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清爽人生-第1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互联网发展和商业思维的限制,此时大数据并未应用在商业当中。

    “那你知道今年八月份,Google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在搜索引擎大会提出的云计算概念吗?这个概念跟大数据是相关的。”杭云山说道。

    “我听过这方面的消息,不过埃里克只是提出云计算的概念,你怎么肯定它跟大数据相关?”关永林更加惊讶了,杭云山明明不是一个技术性的人才,竟然也对互联网这么熟悉,而且貌似具有很强的前瞻性。

    “如果云计算是一个虚拟容器,那么大数据就是容器里面的水。其实大数据在很早以前就有了,不过没有商业化而已,我感觉云计算如果成功推广,绝对可以把大数据商业化。”杭云山说道。

    关永林细细一想,这个比喻挺形象的,作为一个电子信息工程学的教授,他对大数据还是比较了解的,只是没有往商业化这方面想。

    如今来到江燕公司,他的思维自然也逐渐商业化,感觉杭云山的说法很靠谱。

    “我们公司有个市场调查部,他们的作用就是采集数据,进行分析。但是市场调查部的人手再多,也不可能把全国的用户数据采集下来,用小部分数据进行分析和推测,其实并不靠谱。小额投资的话自然没关系,若是高达几十亿上百亿的投资,用这种方法未免太草率了。大数据的好处毋庸置疑,从海量数据当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准确率比传统的市场调查高出十倍不止。”杭云山说道。

    “若是大数据用在金融领域,啧啧,看来这种技术很有前景啊。”关永林眼睛一亮,又看到了一片新天地。

    “必须有前景,所以我打算开发云计算,在公司的各项产品当中使用大数据技术。我们需要跟国内一些知名的互联网企业合作,关永林,对于这方面你有什么看法?”

    关永林一听杭云山问他建议,心知机会来了,于是认真答道:“国内的互联网发展速度很快,以我们公司目前的能力,已经有资格跟那些巨头合作,或许我们还可以直接跟google合作,跟他们共同开发云计算技术。”

    杭云山微微点头:“我也想过和google合作,不过我们跟google的实力相差太多了,无异于与虎谋皮,而且对方不一定看得起我们。”

    关永林却不这样想:“云计算是google提出来的,而你提出了大数据的商业化。拥有大数据的商业化概念,我们跟google可谓志同道合,比国内那些短视的公司好多了。至于google能不能瞧得起我们,试一试就知道了,我愿意去跟他们谈。”

    杭云山眉头微皱:“我们只是提出一个大数据概念,而对方拥有自主研发的能力,若是提醒他们云计算和大数据结合的好处,我怕竹篮打水一场空。”

    他对google的信用表示怀疑,毕竟涉及到那么大的利益,你一个概念又没有专利,人家知道之后完全可以自己单干。

第二百零七章 一千万投资() 
“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把这个项目抓在自己手里,而不是给别人打工。”杭雨说道。

    “我以前没做过商业化的东西,但我也知道商人只讲利益,不管跟国内国外的公司合作,风险是一样的。”关永林说道。

    没有跟老外接触过,常常会抱有两种极端的想法,一种认为老外都是大好人,讲信用有爱心,恨不得把皮肤洗成白色的。还有一种则把老外当成洪水猛兽,认为他们的一切都是虚伪的。

    两种想法都不行,要用平常心去看待他们,不要崇拜也不要怕。

    “要不我们独立开发这两种技术,反正国外也是刚刚提出来,我们还有较为充裕的时间。公司现在的盈利节节攀升,我们可以打造一个较小的云储存中心,先在小范围内试用,等技术成熟了再扩张。”付磊建议道。

    “恩,这个想法可以。”杭雨说道。

    其实云计算的雏形很早就有了,最初叫做电厂模式,好比利用电厂的规模效应来降低电力价格,让用户用起来更方便,无需购买和维护任何发电设备。

    1961年,人工智能之父麦肯锡在一次会议上提出了“效用计算“这个概念。

    其核心借鉴了电厂模式,具体目标是整合分散在各地的服务器、存储系统以及应用程序来共享给多个用户,让用户能够像把灯泡插入灯座一样来使用计算机资源,并且根据其所使用的量来付费。

    但由于当时整个IT产业还处于发展初期,很多强大的技术还未诞生,比如互联网等,所以虽然这个想法一直为人称道,但是总体而言“叫好不叫座“。

    然后是网格计算,把一个非常巨大的数据问题分成许多小部分,然后把这些小部分分配给许多低性能的计算机来处理,最后把这些计算结果综合起来攻克大问题。

    可惜的是,由于网格计算在商业模式、技术和安全性方面的不足,使得其并没有在工程界和商业界取得预期的成功。

    今年刚提出的云计算的核心,跟效用计算和网格计算差不多,也是希望IT技术能像使用电力那样方便,并且成本低廉。但与效用计算和网格计算不同的是,随着互联网的技术成长,以及电脑普及度,拥有了市场和技术基础的支撑,使得云计算有了成功商业化的可能性。

    “独立自主研发,不仅需要大量资金,还要许多人才,这两点我们都达不到。”关永林还是更倾向于跟大公司合作,他以前在南京大学做过几个项目,深知国内的技术落后,资金欠缺。

    技术落后可以克服,资金欠缺就很难了。

    “没有人才可以招聘,资金问题我来解决,技术问题你们来解决。”杭雨说道:“四个产品投资五百万,云计算和大数据投资五百万,成绩好还有第二轮投资。”

    “第一轮投资五百万,可以让我来主持云计算和大数据的项目吗。”关永林听到这么多钱,马上把合作的事情抛在脑后了,几乎是本能地想要拿下这个项目。

    付磊看到他这么跳脱,心里颇为不满,我才是技术部经理。

    “我当初选你做主管的时候,就考虑到这个项目。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开发可以交给你,临时成立一个研发小组,你当组长,付云泽当副组长。”杭雨说道。

    “谢谢董事长,我一定做出可观的成绩来。”关永林大喜,感觉这个年轻人特别顺眼。

    “研发小组的人手可以从技术部选,或者跟人事部合作,叫他们招聘。具体什么要求,你自己去跟人事部商量,拟定一个名单给我看。”杭雨说道。

    “好,我明白。”关永林充满了干劲,一瞬间好似年轻了几岁。

    “付磊,你负责四个关联产品,不够人手找人事部商量,同样拟定一个招聘名单出来。四个关联产品,云计算和大数据,关乎我们公司接下来的发展,不容有失。”杭雨说道。

    “放心,我们一定尽全力。”付磊点头。

    以原创为核心的盈利模式,到云计算和大数据,今天杭云山抛出来的东西,让付磊和关永林燃起了格外炽热的激情。

    两种模式都超出国内的互联网发展很多,任何一种拿出来,都可以让一家公司崛起为巨头。当然,资金和具体运营能力还是很重要的,否则光有概念无法自主也不行。

    自从开辟特卖专场后,中国宝贝的月盈利再次突破,达到两千四百多万。加上微博盈利惊人,杭雨在第一轮拿出一千万投资,尚在公司的承受范围内。

    “你要同时开发四款产品,还要自主研发云什么。。。我不懂这是什么东西,但是同时投资这么多项目,对公司的财务负担太大了。”找杨氏批钱的时候,她表示应该步步为营,循序渐进。

    “云计算和大数据,是两种相辅相成,商业潜力巨大的技术。公司财务这块谈不上负担,早前我就说了,财务紧张是一件好事,说明金钱用在了实处,而不是存在银行发霉。”杭雨说道。

    “你一次投资一种项目,多花点钱我也愿意,你一下搞出这么多项目来,我怕技术部的力量分散,结果左右不行。”杨氏说道。

    “这个你放心,四个关联产品都有借鉴对象,技术也是比较成熟的。四个产品可以大幅度增加会员的价值,保证微博这边的盈利,也就一个月的利润拿出来投资。至于云计算和大数据,我本人的确没什么把握,但是不能因为没把握就不做。”杭雨说道。

    杨氏绷着脸,心想微博会员头一个月就入账上千万,而且还在缓慢增长。如果四个产品出来后,可以保持这个盈利,那么一千万投资倒也不算很大负担。

    大不了就当微博不赚钱了,中国宝贝这边还是有巨额盈利的。

    “好,我同意了。”杨氏说道。

    这边钱一批,不到三天时间,技术部和人事部拿出一个招聘名单来。

    付磊负责四个产品,需要音频,图库输入法这方面的制作人才,属于比较好找的,各方面的要求综合一共招聘二十个人。关永林负责云计算和大数据,自然需要硬件,储存,数据方面的人才,各方面要求综合一共招聘十六个人。

    看得出来,两人都在人事方面比较节省,付磊这边多半是因为技术难度没那么高,而关永林多半是怕花钱太多,杭雨受不了把项目给停了。

    这种事关永林以前遇到过,至今有心理阴影,所以他想尽量省钱,免得在资金方面刺激到老板。

第二百零八章 教授和打工() 
关永林跟人事部完成招聘名单后,并没有马上投入工作,而是回到南京大学找他以前的同事,也是一名电子信息工程学的教授,名为黄毅。

    “老黄,又在写论文,有什么新的研究成果。”关永林跟老朋友说话,语气显得很轻松。

    “你怎么回来了,等我写完再跟你说。”黄毅瞥他一眼,继续书写。

    关永林也不急,自己倒了一杯茶坐在旁边品味,等了十多分钟,黄毅似乎遇到困难,停笔思索。他安静地走过去看了一下黄毅的论文,发现他在写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算法的研究技术,包括粒子群算法,遗传算法,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等。

    “你成天写这些有什么用,懂的不爱看,不懂的看不懂。”关永林说道。

    “你这不是废话吗,不写论文怎么申请项目经费。”黄毅没好气道。

    以前写论文是为了评职称,以为当上教授可以摆脱这种局面,没想到教授申请经费还是靠论文。好不容易上了国际知名的科学专刊,比如sci,ei检索,通常也只能得到几十万经费。

    几十万说多不多,纯粹搞研究是很烧钱的,没两下就烧光了。再想申请经费,又要写点有水平的论文出来,好多教授没有研究成果,甚至抄袭别人的成果。

    “在学校里搞研究,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写论文上面了,经费等了一个月又一个月。做研究是个烧钱的活,研究成果如果不能商业化,赚不到钱,没有人愿意继续投资。”关永林早就看透了,他不愿在学校浪费时间,所以才狠下心离职找了一家公司。

    “别跟我提商业化,有的研究它就不是赚钱的,而是促进科学发展的。如果不赚钱就不研究了,哪里来的电脑,哪里来的飞机,总要有个过程嘛。”黄毅瞧不起他这种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