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政道风流-第3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政东点点头,道:

    “既然到齐了,我们开始开会吧。”

    陆政东在张天等人的陪同下,直接走到写着自己名字的坐牌前。他一边走,还与与几位熟悉的专家和县市的干部打着招呼。

    为了表达省zhèngfu对此的重视,座谈会安排在西河宾馆会议室,这是比较高档且现代化的会议室,一排高大的室内植物更将会议室衬托得大气肃穆。几位记者模样的男女坐在后排,桌上放着有省电视台标志的摄像机。

    按照陆政东的要求,这个座谈会没有设主席台,而是围成了一个圆桌,只是体改委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在摆桌牌之时,还是习惯xing地将他的坐牌摆在了最显要的位置。

    会议正式开始的时候,陆政东作了简单的开场白:

    “天这个会是座谈会,典型的圆桌会议,请到的专家都是各自领域有名的专家学者,看问题既专业又深刻;与会的还有来自企业改制一线的同志,你们有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有实践经验,希望大家要在这样的交流中能够有收获,特别是来自一线的同志们,希望多听听专家的意见和建议,这也为我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改善工作提供了一个有利的途径。大家通过这样的方式各兄弟区县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把企业改制这一块深入推进,改得更好……”

    “那就请陆主任先谈一谈,让我们也好大体知道省zhèngfu对于改制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基本观点,我们也好有的放矢……”

    与会的西河大学的经济学教授卢一平说道。

    陆政东也能听出陆教授的弦外之音,有点考究他的味道,陆政东扫了会场一眼,见与会的专家学者还有市县的干部都有些打不起jing神,陆政东也能想到原因,原本是副省长出席的会议,副省长没到,会议的规格一下就直线下降,大家心不在焉也就在所难免了。

    陆政东道:

    “卢教授,我今天是带着学习的态度。”

    陆政东稍作停顿。道:

    “我大部分时间是在基层工作,在实践上略有心得,我在会上将心得体会提出来与各位专家和各位在一线工作的同志们探讨,也就当是抛砖引玉吧……”

    企业改制是牵涉到全体职工利益的事情,这也就注定了矛盾集中和困难极大,不管是现实的还是历史的、隐xing的还是显xing的、个别xing的还是群体xing的、特殊xing的还是普遍xing的问题都会在较短的时间内暴露出来,所以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

    陆政东主要讲了如何做好改制过程中的思想发动、释疑解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激发和调动广大职工学习改革、理解改革、参与改革、支持改革的积极xing和创造xing,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

    并侧重讲了要遵循市场规律和企业自身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搞好国有企业改革。

    陆政东的这番话言简意赅。讲话的时间并不长,但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际的可cāo作xing,原本有些小觑陆政东的专家也都收起了那份心思,加上这些专家见陆政东肚子有货还很谦虚,都觉得很舒服。

    这是陆政东与专家们打交道的经验之谈,清高自傲这是很多知识分子的特点,都喜欢被人奉承。陆政东这一讲之后,专家们也都来了兴致,也都发表了不少真知灼见。

    原本带着些应付之心的市县干部,从陆政东讲话开始之后就被吸引住了,也一个个都被吸引住,有些问题正是区县感到最为头痛的。而陆政东给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和办法。

    而专家们所讲的也对他们有很大的启发意义,于是一个个都认真的记录着笔记,也踊跃发言,座谈会的效果比想象中还要好,大家都很认真。讨论的热情也高。

    座谈会开得很成功,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以及市县干部谈到的一些经验和问题对陆政东也有很大的启发,陆政东也从其中收获到不少东西。

    中午,陆政东在西河宾馆宴请专家和市县代表,大家把酒言欢。气氛很是融洽。

    吃过午饭,与众位专家逐一握手,陆政东亲自把专家们送上车,目送他们离去,专家们对年轻的企改办主任很有好感,在车里里议论着。

    一个教授道:

    “这个陆主任还是很有水平的,不过也太年轻了一点,这么年轻就是副厅级干部。有点火箭干部的嫌疑啊。”

    另一个教授道:

    “老刘你这就是不了解情况我,陆政东的事情我倒是听我们在长滩的主委张继原讲过,他本来就是名牌大学经济专业毕业,又是曹淄河带的研究生,你也知道曹淄河这个人一向都是很挑剔的,至于他这么年轻就身居高位,倒不是领导要他坐火箭,而是他在长滩真的干了些实实在在的事情,是在长滩选举的时候,人大代表给他硬选上去的。”

    “居然是这样的啊,那肯定是有真本事,这样选上了还没有被冷藏,不简单,只要不出意外,早晚是封缰大吏……”

    陆政东自然不知道专家们的议论,看了看时间,便对张天道:

    “张主任,你要尽快把座谈会的内容尽快整理出来,做一期专刊,给各位领导送去。同时保送办公厅,征询是否可以公开见报……”

    陆政东也是希望利用这样的机会和资源,扎扎实实地搞一些成果,陆续以专刊和ri报选登的方式,将成果介绍给省委省zhèngfu的主要领导以及全省人民,在关键时期为自己的进步添一把火……

    忙完这些,陆政东才想起手机一上午都设置在静音状态,忙忙拿出来看了看,发现上面有不少未接电话,多数都是辛武山打来的,陆政东意识到辛武山肯定是有急事找他,不然不会在这样的敏感时候给他打这么多电话,忙回了过去,道:

    “武山,上午主持会议开成静音状态了,是不是有什么急事?”

    辛武山道:

    “刘部长找你谈话。你赶紧过来,刘部长中午吃过午饭要休息一会,估计一会就要工作,你现在过来正合适……”

    陆政东一听,心里一动,赶紧就往省委组织部而去……(。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吾网(66721。)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一百五十六章 人事从来是敏感事 (二)() 
鞠躬感谢“dingxiangyiy”大大、“zjun971210”大大打赏支持!

    ——————————————

    陆政东到了省委组织部,辛武山提醒道:

    “刘部长今天约了不少人谈话。访问下载txt小说”

    陆政东点点头,和辛武山相视一笑,一切都在不言中。

    陆政东带着笑容走进了刘振强的办公室,他第二次坐到了刘振强面前,同样的房间,同样的人,陆政东心情却截然不同,因为他知道,这次刘部长召见他的大概意图,陆政东正yu祝贺一下,刘振强没等陆政东说话就道:

    “这一次地市的干部有一些调整,杨书记和陈省长很重视这事,我想听一听你的真实想法……恩,算是代表组织上征求你的意见,当然我也想听取一下你的真实想法。”

    陆政东jing神一振,他字斟句酌地道:

    “能够在省直机关工作,学了不少好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

    刘振强背靠着高背椅,笑了起来,道:

    “别跟我来这一套,谈谈真实想法。”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在这种关键时刻,容不得谦让客气了,陆政东也就直抒胸臆了,道:

    “我以前一直在干具体工作,我觉得还是去下面市里干干具体工作更适合我一些。”

    作为组织部长,刘振强看人自然有一套。并且对于陆政东的了解是很全面的,毫不怀疑陆政东的能力,前次去京城开会的时候遇到孙伟阳的时候,两人也谈起过陆政东,也觉得陆政东更适合到地方上任职,但到地市的职务安排比较麻烦,好在在会上试探xing的提出陆政东动一动的意见之后,陈省长也表示可以考虑,只要陈省长不强烈反对,杨书记那里就没有什么大问题。

    不过他嘴上还是说得很有保留:

    “今天找你来。主要是听听你们的想法,最后的人事安排,还要过常委会,这中间有很多变数。另外,即使对你有安排,具体到那里,什么职务,现在谈。为时过早。”

    所谓政治,其实就是如何用人,而要如何用人在里面的学问和各种各样的味道也实在是太多了,所以存在的变数也非常大。

    但陆政东也清楚,不要说组织部长,就是组织部的工作人员一般说话都是把了门的。即便是辛武山也是如此,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例外,辛武山在他面前就例外,把关不严。每个人都是有弱点的。亲情友情爱情金钱权利总有一点能打动人心。

    陆政东当初帮了辛武山一把让他完成了鲤鱼跳龙门的转变,而且他是西河政坛一个潜力十足的政治新星。加上其后的背景,辛武山肯定也是愿意增进两人的关系。

    所以刘振强如此讲,绝不是临时起意,而是应该早有所准备,并有一定的把握。

    谈完这些,刘振强才笑了一笑。道:

    “有空带你对象到西河来玩玩……”

    陆政东怔了一下,随即点点头:

    “一定一定……”

    谈话的时间没多长时间,陆政东出来,马上又有人进去,这些人多是机关的干部,大概都是这一次要动的干部,陆政东看着忙活的辛武山,点了点头。出了组织部。

    机关到基层,基层到机关,这样上下的交流与互动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提拔方式,对干部全面掌握情况有利,是一种正常的干部升迁渠道。

    陆政东在省zhèngfu工作一年多,又要到地方上,这也算是一种常态,那种在一个单位数十年不挪窝的,只能成为老板凳,在仕途上基本上没有潜力可挖。对于干部来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经常调动的官员说明潜办很大。

    陆政东上车之后,拿出了手机,刚刚组织部长召见,他又把手机模式换成了静音,刚想把手机静音模式换过来,手机闪了起陆政东一看是原宜蓝县委办主任骆长松打来的,就接了电话。

    “陆主任,你可好久没有接见我们这些基层的同志了,不知道晚上有没有空接见接见啊……”

    骆长松在是陆政东在宜蓝工作的时候提拔起来的,不但从镇里调回了县里,还终于实现了从正科到副处的跨越,遇到了陆政东,他才有了新的转折点,没有陆政东就没有他的今天,多半还在乡镇打拼,他一直将陆政东当成仕途上的恩人,所以每次到省城都会主动联系陆政东。

    陆政东一笑:

    “你在高塘?”

    “恩,来省里开会,明天得回去。“

    陆政东道:

    “什么接见不接见的,我在省里清闲得很,晚上要是没有特殊情况,就一起吃饭吧,明天是周末,可以好好喝一杯。”

    陆政东猜得到好消息,心情也很不错,就答应了下来。

    陆政东下班之后到了约定的地方,骆长松早已经到了。

    坐定之后,陆政东也就问道:

    “你在宜蓝工作顺利吧?”

    “陆主任当初在宜蓝的时候,把宜蓝的大动脉修好了,把小煤矿治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