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帝俊氏-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时本地人,到祁连山旅游观光有一些内部渠道,所以也能出入一些外人不知道的地方,在这些地方这个亲戚就发现了几块刻有字符的石块“顺手”带了出来寄放在市里的摊主手里。没承想,机缘巧合之下到了识货的张连山手里。

    既然石块的来源已经知道,于是张连山与李思进教授还有秦风马不停蹄地准备好上山探索的准备。

    让张连山比较赞叹的是李思进教授虽然年纪较大,但行事风格雷厉风行,一点也不拖泥带水。只是一个电话给到学校就算走了告假流程,而后专心开始准备相关的资料。在张连山的要求下,李思进教授让秦风给他列了一个考古探索用的装备清单,由他备齐。秦风也不含糊,直接列了一个清单给他。

    张连山先前还在赞叹秦风办事利索,此事见到李思进教授,赞叹果然是师徒一脉相承!于是他让两人放心,自行准备上山探索的装备了。

    张连山身为民营企业家,自然做事也是极为干脆利落的,很快便备齐了上山探索需要的装备。为了避免山途遇到危险和意外,张连山特意又雇了三个年富力壮,且长期出入大山的人跟着上山。

    既然远在县城的人都有门道走“后门”进山,那么作为张掖市小有名气的民营企业家,张连山更是不在话下。他也是托了关系,没有透露有北大的历史学教授在内,直接就进了景区。

    进了景区之后六人也不耽搁,一路无心欣赏祁连山美景,直奔着那农民所说的地方而去,很快来到地点。

    因为是“秘地”,自然只有少数人才知道,所以六人到达地点的时候,除了秦风三人毫不意外之外,那三个受雇佣而来的人无不惊讶,都惊异为何作为当地人的他们不知道祁连山还有这处秘地,而外人却知道。

    不过三人似也见惯了这等情形,以为他们是野外探索的旅行人士,便也不再多问与多想。

    张连山虽说是张掖市人,离祁连山比较近,也确实上过几次祁连山,那是那都是接待外地来的合作商,带着他们上山旅游观光来着,此时到了这里也觉新奇。周围草木丰茂,怪石嶙峋,到也是个不错的景点,心里暗道当地的旅游局不懂开发。

    不过转而又想,幸亏这地方没有被开发出来,否则哪有他所接触到的哪些石块呢。

    李思进教授与秦风到了地点之后卸下身上东西,就地开始找寻,只是毕竟山区,草木加上怪石,对他们的视野造成很大阻碍,这也给找寻工作带来很大困扰。

    张连山兴冲冲地跟秦风商量后,把照片给那三人看了看,许诺他们,找到与照片里类似的石头,一人给三百块钱。要知道他们受雇上景点也只是一天两百块钱,此时见到张连山说找石头,一块便值三百块。于是三人便也兴冲冲地加入了找石头的队伍。

    可即便如此,六人约莫找了有四五个小时,也只有秦风与三人中一位叫张阿虎的各找到了一块。

    张阿虎很高兴,说是这钱赚着也不错。另外两人看着眼热,于是找得更为起劲。

    于是李思进教授坐下来看找到的两块石头,却发现上面除了一些云鸟纹,便没有其他符号了,于是只得作罢,接着寻找。

    如此找寻了一天,也仅仅找到五块石头,不过另外的三块竟都是雇佣的三人找到的,这让张连山诧异不已,感叹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不过天已将晚,六人就地搭了野营帐篷,准备夜宿在山上。初时张连山还担心李思进教授年纪大,只怕露宿山间有些不适。但是在见到他熟练的搭帐篷,系绳索之后便明白了,老教授显然是经常做过这个的,转而想到他是历史学教授便明白所以了。

    受雇的三人很快休息去了,对他们来说陪着雇主上山,他们只负责一些体力劳动和避免一些意外即可。此时眼见帐篷已经搭好,见惯了夜宿野外的人,他们也没觉得秦风三人与旁人的不同,加上三百块钱倒手,三人很快安然睡去。

    但是秦风三人并未就此休息,而是窝在一个帐篷里,打开夜间照明灯对着石头仔细观察研究。

    五块石头里有三块是没有符号的,只有两块上面有着图形符号,上面加在一起有七个图形,其中两个与之前的还重合了,分别是“太昊”与“重黎”,还有一个图形符号已经模糊不清了,如此便只剩下四个图形还属于未知。

    饶是如此,三人已经兴奋异常,对着手头的资料开始比对。

    只是这四个图形与之前的全无联系,看得张连山一头雾水,只得看着秦风与老教授在一起讨论。

    约莫过了一个小时,其中一个图形被翻译出来,意思大概是“祭祀”,祭祀二字说出来的时候三人互相对视,颇觉奇怪。

    如果按照之前的猜测的话,不周山上有天齐建木,是为伏羲女娲政权的权力象征,理应不是作为祭祀的祭台才对。

    祭祀在中国历朝历代都占有重要地位。古时祭祀分为三类,分别是天神、地袛、人神。祭祀讲究的是“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所以祭祀有着严格等级划分。天神地袛由天子行礼祭祀,诸侯大夫祭山川,而平民士族只能祭祀先祖和一般神。

    天齐建木作为伏羲女娲政权如果行祭祀礼祭祀的肯定是天神,但是礼敬天神需有祭台。而在古时,祭台与权力象征是不会混为一谈的。

    这是让他们比较奇怪的地方。

    秦风与老教授皱着眉头接着翻译其他三个图形,其余两个暂时无论二人怎么比对,都是毫无线索,于是只得暂时放弃,转而对着另外一个与资料库里图形比较相似的进行尝试翻译。

    一旁的张连山此刻插不上手,只得拿起纸笔,在上面写出已经翻译出来的图形,并尝试着自己在那跟编故事一样的进行假设,嘴里兀自念念有词:“伏羲女娲政权,建立权力中心在……不周山……青鸟……青鸟殷勤为探看……”说着自己也觉好笑,竟似觉得诗兴大发,走出帐外,欣赏月色去了。

    不知是秦风与李思进教授久觅无果的无奈,还是张连山的那一句“青鸟殷勤为探看”触动了秦风的灵感,他脑袋里此刻忽然有一个想法,且这个想法在史学界也是有极少部分人提出过的,那就是:青鸟在这个石头上所代表的的可能不只是青鸟,而是上古时期部落图特!或者说它是一个部落的代称!

    如果这种说法为真的话,那么眼前的字符就是与青鸟部相对应的一个不落,会是什么呢?

    秦风把这个想法提出来,李思进教授舒展了一下眉头,赞道:“果然年轻人思想活跃,不错,有这个可能,咱们再比对一遍看看。”

    于是两人再次比对资料,终于在结合了夏朝祭祀铭文的几个图形的比对之后发现,这个看上去可以翻译的图形是“大鵹”!

    联系大鵹,秦风与李思进教授忽然觉得豁然开朗,转而对着之前也翻译不出来的图形,互相比对,又翻译出了“小鵹(又作少鵹)”、“风氏”!

    本章完

第7章 月下对饮() 
秦风与李思进教授在陆续得出“大鵹”、“少鵹”及“风氏”之后,已经基本上可以确定之前的猜测不是纯粹臆想了。前后对比,一个伏羲女娲氏政权的雏形便在二人的研究草稿中确定了下来:

    上古时期的伏羲女娲政权除了有自己健全的权力建制,还有相应辖地。这些辖地包括各大部族,这些部族以各种方式命名(也有可能是图腾崇拜)。这些部族就有大鵹,少鵹,还有青鸟部。为了方便理解,秦风与李思进教授且将这三部称呼为“三青鸟”。

    加上之前的图形翻译,二人以多年的经验判断,这应该是八九不离十的一个猜测了,只是虽然二人判断出了王权建制,却对这个历史时期所发生的事无从得知。

    因为现有的石块上的符号他们再难翻译得出,再加上他们手头也没有其他的文物可以佐证,帮助他们去进一步探索伏羲女娲政权的情况。

    不过饶是如此,这些发现已经让秦风和李思进教授无比兴奋了。甚至于李思进教授已经开始筹划着回到北京之后马上上报国家,申请组织专门的考古队伍对祁连山及周围地区进行一次全面勘察,以此解开他与秦风假设的伏羲女娲之谜。

    而且以他专业的历史学教授经验来看,如果伏羲女娲的神话传说在历史上的真实情况真的如同他们所假设的那样子,那么由此及彼,中国神话中的三皇五帝、炎黄部落等等,是否也真的存在过相应的王朝政权。

    如果真的如此,那么所谓的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文明古国就不足以形容华夏文明的瑰丽壮阔了!且他与秦风张连山作为第一批参与揭开这段历史面纱的人,其在历史学、考古学的影响也将是无可替代的!

    李思进教授这样想,秦风也是如此。除此之外,他还有着对还原历史真相的痴迷于成就感,此刻他真的有种感觉,那便是如同古代娶了新娘的新郎,新婚之夜即将揭开新娘红盖头的神秘感与喜悦感!

    此刻他也是兴奋莫名,迫不及待走出帐篷外,与张连山一起分享。毕竟此行种种,皆是由张连山发出邀请才有的这般收获。

    出的帐外,秦风便瞧见张连山大喇喇坐在一块大石上,披着风衣,一手持瓶,一手持杯,竟在月下饮酒!且这张连山一边喝酒,一边嘴里念着与月有关的诗句。

    秦风见状,这才知道这张连山不仅仅是一个民营企业老总,也不仅仅是一个民间历史爱好者,更是一个大大的颇懂风月佳情之人。心下对之好感倍增,走上前来,将自己与老教授的发现与猜测告诉于他。

    听到秦风说明,张连山也是惊喜莫名。抬头看着天上的一轮圆月,他也觉得四肢轻快许多,先前自己独饮的朦胧醉意此刻消失不见,映着月下风情,清朗笑道:“今夜月明星稀,又逢此等让人高兴之事!”

    秦风此时心情大好:“是啊,此夜月光清亮,当真是应了咱们的心情。”

    这个时候李思进教授有不避山间夜里寒凉,走出帐外,笑着说道:“是呀,今夜祁连山风光当真别具风情,若非无酒,定要对月醉饮一番!”

    张连山此刻忙走上前来:“有酒有酒!先前见着您二人在帐中研究字符,我便自己出来赏月饮酒来啦。”

    “哦,张先生在这祁连山月下饮酒,倒真的是颇解风情之人!”李思进教授这般赞叹。

    “教授说笑了,一介商人而已,哪懂什么风月。”这般说着,拿起一瓶青花瓷装的不知名的酒递给李思进教授,也递给秦风一瓶说道:“我倒是对先生和秦老师颇为羡慕,一心做学问,不理俗事。”

    秦风接过酒瓶,打开瓶塞子,一股清香中带着酸甜的味道如同炊烟一般袅袅扑鼻,秦风吸了一口气,喝了一口,一股辛辣之意袭上喉头。不过这辣很快被一股暖洋洋之意取代,秦风虽不常喝酒,却也知道这酒喝着应情应景,快意无比,只是却不知道这酒是什么酒。

    秦风正要问张连山,一旁的李思进教授却是呷了一口,赞了一声:“好酒,虽不是青、醉两家的青稞酒,只是口感上却更胜。只怕是私人酿制的吧?”

    张连山眼睛一亮:“李教授原是懂酒之人!”

    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