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政道风流-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翠萍一听,身子一软,突然噗通跪在了陆政东面前,大哭道:

    “别……陆乡长,我说……,我说,都是我不好……不关董阳生的事……”

    陆政东看着张翠萍那样子,显然整个人心理已经崩溃。

    “阳生,陆乡长都说到这份上了,不能再错上加错了,玉儿死了妈,要是再没有了爹,他该怎么活啊,咱们还是实话实说吧,……陆乡长,都是我的错,是我对不住玉清姐姐,对不起阳生,是我害死玉清姐姐的……”

    董阳生一听张翠萍这么说,一下就跪倒他面前:

    “陆乡长,不关翠萍的事,要抓就抓我,是我,都是我……那天我婆娘去婆家……翠萍家不方便……我就让翠萍到我家,哪知道她却回来了,发现了我俩的事情,把我和翠萍赶出了家门,等我在外面磨蹭了一阵之后回去,她……她……她就上吊了……”

    陆政东也大体明白了两人如何走到一起的,张翠萍的丈夫不成器,家里没有顶梁柱,一个女人在农村要担起一个家的辛酸和艰难可想而知,也许正是因为如此,才会和经常帮帮忙的董阳生好上了。

    只要能证实杨玉清的死主要是因为两人jiān情暴露,这就足够了。

    至于这种事情的细节,陆政东也没兴趣去了解。

    听完两人的话,陆政东觉得心里就像一块巨石被移开了一般……

    董阳生和张翠萍答应去自首,不过两人什么时候能回来他们也不清楚,家里的事情总还是要给亲戚交代的。

    见两人的亲戚到了,两个人也不会要死要活了,陆政东和林冬荷也就到了外面。

    “我就说牵牛抓猪拉粮食都干过,也没见谁上吊了,这回你相信了吧?”

    林冬荷一出门就迫不及待的说道。

    陆政东心情大好,一笑道:

    “恩,要不是冬荷姐提醒,真相也不会这么快就大白于天下,这一次冬荷姐可是立下大功了……”

    林冬荷一听他这么说,反倒是有些扭捏:

    “我可没那本事,全是你能干,这种事情三下五除二就查出来了……”

    林冬荷的眼神星星直冒,显然对于他能查出真相佩服得五体投地。

    陆政东没说话,这件事能水落石出真要感谢的是董阳生家的那只猫,他苦思冥想了二十余年一直没有能解开的谜团,最后居然是如此简单就水落石出,陆政东心里也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不管怎么样,事情总有了个结果,他现在也可以轻装上阵了。

    陆政东仰起头,长长的吐出了一口闷气,就像这二十年的郁闷一吐而出,今后可以扬眉吐气了……

第七章 轻装上阵() 
回到乡里,陆政东把董阳生和张翠萍的事情交割完之后,赶紧给家里打了个电话。

    二十二年了,陆政东也有些迫不及待的想去见见母亲,只是眼下县里正在重新调查杨玉清事件,他也不敢乱走,只好强忍着。

    话筒里传来母亲温和的声音:

    “小东?有什么事吗?怎么不说话?”

    听着话筒里那既熟悉又陌生的声音,陆政东的心里一阵激动,原本准备说的话一下都抛到九霄云外,好一会陆政东才回道:

    “妈?……没什么事,刚好有空,就给你打个电话……你身体还好吧?”

    “我没事,小东,乡下条件不好,今年天气又特别热,你也要注意身体。”

    陆政东听着母亲熟悉的声音,嗓子有些发苦,眼睛有些发涩,但他还是极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不让自己眼泪流下来,不让自己显得太激动:

    “妈,您放心,我在乡里很好,前两天收到您托林冬荷带来的东西了,等周末的时候我也会回来看您。”

    “你安心工作,忙就不用回来了。”

    陆政东心中暖暖的,轻轻点了点头,见外面有人来了,又聊了两句这才放下了电话,平复了一下心情才走了出去。

    ——————————

    董阳生和张翠萍自首之后,县里下了一系列的指示对这件事进行拨乱反正,乡里其他人往他身上泼的脏水,经调查组调查都是些子虚乌有的事情。

    他原来在乡里对老百姓挺不错的,老百姓知道杨玉清是因为发现董张二人勾搭才自杀的,对他的印象又重新好了起来。

    县里很快也恢复了他的工作,他的分工依然没有调整,仍然是负责乡里的财贸工作。

    乡zhèngfu的普通工作人员都都笑着招呼着;乡里的头头脑脑,原本认为他不过是个冲劲十足的毛头小伙子,但是这一回在这样的绝境下竟然都能来个咸鱼大翻身,也收起了小觑之心,对他避以前客气了许多。

    马立国更是屁颠屁颠的跑到他办公室,热情万分又是颂扬他年少有为、目光如炬,又是殷勤的请他去家里吃饭。

    这和之前乡里这些干部见了他都绕道而行简直是天壤之别,世态炎凉,就在这一瞬间体现得淋漓尽致。

    这些人的心思其实陆政东清楚得很,既然他在这次事件中没惹上什么麻烦,就是王立本不待见他,但他的年纪和学历摆在那里,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前途可以说不可限量。能不得罪就不得罪,还是不要得罪的好。

    至于像马立国这样本来就是在他分管之下,之前对他又是那般,生怕不合脚的鞋子接踵而至。

    只是陆政东心里也清楚,这些人虽然对他很客气,可是眼睛都看着王立本的态度,既不想得罪他,更不会得罪王立本。

    谁是对自己真正好,陆政东心里有一杆秤,很多人都是表面笑嘻嘻,心里并没怎么把他打上眼,说不定背后就在递刀子,谁值得交往,谁需要防范,还需要细细观察。

    陆政东并没有往县里的领导那里跑,他很清楚,手头的工作都没办好,往领导面前凑,那是自讨没趣,想要抬头看路,还得先低头做事。

    杨玉清的事情拨雾见ri,那就是搬去了一座大山,现在他轻装上阵,得踏踏实实把份内的工作干好,在山和做出一番让老百姓满意、让上面领导欣赏的事情出来,这样才能从乡里杀出一条血路,然后才谈得上其他。

    二十多年过去了,很多记忆陆政东都已经模糊了,他也抓紧时间熟悉着乡里的情况,特别是和他工作相关的情况。

    在山和乡,有三个副乡长,农业副乡长是乡里最忙的,全乡一年四季的农业生产全靠他一个人抓,每天是起早贪黑奔波在各村各组,负责农业生产不说,还要负责防汛抗旱等,一般农业副乡长很容易提为乡长,毕竟农业是乡里的主业。

    计划生育副乡长的工作最单一,只管全乡妇女的肚皮,是个既容易出成绩又容易出问题的苦差。

    ri子最不好过的是计生副乡长,虽然工作单一,只管全乡已婚妇女的肚子不要未经批准就大了起来,只管全乡已婚妇女的肚子不要未经批准就大了起来,但是是最容易引起干群冲突等**的领导,也是老百姓最痛恨的领导之一,时时被人咒骂“生儿子没屁眼”,是个最讨嫌的差事。但是这工作是最容易引起干群冲突等**的领导,也是老百姓最痛恨的领导之一,时时被人咒骂“生儿子没屁眼”,是个最讨嫌的差事。

    不过山和是山区小乡,国家允许第一胎是女孩的家庭生二胎,计生副乡长却是ri子最好过的。

    计生副乡长好过,他这个分管财贸的副乡长ri子就难过,允许生二胎,那就意味着计生罚没款大大减少,财政收入少了一个重要来源。

    乡里原本有一个乡办的工艺品厂,主要制作一些佛教类的工艺品,也曾风光过一两年,产品还曾经外销过,但是好景不长,工艺品厂刚刚过上好ri子,就遇上仈jiu年那档子事情,西方国家进行制裁,工艺品厂一下又掉入深渊,产品积压在库房里,都已经停产一年多了。

    目前山和乡财政收入的最主要财政来源主要就靠提留统筹了。

    山和乡在提留统筹中存在的问题,陆政东也仔细的理了一理。

    虽然从总体上看,山和乡并没有突破百分之五征收的红线,但是计算方法不公开不透明;征收工作没有细化,存在一些人情问题,本来一些家庭条件不错的,却缓交或者免交,而一些真正的困难户却没有享受到这项政策;村级财务比较混乱,收的款项和如何支出很模糊,很多账都是一笔糊涂账,老百姓对此意见最大。

    乡村道路建设费,这是老百姓意见最大的,山和是山区小乡,除了县里到乡里的公路沿线,其他没一个村通了公路,老百姓对修路就显得更为迫切,但是乡里收了这么多年的乡村道路建设费却连一寸路也没修起来。老百姓对此很不满意,这也是他们不愿交提留统筹的一个重要理由。

    其实这些原因概括起来,也就是一句话:老百姓太穷了。

    山和是山区,人多地少,土地贫瘠,绝大多数老百姓依然徘徊在温饱线上,一旦老天爷不怎么照顾,连温饱都成问题,自己都吃不饱,交提留统筹自然也就不积极。把老百姓逼急了老百姓骂娘拼命;收不起来提留统筹,吃财政饭的也骂娘跺脚,他这个财贸副乡长就是风箱里的耗子两头受气,在乡里的处境是最艰难的。

    他眼下的任务也挺艰巨,距离年底也就只有三个月的时间,若是不能很好的完成任务,chun节过后,乡zhèngfu就要唱空城计了。

    陆政东也知道,虽然提留统筹刚刚惹出了这么大一场风波,这等于就是地雷阵,但提留统筹是国家规定的,又不能不收,征收难题依然是他不能回避的。

    要解决这个难题,其实最主要的就是解决农民增收的问题,老百姓兜里有钱了,征收的难度自然就降低了。

    而要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乡村公路的建设就势在必行。

    修路的事情,王立本到山和乡之前也曾经提上过议事ri程。

    其实修路也并不需要乡里出太多的钱,修路占用的土地,按村为单位自行调节;修路的石料有的是;修路的人力就由各家各户出工就是。最费钱的就是轧路机,想点苦办法,用修水库的那大石滚来压,最多也就是出一点拉石磙的工钱,乡里需要出的主要就是购买**炸药、修路的工具等等这些费用,大体也就不到二十万块钱。

    这样既能得到老百姓的真心拥护、缓解干群紧张、也能解决征收的难题的大好事,绝对是值得干的。

    但是现在最棘手的就是乡里连发工资都困难,到哪里去找这二十万?

    找上级争取资金?

    可是仈jiu年之后,中西部地区的很多国有企业利润下滑,国有企业出现大规模的亏损,很多县级财政都是十分紧张。

    阳河县情况也差不多,县里的几家支柱企业县丝厂,罐头厂、肉联厂都因为制裁或市场变化等等,严重亏损,县财政捉襟见肘,县里都还在想方设法从下面的乡镇想办法,以维持县里的正常运转和吃饭问题。

    去年县里以机构改革的名义就把乡镇七站八所中大部分不重要单位的管理权限下放到区乡,实际上县里是为了丢包袱——这些单位的经费和人员工资就由区乡负责解决,这样县里能喘一口气。这种情况,想要从县里争取到资金来修乡村路,这可能xing微乎其微。

    从上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