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明末当皇帝-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复出?想升官?

    没问题,只要听话,这些统统都有。

    朱由校最近政治手腕又有些进步,想起清末袁世凯说的一句话:一手拿着刀子、一手拿着银子,听话的给赏,不听话的吃刀。

    等联络了一片马仔,朱由校就能对东林党那几个大佬下手了。

    “嘿,明年的军费,貌似也有着落了。”朱由校喜滋滋的想,今年的军费本来还要东拼西凑一番才能拿得出来。可是李三才的资产让朱由校发了笔横财,这才让军费顿时宽松起来。可是明年的军费还是让人头疼,这下让朱由校瞄上了叶向高等人。

    抄家就是爽,横财哗啦啦的往脑袋上砸。

    随着朱由校将大笔军费发出,孙承宗的手头顿时宽裕了起来,明军连日不断加固广宁防线,并在广宁囤积大批粮草、火药、箭支等作战物资。

    此时的辽东明军,因为朝廷还有军饷发下,军阀花还不是那么严重。军队不像崇祯年间那样,只有武官的家丁能够作战,其余明军就像是弃物一般。熊延弼上任后整顿军纪,辽东明军的底子还是可以的。

    所谓广宁铁骑这年头也还没有出现,祖大寿此时也仅是一个比较出众的辽东武将。孙承宗上任后,选定了三名武将进行栽培,一是祖大寿,二是满桂,三是赵率教。并将辽东明军进行了重新的编制。

    总的来说,此时的辽东明军,还是在朝廷的掌控之中的,军阀问题还不是太严重,只是有了一个雏形。

    只要朝廷的军饷不断,这些军阀就发展不起来。毕竟朝廷有饷发下去,明军士兵也不需要依靠这些武将活命。

    孙承宗接到圣旨后,也将明军中的工匠大部分都转移到了皇家军工厂,只留下一些负责维修装备的工匠。

    与此同时,皇家军工厂也送来了一大批装备让孙承宗挑选、采购。

    只是皇家军工厂的所制造的武器装备显然还不太健全,很多装备并不生产。例如三眼铳、弓、弩皆无。

    为了满足前线订单,皇家军工厂已经开始研发、制造这些装备了。毕竟不是经营,其他明军对武器装备的需求也不太一样。朱由校觉得,在京营的模式还未彻底摸索出来之前,突然改变前线明军的装备结构,反而可能会出问题。

    除此之外,朱由校此前还下旨在九边抽调精锐夜不收(侦察兵)一千人,前往东江镇组建‘游击军’。为了能招募到真正的精锐,朱由校开出了月给军饷两的待遇。p:第一更,求票票!每次冲榜,星期一榜单上那些书总是像吃了春药一般凶猛,昨天兄弟们很给力,在首页站稳脚了。今天到了星期二,那些书马上就痿了,现在本书已经上升到了第名,和前面差距不大,现在是我们反扑的时候了。还请兄弟们发功祝我一臂之力!

    。。。

第072章:装备与新军() 
大明辽东军队的军器供应,大部分移交给皇家军工厂生产之后,皇家军工厂迅速确定了各种装备的制式化生产。

    弓、弩、三眼铳、炸炮(地雷)这些武器都开始列入皇家军工厂的生产范围,同时皇家军工厂开始研制火炮。

    朱由校一纸调令,将全国大部分炮匠都调到了皇家军工厂。

    很快皇家军工厂就送了一批装备到辽东,孙承宗很辽东武将们拿到这些军器后,不由交口称赞。

    皇家军工厂生产的战刀、战斧、长枪,还有扎甲的质量都极为过硬。同时皇家军工厂的燧发枪也得到了一些将士的欢迎。燧发枪相比鸟铳来说,操作起来方便多了,而且质量过硬,杀伤力较强。

    弓弩方面更是受到了极大的称赞。

    皇家军工厂的弓箭,弓身用的是北方的硬木,角材用的是南方的牛角,弓身上则是用牛筋,材料都是上好的。

    这样一把弓制作下来,成本达到了十两左右。成本最高的自然就是水牛角,上好的水牛角,相当于一头牛的价格。

    北方的弓和南方的弓,各有优劣,北方是弓身材质比较好,南方多是用竹子之类的材质。南方则是角材比较好,北方只能质量更差的山羊角。

    弩方面只造了很少一批,明代的弩在威力上是不如宋代的,主要是受元代禁弩影响,同时还有就是火器出现后,也一定程度上取代了弩的作用。代弩的发射机关要比前朝的发生机关要简单,这种弩的拉力和射程要远逊于唐宋时代的弓弩。不过皇家军工厂造出的弩在性能上还是比西方人要强上一些的。

    皇家军工厂拥有很多工匠,会造弓弩的工匠也有一大堆。要说弓弩,此时还是中国的比较先进。

    欧洲人此时用绞盘的钢弩,威力实际上仅是中国秦代水平。然而仅仅是这样水平的弩箭,就把欧洲人快逼疯了,整出了越来越夸张的板甲。

    西方人的钢弩之所以性能差,主要是钢材在蓄力方面是最差的。板甲这种玩意,实际上在防护能力上也是比不过中国扎甲的。

    别看板甲把全身都保护起来了,但实际上只有两三厘米那么厚。箭支的受力面积是很小的,极易射穿板甲。因为板甲没有回旋的余地,一旦超出承受范围就会被射穿。相比之下,扎甲、鳞甲这样的结构,箭支射在铁片上,铁片会向后顶,有一个缓冲过程,一块铁片顶在身体上,顶多也就是疼一下。

    所以西方人的板甲,是完全不适应大明国情的。

    西方人造出板甲,只能说是脑子比较一根筋。因为西方人用的是逻辑思维,习惯一条线的联想下去。中国用的则是类比思维,像是一个面,相比逻辑思维来说,类比思维显然是更高级的思维方式。

    这种思维上的差异,从后世的手机操作系统上就能看出来。西方人的手机,例如照片处理功能,就一定要从相机里进去。国产手机则会把这些不常用的功能,放到一个工具箱里面,或者从相机中也能进去。

    所以习惯了类比思维的国人,刚接触国外的操作系统时,多多少少都会不太适应。

    欧洲人的类比思维尽管更低级,但也有他们的优点。例如在打仗的时候,他们无法攻克一个军事堡垒,那么欧洲人想的是,是不是火炮威力还不够?于是屁颠颠的跑回去研究威力更大的火炮。

    如果换做中国人用类比思维来思考问题,则会将目光转移到堡垒内部,通过政治、外交手法来瓦解敌人,或者干脆想办法绕过去,攻击敌人堡垒的后方。

    ‘耿直’的西方人,弄出奇葩的板甲也是十分正常的。

    皮岛之上,此时皮岛码头已经修了一遍,能够同时停靠十余艘大船。第一批武器装备也运到了,基本上都是燧发枪、战刀、战斧、长枪、扎甲这些京营的制式装备。

    然而得到这批装备的毛文龙却是大喜过望,他在辽东这么多年,从来没见过这么多打造精良的装备。

    特别是燧发枪,质量极为过关,试过之后竟无一杆炸膛,而且发射也比火绳枪方便多了,这让毛文龙更是意外,不解的道:“想不到这批军器竟如此精良。”

    话说翰林院文章,武库司刀枪,光禄寺茶汤,太医院药方,号称京城四大笑话,盖讥名实之不相称也。

    只要是京城发来的军器,火器是最危险的,经常是一用就炸。其他弓箭什么的,也要数把才能改成一把。

    “这是皇家军工厂所造,乃是皇上亲自设立的。”张炎对毛文龙说道。

    “有了这些军器,组建一支强军不在话下,若是按照皇上的对敌策略,我东江军必可在山区所向披靡。”毛文龙一脸欣喜,信心十足的对张炎说道。

    “那就看毛总兵的了。”张炎并不是很了解战场的事情,而且皇上也告诉他不要胡乱插手军队的指挥,所以张炎如今只管军纪。

    大量物资被运送到皮岛,毛文龙的征兵活动也迅速展开。从岛上的百姓中挑选青壮,组建东江军。

    毛文龙自然是有信心击败野猪皮,实际上这年头的野猪皮战斗力也就那样,只是明军在武器装备上,以及纪律、后勤上实在太烂。士兵吃不饱、穿不暖,又没什么纪律,如何和野猪皮打仗?

    此时要钱有钱,要粮有粮,而且士兵对野猪皮苦大仇深,有足够强大的凝聚力,只要抓好军纪就没问题了。

    没过多久,京营第五步兵师被调到了东江镇,足足有一万人马,不少京营士兵在海上吐得稀里哗啦,神色有些萎靡。在岛上休息了几天,很快也就生龙活虎了。

    第五步兵师师长叫章扩图,是京营五个步兵师当中表现最好的,第五步兵师在整体训练上要比其他四个步兵师高出一截,因此得到了朱由校的重视。这次前往东江镇与建奴作战的任务,也就落在了第五步兵师头上。

    这是一支没有经过战争检验的军队,章扩图心中是有些紧张的,同时也带着些渴望,毕竟这是建功立业的机会。

    随着京营第五步兵师一同到来的,还有三十多名锦衣卫,负责协助毛文龙构建情报系统的。

    最后到来的是从九边挑选出来的精锐夜不收,九边军户日子不好过,皇帝开出每月两的军饷,吸引了一大批军人参与选拔,终于选出了这一千名夜不收,这些夜不收也将成为‘游击军’的主力,到了东江镇便是基层军官。表现出色的将成为高级军官,军饷还会提升。

    人员、粮草、装备陆续到齐,东江军开始迅速组建。

    毛文龙如何组建什么战术的军队,张炎是不管的。但张炎很快让毛文龙见识到了什么叫严苛的军法。

    军政委、指导员负责维护军纪,执法队负责执行。

    岛上的百姓也受到了妥善的安置,岛上的老弱全部发给土地垦种,能战的青壮中挑选出了两万人,用于组建东江军。其余的也都分配去垦种土地,毛文龙收复的十几个岛屿能种的都种上。

    剩下的百姓,则用船队转移到北直隶,安排到皇庄中垦种。孤寡儿童则送到京城,朱由校在京城成立了一个‘皇家孤儿院’,专门收留各地的孤儿。

    这些百姓安置工作,都由张炎此次带来的大批统筹人员负责,加上登莱水师的协助,整个东江镇很快就变得井井有条起来。

    正在组建的东江军,也可以视为一支新军。这支军队在组建之时,便被朱由校介入了。充足的作战物资、严格的军法,都不同于传统的明军。

    这支新军正在迅速成形。

    p:第二更到。

    。。。

第073章:准备铸币() 
李三才被抄家之后,李三才的那些家奴也受到了一定的处罚,不少人都被锦衣卫抓去劳改了。

    不过劳改时间倒是不长,普遍只有半年到一年。纯粹就是雁过拔毛,顺便从击败名家奴身上压榨劳动力价值。

    这些人当中最爽的就是周通才了,这段时间周通才感觉自己简直就是身处于‘梦幻’之中。

    因为提供线索有效,皇上亲自赏赐了一万两白银给他,简直就有一种被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砸中的赶脚。

    一万两白银,皇帝的慷慨让周通才感到不可思议。他并不知道,朱由校此时为了形成了一个与他有相同利益的利益集团,自然要足够大方。如此才能形成一个稳固的利益集团,从而与其他利益集团相抗衡。

    一手拿着刀子,一手拿着银子,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