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清爽人生-第1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株刺柏地下生枝,根根恍若独立,又浑然一体,乃是难得的佳作。我也栽培了不少盆景,自认水平挺高的,却拿不出能跟它相比的作品。”刘盛建道。

    “好是好,可惜我刚接触盆栽,怕手艺不行把它种歪了。”杭云山说道。

    “是商业的朋友送的,还是内行人送的?”刘盛建问道。

    这株刺柏价值二十万左右,他心想若是商业朋友送的,以杭云山的身价不算什么。可若是内行人送的,那就有点问题了。

    “当然是内行人送的,您看我合作的都是什么企业,老外哪会送我这个,他们都直接送商品。”杭云山说道。

    上周搞尾货特卖,结束后剩下不少货物,有的供应商直接送给江燕公司了,说是带回去浪费运输费。这些尾货中的尾货很不好处理,特卖都贱,杭云山只能通过其他渠道流出去。

    “他叫什么名字,能否介绍给我认识?”刘盛建道。

    “叫做秦学芳。”杭云山道。

    刘盛建闻言心中一动,细细思索后道:“他是不是五十多岁,大饼脸,长得挺健壮的。”

    杭云山惊讶道:“你认识他?”

    刘盛建露出笑容道:“看来没错了,他应该就是上一届市委书记,在江都盆景圈子很有名的。不过也正是玩盆景太入迷了,工作上出了一些问题,不得不提前几年退休。”

    杭云山这才知道秦学芳的身份,点头道:“原来如此,看来这位老人家有点小故事。”

    刘盛建说道:“人的一生难免犯错误,好在他及时弥补了错误,及时抽身。其实秦老这人挺不错的,咱们江都能有今天的光景,秦老可以说功不可没。”

    杭云山说道:“可惜功不能抵过。”

    政府的事情他不方便多问,大概也猜得到那点事。

    “刘站长,我的手艺不精,要不您帮我栽培这株刺柏。”杭云山转移回之前的话题。

    “你知道功不能抵过,还想让我犯错误。”刘盛建板着脸道。

    收好茶叶好烟好酒之类的东西,已经有点烫手了,这价值二十万的艺术品,刘盛建可不想步入秦学芳的后尘,他还想更上一层楼。

    “又不是送您,你帮我栽培,东西还是我的。您难道忍心看着这么好一株刺柏,在我手里慢慢烂掉,实在是暴殄天物。”杭云山说道。

    刘盛建有种暴打他一顿的冲动,之前觉得这小子挺清白的,这会突然变成人精了。可是明知道杭云山的潜意思,刘盛建还是很难抑制诱惑,而且他真心舍不得这么好的盆景烂掉。

    刚听说秦学芳的故事时,刘盛建感觉很可惜,心说自己一定要把握好尺度。可是今天遇到杭云山的套路,刘盛建算是明白秦学芳为何犯错误了,这些人的送礼方式真心防不胜防。

    看到刘盛建犹豫不决,杭云山又道:“其实您没必要纠结,我不像那些奸商,要您帮我做违背原则和纪律的事情。我们江燕公司不需要走后门,之所以如此,纯粹是感激您的帮助。”

    刘盛建想想也是,有的人送礼是要走后门,杭云山送礼纯粹是感激,只要他不在工作上犯错误,想来上面也不会管的那么宽。

    “你小子,什么时候学会这套了。”刘盛建很快反应过来,指着杭云山道。

    “您别误会,我不懂这些东西,都是我妈教我的。”杭云山果断把锅扔给了杨氏。

    刘盛建还真相信了,毕竟杭云山那么年轻。

    又纠结了一会,刘盛建点头道:“好,我就帮你栽培栽培。”

    杭云山露出笑容:“多谢您的帮助,对了,您刚才说有好消息?”

    刘盛建点头道:“没错,开会的时候我把江燕公司的事情说了,齐书记高度赞扬了你主动配合政府,缴纳税费的事情。可以说你们公司的性质基本扭转过来了,市里面都表示支持。我们打算在十月底的省明星企业评选,把江燕公司列入提名名单。”

    杭云山欣喜道:“省明星企业评选,选中了有什么好处?”

    刘盛建说道:“省里面都关注了,又有那么多媒体报道,你还要什么好处?这下你都不用开记者招待会了,到时候往台上一站,什么广告都比不上。”

    杭云山说道:“我明白了,正好符合我们打造代购界标杆的计划。”

    刘盛建说道:“没错,你要好好表现。”

    杭云山连连点头,表示一定努力发展,争取成为明星企业。

    随后刘盛建抱着刺柏离开了,临走前还再三说明,只是帮他栽培。不过杭云山心里清楚,这株刺柏已经是刘盛建的了,这一帮可能就是一辈子。

    第二天,杭云山陪着秋雪燕去逛了一趟花卉市场,买回几株盆景。秋雪燕对盆景感兴趣,杭云山自然不会反对,有兴趣是一件好事。

    一周后,微博开通会员的用户增加到三十二万六千多,充值围脖总计七十四万两千多。换算成人民币就是一千零五十多万,月盈利一下子破千万,知道这个数据的高层和技术人员们纷纷表示震精。

    大家这才明白,为何之前杭云山说,总有一天微博会成为公司的中心产品。

    微博在123导航和百度,以及其他知名网站进行宣传后,用户数量节节攀升,现已达到一千二百多万,在内地互联网已经很有名了。

    拥有中国宝贝和微博两项成功的产品,杭云山对公司的竞争力颇为自信。

第二百零四章 运营公众号() 
“董事长,用户对会员公众号的评价下降的很厉害。”黄慧君作为客服经理,现在已经不用亲自接待客户,主要精力用在管理和客服部发展上面。

    中国宝贝和微博的客服,都是黄慧君的部门统管,有问题随时汇报。

    “什么情况?”杭云山心说会员开通不到一个月,评价突然猛降,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我总结了一下评论,刚开始大家对首页的小喇叭很感兴趣,所以有很多人开通会员。但是会员数量一多,小喇叭的作用迅速下降,现在可以说是鸡肋,所以很多人都后悔开会员了。”黄慧君把一部分评论打印成文件,交给杭云山阅览。

    杭云山看过她总结的文件后,搞清楚了用户的看法。

    他打开微博关注了几个人的公众号,看了一下他们的内容,释然道:“不是公众号不行,是这些家伙不会用,看来有必要教教他们。”

    公众号的转发功能没有限制,编辑功能更强,群发功能也很好用。不过这一切都建立在一个公众号的内容,是否可以抓住用户名的心里。

    好多店主开了公众号,原本是想增强宣传,可是他们只知道利用最简单的小喇叭,却不知道运营公众号,完全没有发挥出它的真正作用。

    “你回去工作吧,顺便把沈妙芙叫过来。”杭云山说道。

    “好。”黄慧君道。

    等待的时候,杭云山拿出以前蓝素素送的钢笔,在一张稿纸上书写前世的记忆。

    他以前玩过微信公众号,学了很多运营公众号的方法。虽然他没有运营成功,但是毫无疑问那些经验都是有用的,只是杭云山没那么本事而已。

    不可能每个人都运营成功,但是总要塑造出几个成功案例来。否则公众号没有吸引力,杭云山怕下个月会员都不续费,到时候微博盈利一场空。

    “董事长,你找我。”沈妙芙站在门口。

    “进来,先坐一会,我写点东西。”杭云山道。

    沈妙芙见他写的认真,于是保持安静,坐在杭云山对面。

    公众号的内容一直是核心竞争力,作为合格的运营者,需要走出只转发别人内容而不创作这个怪圈。内容运营要能拉近产品和用户的关系,培养忠实用户的同时提高用户的活跃度,并形成品牌的传播。

    内容采编的方法主要以下几点:一是在国内外大型网站获得优质的文章素材。二是对自己的文章进行分析总结。三是观察同行,去看他们的文章,去分析他的长处短处。

    杭云山写下了一些运营公众号的心得,诸如图文并茂的好处,内容为王,找准自身定位,可以用QQ论坛帖吧等其他渠道配合宣传,平时多积累素材,坚持天天写,告别错别字,耐心与读者互动。。。。。

    不要小看这些心得,都是微信公众号许多高玩总结出来的,如果能全部做到,基本上成功一半,再然后就是自身的创作能力。

    最后总结一句话,原创才是公众号未来发展的根本!

    杭云山一边回忆一边写,沈妙芙安静地看着他,突然觉得这个弟弟认真的样子很有魅力。以前杭云山给她的印象是会赚钱,这一刻沈妙芙感觉他很有才华,恰好她最喜欢有才华的男生。

    虽然不知道杭云山在写什么,但是那股气质,深深地吸引了她。可惜杭云山已经有女朋友了,沈妙芙只能偷偷欣赏,把感觉埋在心底。

    足足过了快二十分钟,杭云山突然抬起头来,喜悦道:“终于写出来了,你拿这份资料去参考,按照我写的去运营公众号,尽快完善运营公众号的方法。”

    沈妙芙被他吓了一跳,反应过来上前接过资料,看了一遍后诧异道:“原来公众号是这样运营的,有点像我以前工作的杂志社。”

    “确实很像,不过公众号是一个微缩的虚拟杂志社,而且不同人的公众号,定位不一样。你要找准我们公司定位,产品关联,具体怎么做你自己想清楚。”杭云山说道。

    “这方面我有经验。”沈妙芙说道。

    “我给你一个月时间,尽快把我们的公众号运营起来,总结经验完善这份资料,到时候我要公布出去,教教那些会员怎么玩。”杭云山说道。

    “恩,我明白了。”沈妙芙点头。

    因为时代的偏差,杭云山不敢肯定他的心得一定有用。而且他忘了很多内容,所以他写的资料只能用作参考,需要编辑部在实践当中完善。

    公众号的运营注重原创,杭云山心想编辑部两个人有点少了,沈妙芙和戚从心文学水平也不算特别高,于是打了个电话给人事部,叫他们扩招三个经验丰富的编辑。

    因为杭云山的绝对掌控,这种小事不用跟任何人商量,一句话就搞定。

    随后他继续跟进其他事务,一忙就是两个多小时。

    “董事长,这是试验田项目的最新报告,您看一下。”杜振华送过来一份文件。

    “恩。”杭云山对试验田很看重,接过来后仔细阅览。

    他一共安排了三个市场调查员进行试验田项目,分别是董志祥,常成,丰梁。

    三人都很擅长这方面的工作,董志祥和常成都利用了当地的十多家中介所进行工作,效果很好。丰梁则用了搞市场调查的方式,先收集资料,找准客户定位,然后一一上门拜访,使用电话邮件等方式联系。

    根据文件显示,董志祥和常成的业绩更好一些,丰梁虽然跑的勤快,却不如他们。杭云山着重看了董志祥和常成二人的报告,对他们利用中介所进行推广的方式很看好。

    董志祥专注于中介所的推广方式,而常成还用了丰梁那套方法,具体方法也有一些区别,业绩则相差不多。他们把自己的工作过程,经验总结了一下,并且都认为线下分销的方式很好。

    “有植树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