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政道风流-第8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题。

    看来自己所料不差,两人之间恐怕矛盾早就出来了,只是之前还没有到一定程度而已,现在能让陆政东来当面讲,只怕矛盾也不会浅,当然也绝非不可调和的矛盾,否则陆政东也不会来他这里。

    “政东,玉民书记我还是了解俄的,有疙瘩就解疙瘩,他不是那种小肚鸡肠的人,这也是工作上的分歧,有些事情说透就好。”

    韩副总理心里暗道,贝湖那位周书记这番手腕运用得炉火纯青,陆政东却是能够应对自如,祁玉民却是有些力不从心。

    这绝不是祁玉民的能力问题,而是祁玉民的心态问题,或者说对其在贝湖自身的定位问题出现了偏差,祁玉民总想着游走在周书明和陆政东之间来保持自己在省里的超然地位,这想法是好的,一个想有作为的人如果完全依附于人,那是很难有所作为的,问题是这得看时机,看形势和环境。

    结果祁玉民到贝湖不久就表现出这样的想法,这就失算了,遭遇了一些挫折之后又急于想扳回来,结果更是步步落入下风。

    祁玉民毕竟也是省委副书记,有些话韩副总理也不好多得太多,不过既然陆政东已经把事情挑明了,有些话还得要讲,毕竟祁玉民和陆政东日后还要继续合作共事下去,如果不能让他们自行解决这些问题,始终心里会有一个疙瘩。,这对祁玉民更是相当不利的,有时候还是得要点一句,点醒梦中人,想来祁玉民也会明白这其中的关节的

    “就是工作上的观点分歧,有机会我会和玉民说一说……”

    一个星期之后当陆政东和祁玉民共同出席某个会议时,外人看到的又是两人谈笑风生颇为投契的模样了,当然究竟是表面现象,还是真的握手言和,只怕只有陆政东和祁玉民自己清楚,不过有一点两人倒是可以肯定,为了某项工作上的分歧而影响到两人的关系,在这样的情况下会逐渐扭转。

    桥归桥,路归路,工作上有分析可以争锋相对的对决,但是下来两人依然可以心平气和的一起沟通讨论,这很符合政治家们的风格,至少他们是朝着这一类角色在前进。

第一百九十四章 匪夷所思的决议(二)() 
杨刘广端坐在陆政东面前,陆政东上下打量了一下对方,看样子对方精神状态还算不错,至少没有表现出多少疲惫或者颓废的表情,这就好。

    “省长,别这样打量我,我没事。”

    杨刘广似乎觉察出了陆政东的心思,淡淡笑了一笑:

    “这些年经历得多了,这点挫折、这点委屈还打不垮我?你就放心吧,我认定的事还得做下去。”

    “唔,只要你能保持这种状态我就放心了,是非自有公论,黑的也不能说成白的,白的也说不成黑的,问心无愧,俯仰泰然,所以你也不用给我解释什么,按照你自己思路干,但在具体操作上你还是要动多动动心思,有句话叫做殊途同归,到达目的地的道路绝不会只有一条,有些路看似绕一点,但中间的障碍小,说不定还得先到达。”

    陆政东亲自端起茶杯放在了杨刘广面前,

    一阵暖意从杨刘广心中淌过,外边言之凿凿,炒得漫天风雨,陆政东却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旗帜鲜明的对焦云和他表示了极大的支持,这样的信任,谁能予之?

    “省长,既然这样,我还是打算继续推进小城镇建设,还有医改的试点,我不会停,更不会等,等靠要是不行的,我们必须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本来我也是做好了最坏的打算的,但我想只要我在市委书记这个位置上,我就要坚定不移的走下去,现在省委给了我一把尚方宝剑,我更没有理由不继续下去。”

    杨刘广也不多废话,径直道。

    陆政东点点头道:医改本来就是一件大事,而且对于你们焦云来说经历过这么一番风波之后。其他领导以及干部思想上是不是有包袱,你们市委市政府要做到心里有数,要疏导。在这一过程中有问题有争论,那就要以官方的定论出来。不能以待查存疑这样似是而非的东西来作交代,同时我也要提醒你,第一,多做少说,第二,注意方式方法,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在非原则问题上可以做一些让步,你们的目的是要做成事。不要过分斤斤计较,对你们焦云来说,效率很重要,顺利的推进达成目的更为重要。”

    陆政东顿了一下问道:“如果在焦云全市推开,你们市财政上是否承受得起?”

    “省长,我们竟陵的试点才开始不久,开始正式施行,马上就在全市推开,是不是太快了一点。”

    杨刘广愣了一下,陆政东不但在小城镇建设上持支持的态度。而在医改的事情上似乎比自己更为积极。

    陆政东摆摆手:

    “不,我不是说的那个意思,我是说你要立足长远。如果竟陵试点效果良好,存在的问题也能逐步得到改善和解决,那么可以在省内逐渐推广,试点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为了推广,如果不能推广,那便失去的了试点的意义,以一个市作为基准,财政较弱的县份,市里财政可以采取补一部分的办法来实现。这才具备推广的意义。”

    陆政东沉吟了一下道:

    “我希望焦云能够率先在全省推进这一战略,这不但惠泽一方。同样也能极大的提升焦云的战略地位和优势,毕竟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吸纳人才方面能够发挥不小的作用。”

    杨刘广这一下才完全明了陆政东的意思点点头。陆政东看了杨刘广一眼继续道:

    “对于新鲜事物,人们在不了解的时候总是带着怀疑的眼光来看待,遭遇诟病和责难在所难免,越是困难的时候,往往就意味着距离胜利只有一步之遥,而失败者往往都是在这最关键的时候顶不住败下阵来,而当一切都挺过去之后,这些怀疑自然就渐渐散去,真金不怕火炼,当效果渐渐显现出来时,那些人自然就会偃旗息鼓,烟消云散。”

    每个人的政治生涯中都免不了要遇上各种风风雨雨,陆政东对此也深有感触,焦云可能算得上是杨刘广仕途中遭遇最严峻的挑战,但杨刘广却显得荣辱不惊,这份从容让陆政东很是欣赏。

    话说到这里陆政东觉得已经就足够了。

    眼下整个贝湖的发展正在一步一步迈入正轨,而随着省城新城全面启动,省城的发展重新启动起来就想一个蹒跚前行的巨人终于甩掉了束缚在身上的枷锁,开始追赶前行的潮流,而安新的发展也丝毫不慢,凭借着先行一步的规范市场体系和良好的市场环境,加上日益完备的社会物流体系,安新经逐渐发展成为安东湘西地区名副其实的区域中心,其向心力也在不断增强,尤其是安新更有着省城所不具备的水路运输条件,这使得它在物流上更具有成本优势,加上原有的互联网以及电子产业基础所带来的聚集效应,安新逐渐在成为新兴的电子商务的中心之一,目前电子商务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可依然还存在技术和运作以及人们认识的局限,电子商务的运作和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必将会催生在这方面有一个井喷式的发展,这个瓶颈一旦被突破,就使得安新利用中部的区域优势,成为集互联网、电子商务和物流中心一体的中部中心,那就意味着将爆发出无穷的生命力,

    从目前嗯嗯态势看,作为贝湖最为重要的两个经济支点,今年安新和省城这对双子星终于开始并驾齐驱,这是陆政东初到贝湖就想实现的,而这一天的到来甚至比他预期的还要早。

    除了安新和省城,理顺了关系的安平也在加快速度赶上来,除了省里这三大巨头之外,依靠区域合作的平湖两山等市也都出现了一些令人可喜的势头,整个贝湖似乎都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势头。

    陆政东当初设想的关于贝湖的发展蓝图终于在他的勾勒下渐渐显露出雏形,,对于这一点;陆政东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毕竟这初步达到了他的预想,但他却没有太多的欣喜之情,他想得更远。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官,这些年干部的任职,特别是省部级的正职一般都是一届,如何保证贝湖这样的发展势头不至于出现偏差,如何保证贝湖在今后一段时间能够依然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这才是最为关键的。

    而这关键之中的关键也就是人,是干部,或者说是用人的思想或者意识以及良好的制度规范。如果不能在这方面有些作为,就算是再好的底子和势头也会被挥霍殆尽,贝湖的过去已经说明了这一点。

    杨刘广之所以成为新闻,说明这样的干部是稀缺资源,是单打独斗的另类少数。只有一个杨刘广是远远不够的,期盼着有更多的杨刘广以理性的改革意识和勇敢的实践精神,改变体制内的生态,推进民主政治和法治社会建设,体制内有许多规章制度来打造“杨刘广”,但鲜有杨刘广似的干部脱颖而出,这里面有些东西值得深思,也是他今后需要着力的重点……

    杨刘广离开之后,陆政东的前任秘书走了进来,伤筋动骨一百天,这小子在家养了这么久身体倒是长好了。

    一晃到贝湖已经是不短的时间了,陆政东看了一眼还坐在他对面脸色比原来好很多的前任秘书,心中也是一阵感触。

    做秘书很辛苦,做他的秘书就更辛苦,跟着自己就没有一天轻松过,而此时坐在他对面的前任秘书心里恐怕也有些忐忑吧,毕竟他离开的时间也不短了,秘书的位置也已经有人了,他的去向如何恐怕心里也没底。

    陆政东也在考虑其去向,跟随自己几年秘书,要说再当下去也在情理之中,在很多人眼中,认为要不是摔断了腿这样的意外,他至少可以再跟自己一段时间,至少也得在他当省长期间干过。包括省府办主任何远东也如此认为,

    不过陆政东倒不太认同这个观点,在自己身畔当秘书固然可以学到不少东西,但是缺乏基层工作经验就会成为日后发展的最大制约再熬一段时间,就算是下到某个地市当个副厅级干部,但陆政东觉得那还不算在基层,在陆政东心目中,要下基层就得要下到县上,只有当你扎扎实实的在县上干上几年,你才能真正了解国内的政治生态,也才能弄明白当下老百姓最需要什么,对什么最不满,而他们又在想什么,何况一个县市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并且必须要全面面对。

    既要有基层工作经验,又要有条条上工作的履历,这样相结合的干部才是陆政东心目中比较合适的可以独当一面的领导,而前者尤为重要。

    陆政东相信以其的能力和性格,应该可以很快适应基层的工作两到三年甚至三到五年的基层工作经验,可以让其迅速成长起来,几年的基层工作经验在今后将是一笔无与伦比的财富。

第一百九十五章() 
每个人的境遇都不一样,陆政东不认为邓宏明到把办公厅工作就是回炉,就是冷藏,长期在自己身畔工作,如此年轻就到金湖担任副区长,很有点年少得志的味道,只不过当时自己要离开安新,如果不早一步替他安排好,也有可能就要耽搁他,所以才有些揠苗助长态势的把他搁在了金湖,现在他调回未尝不是一种沉淀。只有好酒才经得起沉淀,只有良才才耐得住寂寞,何况邓宏明固然在办公厅工作过,但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