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清爽人生-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伯不好意思当着面数钱,还是三婶抢过去数的,一共一万五千。

    “嫂子,你们公司今年发了多少年终奖,一下就还清了。”小姑姑好奇道。

    “没多少,是你哥哥赚得多。”杨氏笑着道。

    众人没有怀疑他的话,因为搞建筑这一行确实挺赚钱的,前提是有生意能吃苦。

    他们心想,大概是杭有功运气好,帮哪个有钱人做了房子。

    礼尚往来,亲戚来他们家拜年的同时,杭雨一家人也去亲戚家拜年。到了亲戚家无非是送红包,吃饭喝酒,他们那一代流行喝米酒。父系亲戚拜完了,又去母系亲戚家做客,杨氏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一个妹妹,杭雨叫他们舅舅姨娘,还有表哥表姐们。

    最重要的当然是外婆了,杭雨的舅舅姨娘不怎么喜欢他,最喜欢他的是外婆。他的外婆六十多岁了,耳朵有点背,所以每次跟外婆说话都要很大声。

    杭雨的外公很早就挂了,外婆一个人把几兄妹拉扯大,如今跟他爷爷奶奶一样,住在老屋里。外婆住的老屋就在几个舅舅姨娘家旁边,他舅舅姨娘的家境也不是很好,住的都是一层的平房。主要是他外婆这个村比较贫瘠,别说水泥路了,连沙子路都是坑坑洼洼的。

    “小雨,多吃点鱼还有红烧肉。”外婆听不清话,也不管杭雨怎么拒绝,一个劲给他夹菜,似乎要把储存了许久的年货都塞进杭雨的肚子里。

    杭雨感动的同时,不禁回忆起上一世,那时他不懂事,有点嫌弃年老的外婆。后来出了社会吃了苦,才怀念外婆做的红烧肉,可惜没几年他外婆就死了。

    这一次,不管外婆夹多少菜,杭雨都吃掉了。

    “妈,要不把外婆也接到咱们家住,跟爷爷奶奶有个照应。”杭雨说道。

    他的外婆身体很好,一个人住什么都能自己打理,甚至可以去山上捡点柴火。后来有一天晚上,外婆出门不小心在坑坑洼洼的道路歪着脚,跌倒时后脑勺正好磕在一块石头上。

    如此死法,杭雨听到后都为外婆感到憋屈,这一世他想改变这一切。

    “好啊,我觉得可以。”杨氏十分赞同,她也不忍心看着母亲一个人住在老屋里。

    “反正我们都要搬到城里,把她接过去也行。”放在以前,杭有功多半不会同意,现在他觉得无所谓了,养几位老人轻松得很。

    得到儿子和丈夫的支持,杨氏显得很开心,当即在外婆耳边大声道:“妈,我和有功要去城里工作了,我想把你接到我那边去住。”

    外婆没听清,有点茫然地道:“你们要去城里工作了,化肥厂那份工作不好吗?”

    杨氏在化肥厂当出纳十几年,大家都觉得那份工作挺好的,体面稳定。乍一听女儿要换工作,外婆第一个反应是化肥厂出事了,不然那么好的工作为啥要换。

第80章 外婆() 
杨氏没有把公司的事情告诉外婆,只跟她说要去城里做生意,让她放心。外婆问她做什么生意,杨氏说是买卖建筑材料,正好符合杭有功的身份。

    外婆很担心杨氏亏本,劝她不要那么冲动,可以让杭有功先去做生意,她依旧守着工作。但是杨氏很坚定,并且告诉外婆生意已经做起来,开始赚钱,还清了买车的债款。外婆闻言为她高兴,细细思索,决定支持女儿去做生意,她搬到杭雨家里住。

    可是当杨氏去跟大舅说这件事后,大舅毅然反对:“不行,老人家这么大年纪,搬来搬去像什么话。”

    杨氏有点生气,说道:“这有什么,又不是搬到别人家里去。”

    她知道哥哥们的想法,无非是怕外婆搬到女儿家里住,他这个当儿子的被人戳脊梁骨。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自古以来都是长子照顾母亲,哪有女儿都嫁出去了,母亲跟过去住的。

    “不行就是不行,妈一辈子都住在这,去了别的地方水土不服。”大舅说道。

    “两个村才隔几里路,怎么可能水土不服。”杨氏的声音变大了。

    “别吵架,不搬就算了。”杭有功劝道。

    杨氏意识到自己有点激动,强制冷静下来,说道:“大哥,以前我们没有能力没办法,现在有能力了为什么不能让妈过好一点。”

    大舅闻言更加不悦,合着我没能力你有能力,传出去让人怎么看。但是杨氏说的有道理,大舅也想让母亲过好一点,一时间说不出拒绝的话。

    因为二舅住在旁边,听到声音过来问:“怎么了,大过年的。”

    大舅面色有点难看,说道:“你问小妹,她要把咱妈接到梅岭去住。”

    二舅疑惑不解,问道:“咱妈在这好好的,为什么要去梅岭?”

    看到他一副茫然的样子,杨氏更加来气,说道:“咱妈住的地方能叫好吗,连自来水也没有,卫生间也没有。”

    二舅笑了笑道:“咱们几个住的那么近,走几步就到了,用得着愁这个。至于卫生间,我们也没有,都是去村里的公共厕所。小妹,你们家房子确实好,但是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窝,所以搬家这事不要再提了。”

    他的笑容有点假,他以为杨氏在取笑他们做不起房子。要知道杭有功做房子的时候,也跟几个舅舅姨娘借了两万多,现在回来瞧不起他们,心情可想而知。

    杨氏听出二舅的话外音,不好再说搬家的事情。

    “大过年的别说那些有的没的,既然过来了,在哥这喝几杯。”大舅不想把这事闹大了,免得邻居听到。

    “小雨,你也过来喝两杯。”二舅招呼杭雨。

    大人吵架跟孩子没关系,所以两位舅舅依然对他挺热情。

    杨氏张了张嘴,没能说出话来,最后略带无奈地回到外婆家。

    外婆正在收拾他们吃完的餐具,看到母亲佝偻着腰在黄泥砌成的灶台上洗完,杨氏突然很想哭。这都什么年代了,母亲还住在几十年前的老房子,这种老房子是用黄泥砖砌墙,黄逆砖上有很多稻杆。灶台旁边的墙壁已经被烟熏黑了,白炽灯烧了太久,灯光十分昏暗。

    杨氏想起小时候,母亲一个人带着他们五兄妹,每天五点钟不到起床挑水做饭干农活,忙到晚上八九点才能洗澡睡觉。那时候没有电视,现在母亲住的地方依旧没有电视。

    现在的女人,没房没车不结婚,那时候外婆哪有什么车房,她连可以依靠的丈夫都没了。她一个人,不仅养活了五个孩子,还咬着牙挤出钱给他们读书。

    即便到了今天,依旧有一些比较穷苦的人家,重男轻女,女儿读到初中就出去工作。杨氏这辈子最感激的就是母亲供她读书,虽然只读到高中,已经很了不起了。而她最痛恨的就是自己嫁出去了,两个哥哥不够孝顺,让母亲苦了一辈子,苦到老了。

    有人可能想问,为什么外婆不改嫁,那时候她还很年轻。因为外婆不希望孩子吃苦,改嫁之后,后父对孩子通常都不好。

    “妈。”杨氏从后面抱住了外婆。

    “怎么了,别碍着我洗碗。”外婆不悦道。

    “哥哥不让你搬到我那里住,对不起。”杨氏羞愧地道。

    但是她的声音小了点,外婆没有听清:“有什么事等我洗了碗再说。”杨氏知道外婆没有听清,也不再说,而是默默地帮她洗碗。

    洗完之后外婆又开始扫地,擦桌子,忙活了好一阵。忙完之后外婆跟杨氏聊天,杨氏一直犹豫怎么跟母亲说,但是外婆好似忘了那件事,一直没有提起。

    到了下午,杭雨和父亲打算回家,杨氏提出留下来住两天。

    杭雨看得出母亲很难过,便说道:“要不这样,干脆帮外婆建一栋新房子,再把这边路整一下。外婆年纪这么大了,有时候晚上走出来看不清路,很危险。”

    失落的杨氏神色一亮,说道:“可以吗,建一栋房子要十几万。”、

    杭雨微微一笑道:“有什么不可以的,我马上从公司账户转二十万到你卡上。”

    “会不会影响你的公司。”杨氏担忧道。

    “放心吧,二十万没有影响。”杭雨说道。

    “算你有良心,我这就去跟外婆说。”杨氏喜滋滋地道。

    杭有功神色复杂地看着杨氏的背影,叹息一声道:“你外婆积德了,这样吧,我找几个师傅帮你外婆建房子。”他做的就是这行,自己动手能省不少钱。

    “没本事没办法,既然有能力,就成全老妈的孝心呗。”杭雨笑着道。

    “臭小子。”杭有功笑骂一声,心里颇为自豪。

    他们都做出决定了,但是没有想到,外婆却拒绝了他们的好意。外婆认为她已经老了,就算做了新房子也住不了多少年,不希望女儿浪费钱。

    她劝杨氏不要想那么多,把钱留着给杭雨读书。

    “妈,钱的事情你不用担心,建一栋平房用不了多少。”杨氏劝道。

    “不是多少钱的事,没这个必要,你要是真有钱多,可以帮你两个哥哥和姐妹。我老了,住在哪里都一样,而且我已经习惯了这里。”外婆欣慰地道。

    外婆一点不笨,她知道孩子们的心思和困难,她的儿女们未尝没有想过孝顺她,把她接到家里住。但她的儿子有媳妇儿,媳妇不愿意,她的女儿嫁出去了,丈夫不愿意。

    但是外婆一点不怨他们,她觉得现在已经很好了。虽然儿女们没有接她回家住,但是每年都会送钱来,不愁吃穿,还能攒一些钱。

    说道钱的事,外婆突然想起来:“差点忘了,我准备了一个红包给小雨。”说话间她口袋里掏出一个红包,对杭雨道:“小雨,多买点好吃的,好好学习。”

    杭雨接过红包,不用看他都知道,里面是两张一百的。

    这点钱,是外婆省了一年省下来的,就为了过年给孩子。

第81章 秋卫的邀请() 
杭雨多少感动,杨氏是感动的不行,拉着外婆的手眼眶都红了。无论她怎么劝,外婆都不答应建新房,杨氏只能把杭雨开公司的事情说出来。

    外婆知道后十分惊喜,连夸杭雨有本事,却还是不肯建新房。她说事业要紧,不要为了一些小事耽误公司发展,杭雨说不会耽误公司,外婆就是不肯。

    老人家固执起来,杨氏和杭雨都拿她没办法,说了一大堆之后,杭雨明白过来,其实外婆并非担心钱的问题,她是真的不想离开这座充满记忆的老房子。或许这里很破旧,但是她住了一辈子,岂会一点感情都没有。老人家对故居的感情,不是现在的年轻人能理解的。

    现在的年轻人思维开放,哪里有机会往哪里跑,老一辈的人却讲究扎根。外婆已经在这里扎根了,或许她有时候也想住进新房子,但是沉静下来一想,还是熟悉的地方好。

    而且外婆很聪明,她不想让两个儿子难堪,保持原状最好。儿子没能给母亲做新房,一个外姓人给做了,乡里乡亲怎么看她两个儿子。两位舅舅要是丢了面子,肯定跟杨氏关系不好,进而对她这个老母亲都会有怨言。一家人闹到那种地步,只会更难过,外婆宁愿委屈自己。

    何况她并不觉得很委屈,就跟二舅说的一样,他们住的那么近,外婆有事走几步就到了。柴米油盐都不用担心,外婆吃了一辈子苦,觉得这样已经很好了。

    杨氏也看出母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