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明末当皇帝-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却没有投入正式生产。

    或者说,是皇帝看不上这种炮。

    有工匠提议发展青铜炮,不过因为成本太高,被朱由校给否决了。青铜炮是一种一直沿用到十九世纪中期的火炮,相当于**战争期间,英国人用的火炮很多都是青铜炮。当时的青铜炮所用的材料实际上也是特制的,性能接近于钢材。

    而此皇家钢铁公司已经正在组建,能够用平炉生产出低碳钢了,朱由校自然是否决了这种研发方向。重点在于,目前铸造铜钱要用很多铜。

    因为前线明军急需装备火炮,以加强广宁防线。所以朱由校连日前往皇家军工厂,与工匠们一同参与到了火炮研制。

    因为最近朝堂上闹得不愉快,或者说是东林党频频吃瘪之下,东林党为了描绘朱由校的昏庸,再次加大了流言的散播力度。见皇帝整天又往军工厂跑,‘铁匠皇帝’的绰号再次广泛流传。

    “这群人真是闲的蛋疼啊!”朱由校对这样的流言十分不屑,依旧是我行我素,丝毫没有辟谣的意思,只是觉得东林党的行为实在是闲得慌。

    这时,京师又有传言,说昏庸的铁匠皇帝,将皇家银行的银子大量挪用于个人享乐,已经造成了数百万两银子的亏空。一场针对皇家银行的挤兑行动,正在迅速酝酿。

    锦衣卫和东厂原本就是严密布控关于皇家银行的流言,朱由校自然也是第一时间就知道了消息。

    只是早就做好了提前准备的皇家银行,甚至都懒得辟谣,面对来势汹汹的挤兑风波,完全就是一副无所谓的态度。p:今天就一更!

    。。。

第089章:挤兑风波(一)() 
“听说了没,皇帝把银行的钱挪用去享乐,听说要在宫内修建十几座大殿。↗,”

    “我还听说,皇帝还要效仿商纣王建酒池肉林。已经挪用了银子数百万两。”

    “什么数百万两,我听说已经挪用了上千万两了。”

    “什么?这么多!”

    “是啊!赶紧去银行把银子取出来吧!去晚了可就没了。”

    “同去,同去。”

    大街小巷,酒楼茶馆里到处都是谣言满天飞,迅速就引起了无知民众的恐慌情绪,满大街的老百姓纷纷奔向皇家银行,生怕去晚了就拿不回银子了。

    在挤兑潮发生之前不久,通州商会和晋商票号已经将存入银行的两千万两白银全部取出,意想着皇家银行会因此资金紧缺,进而被挤兑倒闭。

    此时的北直隶各州县,大量老百姓都把手上的余钱存入了皇家银行,从而吃点利息。这年头%的利息,还是非常可观的。在这个资本比较紧缺的时代,银行给%的利息也很正常。毕竟主流的投资项目还处于一片空白,这些投资项目的回报率如果连%的利息都赚不到,那这生意真的是不要做了。

    这种年才有%的利率,比民国时期的银行利率要低一些,民国时期的银行,很多存三年就有%的利率。只是这个年代,毕竟只有大明皇家银行开出了存款利率,所以非常吸引人。

    大量老百姓在皇家银行的鼓励之下,将零钱攒下来,然后存入大明皇家银行。

    此次谣言一起,这些老百姓顿时全慌了。前去皇家银行各分行挤兑的老百姓排起了一道道长龙。

    所有人都争先恐后,生怕取不回银子。

    面对这些挤兑的老百姓,以及一些存入了大笔银子的富商、权贵,大明皇家银行一律二话不说,直接照办。

    朱由校的内帑的银子是放在皇家银行的,但并不是给皇家银行用来投资,也不吃利息。只是方便采购物资的结算活动,以及用于皇家银行面对挤兑风波的时候应急所需。

    此时朱由校的内帑,已经拥有了将近万两白银。

    半年下来,琉璃制造厂所制造的玻璃制品,在全国再次盈利万两银子。因为销售不是当初那么火爆,所以进入下半年的时候,玻璃制品已经进行了第一轮的降价,什么至尊豪华版试衣镜,价格已经下降到了万两,价格直接砍了一半,降价起到了不错的效果,很多值钱舍不得花那么高加强买玻璃制品的富裕阶层,在降价后便出手购买了一些。同时琉璃制造厂还推出了眼镜,此时的中国也有眼镜,只不过是用水晶打磨而成,成本比较高。

    税务局上半年则一共在北直隶收税万两,基本上所有和普通百姓无法挂钩的经济活动,都被征了税。

    官盐销售方面,也已经扩大到了北直隶各城镇,几个月下来盈利了4万两。但是私盐在农村依旧普遍存在,只是在北直隶的城镇之内将私盐,以及其他商人所贩卖的官盐都全部清除一空。

    大明皇家银行也产生了微弱的盈利,通过给皇家资本以及民资提供贷款业务,盈利了万两。而铸币方面开始成为盈利的主力,大半个月下来也盈利了余万两。

    这些盈利加在一起,就有将近万两。

    李三才的资产陆续变卖之后,又得到了万两,这当然不是李三才的所有不动产,只是其中一些优良资产被皇家资本所消化了,例如土地、商铺等等。

    还有辽东、东江明军的军费,并不是一次性给完,而是每个月陆续的给。并且很多作战物资,都是皇家军工厂,以及济民粮行来提供,所以军费并不需要拨出去,而是把物资运往前线。

    这些银子林林总总的加在一起,上千万两的白银储备,足以让大明皇家银行因对此次挤兑了。

    大明皇家银行目前也仅放贷了多万两白银,就算是所有储户将银子取出,内帑依旧还有万两银子。

    此前贷款放不出去,主要还是没有足够的投资项目获规模。

    如今皇家农业公司,以及济民粮行都走上正轨,形成了一套运营模式,已经产生了巨大的资金需求。

    只要撑过这次挤兑,当资金回流的时候,大明皇家银行反而能获得巨大的利益。

    “大爷,您一共在皇家银行存入白银两,存期为年,您已经存了大半年了,目前拥有利息两钱4分。您要是现在取出来,这些利息可就没有了。”柜台前,工作人员对一位前来取钱的老大爷建议道:“本行还是建议您继续存储。”

    “不存了,我要取出来,全部取出来,这是老朽的棺材本呢!”老大爷有些急切的说道。

    “好吧!马上给您办理,您要银子还是银元?”银行的工作人员也不多说了,面对这些普通老百姓他们还是会劝上一句的,听不听就是他们的事情了。

    “银元吧!这东西好用。”老大爷说道。

    “好的,需要我们派人护送您回家吗?”工作人员一边让人去清点银元,一边对老大爷问道。

    “要的,要的。”老大爷也不放心,生怕路上被人抢了。很快老大爷拿到了块银元,以及4个大铜元。银行马上派了三名京营士兵,将老大爷护送回家。

    此次前来取钱的老百姓实在多,所以朱由校从京营抽掉了大批兵力,前往皇家银行个分行维持秩序,并护送储户回家。

    这样的服务,倒是让不少老百姓感觉贴心不已。

    “我要取款,我要取款。我存了一万两在你们银行。”这时候一个富商排着队进了柜台,工作人员说道:“您要取多少银子?”

    “全部取了。”富商急匆匆的说道。

    “不好意思,现取超过两,需要提前三天预约,您可以进贵宾室进行预约,三天后我们会准备好银子。”工作人员对该富商说道。

    “什么?三天后!三天后你们还有银子?”富商当场发飙了,愤怒的拍着柜台,工作人员冷着脸说道:“请不要扰乱银行的运转秩序,否则后果自负。”

    “我**你娘,今天这钱你们给也得给,不给也得给。”富商当场撒泼起来,柜台内的银行工作人员立即喊道:“来人。”

    随即只见两名京营士兵冲了进来,讲撒泼的富商直接拖了出去。

    其他大储户见了,一个个脸色煞白,都怕银子取不出来了。但也只能无奈的前往贵宾室进行预约,一个个心里后悔得要死,当初为什么要贪这%的年利率啊!进了贵宾室的大储户们,一个个预约取款的时候,银行工作人员一个字都不劝。

    这些固定存期的银子,提前取出可是一分钱利息都没有的。对于那些普通老百姓,银行工作人员还是比较尽责的进行了奉劝,而这些大储户,他们想要取,银行还巴不得呢!这能让银行省下一大笔利息支出,毕竟这些钱本身也没有贷出去。

    p:感谢rabil同学的支持,本书的第一名舵主。

    。。。

第090章:挤兑风波(二)() 
京城,关于大明皇家银行亏空的谣言越来越离谱,有说皇帝要建十几座宫殿的有之,还有什么酒池肉林的有之。

    酒池肉林这种谣言,简直无脑之极。有了商纣王的表率,哪个皇帝还会傻bb的去搞什么酒池肉林。要享受也会找其他项目啊!干嘛非要酒池肉林?

    但是这样甚至能拉低智商的谣言偏偏就有人信了,慌慌张张的跑到皇家银行挤兑去了。

    挤兑的人实在太多了,队伍已经排得把街道都堵上了,银行工作人员依旧是不紧不慢的给前来挤兑的百姓取款。

    从早上辰时(点)到下晚上戌时(点),银行外面的人依旧不见减少。这样的群众活动实在是少见,不过银行已经到了打样的时候了,没有取到钱的百姓,只能明日再来。打样的时候,人群发生了一些骚动,但是京营士兵在现场很好的维护了秩序。他们将长枪横在身前,把群众挡在了外面。

    第一天的挤兑,随着银行打样而结束。第一天取到钱的,纷纷感叹自己运气好。而那些没有取到钱的,此时依旧担惊受怕。特别是那些取到钱的,纷纷怂恿他们赶紧把钱取出来。

    这些提前把钱取出来的储户,此时已经损失了利息。他们自然希望别人也和他们一样,有的是出于好心,有的是出于歪心,其中总总不一而足。

    第二天,挤兑依旧在持续。有些老百姓,甚至直接在银行外面连夜排队等待,根本不理会什么宵禁。由于原因特殊,京营安排了几名士兵在边上看着。

    第二天点整,各个银行照常开业。

    银子一车接一车的运入了各个分行,然而这样的现象,并不能让储户们产生什么信心。因为那些大额存款的储户需要预约三天,那些小额储户都想着,三天之后银子肯定没有了。

    而那些拥有大笔存款的储户,看着这些运进去的银子,也是一个个害怕得要死,三天后还有没有银子剩下了?

    第二天前来挤兑的储户反而比第一天更多了,很多第一天没有反应过来的储户,或者离得比较远的储户,此时都不辞辛苦的敢来,加入了挤兑活动之中。

    人依旧太多,第二天那些小额存款的储户,能取出的银子的,只有十分之一左右,主要是银行工作人员就那么多,营业时间也就那么长。

    第二天晚上,各银行分行外面,已经是黑压压的一大片人,正好夜里也不冷,他们随便带了点什么毯子,就睡在银行门口了。谁敢插队,马上就会引起一阵怒骂。好在有京营在现场维护秩序,否则说不定得打起来不可。

    这样得情况一直持续到了第四天,进行预约的那些大储户,这天都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