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明末当皇帝-第4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明代则是人民彻底登上历史舞台的一个朝代,统治者的思维模式有所转变,但因为蒙古的统治,摧毁了宋代的资本体系,生产力出现了非常严重的倒退,所以建国的时候,也没有发展国家资本,但在限制资本方面还是有足够意识的,然而口子却在嘉靖时期被撕开了,商人获得了入场券,演变成了官僚资本这个严重的社会毒瘤。

    这个毒瘤的产生,是体制腐化的结果。任何一个朝代,经历两百多年,体制必然是会出现腐化的,这一点也不可避免。

    所以纵观历史,华夏从古至今,内部是精英阶层与人民的矛盾,人民与精英阶层即有合作又有斗争,外部则是与蛮夷组建的军事贸易集团的斗争。

    生产力不发达的时代,精英阶层占据主导地位,带领人民抗击蛮夷的军事贸易集团。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精英阶层开始走向消亡,但又阻碍人民的武装。而生产力的发展,又让农业全球化时代不断发展,到两宋时期农业全球化达到巅峰,全球贸易又让蒙古这样的军事贸易集团也走向巅峰。

    明王朝不发展贸易,主要是为了摧毁农业全球化体系,因为这个体系让异族获得了强大的军事力量,而华夏在农业全球化时代,军事方面是没什么优势的。从这一点上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蒙古在明代一直没有对明王朝产生真正的威胁,如果不是后期官僚资本的产生,满清也不可能崛起。

    明代开创的人民模式,被官僚资本颠覆了,而满清时期则让整个民族陷入了历史低谷,华夏也从民主变成了奴隶制时代。但满清灭亡之后,新中国的成立,人民第二次登上历史舞台,这一次则是生产力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代,人民在军事武装方面已经很容易了。

    明王朝的君主制,本质上并不是一种落后的体制,反而是一种比较先进的体制。皇帝的至高无上,本质是建立在人民利益的至高无上的基础之上的。人民对皇帝,有的只是尊重,而不是畏惧。人民的利益被损害,有皇帝帮他们出头,开国的时候人民甚至可以把贪官污吏绑到京城去。

    而且皇帝不可能贪污,皇帝损害人民的利益就是损害自身利益。所以大明的君主制,实际上是一种民主集中制,皇帝的至高无上,就是人民的至高无上。而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时代,人民是没办法行使政治权利的,因为权力尽管是人民赋予的,但人民要从事很多重复性的劳动,根本没那个时间去参与,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权力交给一个信得过的人去掌控。

    这个掌控权力的人要能够信得过,就要把这个人的利益与人民的利益高度捆绑,而皇帝的利益则是与人民利益高度捆绑的。所以皇帝也是人民的脊梁,有个皇帝反而能让人民感到安心。

    当然这个制度也不是无懈可击,因为皇帝也是人。是人就可能会昏睡,就可能会被蒙蔽。而且人都是有欲望的,有些皇帝则可能会沉迷享乐,而忽视了对国家的治理。所以这个制度,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朱由校穿越过来之后,很多东西都是照搬后世新中国的模式,这要是放在其他朝代是完全行不通的,但大明因为与后世新中国有较大的本质共性,所以照搬后世中国的很多模式,在这个时代还是行得通的。

    而在武装人民军队方面,随着朱由校不断的发展火器技术,如今也是渐入佳境,无烟火药已经发明了,很快枪械、火炮的威力也就会有一个巨大的提升。武装人民就变得容易,过去冷兵器时代,武装一个普通士兵,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不论是时间还是成本都非常巨大,而且还未必能和从小就接触冷兵器战争技术的蛮夷比较,只能依靠精英文化与蛮夷抗衡。

    如今进入火器时代,一个普通士兵只要训练两三个月就可以拿着枪走上战场,三点一线瞄准之后扣动扳机就能解决掉敌人。

    朱由校目前推行的改革,也并不彻底。他要改变权贵的世袭体系,以及那群皇亲国戚,特别是繁衍一大堆的皇室子孙,不寻求人民的支持是无法成功的。

    所以朱由校现在也要武装人民,不仅仅是在军事上的武装。还要在文化上对人民进行武装,在思想上对人民进行武装。

    全民义务教育的普及,一方面是是工具的普及,让人民具备学习文化的工具,以及提高生产力的工具。而发展生产力,是提高人民地位和生活水平的核心。一方面则是提供思想武装,让人民具备阶级斗争意识,并且为他们提供阶级斗争的理论指导,让任何反动派不敢逾越雷池半步。

    同时人民掌握了文字工具,就可以看报纸,可以关心国家政治。所以朱由校如今要做的就是,让人民形成政治共识,并且靠全民教育,逐渐形成一个全民高度一致的政治舆论,从而对行政体系中的官员进行全方位的监督,甚至是对皇权进行监督。接下来的改革,甚至是皇位的继承机制都要变,不能再无脑的采用皇长子继位的模式。

    朱由校已经有了一个初步方案,那就是在皇家教育方面先严格把关,然后让皇子们参与考试,而考试则由人民进行监督。从而通过考试,把有能力,又具备基础意识的皇子选拔出来当皇帝。

    官员可以通过科举制选拔,皇帝为什么就不行?

    朱由校已经给皇子们改革了教育制度了,不再如同过去那样简单的由大臣给皇子上课,现在虽然也是由大臣授课,但朱由校对授课内容已经做了具体的规定,甚至是亲自编写了皇室教育的教材,教他们什么是皇权,什么是人民,人民与皇权的关系,以及什么是损害人民利益,什么是保障人民利益,培养他们对事物的基本判断能力。

    而皇权也从过去的天授神权,在朱由校这里变成了民授神权,人民即是天,天子亦是人民之子。

    这套理论暂时还只是在皇子的教育上使用,随着改革的持续,这套理论就会用在那群皇室宗亲身上了。大明皇帝从人民中来,也应该回到人民中去,那群皇室宗亲也应该回到人民之中,直系过三代直接降为平民,不再享有任何特权,也没有任何从业限制,朝廷也不花钱养他们了,自谋生路去吧!

第483章 经济政策() 
千里冰封,万里飘雪,冬季再度来临,天启十五年的冬季更冷了。乾清宫内,火炭已经烧得暖洋洋的,朱由校正在里面看着地图。

    这是一张画着铁路网的地图,天启十五年,北方的铁路干线已经完全竣工,各州县的铁路支线,则在继续修建。

    而在战略铁路方面,东北、蒙古、西域,都已经有了铁路主干线,铁路支线也是在陆续完善。

    同时在长江流域,铁路干线则在继续修建,明年也就可以竣工。江南,以及福建、广东等省份的铁路,则是今年刚开始勘探、动工,铁路干线还要等个几年才能建设完毕。

    “南方铁路网,是接下来的重点建设项目。而且明年西南地区也将进入改革,铁路也要尽快修进西南省份,让铁道部尽快拿出一个全面的规划。”朱由校对蒋德璟吩咐道。

    “是,陛下。”蒋德璟应道。

    “第三季度财政状况如何?”朱由校问道,蒋德璟报告道:“第三季度财政状况良好,特别是江南等地商税征收,财政收入达到9亿元。国企在南方完成资产重组之后,财政收入还会进一步增长。”

    “那就尽快。”朱由校点头道。

    “预计今年全年的财政收入,可以突破35亿,比预期还要多出5亿左右。”蒋德璟说道。

    “如此甚好。”朱由校点头道,他之所以要在南方尽快修成铁路网,主要是为了发展工商业,如此一来税收增长速度就很快了。

    至于农业方面的税收,全国改革之后,撑死就是3亿元不到。此时朝廷这三十多亿的税收,主力还是国企纳税,再加上国企上缴的红利。之所以发展得这么快,还是因为北方重工业体系已经形成,并且在采矿、钢铁、机械制造等方面开始形成较大规模。当然也离不开,商品的出口。

    天启十五年,大明出口的商品再度增长,特别是对印度的商品输出。出口的钢铁制品,基本上都是国企炼钢厂的钢铁所制造的产品。广东佛山一带的铁锅什么的,现在都竞争不过北方国企制造。这些都是技术进步,带来的庞大红利。

    北方重工业是起来了,南方的轻工业只要有了铁路网和蒸汽机等技术的应用,也能迅速繁荣起来。

    相比之下,轻工业是彻底向民资开放的一个产业,民资进入的门槛也比较低。而重工业同样也对民资开放,但是重工业周期长、见效慢,利润又没那么高,民资通常不愿意投资。

    但是重工业的一个好处就是更稳定,不论怎么发展,重工业生产出来的东西都是值钱的,都是实打实的重资产运作。而且利润虽然没轻工业那么高,但是规模却是可以做得很大。所以这个领域主要还是国企为主力军,朝廷现在也有这个资本发展重工业。

    南方的轻工业一旦发展起来,老百姓的民生也就会进一步的得到改善。重工业主要是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作用明显,而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提高生活质量更明显的还是轻工业商品。

    现阶段朱由校的经济发展思路,就是通过发展生产力,同时由朝廷出钱建设各种民用基础设施以带动就业,老百姓有了收入就能消费商品,工商业就进一步发展,工商业的发展又带动就业。

    特别是在这样年景好的时候,更应该建设民用基础设施,而不是把钱浪费在一些战争方面。

    尽管现在朱由校正在筹划对全球的殖民体系,但并不意味着朱由校会往里面投入太多的费用,在军事武器还没有发展上去的时候,大明更应该发展内部。

    同时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随着建设的不断深入,工业产能是会走向过剩的。因为当某一时期巨大的需求突然爆发出来的时候,必然会驱使市场建立起足以供应这个需求的产能,但工业商品很多都是耐用品,需求过了之后就会出现一个需求不足的时期,而巨大的工业产能,会让大部分行业变得做什么都不赚钱。

    产能过剩,则会引发经济问题,从而导致大量失业等等。

    当然本质的原因,也有生产力的提高,财富逐渐集中,而人民没有那么高的购买力,就是手上没钱购买那些商品。

    解决工业产能过剩的一个好办法,就是发动战争。

    因为在工业产能过剩的时候,国家或者银行是印不出票子的,因为票子印出来贷款给谁不是国家说的算,而是市场说的算。银行不可能把钱贷给那些做什么都亏本的行业,只能贷款给某一个赚钱的行业,例如资金涌入房地产。从而一大群人拿着银行的钱,跑到村口赌博,赌自己不是最后一个接盘的。

    这个阶段的货币政策已经失去效果了,继续印票子只会让银行发生大规模的破产。和产能过剩并存的还有债务问题,随着市场的繁荣,必然会有很多基础设施、商业活动是从银行贷款来完成建设的。

    一旦市场出现风险,这些债务就成了银行系统的定时炸弹。所以相比战争,银行破产这种金融灾难显然更为恐怖。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时候,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