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清爽人生-第3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夏明他们只是开个玩笑,却让谭京意识到了很多东西。

    “谭助理,你还有什么事吗?”夏明问道。

    “是这样的,我觉得光是瓷器还不够,商品太单调效果不好。一家超市想要生意好,就得进各种货物,品种越齐全越好,即便是销量较低的商品。我想添加一些手工艺品的门类,不管是否实用,不管是否畅销,总之得把货架充起来。”谭京说道。

    “没问题,你愿意的话就去做,公司全力支持你们。”岳勤说道。

    就这么同意了?谭京露出一丝愕然之色。

    在这之前,谭京想了很多理由说服他们,结果一个都没用上。岳勤答应得太痛快了,其他三人也没有反对的意思,连讨论环节都省了。

    这样的办事方法,让谭京有点儿搞不懂了。

    董事长创办这个办公室,难道不是大家一起讨论,举手表决才能决定吗?可是看他们的样子,有些事情似乎不需要讨论,谁都可以做出决策。

    “不用再考虑一下吗?”谭京问道。

    “你的建议很合理,小更新而已,我们任何一个人都有权决定。”岳勤说道。

    “我明白了。”谭京回道。

    看到其他三人都在认真做事,谭京发现自己想多了。

    中心办公室的机制跟传说中的内阁是不一样的,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杭雨把决策条件分了很多级。

    除了之前说的一亿,十亿,百亿级划分,涉及资金千万级的决策,岳勤和孙川其中一个人同意并起草报告,然后得到杨怡恩或杭雨的批准就能通过。

    不到一百万的项目,办公室其中一人批准就能通过。

    不过岳勤他们除了是办公室成员,各自还有职务,所以只能通过辖内项目。像谭京刚才提出的建议,涉及资金数目很小,而且提议合理,连起草报告都省了。

    这种机制不会降低杭雨对财务的管控,如果办公室在一天内,一周内,一个月内通过的小金额项目过多,积累起来达到一定数目,也要及时上报杭雨。

    财务部每周一次小检查,每月一次大检查,保证资金不会乱用。

    随后谭京在内地又滞留了一段时间,从调查部拿资料,亲自去各省寻找了一些手工艺作坊。竹木编制,丝绸刺绣,石玉雕刻等各种各样的大小物件,都在谭京的目标当中。他这么做的目的是充实商品库,一种商品,即便只有几个人买,也应该放到货架上。

    他这边每谈成一项商品合作,杜振华那边可以直接加入货架。

    谭京还在内地找合作项目,国际代购网已经陆续有了订单,令他颇为欣喜。一开始谈的瓷器制品陆续做出了五千多件,全部送到韩国那边,才一周多几天就卖了两千多件。

    说是定制,其实事先做好库存,顾客下订单后并不需要等待很久。

    “谭京,你那边打开路子找到方法就可以了,剩下的交给别人去做。”杜振华少了一个助手,工作忙不过来,他招聘谭京可不是做这些琐事的。

    “我暂时回不去,这边的工作还没搞定。”谭京说道。

    “怎么还没搞定,手工艺品的销量可以,用户反馈也不错,接下来叫人按照你的做法继续发展就行了,你还有更重要的任务。”杜振华说道。

    “现在一周才几百几千件的销量,所以没有出问题。如果我们继续推广,销量增加到一周上万乃至十万,供应肯定出事。”谭京说道。

    “叫那些作坊继续扩展,多招一些人应该不难吧。”杜振华说道。

    “电话里说不清,这样吧,回头我写一份视频报告给你。”谭京说道。

    “行,你尽快。”杜振华道。

    远在韩国的杜振华,并不清楚内地的具体情况。

第573章 谭京的改变() 
谭京很庆幸自己来了内地,否则他会对总部带着偏见,对总部的决定也带着偏见。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谭京再一次深刻的领悟到了这句话的含义。

    亲自到数十家手工作坊视察,了解,此时的谭京成了半个手工通。因此他发现了更多问题,总部下达的指令比较笼统,并没有提到这些问题。

    “一开始我也认为增加人手就能提高产量,而我国是不缺人手的。但是后来深入考察后我发现,手工艺产业门类很多,不是什么门类都能轻松招到人手。另外手艺人的收入不多,对不起他们的劳动,没有足够的报酬很难吸引更多人参与其中。”谭京说道。

    第一次跟董事长对话,谭京表面很淡定,心里却有所拘谨。

    见杭雨点头,谭京继续说道:“前些天我在一个木制品作坊,看到他们用不同种类,不同形状的木材,根据木材本身的外形进行雕琢,做成独一无二的木具。这样的木具没法制定款式,而且对手艺要求更高,产量更低,愿意做这行的人也更少。”

    “虽然少了中间商和销售商的剥削,但是手艺人拿到的钱依旧很少。因为这些手艺人上面还有老板,老板为他们提供设备场地,他们做工只能拿很少的薪水和奖金。我认为,如果想让手工艺产业真正兴盛起来,必须把他们头上的老板也去掉。”

    “还有很多手工制品本身成本低,但是在国外邮费高,顾客不想浪费钱。我们要做的事情说起来很简单,减少成本,增加手艺人的收入。可就是这么两件事,却都很困难,因为我们在国外没有自有的物流系统,很难降低邮费,反而是国内更适合推广。”

    杭雨想了想,说道:“你应该看过宝莲村的竹制品作坊,他们是联合制,每个手艺人都有股份,所以收入较高,售价也降到了很低的程度。我刚开始的想法,是先在国内推行这套联合制,让更多农村农民自己经营自己生产,不过似乎、、、、、、”

    “一般的手工业设备价格不高,很多甚至靠两双手就行了,而材料自产。可是即便拥有这样优渥的条件,大部分农民仍然不愿意投身其中,因为不是什么产品都有瓷器这样的销量。尤其是一些用度较少的偏门商品,更加卖不出销量,导致手艺人无法获得稳定收入。”谭京说道。

    “关键在于稳定收入四个字。”杭雨说道。

    对谭京的调查分析,杭雨感觉很满意,因为他找到了关键。

    材料自产,设备低廉,可是没有稳定收入依旧很难办起一家工坊。

    取材制材要时间,做工要时间,这些投入要算上去。

    对很多农民来说,即便只是投入时间,也是很大的一笔投资。因为投入了时间,却不能获得稳定的收入,对他们来说等于赔本了。

    还不如去种田呢,至少种了就有收获。

    农民的本钱太小,根本谈不上本钱。

    不是谁都有本钱,有勇气去折腾,这就导致杭雨最初的想法难以实现。

    农民为了获得稳定收入,宁愿给人打工,把大部分利益让给老板。

    “别光说问题,说说你的解决办法。”杭雨说道。

    “邮费这块我没办法解决,至于手艺人的利益问题,我觉得要加强宣传。另外我还有一个想法,不知道行不行。”谭京犹豫着道。

    “先说出来,行不行我来判断。”杭雨不喜欢属下扭扭捏捏的。

    “手艺人的利益之所以难以保障,一方面是他们自己没勇气和本事去承包。另一方面则是有本事开作坊开厂的人,也就是那些老板,对手艺人比较吝啬。加强宣传,可以让更多手艺人意识到联合制的好处,可以涌现更多类似的作坊。而老板吝啬这个问题,我的建议是咱们自己培训老板。我发现代购部的线下网络十分庞大,完全可以派人深入村镇,去鼓励和引导农民联合创业。”谭京说道。

    “自己培训老板,这个想法有点意思。”杭雨说道。

    听到杭雨的回答,谭京精神一震,觉得有门。

    不过紧接着,杭雨又是皱眉道:“我们可以派人去村镇宣传引导,可是人家会相信一个外人吗?还有一个问题,资金哪里来,我们公司可没钱搞这么大的阵仗。最后还有一个问题,人家把作坊开起来了,你们能保证销量吗?”

    谭京马上回道:“可以挑选当地人进行培训,最好是当地的大学生,他们素质比较高。而本金问题,我建议公司解决一部分,他们自己解决一部分。至于销量么。。。要循序渐进,另外加强推广增加销量。我希望能在代购网增加一个手工专区,国内也进行推广,解决一部分销量问题。”

    说完之后,谭京便热切地看向杭雨,希望他能同意。

    “我同意增设手工专区,至于培训大学生和投资问题,我得跟管理层研究讨论。”杭雨也拿不定主意,他觉得谭京的想法有点儿异想天开。

    如果谭京知道杭雨的想法,估计会很蛋疼,因为之前他说过这样的话。

    培训也是要钱的,想达成杭雨最初的目的,需要培训多少人?而且培训出来后不能让他直接走,还要继续给他工资,让他们去完成任务。

    完不成任务亏本,完成了任务,江燕公司也赚不到几个钱。除非杭雨也跟那些小老板一样,只分小部分利润给手艺人,可是那样一来等于违背了初衷。

    “走,咱们去中心办公室。”杭雨说道。

    来到办公室后,谭京复述了一遍他的想法,岳勤四人听完后反应跟杭雨差不多。

    “不是没有可能,但步子不能迈得太大,我建议先挑几个人去试试。一毛钱不投资,看我们的人有没有可能,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把农民联合起来。”孙川说道。

    “噗。。。你当是过家家呢。”岳勤正好在喝茶,差点喷出来。

    夏明和姜蓉也忍俊不禁,显然不认为这个方法有效。

    谭京看到四位老总笑话他,脸色十分尴尬,想钻到地里面去。

    “咳咳,说正经的。”杭雨瞪他们一眼。

    “我没有开玩笑,如果把作业模式最简化,是有可能的。”孙川认真地道。

    “怎么最简化?”岳勤问道。

    “订单分包。”孙川露出回忆的神情,说道:“我父母也是农民,以前我家里很穷,父母除了做农活之外,还会做点别的事情赚钱补贴家用。那时候就有一些小作坊的老板,把一些比较简单的环节,分包到农村家庭,做完以后他们会来收,按件计费。”

    “好像确实可以。”姜蓉认真起来。

    杭雨等人也是眼神一动,从孙川的话里找到了基础。

第574章 价格战() 
“用分包到家的方法,投资可以减到一个很低的程度,有些项目甚至可以不需要投资,要的只是付出一些时间和劳动,以及原材料的获取。另外我建议咱们做一部手工艺教程大全,把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各种手工艺制作程序给记录下来。”孙川说道。

    “好办法,这样一来不需要请人教授,可以看着视频教程自己学。”谭京一拍手道。

    这里说的是比较简单的手工艺品,不包括雕刻,刺绣这类较为复杂的。其实网上已经有很多雕刻刺绣之类的教程,但是一般人看了也很难学得会,还是需要人手把手教。

    “可以尝试一下,制作教程的同时让调查部确定十个目标,然后按照目标村镇的情况,培训出二十个左右的本地大学生,让他们分组去当地推广手工制作。效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