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政道风流-第8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个问题上,很容易陷入两个极端中,觉得这样作正确的,会坚定不移的支持,而如果觉得这其中弊病太多可能会带来巨大危害者,则会坚决反对,如果还夹杂有认为自己想要不择手段捞政绩挣面子的看法。那可能情况就会更糟糕。

    看到陆政东手中的那份文件袋,凌正跃摆摆手,“坐下说吧,你先介绍一下吧,说最核心的,也是外界最关注的东西。”

    “最核心的?”陆政东笑笑,“书明书记,这可不好说,我得把整个情况都要介绍一遍,否则你对情况掌握不全面。就难以对这件事情作出一个准确的评判,我觉得还是把整个情况详细介绍一遍比较好,有助于您全面综合评判。得出一个比较准确的结论。”

    听完陆政东的介绍,周书明又问了一些问题,没有多说什么,虽然陆政东介绍得很详尽,而语气之中也有一些倾向性,那就是杨刘广是改革者,对于敢于改革的干部,还是要尽量的保护,周书明也相信陆政东在这件事已经被焦点访谈曝光之后。还在这件事上打着什么小九九,但是说实话。周书明对于焦云出这样的事情有一种下意识的反感的。

    像这样弄得满城风雨的事情总该要有个说法,这个领导责任杨刘广是跑不掉的。周书明不明白陆政东的心里究竟在想些什么。

    在他看来,这就是哗众取宠出风头,而陆政东就是始作俑者,焦云市委市府就是在陆政东的这种思想导向引导下才会想出这样的点子来,周书明有些愤懑,没错,焦云要发展,为什么要采取这样强硬的手段……

    兰超华注意到了当陆政东离开之后周书明的脸色就阴沉下来,而且是他很少见到的那种阴沉中夹杂愤怒的表情,在周书明身畔这么久,兰超华对周书明的性格是了如指掌,尤其是他的面部表情所代表的心情掌握很准确,愤怒或者阴沉的表情如果只是其中单独一种,那问题都不是很大,但是如果两者结合在一起,那就说明周书明真的生气了。

    兰超华也能大略揣摩到周书明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在他看来周书明对于陆政东有些怠慢省委这边,甚至有点儿撇开省委这边来做这件事情本来就有些不满,但这都不是主要的,周书明是对焦云方面本身产生了强烈的质疑和反感才对。

    周书明不是一个太过于计较形式的人,而他表现出来的愤怒只能说明他是对这件事情本身产生了看法。

    “小城镇,现在又要搞什么医改,真是够折腾的,超华,你怎么看?”

    兰超华听得周书明这样一问,略略思索了一下,才缓缓道:

    “现在我还不好置评,或许焦云方面和陆省长初衷是好的,如果在执行过程中走样会不会不但没有达到造福民众的目的反而会搅乱大局,我觉得需要多方面介入认真评估,不能轻易下结论,当然这件事也得要给方方面面说得过去的交代。”

    周书明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兰超华的观点和他基本一致,只不过兰超华说得比较委婉一些罢了,在周书明看来,焦云的事情确实有好大喜功和邀功媚上讨好民意之嫌疑,付诸实施就会被现实中这样那样的具体问题弄得得焦头烂额,最终结果就是这样狼狈的结果。

    小城镇建设如此,医改也是如此,而且即便是焦云方面依靠其雄厚的财政实力强行推动起来,那又有何意义?

    这些事情已经不能简单用考虑不周来形容了,周书明甚至觉得有些人用心险恶,丝毫不顾事情失败带来的后果,而只图为自己脸上增光添彩,打着为民众谋福祉的招牌,行政绩工程的私利。这危害尤其大。

    “超华,你是组织部长,在这件事上。你要好好的看一看,我看陆政东是很想保下杨刘广。但是我们需要以一种科学负责的态度来看待问题,不能因为什么人的好恶而轻率行事,我们需要对广大老百姓负责。”周书明语气有些急促,显然情绪还有些没有调整过来。

    “书明书记,我看这件事情迟早会上常委会来讨论,在此之前不妨也请玉民书记和其他都看一看这份资料,我觉得省政府这一次可能对这个方案太过于乐观了,忽略了其中隐藏的道德和现实风险。一旦如此,恐怕很多东西就会变得不可控,而一旦失控,财政支撑不了这样的支出,到时候恐怕就不是简单就能把事情了结了,那会严重的影响到党委政府声誉,可以说演变成一场信誉危机也不为过。”

    兰超华也想得很远,很周全,陆政东既然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想保住杨刘广,肯定是有底气的。但是他也说了焦云商榷修正的地方,要从根本上否决,那就得找到其中最为关键点。一步到位彻底否决,而舆论和压力就是一个最为有利的炮弹……

    事实上陆政东已经意识到了自己在这个问题上可能会和周书明出现再一次真正的对抗了。

    周书明很强势,但也不能说不会妥协,相反周书明很善于妥协,恰到好处的妥协。这与他长期从事党委工作有关。什么时候妥协,如何妥协,他都能够很巧妙的拿捏时机,但是这并不代表他在任何问题上都要选择妥协,作为省委*书记。如果在一些他自认为是原则问题上都可以妥协的话,那么他这个省委*书记就真的失去向心力了。

    自己何尝不是如此?原则问题不容妥协。现在四平八稳的干部实在太多,真正能够让一地发生日新月异变化的市委书记。县委书记平心而论有几个?实在是太少了,改革需要勇气,不能让改革者既流汗又流泪,对于这样体制中的另类不能一竿子打死,因为另类,他们注定走得很累,更稀缺,所以更应该保护,这就是最大的原则。

    这事实上是观念的冲突,对于有的领导而言,杨刘广这就是麻烦的制造者,这一点陆政东同样能够理解,但并不敢苟同。

    不过陆政东对于说服更多的常委心里也没有把握,事实上省委班子里因为对这件事的认识,以及考虑到曝光之后高层的反应以及因此带来的有形无形的压力,都会影响到常委们最后的决定,在这件事如何处理上显得要更为复杂许多。就像祁玉民这些人的心思更难以捉摸。也许同样一个问题在不同时间段里就能有不一样的答垩案。

    该来的迟早要来。虽然陆政东也一直想要避免碰撞,实现平稳过渡,但是如果因为想要回避可能带来的冲击就丢弃了自己所必须要坚持的东西。那么自己这个省长也就一样当得不合格了,什么东西能可以退让,什么东西不能舍弃,陆政东自己很清楚,有些东西那就必须要要坚持到底。哪怕会遭遇失败和挫折。但那不重要,这是为官立身之本。

    果然在临时召开的省委常委会上,不少人也对焦云的事情持批评态度,当然周书明和他还没表态。

    但周书明的态度在之前的沟通上他也是有所了解的,周书明虽然没明确的在他面前表明观点。但倾向性多少还是看得出来的、

    陆政东非常清楚,如果他不表态支持。那么杨刘广即便不去职,也难有所作为了,所以陆政东没等常委们发完言就打破惯例率先发言:

    “我认为焦点访谈中曝光的问题要重视,对新闻媒体指出的问题,要坚决纠正”

    陆政东没有绕弯子,而是直接就表明了自己的观点:

    “但改革的方向没错,继续坚持。就此就一棍子打死,改革就得敢试、敢闯、敢冒险,焦云从一定意义上是逼出来的改革,与其穷困下去,不如坚定的改革,而焦云在改革中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也留下了很多东西,其一就是改革创新,第二是保持了艰苦奋斗的传统。焦云原来也是一穷二白,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传统和精神,才会有今天来之不易的局面,艰苦奋斗已经深深的融入焦云成为这个城市的品质,这里面杨刘广肯定是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在改革年代,我们一直口口声声说要宽容改革,要善待改革者。也有人讲选择改革就选择了痛苦,改革者要有承受痛苦的精神,要忍辱负重在质疑中前行,就首先要自己战胜自己,才能成为一个勇敢的改革者,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更应该给他们理解和支持,对于对于杨刘广在焦云到底干得怎么样,不要急于做出结论,而是应该实实在在的调查研究,这样的调查研究可以邀请媒体参加,通过认真得的调查研究,掌握最基本的事实,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再拿出处理意见,我看这样做才最为客观……”

第一百八十九章 风口浪尖 (三)() 
陆政东很清楚,他和周书明一直存在不少分歧和差异。虽然如此,虽然两人搭班子一直都有些磕磕碰碰,但是在两人小心翼翼的维护下,这层温情脉脉的面纱这么久来一直保护得很好。无论是刻意想破坏这层关系的詹继东,还是有些好斗的金道申,都未能把这层关系彻底撕破,特别是在最近,在这一点上双方都是很有默契,但是这一次,却是观念的冲突,而且也没有多余的时间来沟通说服,因为焦云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省里必须要尽快拿出一个说法出来……

    常委会上的分歧,杨启成自然是知道的,他杨劲不认为赵国栋可以在这一局上赢得属于他自己的东西,周书明和陆政东之间脆弱的平衡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很朦胧,但是一旦揭下那层温情脉脉的面纱,双方的沟整深不可测。先天的不信任感依然充斥。随时可能因为一个双方都无法妥协的观点上对立,这一次便是如此。

    杨启成一时间也也无法用言语来形容自己内心对待这件事情的看法。应该说从感情上来说,他支持焦云在这方面做出一些探索,既然是探索,这中间出现问题就难免,因此他也是不赞成处理杨刘广的。甚至对于杨刘广以及焦云有些敬佩。

    但是从理智上来说,杨刘广做事有些太猛了,一个老资格的市委书记,以焦云目前展态势,如果他吸取之前的经验教训,不动声色的稳扎稳打,即便不能像陆政东那样一飞冲天,至少也可以凭借资历积累两三年后走上一个更为重要的位置,比如副省长之类的位置。

    不过随即杨启成就暗暗一摇头,那样或许杨刘广就不是杨刘广了。常委会上常委们的发言,杨启成想了好几遍,提出的质疑和问题的。主要都集中在两点上,那就是这样做媒体会更变本加厉的针对贝湖。针对焦云,其二是舆情凶凶,这样做没法给公众一个交代。

    还有一个更为隐形却更为敏感的问题杨启成相信很多人都注意到甚至更为忌惮,却又无法言出口的问题,那就是如果这样做,会不会是没有和上面保持一致?这符合不符合中央的意图?

    杨启成不知道陆政东对于这一点是如何看待的,他不相信陆政东看不到这一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一点甚至可能会比前两点更为微妙而复杂,前两者只能说是从基础角度上来考虑,而后者就涉及到是否具有政治头脑和大局观了。就陆政东而言,无论怎么也不可能和所谓政治头脑和大局观对立起来。

    杨启成虽然有些想不明白这些,但陆政东既然没有向他谈及此事,这些疑惑也就只能想想,却是不能问及……

    ——————————

    而在焦云,杨刘广和向东流也是相对而坐,面色都有些凝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