不难猜。”王玉溪凉凉地扯了扯嘴角,眼神有些寡淡。须臾,已是再不忍看周如水颓然的神情,侧过线条优美的脖颈,凝着不远处帘幕后的蛮人微微眯起了眼。

    “好一个欲战必先算其费!”周如水修长的睫毛微微抖动着,半晌,终是血红着眼,冷冷地哧道:“周室也罢,王府也好,都是看来歌舞又升平,实则危如累卵,散沙一盘!蛮人贼心不死!吾兄利欲熏心!你家那王豹,叛国当诛!”

    公子沐笙本就心系灾民,如今因了芃苒,更是天尚未亮,便领着她一道驾车往彭泽郡去了。

    娄府那头本还等着天明就去将娄九接回,以便公子沐笙能在外安心治灾,遂娄擎谨尊母命早早赶来,却不想扑了个空。

    待一听闻新妇是与二殿下一道同往彭泽去了,娄擎心生诧异,面上却是不显。

    寻思了半晌,也只道九妹待嫁时虽对彭泽有所忌讳,求请过母亲接她回府避过此事。但真当嫁入了夫家又是另一番心境,想来也怕是自个琢磨明白了其中不妥,又生了体恤夫君,同甘共苦之心,便也就跟着二殿下同去了。

    这般,他这个做兄长的,虽是有些为她担 2k阅读网

134 暗潮汹涌 第一百二十二章() 
魏国国君最疼爱的儿子,便是去年才出使过周国的魏公子擎。魏君原本有意在几月之后的八月十五中秋之时,正式册封公子擎为太子。却哪想几日之前,公子擎自府中被双头蛇所噬,以致身染重毒,性命堪忧。魏国医者虽倾全力医治,仍是拯救无法,遂只得暂压住公子擎体内的毒性,转而遣使,向宁川城求药。

    闻得此讯之时,正值放朝。公子詹如狼的眸子一挑,须臾,便转眸眺向才下玉阶的公子沐笙,嚼着笑与谢浔作别,疾步便走至于公子沐笙身侧,兴味无比地对他道:“二兄可知,近日魏公子擎被双头蛇所伤,身中奇毒了?”

    闻言,公子沐笙眉头一挑,他回望向公子詹,四两拨千金道:“蠢物无眼,如此,便就盼他早日康复了!”

    彼时,百官经他们身侧而过之时都纷纷有些侧目,公子詹见之笑意更甚,过分俊秀的容颜如同阳春白雪般晃眼,抚掌便道:“我与二兄虽是政见不合,然有些事,却是可殊途同归的。就譬如他公子擎向来亲周,若是魏君叫他做了太子,对咱们周国,可是有百利而无一弊。二兄以为,是这个理么?”

    正午的阳光照得玉阶莹莹夺目,听了他都话,公子沐笙清俊的眉目平静无波,不过淡漠的敷衍道:“这是自然。”

    他这一言疏离非常,公子詹亦见怪不怪,他的眸中更是闪过了隐约的笑意,全是幌做不知地继续说道:“既是如此,二兄是否也觉着,那琅琊王家的局面实在难堪,王玉溪那动辄便染恙患疾的病秧子,也实是难为良配?”

    他这一言实在突兀,也终是叫公子沐笙扭头朝他看来。

    见此,公子詹勾了勾唇,俊美的容颜竟露出了几分狰狞阴森,就见他沉凝的双眸深深睨着公子沐笙。忽的,就收起了笑意,极是意味深长的,冷冷地说道:“君父糊涂!我不糊涂!我知那傅涑一直都是你的人,你这截胡的本事也是愈发的精湛了!但那又如何呢?禁屠令本就是张网!你总会有无可奈何自投罗网的时刻!而到了那时,这宫城就容不下你了!咱们的阿妹,也自会有我悉心照料!”

    一路风餐露宿,待符翎一行将至邺城之时,天色已暗,暮霭沉沉。

    彼时,符翎正懒洋洋地搂着睡熟了的忆儿躺在坐褥之上,待见邺城近了,她霍地便自褥子上坐起了身来,撩起帷幕,挑了挑秀眉。须臾,便眸色一沉,抚了抚忆儿白嫩的小脸,低低朝外吩咐道:“咱们先去金山。”转而,车队调转头来,直往金山而去。

    不远处,一辆朴实无华的马车隐在喧闹繁华的城门之内,见符翎一行调头往安葬哀冲太子的金山而去。车厢之中,伏流亮如琉璃的清明眸子微微一黯,须臾,已是转眸看向了同在车中闭目养神的王玉溪,神色几分复杂地说道:“县主果然往金山去了!而几个时辰之前,庶公子裎亦是往那头去了。”

    闻言,王玉溪缓缓将膝头的简牍合拢,他不紧不慢地睁开眼来,长睫微垂,淡然而又深重地说道:“天意弄人,平安此行,怕是为复仇而来。”

    彼时,天光黯淡,沉沉的暮霭自天边弥漫起一阵轻雾,不远处的老槐树下,仍坐着摆着藤椅长案纳凉的小贩。王玉溪的声音像是一阵风,轻之又轻,转瞬,便自耳畔悠悠流走。

    他之所言,伏流亦是心有戚戚。不由便微拧起眉头,幽幽轻叹道:“平安县主是为复仇而来,庶公子裎是为夺势而行,命运相催,已是无路可回。却公子您,仍还尚可回头!”

    “你我之间,性命相知,这样的话就莫要再提了。”伏流之言,王玉溪并无意外。他明澈的眼中更是浮现出了一层浅浅的笑意,带着嘲色,平静无波地说道:“你我都盼活在日光之下,然这世局混沌,大厦将倾,已是注定要大雨倾盆了。”

    说着,他便抬手撩起了车帷,眺向了远处高高耸立的城墙。彼时天色已黯,城墙伟壮,夕阳在斑驳的墙面上熠熠生辉。王玉溪眺望着它,不觉晒道:“父亲的家国大义,母亲的血海深仇,便是溪此生所求。就如圣僧之于世,从无有一处可回头。”

    言讫,便见他幽深的眸子微微一眯,转而望向了不远处热闹的食肆,盯着食肆价牌上的时价,王玉溪乌眉轻蹙,挑眉就问:“冬时雨雪交加,然至五月中旬,彭泽郡便滴雨未下,如此,地里仍可插秧么?”

    闻言,伏流亦往食肆望去,他亮如琉璃的清明眸子微微一眯,半晌才道:“或许天佑吾周,农田未误农时,以不至于丢荒。”可说着,他的眸子又是一凝,抬手放下车帷,几分不忍地继续道:“又或许,如今乱事颇多,天下同素。公子珩既知春旱之情,也尚隐而未报。毕竟谢姬这一得孕,他这新认的母族便就彻底失了靠。如此就更该小心翼翼,莫惹君怒了。”

    “若真闹起了饥荒,也是压得住一时,压不住一世,这君怒不过是早晚之事罢了。”王玉溪嘲讽地撇了撇嘴,如画的眉目越显幽深,就见他偏头瞥了伏流一眼,幽幽地说道:“圣僧可曾记得,泰康八年吾周天旱大饥,众郡田亩之所产,都不足供全郡半年之粮需么?”

    听及王玉溪谈及泰康八年之事,伏流平静的面上颇有了几分色变。他很是无奈地回视向王玉溪,轻摇了摇头,不无深重地哑然失笑道:“公子这一语双关,真是戳心呐!”

    王玉溪这话,看似无事,却确实是戳心了。

    世人皆知,泰康八年,蛮人围剿周国北境。彼时周王亲征,被困闳谷关,副将张仩为救周王以命殉国。同年秋,王淑殉夫,其独子张葭夭折于世。却实则张葭从未身死,伏流便是张仩与王淑的独子张葭,论起亲缘,更是王玉溪的表弟。

    方才,伏流劝退,戳了王玉溪的心。如今只几句话的功夫,这心下一沉的苦涩滋味,便就被原数奉还了。

    见他如此,王玉溪淡淡一笑,唇角的弧度优美而又魅人,就听他平静无波地继续说道:“吾周即便幅员辽阔,亦是难避天旱大饥。而蛮人世代游居,便就更赖天时。如此,泰康八年,蛮人因是饥荒难受生无得继,才就只得举兵攻周,抢食夺地了。”

    闻言,伏流眉头微微一动,他满含深思地看向王玉溪,沉吟半晌,才低低说道:“若要深究确为如此,然彼时周魏两国交好非常。互通贸易,互通抵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