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清爽人生-第3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SL在向国内晶圆厂出售光刻机时有保留条款,那就是禁止用SL出售给国内的光刻机给国内自主CP做代工——只要中芯国际、华力微等晶圆厂采购的SL光刻机,虽然不影响给R芯片做代工,但却不可能给龙芯、申威等自主CP做代工、商业化量产。

    即便是用于科研和国防领域的小批量生产,也存在一定风险——采用陶瓷加固封装、专供军用的龙芯31500和在党政军市场使用的龙芯32000,只能是小批量生产,而且在宣传上也只能含糊其辞的说明是境内流片……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自主技术和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

    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芯国际都没办法搞到最先进制程的光刻机,只能去以色列拆二手生产线。甚至买二手设备都必须向美帝商务部申请经验证最终许可用户名单,明令禁止给国内研究所流片,谁让我朝是人家的头号竞争对手呢?

第687章 苏州新厂() 
    在sh视察几家科技公司后,杭雨驱车来到苏州,视察新建的屏幕制造厂。这家新工厂规模更大,设备更先进,制作出来的液晶屏已经达到高端水平。

    离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一定差距,但是拿到市面上,具有相当强的竞争力。

    工厂还没有建设完成,杭雨估摸着,是赶不上新款手机投产了。但不代表新款手机用不上新款屏幕,公司可以把设计拿到国外工厂代工。

    “公司投资了不少科技技术,力度和成果最大的还是屏幕研发。从目前的水平来看,再坚持三四年,我们应该有机会在这一领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新厂负责人江泉说道。

    江泉是从老厂调过来的资深管理人员,也懂技术,是谭宗钦的得力助手。他的年龄不大,只有二十八岁,身形挺拔硬朗,意气风发,很有干劲。

    在选择新厂负责人时,因为年龄问题,江泉遭到很多人反对。可能是杭雨起到了表率作用,谭宗钦也清楚他的能力,觉得可以破格提拔。

    江泉的表现也没有让人失望,干劲弥补了他在沉稳方面的不足,新厂建设进度很快,并没有遇到什么大问题,有问题也很快被江泉解决。

    大概想证明自己,江泉一直在建设一线,不辞辛苦。

    “就我们正在建设的生产线,其实已经可以拿出去宣传了。”江泉补充道。

    “喵星人的国产率还是太低,水平也不够称道,我们依旧以国外技术为宣传要点。等到我们真正有能力与世界先进企业竞争时,我才会把宣传要点转移到自研部件上来。”杭雨说道。

    “那就有的等了,我担心的是喵星人这样宣传,给用户形成了固定意识。”江泉看向杭雨的时候,突然闪过彼可取而代之这句话。

    不过仔细想想还是算了,杭雨的成就太可怕,江泉没那个信心。

    “我考虑过这个问题,意识固定以后,突然来个大反转,不是很有意思吗?”杭雨笑了笑,说道:“从市场反应来看,我国大部分民众的潜意识里,还是觉得洋货高人一等。凡事沾上了本子欧美,大家都会下意识地认为是好东西,我们的销售效果证明了这点。”

    “。。。不知道什么时候,这种情况才能好转。”江泉说道。

    “什么时候好转,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能抓住用户的心里。他们想要洋货,我们就给他们洋货,想要国产我们就给他们国产。”杭雨说道。

    “董事长高论。”江泉汗颜道。

    从这一句话,江泉便感觉到杭雨做人做事,的确与众不同。

    你说他崇洋媚外吧,杭雨做代购起家,帮助不知多少外国供应商向内地倾销商品,网上对他的代购平台也是褒贬不一。可是公司内部都知道,杭雨很积极地推进技术发展。

    说他爱国吧,可是杭雨又不宣传自研技术,很大程度上在抓洋货优势。可也正是这种做法,保障了公司的利益,使得公司有钱研发属于自己的技术产品。

    这是一个很矛盾的人,也是一个做实事的人。

    江泉这样想到。

    就在这时,一辆黑色奥迪开进工厂大门,随便停在离杭雨不远的空地上,走下来两个身着夹克,西装的中年男子。夹克男子四十多岁模样,比较威严,西装男子三十多岁的模样,提着一个公文包,落后一步走过来,看样子是夹克男子的助手之类。

    江泉看到他们,当即给杭雨介绍:“是玉山镇高官,姓刘,估计来看工程进度的。”

    杭雨当即迎上去,与刘爱民握手:“刘书记您好,我是江燕公司的董事长,您叫我小杭就行了。”

    原本面无表情的刘爱民闻言,露出笑容道:“杭董真是太谦虚了,别说我,就是省委来了也不能叫你小杭。要是杭董不介意,我便称呼你云山。”

    杭雨微笑着道:“没问题,长辈一般都这样称呼我。”

    两人都很满意对方的态度,聊了几句便很熟络的模样。

    “我们玉山镇不是第一次招商引资,但是像你们这样先进的科技制造企业,而且完全是民营的,我还是第一次见到。为了争取你们这个项目,我们可废了不少劲。”刘爱民说道。

    柏应只是建议杭雨把新厂设在苏州,却没有要求具体位置。苏州各地政府得知这个消息后,争相与江燕公司的代表团接触,十分热情,开出的条件也一个比一个好。

    土地贷款基础设施各方面,几乎完全满足江燕公司的要求。

    最后,公司还是看中玉山这边离sh比较近,且附近有几家水平较高的职业培训学校,可以很轻松地招聘到足够的技工,算是一种很不错的优势。

    “云山,你对新厂建成以后的效益怎么看?”刘爱民已经听过江泉的介绍,但是今天碰到杭雨这位正主,他还想听一下杭雨怎么说。

    新厂效益越好,当地政府税收越多,解决的就业越多。

    “别的不说,就我们自己的品牌手机,全国销量已经破千万了。也就意味着,我们可以自产自销,你们完全不用担心效益问题。而且我们的技术水平也比较高,虽然跟日韩很难比,但在国内绝对是首屈一指的。以我们的代工价格,到时候绝对能吸引一大批国产品牌的手机下订单。说不定一些国外的中低端手机,也会向我们下订单,到时候我就怕一个新厂不够。”杭雨很自信的道。

    “听你这么一说,我算是真正放心了。”刘爱民露出会心的笑容。

    “不瞒您说,我们在仙女镇的老厂,技术低一个档次,订单都接不完。我们公司跟国内很多手机产商合作,比如中兴,光是他们的订单就排满了。”杭雨说道。

    这就是拥有自研产品的好处,在当今这个时代,掌握一项先进技术,等于掌握了一台印钞机。江燕公司以后不干别的,专门做手机屏幕,都能成为一家大企业。

    “贵公司生意兴隆,将来还会开设新厂吧。”刘爱民说道。

    “如果开设新厂,我们会优先考虑玉山镇的。”杭雨说道。

    “好,我在这提前恭祝杭董事业顺利,红红火火。”刘爱民喜道。

    “谢谢刘书记的支持。”杭雨说道。

    抓住了一家新企业,除了得到这家厂带来的效益,刘爱民更看中背后的一连串利益。他做过很多招商引资的项目,早就想到了后续,前提是新厂的业务红火。

    而杭雨今天的承诺和介绍,让刘爱民看到了更多好处。

    且杭雨作为董事长,他的话更令人信服。

第688章 科技优势() 
    目前国内招商引资,大部分都是科技含量低的产业,外企不会把高技术企业放到我们这里。全国才多少高科技企业,而且大多集中在发达地区。

    而且现有的高科技企业,相当一部分还是国家支持的,专门做研究,却很难盈利。像喵星人的屏幕制造厂,科技含量高,适应市场,销量好的企业,可以说打着灯笼都难找。

    尤其是它的资本纯粹,值得信任,所以政府才那么重视。

    除了工厂本身和未来效益,还可以利用这家工厂,消化本土培养出来的高素质人才和技工人才,同时把这些稚嫩的人才,培养为成熟的人才。

    有了数量足够的成熟人才,就能利用这个优势,继续吸引其他类似的企业入驻。总之,这样的企业是任何一个地方都渴望招纳的,自然可以得到更多优惠政策。

    当然,杭雨是个本分人,不会因为对方好就得寸进尺。

    “听说你们公司正在推进互联网人才的培育,诸如大数据,游戏和网络金融方面。”刘爱民说道。

    “是的,莫非刘书记有兴趣。”杭雨说道。

    “不是一般的有兴趣,我们除了招商引资,搞好教育也是一大重任。而新型专业人才的培养,则是当前形势下的紧急任务,关系着一个地区的未来发展。”刘爱民很坦诚地道。

    当地是否有足够的,适合的人才,是一家企业入驻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为啥柏应强烈建议他在苏州建设厂区,其实也是为了杭雨好,因为苏州有足够的人才。

    刘爱民之所以对江燕公司的培育人才计划感兴趣,目的很简单,就是想赶上新时代。最好能把玉山镇打造成大数据人才培养基地,游戏人才基地,那玉山镇就牛哔了。

    以后就有源源不断的相关企业,奔着这些人才入驻玉山镇。

    江燕公司在大数据和游戏这块,无疑是国内领先企业,实力雄厚。消息放出去后,不知多少高校想跟江燕公司合作,目前已经签了好几家学校。

    不过想要把一个地区,打造成某方面人才基地,非得当地政府和江燕公司倾力奋斗不可。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杭雨还没有决定,选择什么地方集中力量。

    目前江燕公司的做法是多放几个篮子,最好是教育实力本身就比较雄厚的高校,希望它们能在一定程度的支持下,发生什么奇迹。

    “既然刘书记提了,回头我派几个人来考察一下,可以就合作。”杭雨从不把话说满,他知道玉山镇经济发达,但教育方面却不清楚。

    “随时欢迎。”刘爱民说道。

    “不知道刘书记想在哪方面加强教育?”杭雨问道。

    “最好都有。”刘爱民说道。

    “那就比较难了,我们的人和资金也有限。”杭雨说道。

    “资金不是问题,政府可以专项拨款,你们出人就行了。”刘爱民大气地道,这就是在发达地区当官的好处,想做点什么,基本不用担心资金问题。

    尤其是教育方面,科教兴国,刘爱民自然不会在这方面吝啬。

    “行,刘书记都说到这份上了,我要是再推脱便显得矫情。”杭雨说道。

    “无妨,谁合作不讲条件,只要能达成共赢就好。”刘爱民说道。

    杭雨点点头,感觉这位刘书记虽然面相威严,为人却很好说话。

    但事实上,刘爱民并非对谁都很好说话,只是他拿下新厂后,柏应特意给他打电话,让他通过这个项目,继续加强跟江燕公司的合作。

    虽然杭雨跟柏应谈过很多扬州的优势,但柏应心里还是认为,江燕公司在苏州地区增加投资力度,对大家都有好处,但他又不好直接干涉杭雨的投资。

    有柏应的提点,加上跟江燕公司加强合作确实有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