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清爽人生-第3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个难题,则是挑选人手。

    董茗的脑海里首先掠过同部门同事,因为商务部的工作比较特殊,大部分职员天天在外面谈客户,谈生意,董茗发现自己熟悉的同事竟然很少。

    就那么几个关系好的同事,似乎也不适合初创。

    “这甩手掌柜当的,什么都让我自己做。”董茗突然觉得,全权负责也不是什么好事,杭雨这样的领导也管得太宽松了。

    董茗只能耐下心来,更加投入地研究o2o模式,尤其是杭雨说的那几种业务。用了两周时间,董茗才写出一份可行性报告,上交给中心办公室。

    等待办公室审批时,董茗又去人事部,向他们了解总部的人才。人事部还算配合,但是只给她看基础资料,不给看详细资料,因为职员的具体资料都是保密的。

    只有一些基本资料,根本无法了解人家的能力。

第661章 三人行() 
    文易生就是他的一员大将,文易生要走他已经很心疼了。

    韩冬本想在他临走前,跟文易生吃顿饭,没想到他竟然在挖墙脚。要是文易生随便挖几个小卒就算了,特么挖的竟然是软件开发部的核心人员。

    “有你在还需要什么大将,你一个人就足够了。”文易生说道。

    “放屁,你要是再对我的爱将下手,你就不用走了。我马上打电话给董事长,让他换一个人去做新产品,反正公司有的是人才。”韩冬说道。

    “董事长决定的事情岂会朝令夕改,我要做新产品,必须找几个好帮手。咱们软件开发部不是没有将才,只是我们先来一步,他们上不来而已。等我们走了,你可以马上提拔几个人顶替,对开发部没有任何影响。”文易生说道。

    “那倒是,老钱和贝贝他们都很不错,完全可以提拔上来。”吴昆说道。

    燕京技术公司总共有572人,硬件开发部人比较多,有384人,剩余188人在软件开发部。

    毕竟是燕京,人才云集的地方,招聘一百多人岂会没有人才。技术水平比文易生和吴昆高的人有十来个,只不过来晚一步没有位置了。

    江燕公司虽然重视人才,但也不会完全无视资历。

    才华和资历两个东西,真的很难抉择,只能尽力做一个平衡。江燕公司偶尔也会破格提拔,但从来没有跳级和空降的例子,算是比较严格的。

    这是杭雨特别要求的,因为他相信,不管什么样人才,多少要经过一些历练才能当领导。如果才华特别厉害的,顶多升级速度快一些,但是绝不可能跳级。

    如果连两三年都熬不下去,这样的人才不要也罢。

    “什么情况,你们两个都想走。”韩冬心中不舍,共事那么久,肯定有感情的。

    “我觉得易生说得对,我们还年轻,如果现在不拼,以后就没机会拼了。如果失败了,董事长应该会允许我们回来工作,大不了从头开始干,反正我们有实力。”吴昆说道。

    “昆哥,你终于想通了。”文易生感动的泪流满面。

    吴昆笑着点点头,其实文易生刚提出来的时候,他就很心动了。

    看到两人基情的表现,韩冬暗暗叹息一声。

    “冬哥,要不你跟我一起。”吴昆见他一脸落寞,突然想了个好主意。

    “我也去!”韩冬眼睛一瞪。

    “又没说经理不能去,反正我们部门不缺人,你走了再提拔一个经理。我们三个能把操作系统做出来,我就不行做不成一个o2o平台。按我的理解,这个平台的潜力很大,估计跟江南商城一个档次。加上总部正在全力推进o2o模式,我们能得到很大的支持,基本不愁资金问题。冬哥,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以后公司很难有这么好的项目,难道你想去开农场。”文易生说道。

    萧自力开农场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在非洲澳洲南美北美都购置了很多土地,种植了大量蔬菜,还有养殖牛羊。丰硕农业公司生产的果蔬和肉类,一部分在当地销售,一部分运回国。

    江燕公司现在吃的,基本都是丰硕农业提供的果蔬肉类,其他食材则另外采购。大家吃过丰硕公司提供的食材,好评率很高,同时也谈论开了萧自力的事情。

    有的人羡慕萧自力,觉得他开农场很逍遥自在。

    但是上进心强烈的年轻人,则经常拿他开玩笑,大致意思是萧自力得了个不好的项目,没什么赚头。江燕公司作为互联网企业去搞农业,有点儿不务正业的感觉。

    “我也认为这个项目潜力很大,囊括团购酒店电影等业务,几条龙。这样的项目的确很难得,值得我们三个用青春去搏一次。”吴昆说道。

    “被你们这样一说,我要是不同意,好像我怕了似的。”韩冬摇头一笑。

    “你有什么好怕的,赚了那么多钱,房车都有了,就差个媳妇儿。不过我看你也不是那种早结婚的人,趁没媳妇儿,没有牵挂,可以拼一拼。”吴昆说道。

    韩冬想想也是,以前月薪几千都过来了,现在有房有车,如果售还股份还能得到一大笔现金,这辈子都不愁了。毫无后顾之忧,为何不拼一把?

    因为总部股份价值太高,售还股份,不可能一次性给予现金,将逐年完成。这么大的企业,必须保留一部分资金,防范市场波动。

    “好,我跟你一起。”韩冬很快下定决心。

    “ok,再找几个帮手就行了。”文易生说道。

    当软件开发部的其他职员,知道经理和两个主管都要离开时,有的人欢喜,有的人慌张。欢喜的人自然是想上位,慌张的人则搞不懂,怎么一下子走三位领导。

    好在韩冬当众解释清楚,并且公开招人,职员们很快稳定下来。

    不少职员愿意跟着他们一起出去创业,尤其是水平高,来的比较晚的职员。留在这里很难升职,一起出去创建新公司,一大把职位等着呢。

    不到一天时间,文易生就搞定了技术团队,一共28个人。

    软件开发部要正常运转,他们不可能带走太多人。

    “这三个家伙,真是够胆大的,全部撒手不敢了。”当杭雨得知文易生竟然把经理韩冬都忽悠走了,顿时忍俊不禁,这些家伙也不怕出乱子。

    好在他们是技术人员,如果是别的部门,经理主管一走,人心多半要乱一阵子。技术人员的心思大多比较纯粹,或者说懒得竞争,当得上管理自然好,当不上他们也不会强求。

    所以新经理和主管的事情很好安排,都不用请示,韩冬直接定下了。

    韩冬他们暂时没有离开燕京技术公司,而是单独开辟了一间办公厅,暂时借用公司的设备,开始了平台的制作。而董茗这边还在为人选而忙碌,她负责的是产品运营,晚一点也没关系。

    得知文易生已经开始工作,董茗暗暗加把劲,不甘落后。

第662章 轻重工业() 
    圆明园已经上线了,江燕阿里,华为中兴四家企业联手,经过全网推广,很快就在国内掀起一轮潮流,许多工业企业纷纷入驻平台。

    圆明园有三个平台,手工平台之前说过的,然后是轻重工业两个平台。以前把手工业划分到轻工业当中,圆明园的三个平台,算是一种新的划分方法。

    之所以这样划分,是为了让大家重视手工业。

    在诸多入驻企业当中,四家公司最重视的,自然是轻工业里面的高新科技企业。不过高新科技企业的数量比较少,入驻平台的就更少了,所以很难找到适合的。

    杭雨有空的时候,就登录圆明园,在上面寻找适合投资的企业。

    “中微半导体。”杭雨看到一个有点熟悉的名称,再看看董事长兼ceo的名字,他渐渐想起来了。

    这家公司在后世有点名气,是一个名为尹智遥的人创办的。

    尹智遥1962年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化学物理系,之后工作于兰州炼油厂,1973年转到中科院兰州物理化学所,后来尹智遥在北大化学系读硕士学位。

    1980年,他在美国一些亲戚的帮助下,来到加州大学洛杉叽分校攻读博士学位,三年半就拿到物理化学博士学位,到03年尹智遥一直在硅谷工作。

    开始是在intel公司的中心技术发展部门做电浆蚀刻工作。1986年转到lam研究所,开始是高级工程师,后来做到了技术发展经理。

    尹智遥负责彩虹等离子体刻蚀设备的开发,lam靠着一些非常好的产品成为这个领域的领先者之一。

    1991年,尹智遥来世界最大的百亿美元的半导体设备企业——美国应用材料公司,半导体设备厂商龙头老大,担任总公司副总裁。

    尹智遥负责同一领域的研究开发工作,先后获得了有86项美国和国外的专利,曾被誉为“硅谷最有成就的华人之一”。

    2004年,60岁的尹智遥毅然放弃了美国的百万美元的年薪,冲破美国政府的层层审查,所有的工艺配方、设计图纸都被美国没收。

    跟钱老的归国历程相似,但是没有那么困难,回国以后他创建了中微半导体。

    已经60岁的尹志尧放弃美国优越的物质待遇,回国创业,尹智遥表示:“给外国人做嫁衣已经做了很多事情了,那我们应该给自己的祖国和人民做一些贡献,所以就决心回来了。”

    与尹智遥一同回来的是三十位在应用材料、科林等国际巨头有着20—30年半导体设备研发制造的经验的资深工程师。

    在回国之际,所有技术专家承诺不会把美国公司的技术,包括设计图纸、工艺过程带回国内,美国方面也对归国人员持有的600多万个文件和所有个人电脑做了彻底清查。

    在回国之后,尹智遥团队从零开始,重新研发申请了专利,终于在2008年,中微半导体的刻蚀机开始打进国际市场。

    对于这种情况,国外公司无法接受中国人能在3年内做出高性能刻蚀机,应用材料和科林相继对中微半导体提起专利诉讼。

    在中微半导体拿出了关键技术的专利证据之后,两次扩日持久的诉讼都以中微半导体获胜告终。

    “这家企业不错,不仅科研实力雄厚,而且已经有一定成果,值得我们投资。”杭雨把中微半导体的资料发给岳勤四人,让他们也参谋一下。

    芯片内存都属于半导体产业,而我国半导体技术严重落后。

    想要做芯片内测,就得先把半导体的制造设备做出来,而中微就是做这个的。尹智遥这样一批高精尖人才,花钱都很难招聘得到。

    “团队阵容很强,可是他们三月份刚进行了第四次融资,我们现在又去投资,对方要不要先不说,关键是不太值得。”岳勤看了一下资料,很快提出疑问。

    “怎么不值得?”杭雨问道。

    “已经有多家企业融资,我们这么晚进入,占股肯定很少。而且他们做的刻蚀机,我们似乎并没有这方面需求,市场也不算特别大。”岳勤说道。

    刻蚀机是芯片生产制造的重要设备,不少人会将光刻机和刻蚀机搞混。

    其实光刻机和刻蚀机是两种设备,光刻机的工作原理是用激光将掩膜版上的电路结构临时复制到硅片上。而刻蚀机是按光刻机刻出的电路结构,在硅片上进行微观雕刻,刻出沟槽或接触孔的设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