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政道风流-第8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走在前面的那个高胖子应该是他们口中所说的金主任;省改委副主任;旁边那个高子文倒是远远见过一面;是改委办公厅主任;另一位就是据说很是不好说话的马处长了。

    见到一行人过来;虽然先前还对这帮人一肚子气;但是此时高子文却像是换了一个人;脸上立时浮起那种特有的笑容;快步上前;“马处长;周处长!”

    “高经理;还没有走啊?”

    周处长摆摆手;:

    “不说那事儿了;处里已经定了;这一次真是名额有限;你们公司条件虽然也不错;但还是有些差距;明年再努力吧。”

    高子文脸色微微一变;先前在办公室里周处长话语中虽然冷淡;但是话语也还没有完全封死;但这会儿语气又为之一变;直接就把自己所有希望全部断送了。

    “周处长;我们公司条件应该是……”

    没等杜子辉说完;周处长已经断然打断对方话头;:

    “能送到我们这里来的,大家条件都不错;相差不大;也就是一些细节问题上见出差距;你们公司在一些申报资料的细节问题上还处理得不够完美;相比之下;其他几家公司要好一些;处里也是根据这个情况研究考虑的;所以高经理;下次努力吧。”

    高子文和邓琳脸色都是骤变;对方的话几乎就是下了定论无可挽回了;对于公司来说;这样巨大打击简直就是致命的。

    走在最前面的连目光都未曾斜一下的那位金副主任只顾着和旁边的办公厅主任以及马处长说话;也根本没有心思关心旁边那位周处长在站在一旁的两男一女说着什么;径直往前走;倒是旁边那位办公厅主任突然目光一凝;脚步也顿时一定;“吉桥秘书;你怎么……”

    金副主任这才注意到旁边那个不起眼的年轻人;顿时一个箭步窜过来;没等陈吉桥反应过来;热情无比的伸过手来:

    “吉桥秘书;真的是你?有什么事请让小安直接过去。怎么你还亲自来?”

    陈吉桥和金副主任握了握手;又和最先打招呼的办公厅主任安小山握了握手;毕竟是发改委办公厅主任;陆政东对发改委又比较看重,和省府办公厅打交道也不少,安小山和他打交道比较多。

    省长的秘书谁不热情?何况是前程无限的省长的秘书。

    高子文和邓琳愕然无措的看着陈吉桥很自然的和金副主任握手交谈;周处长和马处长脸上带着略微谦恭的笑容也在试图插话进去;但是现在他们之间的关系还远未能达到那种程度。

    陈吉桥很随意的和金副主任交谈着;安小山也不时插话谈笑;很快安小山便注意到了站在一旁用惊愕而又复杂的目光看着众人的两人。

    “吉桥秘书;这两位是……”

    “哦;忘了介绍了。这两位都是我大学同学;高子文、邓琳伉俪;他们现在在搞实业;当企业家呢。”

    陈吉桥很平静的介绍着:

    “他们搞企业的也不容易;尤其是现在民营企业竞争也很激烈。”

    “是啊;是啊;吉桥说得对;现在民营企业环境虽然有所改善;但是和国有企业相比;依然很孱弱;省长一直提倡要为民营企业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其成为贝湖发展的一个重要支点和重要的增长源。尤其是要为那些中小型民营企业提供展空间;在这一点上委里边也一直很重视。”

    金副主任顺着陈吉桥的话往下说;却瞥了一眼旁边两位处长。(投推荐票、月票。)

第一百九十六章 深深的危机感() 
几个人说这话,根本就没有高子文和邓琳插话的机会,当陈吉桥微笑着和一干人道别时;高子文和邓琳甚至还有如梦中;马处长已经明显暗示请他们就一些申报资料进行微调;这样可以更符合申报条件;言语中的含义可谓明显得不能再明显了,这让两人如释重负。

    陈吉桥就这样没有任何留恋的离开了;在邓琳复杂的眼神注视下;在高子文还沉浸在无尽的狂喜情绪中挥挥手离开了;甚至连联系方式都没有留下。

    轻轻的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

    陈吉桥觉得用这句诗来形容此刻的心情也许最为贴切,陈吉桥也并不想就重新恢复联系,这一次偶遇已经算是帮了邓琳一个大忙了,这种忙还是少帮为好,不管两人是否是同学或者初恋情人,两个人的身份是搞企业的,靠近他的目的陈吉桥非常清楚,陈吉桥对于这一点有种非常清醒的认识。

    两段无疾而终的恋情曾经让他备受折磨,但现在对他而言也不完全是一件坏事,至少让他明白了很多人生的真谛,错过的终究已经错过,就再也无法找回当初那种感觉,人生总是有失必有得……

    时间如梭,转眼就到了下半年,全国上半年经济运行的主要数据都纷纷出台,完全可以用高歌猛进来形容。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百分之一丝一点五。比上年同期加快零点五个百分点。其中,一季度增长1一十一点一,二季度增长一十一点九。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九千四百七十亿元,增长百分之四;第二产业增加值五万五千余亿元,增长一十三点六%;第三产业增加值四万亿余元。增长百分之十点六。

    投资增速继续在高位运行,中西部地区投资保持快速增长。

    在这样的形势下全国全年的经济增速在十二左右是没什么问题的,这样的高歌猛进所带来的乐观情绪弥漫在全国。各省也在忙着开始修订下半年以及明年的计划,这让陆政东感到格外的担心。并有一种深深的危机感——因为零八年在即。

    而高层也感觉到这样的增速有经济过热的势头,势必会出台一系列的措施,平抑这样的势头,但美国的次贷危机让这样的调控成了空。

    零八年美国次贷危机衍化成金融危机甚至经济危机,欧元区债务问题却是浓烈的阴霾一般困扰不去,从希腊到爱芬兰,从西班牙到意大利,还有一度成为欧洲发展速度的中东欧地区。都一样陷入了困境,作为国内对外贸易的两个主战场,这两个地区的萎靡不振直接导致了国内发展三驾马车中最重要的一环出口熄火,这极大的打击了沿海地区的出口型经济,而刺激内需的政策由于社会保障机制的完善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短时间内还无法看到这一驾马车来扛起大粱,那么所有人的目光就只有投向了固定资产投资。

    这是国内最为惯用的手段,当经济发展陷入了瓶颈便用这一招来解决问题,似乎屡试不爽,但是双刃剑带来的后果领导层和经济学家不是不清楚。但是似乎在某些问题利弊的权衡上他们都更倾向于眼前利益,那就是拉动经济增长,只有当通胀这头猛虎被释放出来疯狂的撕咬着人们的神经时。他们才会意识到他们过高的估计了自己对控制通胀的力量。

    经济刺激计划虽然名义上主要是投向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民生项目,但是无可避免的相当一部分继续流入房地产市场。

    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零八年本来中央是要调控房地产的,从各地反映出来的房地产市场混乱和屡屡落马的国土和建设系统的干部就可以看出,这个市场上的利润丰厚程度达到了何种地步。

    可刺激计划出台,这也使得中*央政府一力想要控制下来的房价再度呈现出昂头向上的趋势。

    本来调控政策也已经收到了初步的成效,可是这样的刺激计划一出台也就意味着调控的夭折,这不但不是调控反而是调头推高了本来已经呈现出泡沫化的房地产市场,何况还有房产商以及地方政府的推波助澜。绝大多数商人是不会计较这一点的,他们只是看到这样的势头。高额的利润让他们疯狂利不起早能够在中*央近乎高压的监控手段下,这些人依然敢于不屈不挠的土地建设市场上玩花样做文章足见其利润的之高。足以让人疯狂,而对于房地产商来说高额的利润足以让他们疯狂,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土地价格越高,地方财政收入也就越多,房价又将如同脱缰的野马往上飞奔。

    高企的房价是一把悬在头上的剑,前面已经有例子了,日本的房产泡沫破裂直接导致日本经济十几年难以有所寸进,这一点谁都清楚,问题是国内买涨不买跌的从众心理在房产上是体现得淋漓尽致,深怕买迟了房价还得猛涨,投机的投资的刚需的都拼命把头往里面钻,在这样的强劲的购买力支配下,想要让房价停下脚步很难……

    陆政东是对那样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持不同意见的,当然,陆政东反对这个计划并不意味着地方各省市自治区就反对这个计划,陆政东的反对是立足于整个国家的宏观政策,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国家经济此计划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一直处于进退两难的一些规划终于会被敲定,可以立即付诸实施前期已经做了相当多准备工作的各省顿时欢呼雀跃,而且地方政府还会伴随着中央政府的高调刺激经济计划必然还会出台自己的经济刺激计划,

    这一算下来,只怕就相当恐怖了,在短期内固然会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但是后续发酵带来的通胀压力,以及地方债务的恶性膨胀就会成为一个难以回避的大问题。

    这个计划涵盖未来几年,陆政东相信随着通胀压力的进一步加大,包括安原在内的很多省的发展宣言和规划都会不断缩水甚至天折,违背径济规律的举措终究都会被经济规律所报复。

    而对于全国来讲,几年的刺激结束后就不得不承受着拉动之后的疲软。

第一百九十五章 别意() 
还有一个问题是中央经济政策的逆转,从年初的调控经济过热到提振经济,这个完全是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这个弯转得太急也会加深危机感,把危机进一步放大。

    想到这些,陆政东也采取不署名方式给《人民日报》编辑部写去一篇稿件,也引起了报社编辑部的兴趣发表在了《人民日报》上,题目就是《警惕美国经济变化》,但美国经济现在看起来依然正常,这篇文章即便是发表在《人民日报》上,也不过就是一颗石子儿落在江河里,只是溅起一丝涟漪,然后就淹没在各地铺天盖地的经济发展宣言和规划中去了。

    而陆政东通过其他渠道给中央的建议,也不是没起到作用,但所得到的回应没有他在亚洲金融风暴时候对香港的冲击的建议那么强烈。

    陆政东也明白这其中的原因,一来是亚洲金融危机是在东南亚发生,已经有迹可循,二来香港虽然重要,毕竟也不代表全局。

    而这一次不一样,虽然美国的次贷危机有一些苗头,但并不明显,更不用说由此看出次贷危机会引发全球金融市场的极大震荡,进而引发全球经济陷入一场危机之中的苗头。

    而这样事关全局的问题,不但中*央有各种智库提供咨询和建议,还要形成决议,按照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少数服从多数,只要一经形成决议,那就必须要不折不扣的服从,这是党保持战斗力的关键。

    思想理念、工作观点上的细微不同决定了党内所谓的一些流派存在,但是这种存在都只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潜意识存在,这种观点理念的差异都是统一在一个执行层面上,民垩主基础上的集中。这也是党的原则,党内的争鸣从某种角度来看也是党内民主的体现。

    尤其是存在于党内理论界的争论更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