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帝俊氏-第1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到周围此刻有的三百多只火燎儿,太昊心里暗下决定,费力抓来一只巨型犀牛,以法力制住,而后让众多火燎儿爬上犀牛,然后太昊催动犀牛,带着火燎儿追向南疆追兵。

    太昊毕竟是虚神境高手,带着巨犀很快追上南疆逃兵。南荒见到太昊反身追回,便是再笨也明白过来太昊此时强势已经无碍了,是以只得策马奔逃。

    太昊带着巨犀牛直接冲入南疆队形中,剩余的五六百骑兵看到犀牛身上密密麻麻的都是蚂蚁,头皮发麻,压根生不出一丝抵抗心里。原因无他,实在是先前太昊光是御使火燎儿便导致他们死伤一两百人之多。如今太昊竟然策马回身追击,摆明了气势与先前不一样,再加上身旁有五只能飞的火燎儿,这让他们如何不慌?

    

第210章 重逢() 
风子俊与吴官见到太昊之时可谓是目瞪口呆,因为映入他们眼帘的是南疆仅剩的三百余骑正不顾一切的往前冲。而在其后面,太昊端坐在马上,也不见他有何动作,身后跟着一只巨大犀牛。

    另他们比较奇怪的是太昊并没有动用任何术法,只是策马在后追赶。但就是这样的太昊,却让南疆众将士如躲避瘟神一般迫不及待地想要远离太昊出现的地方。

    风子俊见到太昊安然无恙,满心激动。同时看着太昊仅仅是带着一只大犀牛便追的南疆军拼命逃窜,心里颇为奇怪。只有吴官看了一眼那只巨大犀牛,目中露出古怪之意,咧嘴笑道:“风兄好手段,竟然能够御动南疆草原上的毒虫。”

    听到吴官这样,众人这才注意到那巨大犀牛身上密密麻麻地趴着许多巨大蚂蚁。那些蚂蚁个头之大,实在是众人生平所仅见。更让他们吃惊的是有五只蚂蚁竟然长着火红色的纹络翅膀,如同飞鸟一般围绕着太昊盘旋飞舞。

    风子俊见到太昊御动蚂蚁追杀南疆军,高呼道:“阿爹!”

    太昊见到风子俊后,咧嘴笑道:“我没事,不用担心!你们去奔袭罗浮军一切顺利?”

    风子俊还未话,一旁的颜九川开口道:“回主上,我罗浮军一万五千余将士,在少主所率的南荒军以及吴神还有这位雷兄的联手下死伤两三千人,剩下的人我已经让他们返回罗浮山了。”

    太昊听到颜九川叫自己“主上”,目中露出疑惑之色,问道:“这位是……”

    风子俊挠挠头道:“具体我也不是很清楚,这位颜前辈与你有旧。”

    颜九川抱拳回答道:“回主上,我是葛黎部之人,一百多年以前主上路过南疆之地时曾经救过我的命。”着颜九川将怀中匕首取出,双手捧着匕首,恭敬地递给太昊。

    太昊疑惑地接过匕首,看了看匕首,细细想了想,疑惑地问道:“是你?”

    颜九川激动地回答:“是我!颜九川未料到此生还能见到主上!”

    太昊也是目中露出惊诧之意,疑惑问道:“你如何成为罗浮山之主了?你原来不是我大荒之人吗?”太昊分明记得那时自己因为种种原因远走南疆,在葛黎部残垣上发现了那个即将死去的男孩。

    当时太昊以为他即将死去,因为那个时候的他只剩下最后一口气。正是那一口气吊着,才让太昊发现了他还活着,从而以木道之力替他续命。同时又以**力给他疗伤,这才让那男孩活了下来。

    太昊还记得当时他曾经要带那个男孩离开,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男孩倔强地拒绝了。

    太昊因为他倔强的眼神没有坚持要带他走,而是尊重他的选择,给了他一把匕首。因为他也不愿去影响或者是左右那个男孩的决定。

    因为自己年少之时很多决定身不由己,那时他只是想着若是少年自己坚持,那么便是他自己的选择了。

    只是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当年重伤垂危的少年竟然早就已经步入虚神境。若不是自己走了桃止山之行,岂不是自己还不如眼下的颜九川?

    太昊此刻确定了颜九川的身份,收起震惊,马上又问道:“我记得你了。只是如今你已经贵为虚神境高手,又何须奉我为主?”

    颜九川单膝跪下,朗声道:“主上救得我姓名,便是颜九川心底一生一世的主上!我意已决,从今日起,将追随主上去任何地方,但有主上吩咐,颜九川莫敢不从。”

    太昊此刻无奈道:“你应该知道,我如今也是入了虚神没有多久,事实上我入虚神的时日远没有你久。是以你若奉我为主,从今以后无论是在南疆还是大荒,都会于你的名声有损。”

    颜九川抱拳致意:“主上所,颜九川早就考虑清楚了,并无犹豫。如今是颜九川自己执意如此,还请主上不必再劝我!”

    太昊正要再什么,却被雷蒙打断,道:“风兄,我如今也有一事想要明。”

    太昊见到雷蒙郑重其事的样子,奇怪问道:“何事,还请雷兄明示?”

    雷蒙此刻挠头道:“我在冰原乃是一介散修,并无宗门部落归属,是以习惯了四处奔波,如今想在东荒寻一地常住,不知可否?”

    太昊听了,眼睛一亮,抬头看向雷蒙,雷蒙也认真看着太昊。太昊问道:“雷兄此言当真?”

    雷蒙笑了笑:“自然当真!”

    太昊咧嘴大笑道:“既然如此,我东荒汶上城岂有不欢迎之理?”

    这个时候吴官插话道:“风兄,你可得看好你的宝贝儿子,这姓雷的是看中了你这宝贝儿子的近道之体,他想着以此突破神境呢。”

    太昊看了一眼风子俊,所有所思,而后点零头。

    这个时候颜九川又道:“主上既然能够接纳这位雷兄,想必也能接纳我和罗浮山部众了?”

    太昊闻言一愣:“你什么?”

    颜九川抱拳道:“奴子恳请主上允准,我罗浮山举部迁入东荒汶上城!我罗浮山军士一万五千兵士从此并入东荒!”

    太昊听了,暴喝一声:“你是让罗浮山周围部族举部迁徙到我东荒?”

    颜九川抱拳道这里:“正是!还请主上允准。”

    太昊闻言此刻目中精光闪动,有惊喜,也有迟疑。

    颜九川似乎看出太昊顾虑,马上道:“主上不必过虑,我罗浮山周围部族多是南荒旧部迁徙过去,是以对于回到大荒早有向往。而南荒之地对于我们来却没有任何值得我们留恋的地方了。”

    听到颜九川如此,太昊奇怪问道:“这是为何?”

    颜九川冷声道:“当年葛黎部被迫迁徙,本就是一桩无头公案。时隔多年以后,南荒之人只怕也早已经忘记了曾经有过葛黎部的存在了。而不久前,在少主带着南荒的火焰军袭杀我罗浮军时,那南荒的火二八口口声声地我罗浮山的那些葛黎部旧部之人乃是当年叛逃之人。真可谓一言断我罗浮山数万军民的生死了!哼哼!”到最后,颜九川嘿嘿冷笑:“不知此事是否与那重黎有关,若果真与他脱不了关系,届时少不了我要找他算算这笔陈年旧账!”

    太昊听了奇怪不已,转而问风子俊:“这是怎么回事?”

    于是风子俊便把火二澳反应告诉了太昊,同时也将火二澳杀机与太昊听。看着吴官一脸漠然的神情,太昊心沉了下去。

    本章完

第211章 隐忧() 
颜九川与风子俊所,太昊自然不会有所怀疑。但是他对重黎也也有了解,不太相信重黎会与此事有所牵连。

    但是吴官却对太昊的态度不置可否,因为他对重黎的感官印象实在不怎么好。

    太昊见到众人神情,只得皱眉道:“你入我东荒自然没什么问题。只是不管南荒与葛黎部迁徙南疆之事是否有关,回头见了重黎我都会问上一问。”

    吴官此时插嘴道:“与其问重黎是否与此事有关,还不如直接跟他借道,让罗浮山之人从南荒边界而过。这样可以试探一下他的态度?”

    太昊只是愣了一下,马上道:“与兄你的意思是以此来看重黎对此事是否介怀?若他内心有愧,想必会放罗浮山人回归大荒。此事与他有没有关系已经不重要了。若他拒绝……”

    吴官点零头:“他若拒绝也再正常不过,谁会放心让数万人堂而皇之的从自己辖地内迁徙呢?”

    “只是…”风子俊率先提出疑惑:“看上去重黎世伯肯定会拒绝啊。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摆脱与葛黎部的纠葛。”

    吴官摇头道:“这倒未必,那重黎若是同意,又打着感谢东荒此次援手的旗号,就此轻轻揭过,要你阿爹如何处?”着又看向颜九川:“你又如何处?”

    颜九川愣住,因为他只想过此事肯定与重黎有关,届时重黎无论如何去做,只要他与此事脱不了关系,他势必都会与那重黎一战。

    只是如今吴官忽然提到了一个他没有考虑到的问题,若是重黎有意将此事轻描淡写揭过,那他该如何处?

    坦白,颜九川对于葛黎部倒没有那么强的认同感,只不过那是他整个少年时代痛苦经历地罢了。可是造成他动荡童年的却是南荒大部落之间彼此无休止的征战与吞并。

    更何况,葛黎部迁至南荒到底是叛逃还是整个部落被南疆兼并而去,又或者是其他原因。颜九川始终在心里有个不确定的猜测,直到见到火二八,听到了他对于葛黎部迁出南荒的“定论”,心中的猜测又有几分确定了。

    只是这些过往若真的如自己猜想,那么到时候罗浮山部众迁徙到东荒的过程中是否会有波折?

    不止颜九川此刻在考虑这些问题,风子俊此刻也在考虑这些问题。毕竟若是能让罗浮山大部落前往东荒,对于东荒来肯定是利大于弊。

    数万人涌入东荒,肯定会与原本的东荒居民有些磨合甚至是冲突。但是东荒地域广袤,很多地方都是无人踏足过。罗浮山部众迁徙过去以后可以充分得把这些地方利用起来。这些人一旦在东荒扎根发芽,人口增多了,也就意味着东荒的劳动力多了,这样一来便可以开垦出更多的土地,建造更大的城池,充实的是东荒的力量。长此以往下去,东荒人口未必不能赶上其他几荒。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最要紧的是眼下罗浮山有一万多兵力,若是能够处理得当,那么一些人可是能够直接化作东荒的边防力量的。

    若是这一万多的军卒成了东荒的边境,那么则可以恒陈在东荒与北荒的边境,助金宁他们与北荒相抗衡。毕竟东光与北荒表面上和气,暗地里这么多年一直摩擦不断,未尝没有北荒坐大,有染指东荒辽阔疆域的意思。更何况,北荒与北海双方眉来眼去多时,这一点从上次桃止山之行便可见一二。

    更重要的是着一万多罗浮军从南疆入东荒,直接削弱的是南疆的兵力对于后期南荒与南疆的战局走向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当然有利的一面肯定是倾向于南荒的。

    然而这样也有一些隐含的问题可能会爆发出来。

    首先是南荒与东荒之间的“信任”只怕在将来要大打折扣,甚至是荡然无存。毕竟南荒与南疆之间尚有苍梧山这道险隔开。南疆想要攻入南荒,绕不开的要打下苍梧山。然而东荒与南荒却不存在这样的险。除了江水这道据是下最长的大河之外,东荒与南荒几乎不存在什么巨大的堑。且先不罗浮军入了东荒之后会如何,重黎以及一众愿不愿意让这么多的军卒和民众一举迁徙而过都是问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