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政道风流-第2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看出我是情场高手的那岂不是高高手?……伱让我假扮伱男朋友,是不是想着手把手教我几招?”

    周毓宁秀美的眉微微往上扬了扬,似笑非笑,一种别有味道的样子看着他,一种暧昧的气氛就在这私密的车中流淌着,不过旋即又说道:

    “难怪雪玉这么快就被伱灌迷糊了,我看是不是要提醒雪玉要把伱看紧点了……”

    发乎情止乎礼,周毓宁一提雪玉,就把这样的暧昧气氛弄得烟消云散了,陆政东也就不能再对这个十三姨一般的所谓长辈言语上有啥了,也就正sè的说道:

    “对了,周教授,我刚刚在是不是想起前吃饭的时候说起的雨露计划,伱能不能帮忙给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的那些人说说项,让他们去长滩考察考察?”

    周毓宁一听道:

    “我还以为伱是糊弄焦卓辉呢,伱真是想在全国推广?”

    “我可不敢糊弄那样jing明的人物,我吃饭的时候说的都是实话,这事花钱不多,效果不错,何乐而不为?”

    “伱是想把长滩搞成样板?这事啊,伱不如在扶贫系统的刊物上投投稿,引起上面的注意,而且通过农村发展研究中心那些人还不如直接找扶贫领导小组的人啊。”

    “现在扶贫的重心几乎都在基础建设上,或者就是直接下拨扶贫救助金,对这一块重视不够,但这确实花钱少,见效快,我是想借着八七攻坚计划的这股东风把这事给推动起来,我的想法就是把长滩搞成全国的试点单位。虽然现在我看着是比不少人领先一步,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没有任何懈怠的本钱,总得做点事情。”

    陆政东在周毓宁面前也没有隐瞒他的真实想法,这事要是成了,既是利国利民,既能上达天听,同时也是他的政绩,能把三者结合起来,这事肯定值得干。

    陆政东沉吟了一下才继续道:

    “投稿就免了,不一定能引起重视,即使引起重视,估计真要实施,那也要耽搁不少时间。而且那显得目的xing太强了,至于直接找扶贫领导小组,这确实是一条捷径,但我自己这些年经营出来的网络都触及不到核心层面,我长期在基层,这点年纪和阅历,一小小的处级干部,人轻言微,要想凭借一己之力说动扶贫领导小组的那些部级的大佬大驾,不太现实,至于外公家的关系,也不至于用到这样的事情上。”

    周毓宁若有所思的点点头,陆政东是直路不通不想太张扬,想迂回一下,心里不由想到,陆政东还讲焦卓辉是挺骄傲的一个人,实际上陆政东同样也是有着一股永不服输的jing神,周毓宁想了一下道:

    “我在农村发展中心没太熟悉的人,不过,我倒是认识一位和农村发展中心有些渊源的人,我可以把伱介绍给他,只要伱能说服他,那什么都好说……”(。。)

第三卷 第八十二章 上门() 
周毓宁所要介绍的人不是别人,就是她的父亲周默涵。

    只是临近家门,周毓宁又有点犹豫,不过还是走了进去。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周毓宁也算是事业有成的青年经济学学,教授,可都不足以保证这位地方一线幸福快乐,贫寒人家要头疼一ri三餐,富贵人家也要为子女、婚姻和事业承担相应的风险。

    周家算不上大富大贵,父亲只是享受国务院津贴的老专家,一个固执的老人,在她母亲去世之后终于迎娶了家里的保姆。

    周毓宁自从留学之后就极少回那栋让她感到沉闷的别墅,一来是为父亲续弦的事情,另外就是来一次就要问起一次她终身大事的事情,除了中秋和chun节这类躲避不掉的重大节ri,不得已回去一趟之外,平常里她一般都是在单位分的房子中栖身。

    所以今天她的突然造访让继母有些措手不及,小心翼翼的看了她一眼,周毓宁只是微微点点头,出径直穿过客厅走上楼,目标很明确,父亲的房。

    步伐沉重地走到房门口,周毓宁轻轻敲门。

    “是毓宁,进来。”

    正在一份国际刊物上流连的周默涵摘下那副已经很老旧的眼镜,这副眼镜只换镜片,这是他的一好友送的,周默涵读一这副眼镜特别珍爱,厚重镜架已经几十年来年不曾更改。

    周默涵两鬓斑白,脸上有着难以掩饰地喜悦,其实听敲门声他就知道是女儿造访,因为这房很少有人会敲门,而老伴敲门总会是特别的小心,所以周默涵一下子就听出是女儿周毓宁在敲门,虽然他很想亲口告诉这个倔强到让人心疼地女儿,他其实很希望每天都听到她的敲门声,然后说说母亲,说说他为什么要找个老伴。就算周毓宁不想谈心,也可以聊聊工作上的事情。

    但周默涵虽然是在学术上颇有建树,可并不是一个善于表达情感的父亲。沉默如山,所以这些年他只是安静而孤独地坐在这张椅子上,有些寂寥地慢慢老去。

    “爸。”

    周毓宁看着愈发苍老的父亲,突然有种说不出的伤感和惆怅。第一次感到似乎每次都空手而来有些不妥。最不济也应该买点实惠地补品,昂贵地他不愿意吃也舍得吃。

    周默涵只是安详的打量着这个唯一的也是非常争气的女儿,他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身为学术界的权威人物可他却很难走进女儿的世界,他与她地代沟不可逾越。因为他地女儿真地长大了。不再需要父亲地搀扶了,虽然得到一个儿子。终于成就了他儿女成双的愿望,但他也只是理论上的,这个女儿的心早已经离他远去,一想起这个周默涵就很是怅然。

    “爸。”

    周毓宁望着那张布满皱纹和老年斑的脸,眼眶突然湿润起来。

    看到周毓宁脸上的表情和一连喊了两声爸,却没有下文。让周默涵感动之余又担心是否生了什么意外。忍不住问道:

    “毓宁,是不是遇到什么事情了?你只管说。”

    女儿今天看着有些反常,周默涵心里有些七上八下的。

    “我想带个人回家来拜访拜访你。”

    周毓宁略微迟疑了一下说道。

    “对象?”

    周默涵一脸恍然大悟。顿时两眼笑成了一条线。开怀的问道。

    “爸,你想哪里去了?”

    周毓宁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意味地红着脸解释道:

    “一个很有上进心又很踏实的年轻人,有些想法想征求一下你的意见,没其它的意思,你可别想歪。”

    “那他是做什么的?哦……叫什么名字?”

    虽然周毓宁否认着,不过周默涵心里还是当真了。可一想这问话似乎是对女儿眼光不放心,要干涉她的感情生活。赶紧打住——这事女儿能主动给他讲,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

    可周默涵心里也还是有些担心。周毓宁在感情上受过一次重创,很怕万一她再度马失前蹄,毕竟感情这码子事情和智商没多少关系,很多高智商的人在这个问题上都是一笔糊涂账,所以最后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

    “他叫陆政东,目前在西河做点和农村相关的工作,和我比较超前的想法不一样,他的那些想法很实际估计您有点兴趣,不过他不是学术界是体制中人。”

    周毓宁说道,她也不想再解释,那只是越描越黑,陆政东来了那就一切真相大白了。

    周默涵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这就是找跳板的,官员能够从这方面得到专家的认可,自然也会让管理干部的部门另眼相看,对于前程有极大的好处。

    周默涵在各方面的观念比较保守一些,在改革开放震耳yu聋的年代,他这样的思想虽然有思维僵化之嫌,但有创新有改革就必然利弊共存,车要高速跑,总还是要个踩刹车的才不至于失控,这样的思想就是踩刹车,还是很大程度上成功消弭跌宕改革带来的巨幅震荡。

    周毓宁见父亲没有作声,知道周默涵心里是想着陆政东这是投机取巧,她的犟脾气也上来,赌气道:“不见就算了,当我没说。”

    周默涵一笑,道:

    “见,为什么不见,我倒想见识见识能让我女儿都认可的人物是个什么样的。”

    “那你定个时间。”

    周毓宁趁热打铁道。

    “就明天好了。我知道你不愿意跟小梅打交道,刚好明天她回老家看看,我跟你,还有那个陆政东一起在家吃顿饭。”

    周默涵微笑道。

    这样一个比毓宁年轻不少的年轻人男人凭什么获得毓宁的信赖?有点意思。

    周默涵已经到了这个年纪,自然也是阅人无数,他自信一顿饭和一番话谈下来,就可以把人的xing格摸透个七七八八,肚子里是不是真的有货摸个实实在在。

    作为周默涵这一代知识分子,都是有理想有原则的一代人,最讲究个正气,虽然这样的正气在经过十年浩劫之后就愈发的少了,在这种物yu横流社会愈不值钱,但他一天不进棺材就一天不想放弃。

    其实他对这样求上进的年轻人并没有特别的偏见。他一辈子潜心研究著立说,也是为了造福于民,体制内也好。学术界也好,就算是一心为民做实事,那也得手里有权,这道理再浅显易懂不过。否则办事磕磕绊绊,就只有壮志难酬的下场,就看这个年轻人是不是能把握住这样的机会了……

    陆政东听到高周毓宁所讲的这个人是她父亲,并约他去她家吃饭,心里还真是有些惊讶。于是打听了一下她父亲的喜好。

    只是这位学术界的老前辈没啥爱好,业余时间也就喜欢摆摆围棋,陆政东本想送副好一些的围棋,不过听到周毓宁讲家里已经有她父亲学生送的一副好围棋,就缺一棋盘。

    于是陆政东就去淘了一副民国时期的榧木棋盘,周毓宁的本意是不想让陆政东破费太多,反而弄巧成拙,可这棋盘还真不便宜。当然这东西确实是好。棋敲上去,棋盘会微微下凹,这样棋子便不会移动。收盘时,用毛巾醮热水一擦又会恢复原状,此种棋盘在以前并非是金随意可买,只有围棋高段名手才有资格购藏。

    进了门。周毓宁坐着说了一会话之后就转进了厨房,周默涵给陆政东的第一印象是儒雅。第二印象是少言,但也没有像周毓宁所说的那样不通人情世故。对于正事闭口不谈,而且那偶尔露出的探寻的目光让不明就里的陆政东多少有点不自在。

    “政东能买这样的棋盘,想必也会下?”

    看来周默涵还是很识货的,围棋陆政东倒是会,特别是上高中那会瘾头很大,上自习的时候和同桌真是“手谈”——用铅笔在一张纸上画圈圈叉叉代表白棋黑棋,杀掉的“棋子”就用橡皮擦擦掉。

    不过围棋是易学难jing,这是需要学习和天分的,陆政东虽然只是很业余的水准,但多少还是有一点水准的。

    陆政东摸到那温润的棋子,心就沉静了下来,陆政东的想法也就是陪着让老先生高兴高兴,何况一开始就杀气腾腾会被认作浮躁,而且老小孩,老小孩,在这样的事情上肯定很较真,怕一不小心赢了周默涵,让其心生芥蒂。

    只是放水也要放得有水平,加上两人是下快棋,所以陆政东布局阶段打算有所保留,下得不温不火,准备在接下来的中盘和收官发力。

    只是周默涵的棋力远比他想象的高,棋力深厚。一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