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政道风流-第3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助理知道这是自己的老板兼男人在点拨自己,现在穆先生已经逐渐把集团的一些具体事务交给她和集团公司的管理层负责,而穆先生则是用更多的时间来思考集团的战略发展问题……

    虽然陆政东和穆先生是老熟人了,但陆政东并没有因此而降低接待的礼遇,而是给予了高规格的接待,前面是jing车开道,一溜车队闪着双灯,从机场把穆先生一行迎接到绵西。

    “感谢穆先生在百忙之中能到绵西一行,我们绵西可比不得其他发达地方,也就是小打小闹。”

    穆先生微微一笑:

    “陆市长这就太客气了,资信担保业虽然不属于金融业范畴,但或多或少总还是搭着一点儿关系的,呵呵,其实有没有关联关系也不大,能赚钱的行业我都感兴趣,绵西市能够走在很多地方的前列,能有这样开明和先见之明的领导,我是相当看好其前景啊,说起来我应该感谢你们绵西的领导才对,毕竟这也是我们企业发展的一个机会嘛。,”

    穆先生不愧是在商场打拼多年的人物,笑容非常和煦,话语缓慢、自信、优雅耐又有力,能赚钱就感兴趣,这话既彰显了其实力,但也不让人觉得突兀,而一番对绵西的评价恭维让人身处其中感觉如沐chun风一般,显得极为得体,让在场的绵西领导都不禁笑了。

    陆政东也笑着道:

    “美国股神巴菲特有一条著名的巴菲特定律:在其他人都已经蜂拥而至的投了资的地方去投资,你是不会发财的。

    但我们的国人显然还不了解这个定律,就比如股市,广大的股民是看涨不看跌,等到赚到钱的人已经退场的时候,还在蜂拥而上,最终成为别人的买单者,善于走自己的路,才可能走别人没走过的路,也才更有可能走向成功。我们绵西乃至整个西部需要与国内外建立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应该把融资、重组、架构的目光投向整个世界,而不应仅仅局限在面前这块贫瘠之地。只有真正的走出去,才会发现世界远比想象中来得更大更jing彩……”

    陆政东也是侃侃而谈:

    “国企企业的改革其实也就意味着新一轮的资本重组产业整合的高*cháo期到来。各行业各公司,都在急尽所能的想办法做大做强,而且国家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也已经开启,按照目前的进展看,加入世贸组织也就是三五年时间的事情,一旦入世的成功,将会为国家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同时,不可避免的会给我们滞后的各行各业带来压力,金融业也是这样,高盛、摩根士丹利、美林、摩根、花旗、贝尔斯登、瑞士信贷等世界著名金融企业都会蜂拥而进,在这之前需要,我们都需要利用这样的缓冲期,做好更为充分的应对准备,我们希望绵西和穆先生能够携手合作……”

    陆政东这话与其说是说给穆先生的,还不如说是说给在座的绵西的人听的,不居安思危,到时候就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是他这些话,这里面的人能够真正理解多少,他就不得而知了……(。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十二章 互利双赢(二)() 
与会的绵西市里的其他几个领导脸上微微的笑着,心里也是有几分触动,对于西部地区的城市来讲,中小企业融资难,而招商引资则是最为困难的一件事情。*

    陆政东一出手就是大手笔,引来的是大块头。

    虽然吴金泉对于穆先生并没有太多的了解,但是对于和穆先生同来的港资的大陆区副总裁的企业和老板却是如雷贯耳。

    黄记公司,那可是赫赫有名,而其董事局主席更是国人耳耳熟能详的华人商界的一个传奇式旗帜式的翘楚人物,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即便是像这位副总裁,到地方上,那省里领导再忙也会抽时间接见的。投资也是集中在发达地区或者内陆的重要城市,绵西这样要名气没名气,要实力没实力,根本就难入其法眼,不说投资,就是能够到绵西这样在省里都排不上号的地市来走一趟,就算是给绵西增光添彩了,也就是起到一个给其他投资者引路的风向标了。而穆先生和其公司,吴金泉虽然没有耳闻,但一看此行是以穆先生为主,其实力也就可见一斑了。

    想必其莅临绵西的事情这几天就要上省里主要媒体的政经新闻了,肯定是看得其他地市眼馋不已。吴金泉明白,陆政东这是为其不久之后的人大选举造势,但这同时也说明,陆政东手里这方面资源很雄厚。而有这样的本钱,可不光光还是因为陆政东在长滩开发区招过商,结识了一些企业界的jing英,而是代表着其有着深厚的人脉,足以让这样的jing英屈尊来到绵西,看来是要好好定位一下和陆政东的关系了……

    陆政东接着介绍了一下绵西经济发展的情况以及展望。

    陆政东的介绍很是简略并未大谈特谈绵西将会如何发展,但穆先生和同来的港资企业大陆区的副总裁却听得很认真,两人若有若无的交换了一下眼神,两人都是行家里手,中小企和民营企业融资困难这不是什么新鲜问题。事实上这种现象一直存在,国有企业一向都是优待对象,受到这样的挤压,不可避免的会影响到商业银行放贷方向,使得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渠道更为狭窄,门槛更高。

    在沿海发达地区,民间的资本要比西部充裕得多,但即便是这样。依然有不少中小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冒险进行集资或者想办法去贷高利贷,而在内地,特别是西部,民间的资本比之沿海就更为贫瘠,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

    陆政东的想法是以此作为撬动绵西发展的一个敲门砖,虽然陆政东并没有在绵西的发展上有什么豪言壮语。但两个人都是长期和zhèngfu人员打交道的角sè,却能从陆政东的只言片语中,清楚的感受到陆政东对绵西发展的一些思考和想法,陆政东没有任何的大话,但话语之间却也透出在绵西大干一场意味。*

    在谈完这些之后。陆政东也对担保公司的事情深入的和穆先生一行交换了意见。

    穆先生也没有太多的矜持,虽然提出了还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考察和评估,并在担保公司的股份构成和经营模式、西部的区域总部设置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想法。

    穆先生希望是他、黄记公司、绵西市zhèngfu三方共同出资构建担保公司,这正是陆政东梦寐以求的。

    担保公司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名气,这样才能迅速获得金融部门认同。所以这些担保公司组成股东或者说背景很重要。获得银行的认同是基础,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穆先生拉上黄记公司这真是太好了,国资、民营资本、港资,这样摆在台面上也好看,陆政东并不在乎黄记公司投资都少,黄记公司的大老板那是华人商界的翘楚,这就是一块金字招牌,更容易为银行认同。

    当然。陆政东也清楚黄记公司有意愿到绵西这样的穷乡僻壤来投资,其实心思和穆先生也差不多。

    虽然作为华人商界的翘楚,手里又握有各地急需的资金,走到哪里都是受人欢迎的,但是有些问题不是地方上能解决的,也不是见几次领导人就能解决的,有时候县官不如现管。

    这里面很重要的是一些需要部委审批的手续,因为体制的原因,这很麻烦,特别是涉及到经济体制方面的,更是麻烦,需要研究,需要调查等等。

    时间就是金钱,能够在原则之内尽快能够办下来这些手续,实际上就节约了很大一笔,黄记公司恐怕也是希望藉此搭上他这条线,通过他以及家里在京城的关系打通一些还没建立起良好关系的部门。

    穆先生表达了意愿,陆政东在细节上也就谈得更为具体。

    政治就像一门艺术,充斥于每一个细节之中,要真正实现自己的意图,必须要从每一个细节做起,把想做的每件事做好,吹得天花乱坠,最终还是要看结果,不能沉湎于大事件大动作的美梦中,这些大事件大动作,往往都是要从细微的地方开始。陆政东希望能够切切实实的把这次投资落实下来,这才是对绵西上上下下最有说服的。

    所以也谈了一个很重要的细节问题,那就是让担保公司与需求企业之间的关系迅形成互相信任的问题,信息对称很重要,尤其是担保公司对需求企业的信息了解,这是破解难题,能够在担保公司成立之后尽快展开业务的关键。

    陆政东的想法是zhèngfu部门应该能够有所作为,其实在这方面zhèngfu原来也不是没有,比如工商局有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的评选,税务部门有纳税先进集体和个人的评选,把这方面整合一下,深化一下,在这样的基础上形成一套企业诚信的评价体系,既有利于担保公司开展业务,其实对这些企业的发展也可以起到一个更为正面的引导作用。

    穆先生对于这一点很感兴趣,担保公司往往也就是在这个问题上被卡住了,他们无法掌握许多有关企业展的情况,包括企业市场情况,企业主品行状况、信誉度和负债情况等等,尤其是后者,担保公司更是受到这方面许多制约,而恰恰在这一点上,zhèngfu部门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资源。

    这让穆先生和刘副总裁不由自主的点点头,这是他最为担心的事情,没想到陆政东已经早有考虑,看来陆政东不但真是个有心人,还真正是一个经济方面的行家里手,和这样的人领导下的zhèngfu进行合作,会更为愉快。

    陆政东见两人很有兴趣,也就投桃报李的表示,如果穆先生和黄记公司能够在绵西进行投资,他本人和绵西方面也会最大限度的予以支持。

    穆先生和刘总裁也表示一定会尽快进行考察和评估。

    或许穆先生和刘总裁等的就是他这句话……(。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十三章 找准位置() 
陆政东把穆先生一行送到省城,周毓宁也同期离开。

    虽然周毓宁在此之前还从未有过欢爱经历,但是一旦尝试过那便是充分释放出成熟女xing的无穷魅惑。让陆政东也是颇有乐不思蜀之感,几天的缠绵情爱沐浴的滋润,让初为人妇的周毓宁似乎也是食髓知味,显得很是痴缠,但对于两个人这样的关系,可每当他试图谈论这个话题的时候,周毓宁总是始终回避着。

    而当穆先生等人离开的时候,周毓宁也坚决的离开了。

    这让陆政东有点不知道周毓宁到底是一个什么想法,不过几天之后,陆政东就知道周毓宁是怎么一个想法了。

    周毓宁要出国做访问学者了,随着这个消息的到来,陆政东也找到了周毓宁临走之时给他留的一个短笺内容并不长,但周毓宁的意思很明了,她并不是他适合的结婚对象,希望他好好对待雪玉,让雪玉幸福,不然她一辈子也不会理他。

    周毓宁不愿意结婚,已经是在接触中经常流露出来的,陆政东多少还是有一些心理准备的,但陆政东也没想到周毓宁会一走了之,看得出来,周毓宁是明知要出国了,才会那么放得开,不是一时的心血来cháo,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