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政道风流-第7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词。

    指挥部也曾考虑炸掉临时水库的坝体,可是坝体下游河谷地带也是人口集中的地方,特别是沿岸还有两个低海拔的镇,在不了解坝体的结构的情况下,谁也不敢保证爆炸会不会导致溃堤,这么大容量的水量倾泻而下,对于下游那不用说,绝对也是灭顶之灾。

    所以现在的主要办法就是靠少量的冲锋舟以及门板。附近稻田中老百姓还未来得及收拾的稻草铺设了几段,这样层层转运,进行救援,加上受灾的不少人心疼家里那点家当。磨磨蹭蹭不愿意走,有的人抱着家里值钱的细软,有的甚至连家里的牲口也捎上,这些因素一综合,导致救援进度相当缓慢。

    这样下去绝对不行。

    陆政东在了解了整个情况之后,果断的道:

    “救援进度必须加快,我进来的时候看到两边有不少大客车和大货车,还有推土机,把这些车全部征用起来,想办法用车在公路上搭起一条通道。这样速度才会更快……”

    陆政东看到安楠市的市委书记邱会三和市长刘安泉听到他这话脸上都闪过一丝犹豫。

    陆政东知道他们心里想的是什么,从立足点到镇里的距离不短,起码要几十上百台车才能搭起一条通道,这些车辆在这样深的烂泥中浸泡,就算到时候能够想办法把这些车拖出来。基本上也都报废了。

    这一下子就是几百上千万,这对于日子过得比黄连还苦,恨不能把一分钱掰成两半来花的安楠来说,不是个小数目。

    安楠方面有些舍不得,有些肉痛,而且安楠方面或多或少还是有一些侥幸心理,觉得那山体就算崩裂也不一定就那么快。

    陆政东倒也不能全部责怪安楠的人。在零八年那场大雪和那场大地震之前,国内真正的救援体系和应急响应机制还没真正意义上的建立起来,像征用这样的事情也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制度和政策体系,往往都是靠在现场的人临机把握,现场的人也怕担责任,怕被人骂是败家娘们。

    这些陆政东也没时间给他们解释。果断的说道。

    “对于这些被征用的器械,做好登记工作,事后照价赔偿,现在马上动起来,我要在一小时内看到这条路搭起来。告诉里面受灾的群众,不要舍不得家里那点东西,只要人在什么都会有的,党和政府也会管他们的生活的,总之现在撤出人员是第一位的,其他的事情统统都要让位,里面的人我不管你们用什么办法,让他们立即撤离,在天黑之前,镇上不能再有任何人!”

    陆政东的语气严厉而果决,让安楠、以及随行而来的省里的相关部门的人员心里都是一凛,特别是安楠方面的人员,很多人在陆政东上次到安楠考察调研的时候,见到陆政东总是微笑着、倾听着,现在看到陆政东这样的杀伐果决,心里更是一颤。

    军令如山,陆政东这是下了死命令,谁也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救援工作骤然就变得更加紧张快速起来。

    陆政东站在一可以俯览救援现场全局的地方坐镇指挥,并根据现场的情况随时做出指示……

    随着一辆辆汽车开进或者被后面的车辆推进泥潭之中,一条车路很快形成,救援人员又在各车的链接处和货车的车厢两头铺上木板,形成了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通道,镇里里的人员源源不断的从这条通道出来。

    到下去五点,经过两轮拉网式的搜索,确认镇里再无一人,陆政东才下令参与救援的人员和被救出的群众在安全的地方休息,等待市里重新调配的车辆把大家全都接出去。

    参与救援的很多人都完全是全身泥水,很多人都是一屁股就歪在地上坐着,而被救出来的人员中,还有人哭着喊着,心疼着家里那点值钱的东西。

    陆政东穿梭在其中一边看望参与救援的人员,一边还得安抚受灾群众的情绪,安排着如何安置这些受灾的群众。

    就在此时,陆政东听得身后传来一阵阵如同闷雷一样的巨响,整个脚底下都被震动着,忙回头一看。

    钢峰山不再钢,狮子岭不再雄,巨大的山体呼啸而下,瞬间便吞没了这个明末清初就建镇的小镇,将小镇夷为一片平地,淹没在滚滚的洪流之中,随后巨大的冲击瞬间便冲大货车在巨大的泥流中打着旋,很快就被完全淹没……

    巨大的冲击让泥潭的泥水拍打在大家立足的地方下面,漫天的泥浆冲天而起,飞溅到距离泥潭很高的众人休息的地方……

    所有人都被这样的大自然的威力给深深的震撼住,而刚刚还在为家里那点值钱的东西叫着喊着的镇里受灾群众,此时也是怔怔的看着前方,看着他们的家园完全被吞噬,眼神之中,有痛惜有迷惘,还有一种庆幸……

    而安楠的市委书记邱会三和市长刘安泉,脸色都微微有些发白,不由自主的交换了一个眼神,都是一副后怕的样子……

    “陆省长,陆省长,要不是你果断采取用车搭路的方式,那这几千人恐怕不会有任何生还的希望,请问你是怎么想到的。”

    几个记者模样的人见有人阻止着他们的靠拢,奋力的喊道:

    “请你一定要接受我们的采访,这也是我们的工作。”

    陆政东顿了一下,停下了脚步,道:

    “为什么想到用车搭路?这根本就不用想,只是一种本能的反应,人命关天,只要是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撤出里面的人,那就用什么办法。嗯好了,就到这里吧,我尊重你们这些无冕之王的工作,不过我也有很多事情还要做。,你们看看那些部队官兵,公安干警,还有其他一些人员,都累成那样子,他们才是真正的奇迹创造者,这样的奇迹,不是靠那一个人的力量,靠的是万众一心,三军用命。请你们去采访他们吧,他们才是真正的功臣……”

第三十六章 三军用命(二)() 
陆政东并没有在救援结束之后就离开了安楠市,救援虽然结束,但是后续的很多事情才刚刚开始。

    安楠电视台,省电视台、央视都报道了安楠发生重大泥石流和滑坡的事情,陆政东也知道这件事避免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多多少少存在着一些运气的成分,但不管怎么说,他在当时是做出了最为及时和正确的决策,这一点不管是在高层还是在高层还是在省里都让他得分不少。

    而在安楠的这几天,陆政东也更为深刻的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潦倒和窘迫,陆政东在接见参加救灾表现很突出的安楠市的一只矿山救护队的时候,有人就直言现在没有人看到安楠过去为国家做出了多么大的贡献,在安楠变成这样子之后,安楠就成了被抛弃和遗忘的地方。

    陆政东也不能说他们的话没有道理,不管是谁当省里的主要领导,谁都不会不知道安楠,可是安楠的现状就决定了安楠很难成为领导优先要处理的对象。

    这不仅仅是涉及到需要投入大量财政资金的问题,而且还涉及到众多的产业工人的出路问题,以及如何恢复生态环境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错综复杂而又庞杂斑驳,采取的措施轻了,根本就不会有任何的作用,而采取的措施太猛了,安楠方方面面又会强烈反弹。

    所以不管是省里那一任领导都想等理顺其他容易理顺的事情之后再回头来解决安楠的问题,只是贝湖需要理的事情实在太多,到最后所谓的解决安楠的问题都不了了之……

    既然安楠已经的事情已经摆在陆政东面前,陆政东也就想试着开始着手解决安楠的问题,只是想要解决安楠的问题,班子的问题,特别是市委书记和市长的人选一定要选好。

    对于安楠这样的困难城市,需要的是要有开拓精神,具有创造力的干部担纲领头人才会真正拉动这辆已经快散架的马车。而眼下的市委书记邱会三和刘安泉显然不具备这样的特质,事实上,两人被安排到安楠,主要就是守住安楠这个摊子。尽量不给省里添麻烦。

    而他要开始着手解决安楠这个摊子,在省里恐怕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贝湖最近几届省委省政府的一个基本方针就是先解决发展问题,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解决问题,对于像安楠这样的老大难,肯定是列在议事日程的最后面。

    而且现在他在贝湖也已经展开了一些工作,这样把摊子摆得太多,扯得太大,资金的问题是个问题,而更大的问题是省里的其他同事肯定会担心这样会顾此失彼。

    所以必须要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并说服省里的方方面面。这件事才真正有可能开始实施,而这方面他还必须要想一想。

    也就是在这次接见中陆政东还再一次听到有人提起马英华,而且还是以称赞的口吻提起,陆政东知道,安楠市里的领导不会不知道马英华和他之间的那档事。肯定是不会在他面前提及。

    至于这些矿工,肯定是事先给这些人打过招呼的,不过这些矿工本就是苦出身,也没什么可顾忌的,对于这样的交代估计也没太往心里去,见他又没什么架子,本着朴素的想法。于是有些话就脱口而出。

    从这些矿工的口中,陆政东能感受到这些人倒是对马英华的印象相当不错,这着实有些出乎陆政东的意料,这也不由让他对这个马英华有了那么一点兴趣。

    所以在接见结束之后,陆政东不由就对杨启成问道:

    “秘书长,那个马英华既然原来是安楠的市长怎么会去高教厅?”

    杨启成对马英华的情况是摸得一清二楚。于是把前因后果一一道来,马英华在安楠的时候,安楠虽然已经没落,由于资源的枯竭,原先配套的电厂倒是有了富裕的用量。而那几年是由于经济发展,全省电力供应都非常的紧张,于是省里就协调往外输出。

    哪知道电是输出去了,资金却没见回来,当时安楠周边几乎都欠安楠的电帐,甚至其中一大部分明里暗里成了死债、无头债。

    安楠通过各种渠道,甚至通过省里协调催款都没什么效果,在这种情况下,马英华毅然决然向全市电厂企业下达了命令:停止向欠煤款电款的地区及单位供电!

    这时,省里“关心”起安楠了,一方面安抚安楠,一方面“协调”欠款地市还款。在象征性地给安楠还了一点电款后,又希望安楠供电。

    可是马英华据理力争,讲安楠本身现在都困难,这些地方还拖着安楠这点可怜的收入不给,这实在说不过去,要求这些欠账的地区必须要把大部分欠账归还之后,安楠才会恢复供电。

    马英华在这件事上真正得罪了那些欠安楠电款的市级大员们,当然更是触怒了省里的领导,省里既然打了当然这样的理由招呼,居然不听,站在省里的角度是牺牲安楠一地,换得全省更快的发展,马英华不听招呼,那就是“不顾全大局”了。

    于是就这样被调离安楠,回归他的老本行,当然理由肯定不是这个,而是因为他和当时的安楠市委书记处理不好关系。

    陆政东听完,也不禁一笑:

    “这个人倒是有点意思。”

    马英华这人倒也还是有点血性,只是在体制之内,在有血性的同时还是需要有政治智慧,这件事其实马英华有很多更好的解决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他却选择了最为下策的一种,所以不管是从这件事还是在媒体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