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政道风流-第8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向东流这一番话中正平和却又恢宏大气,把目前竟陵乃至焦云所面临的局面也清晰的点出来,杨刘广和郭兴隆都是面带深思的表情。

    “东流说得对,竟陵作为咱们全市经济排头兵,财政收入同样稳居第一。但是我们竟陵的社会事业和民众幸福指数是不是也取得最好了呢?我看未必,人民群众对于我们的期望值也会越来越高,我们一方面要抓经济。夯实发展基础,另一方面也要认真研究琢磨老百姓最关心的最亟待解决的问题。竟陵区去年和安新一样推行的十二年义务教育就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从今年开始其他几个区也已经推行这个政策,到明年全市所有县份都要全部实行十二年义务教育,这就是一个进步。”

    杨刘广很有力的一挥手,语气沉静:

    “全民医疗体制改革这是一个大趋势,国家采取全民医保制度上的探索也是朝着这个方向在努力,我们焦云如果有条件先行一步,让我们焦云老百姓率先感受到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哪怕是有这样那样的不足和问题,那我们可以逐步探索和完善,这是值得的。”

    “恩,事实上恐怕陆省长也早有这样的心思,其实我们也从安新学习和借鉴了很多东西,不过有些东西还是没有学到手,陆省长在安新实际上也是一手抓经济一手抓民生以及安新老百姓迫切希望解决的一些事情,而陆省长之所以没有一个明确的态度,原因恐怕在于一个时机问题,贝湖前些年欠账太多。底子不足,而且需要迎头赶上,需要花钱的地方实在是太多太多。想要在全省推行全民医疗,在先前贝湖显然是力有不逮,但现在试行,过一段时间,也许情况就不一样了……”

    “我估计省里很快就会就这个问题把意见反馈回来,到时候省里可能还会对这个方案与市区两级进行探讨,一方面省里可能也会考虑拿出一部分资金来补贴,虽然量很小,但也算是省里的支持吧。”

    郭兴隆笑着道:“市里边也不会寒碜。该支持区里试点的,也要支持。当然,主要还是要靠区里财政。现在竟陵才是市里的大财主嘛。”

    几个人都笑了起来。

    竟陵这几年领跑全市经济增速,税收入库也相当顺利,尤其是在高速公路开通之后,独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使得原本就有些基础的焦云终于厚积薄发,而便捷的交通条件和良好的环境也让焦云的房地产受到不少人的青睐,地产市场有一个明显升温的迹象,经济发展也迎来一个高增长期,这也是焦云方面希望在社会民生事业发展上希望取得一些突破的基础。

    ——————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在陆政东酝酿着把来自焦云的医改试点方案提交给省政府办公会进行讨论。

    事实上关于医改的问题一直是各界争论的焦点,之前国家推行医疗体制改革实际上是失败了,让医疗彻底商品化相当于国家放弃了医疗这一块的公益性投入,这使得医疗机构变得惟利是图,当公务员和国企职工可以通过医疗保险制度来实现保障时,当中高收入阶层可以采用商业保险来弥补时,广大的中低收入阶层尤其是缺乏保障的农民却成为了一块空白。

    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就显得势在必行,政府对于补贴不断提高以及在一些给付方式上进行了改革,通过这样的方式逐渐吸引较多的参予,这样逐步缓解因病返穷和得大病不愿意去治疗的现象,从而缓解困扰农民最大的经济问题。

    但不管是陆政东还是杨刘广都没有想到一场和医改毫无关联的风暴却差点让这个还没开始实施的试点就夭折了,而起因就是焦云推行的小城镇建设。

    按照杨刘广和焦云市委的要求,三年内将城镇化的水平提高到百分之二十,用优惠政策吸引数十万先富农民进小城镇,并给每个乡镇下达任务指标,限时完成

    可是社会舆论哗然,小城镇是自然形成的,用政府力量去强制推动,只能是拔苗助长,有文采不错者把此事画成漫画贴到市委市政府门口,画上的仇和,穿着短裤跨大步,结果裤裆裂开了。更极端的说法是,“杨刘广想搞政绩工程,把老百姓的钱掏出来,往自己脸上贴金。”

    当然这样的反对还不至于形成极大的冲击,对于这样的质疑杨刘广并不是第一次遇到,问题是这一次这件事被很多官员视为“政治杀伤力极大”的焦点访谈给曝光了。

    在国内的地理版图上,焦云是个寂寂无名的地方。这个九十年代新建的地级市,历史太短,知名度太低,而且在贝湖这个并不算发达的省份,焦云之前排名也是极为靠后,而这样的状态在杨刘广到焦云任市委书记后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与此同时,伴随而来的是焦云从此变成一个太出名的地方。这里“盛产”新闻,尤其出产“负面新闻”,焦云频频成为外界媒体曝光的对象,并连续出现了几起标志**件……

第一百八十八章 风口浪尖 (二)() 
焦云一是因为修路,市里要求每个财政供养人员扣除工资总额一成,每个农民出七个义务工,组成修路队,在高峰时,扣款达到两成,甚至离退休人员的工资,也被扣除一成用作交通建设。

    当时全市干部队伍简直像炸了锅,也引起不少媒体争相报道,其中在全国都有影响的南部周末对此进行了报道,影响不小。

    二是强行变卖幼儿园,引起激烈争议。

    其他还有一些事情也曾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但这些都不能和这一次相提并论,如此高频率关注一个地区,实属罕见,实非寻常。

    耐人寻味的是,所有这些引起争议的事件,背后都站着同一个人,而他一直以激进的手段推进改革,争议伴随了他施政的全过程。但他一直隐于幕后,面对媒体的质疑,从未试图去公开解释。

    两种极端评价共存于他一身:有人说他是人治,有人认他如青天;有人说他大搞政绩工程,有人认为他颠覆了传统经济发展的思路;有人怒斥他“简直是胡闹”,有人鼓励他“大胆地试”。

    一些干部和被改革对象对仇和怀有怨气;但在平民中,几乎人人说他好。一任地方官的口碑,真要好到近乎众口一辞,那为何外界又对他批评不断?为什么会有这么强烈的反差?

    他是一个恢复高考制度之后的第一批大学毕业生,他又是受传统文化熏陶的农家孩子,他还是一个性格倔强面孔复杂的官场中人。

    在他的下属眼里,他有时心细如发,有时一意孤行,有时温情。有时铁血。

    这个人就是杨刘广,而这一次在很多人看来,杨刘广很难跨过这道坎。

    而这次被焦点访谈曝光的是小城镇建设中发生的一起事故。焦云下属的一镇储蓄所在改造楼房时,墙体倒塌造成三人伤亡。

    陆政东看着眼前的两份报告。一份是焦云关于医改的,一份是焦云关于小城镇建设的检讨。

    现在这两个原本不相关的事情因为小城镇建设而完全被拉到了一起,因为这件事同样被作为杨刘广的政绩工程“捎带”也上了焦点访谈。

    这一下让这件事在整个贝湖乃至全国都引起了巨大轰动和关注。

    方案都已经发到了省政府每个党组成员手中,除了焦云方面的方案,陆政东也要求把卫生部和贝湖各相关高校专家对这个方案的评价和意见附在了后边,以便为几位副省长提供参考。

    陆政东给了他们一个星期时间,要求他们认真阅读理解这个方案,同时要按照他们自己的思路对这个方案提出看法。尤其是欢迎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这也就是说陆政东已经基本上倾向于要认可这个发展方向,但是认为这个方案还有不少值得商榷和完善的地方,所以需要集思广益,让大家都能各抒己见拿出自己的看法来。

    陆政东并没有把这个方案提交给省委那边,在他看来在方案并不成熟的情况下,而且只是一个区县的试点,没有必要把声势造得过大,当然他也考虑要和周书明、祁玉民就这个问题进行私下探讨一番,这样有助于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非议。

    但这样的想法还没来得及完全付诸实施就被打乱了,眼下的问题不是医改能否继续的问题。由于被焦点访谈曝光,这件事很快也演变成杨刘广政绩工程的一部分,杨刘广还能否继续呆在焦云市委书记位置上都是一个问题。

    焦云市委向省里递交事故报告。当晚却被省里一位领导打回来,“报告避重就轻,要从根子上找原因。要检讨焦云建设的思路问题。”

    显然这位领导认同了政绩工程的说法,这份报告最后在他的干预下,才没有退回,但也是在省里留中不发,眼下这件事,周书明和他的态度最为重要。

    陆政东到周书明办公室时,兰超华在周书明办公室汇报工作。见到陆政东进来,兰超华站起身来整理了一下手中资料。笑着道:“陆省长来了?那我就先告退了。”

    “别,超华。你在这里正好,你也知道我为什么事情而来,焦云的事情外界也炒得沸沸扬扬,今天我就是到打算来向周书记汇报的,你在就算是一并通气介绍了,早一点了解情况,也好多一点时间来考虑。”

    陆政东摆摆手,示意兰超华留下。

    兰超华跟周书明很紧,但是他这种跟得很紧和原来的组织部长金道申境界有些不一样,那就是在保持自己一定的人格独立下对省委*书记的尊重和支持,当然在一些问题上也对周书明的观点持相似意见,这也是他们成为同路人的基础。

    正是这样一种姿态反而让陆政东高看了袁志坚不少。

    兰超华笑了起来,“是焦云小城镇那桩事儿吧?刚才我和书明书记还谈到这事儿呢,书明书记还在说政东省长现在很稳得起呢,任凭外界风吹雨打,他却胜似闲庭信步,凌书记说连他都有些坐不住了,政东省长的养气功夫见长呢。”

    周书明也站起身来一边坐下一边道:“政东省长,超华说得没错,昨天老詹也到我这里来说了这件事情,说外界传言纷纭,可我们省里反而对底细不清楚,既不好正面回应,又不好不闻不问,你倒好,就当没事儿似的,我还以为你真要稳到什么时候呢。”

    “呵呵,书明书记,这不就来了么?有些事情还是需要核实一下,把情况掌握清楚了,心里才有底。”

    陆政东隐隐听出了周书明口吻口看似不带半点感**彩的背后有些若有所指,如果只是认为自己对待省委这边的态度有点儿太过于轻慢了,他倒不太在意。

    毕竟焦云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要是不把情况掌握扎实了,不管是上面询问起来,还是媒体追问起来。很容易落入被动之中。

    在陆政东看来,焦云的小城镇建设确实很多地方还需要完善和修正,可没有必要大惊小怪的闹得草木皆兵。只不过有些人拿起了事故做文章,才会引得这样大的阵势。

    不过他倒是有些担心周书明对于这件事情本身的态度。对于这种事情,通常情况下都是挥泪斩马谡。

    在这个问题上,很容易陷入两个极端中,觉得这样作正确的,会坚定不移的支持,而如果觉得这其中弊病太多可能会带来巨大危害者,则会坚决反对,如果还夹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