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明末当皇帝-第3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在孟加拉,那些印度人就无法完全享受到这样的标准,不过也是有机会的,只要居住和工作时间超过五年,并且会说汉语,也可以享受到这样的基本保障标准。

    相当于,那些刚刚进入孟加拉的印度人是享受不到这种待遇的。但是工作了一定的时间,大明也还是会给予他们提高基本生存权方面的保障标准。

    大明的商品涌入印度,对印度的冲击是非常巨大的,问题在过去一年当中已经出现了。

    而且天启十四年,双方贸易规模继续扩大,问题持续恶化。

    印度的自然经济模式遭到冲击,越来越多的手工业者失业。随着大明在孟加拉地区进行改革,已经受到了不少地方千年世家的排斥,而且卧莫儿王朝也开始重视明王朝的商品输入问题,双方矛盾越来越大。

    只不过战争结束还没多久,印度没有胆量马上再次发动战争。

    大明孟加拉总督名叫李化民,是天启二年恩科一甲进士,在地方锻炼了十年之久,终于在去年成为了封疆大吏,被派遣到了孟加拉。

    在完成了对孟加拉的制度改革之后,李化民开始积极与印度各个土邦联系和沟通,向他们保证大明并没有想要革他们命的意思,以试图消除那些地方土邦对大明的排斥。

    效果还是有的,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土邦选择了和大明合作,推动贸易的进行。因为大明的商品可以很高效率的掠夺财富,那些土邦的大世家,自然不管下面印度百姓的死活,他们只要利益。

    买办是存在利益的,既然大明的商品输入成为既定事实,那么还不如和大明合作,自己来当这个买办,从中谋取利益。大明为了商品输出,自然也愿意分出一部分利益给这些土邦世家分享。

    于是强强联合之下,庄家通吃。

    而且那些土邦家族发现,尽管大明的商品会导致税收减少,但是这些税收是按照比例上缴给卧莫儿王朝的,但是商业收入却是不需要上缴的。而且商品经济对农村自然经济造成冲击之后,对那些印度百姓的掠夺效率更高,即便大明赚取了其中的利益,他们所获得的利益也比原先要多,而且还加大了贫富差距,贵族老爷的狗腿更多了,成本还更低了,变得更加尊贵了。

    在这些利益的驱使之下,一批土邦世家开始和大明展开合作。

    而这些与大明合作的土邦,还可以把商品转手卖到别的土邦,从别的土邦掠夺利益,这些土邦世家买办的实力开始提升,一批亲明土邦势力开始被组织了起来。

    大明通过这样的手段,基本上实现了拉拢一批土邦世家的目的。随着倒向大明的土邦增加,那些反应迟钝的土邦世家,则被排斥在买办集团之外。

    毕竟利益就那么多,如果没个土邦世家都能得利,那么大明就没有利益了。

    通常大明会选择该地区最强大的土邦作为代言人,这叫优质合作伙伴,这些强大的土邦作为地头蛇,能确保大明商品在周边土邦流通,至于进去的税收是多少大明不管,大明只管把货物卖给他们,再从他们手上收购原材料。他们能在其他土邦把商品税收谈到多少,看他们各自的本事。

    如果是弱小的土邦,那就做不到这一点了。

    李化民还向那些买办土邦势力出售武器装备,加强他们的武装力量。这些土邦军队,一旦到战争时期,估计只需要随便贿赂一下,就会临阵倒戈。因为大明统治印度,能给他们带去更多的利益,而卧莫儿王朝没办法。

    对于印度这种联邦制的国家,很容易被外部势力从内部分化了,只要有足够的利益,他们才不管整个国家的利益。本身印度,就像是一个很多邦国的联合体,各自视自身为一个国家。

    那些弱小的土邦则被孤立,被打压的则是卧莫儿王朝。

    大明在印度的布局在天启十四年大致成形,正在持续的对印度进行商业掠夺。这样的商业掠夺,相比历史上英国人对印度的掠夺模式来说,算是温和许多了,但掠夺速度却是并不算太差,因为历史上的英国人没有大明这么多的商品。

第453章 南非黄金() 
随着炎炎夏季的来临,朱由校并没有跑去避暑,而是在京城研究着继续向外扩张的事情。

    大明内部局势这一年一片大好,北方基本上是全面稳住了,接下来几年时间里,只要不出什么太大的意外,南方改革基本上也没什么问题。

    大明如今也占领了南洋、澳洲。向北则占领了外东北,以及蒙古草原,向西则推进到了中亚巴尔喀什湖地区。

    中南半岛如今越来越像是大明的后花园。

    不过问题还有很多,第一个就是南洋地区的开发还不彻底,很多岛屿并未纳入开发范围,刚刚成立没几年的金州省(苏门答腊)也只开发了一部分,岛屿上的土着还没有彻底解决。

    有些岛屿则没什么太大的开发前景,上面的土着则是基本上不管的。

    目前南洋开发程度最大的也就是吕宋岛、爪洼岛,以及马六甲地区。同时婆罗洲也开发了部分地区,不过上面的土壤不是那么肥沃。

    另外还有不少岛屿资源还是比较丰富的,但也还没有纳入开发的范围。

    “在南洋地区,还是要继续对土着进行教化。”朱由校早朝的时候对众位大臣指示道,“要让那些土着,尽早的拥抱文明。”

    “陛下所言有理。”沈潅附和道。

    不过大明对这些土着的教化,都是建立在先征服,再教化的基础之上的。要说完全正义,显然也说不太上。

    但是皇帝铁了心要占领南洋那些有价值的岛屿,上面的土着要是不收拾了,这也不好安排百姓过去开发。

    “另外东北移民情况如何了?”朱由校问道。

    “从年初到现在,已经移民一百三十多万人过去了,今年移民东北的人口预计可以达到三百万左右。”民政部官员出列回答道。

    “铁路呢?在东北修得如何?”朱由校问道。

    “铁路主线已经快修到外东北了,东北的铁路支线在各地也开始陆续修建,基本上三年之内就可以形成一个大致的铁路支线。”铁路总局方面出列回答道。

    “那农业部呢?”

    “有民政局和铁路总局配合,东北商品粮耕地资源开发方面,基本上五年之内可以完成一个大致的开发。”

    “启禀陛下,商品粮供应是无需担忧的。如今北部地区已经有东北商品粮产区,以及河西走廊、关中平原、华北平原这四大商品粮产区,北方商品粮供应完全足以自给。而南方则有湖广商品粮产区,以及中南半岛各国商品粮进口,足以维持内部的稳定。如今的问题是,商品粮产区的产出逐渐增加,如何协调增加市场需求的问题。”蒋德璟出列说道:

    “所以臣以为,继续扩大铁路建设规模,把更多的农业人口从土地中释放出来。城镇人口增加,也就能够消化掉这些不断增长的商品粮产能。至于协调方面,则使用粮食储备来进行缓冲。储备多时,则加快农村人口城镇化。粮食储备下降之时,则放缓速度。”

    “此法可行,你们拟出一个具体方案。”朱由校点头道。

    目前大明最大的问题,就是协调好市场。要是市场协调不好,经济就要陷入混乱。毕竟此时大明经过改革之后,商品经济已经占据市场主流了。特别是农业商品化,在东北绝对是程度最高的。

    自从开始向东北移民开始,就从来没有考虑过构建农村自然经济,东北农业几乎全是商品经济类型的。

    粮食产出之后要能卖得出去,要是卖不出去这样的模式就维持不下去。而此时商品粮生产规模还在持续的扩大,生产效率是非常高的。所以必须增加城镇人口,把那些生产效率不高的农业人口从土地中持续释放出来投入建设之中,这样才能加大商品粮需求。【△网。。】

    说白了,就是继续进行圈地运动,从而把人口从土地中释放出来。并且在圈下来的土地上,建立商品农业模式。

    商品粮生产规模越大,意味着能够抽调出来投入建设的人口就越多。完全不同意昔日的模式,昔日要是如此大规模的抽调人口出来搞工程建设,早就天下大乱了。

    而如今参与建设的工人能够拿到工钱,工钱能够买到粮食和各种商品,百姓日子能过得下去,也就能够维持下去。而且工钱还不低,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

    朱由校如此重视商品粮产区的开发,主要还是为了确保粮食供应,以获得更多的人口投入建设。农业是工业的基础,人要搞工业,起码得先吃饱肚子是不是?

    “今年澳洲移民了多少人口过去?”朱由校继续问道。

    “半年之内,已经移民了十五万人口前往澳洲。主要是农牧业人口。如今澳洲人口已经打到将近五十万,臣以为澳洲移民速度可以暂时放缓,等待我大明海上运力大幅度增长之后,再大规模向澳洲移民。”蒋德璟说道,“同时美洲地区,如今移民也达到了五万人,但与大明的商品经济衔接略微脱节,也应该暂缓移民。”

    朱由校思考片刻,感觉海外移民此时确实有点脱节了。毕竟现在海外人口,主要是从事农牧业生产。

    矿业暂时因为船只运力不足,没有太大的搞头。而制造业就更没有了,而其他原材料开采发面,并不是每个地方都有那么充足的资源。

    想要大规模的向海外移民,唯一的办法就是提高海上运输能力,从而使得一些活动变得有商业价值,才有可能在海外发展矿业,并且发展其他更多的产业。

    商量来商量去,最终朱由校只好决定暂缓海外移民进程,减少海外移民数量。不过同时,又增加海外据点建设。

    计划在北美洲西海岸,多建立一些据点,先为日后大规模移民做好准备。同时在澳洲,加大探矿规模,并且先规划道路建设方案。条件成熟了,把大批移民或工人运输过去,就可以开工。

    “启禀陛下,黄金部队在南非地区已经发现了金矿,不过具体储量还不明朗。”工部矿业主管官员出列汇报道。

    原本只以为是一个很平常的上报,但却让朱由校龙颜大悦。

    南非发现金矿了!

    这绝对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啊!

    这意味着大明可以开采到大量的黄金了,朱由校当即决定向南非增兵,派遣过去的部队可以先当矿工用。

    一方面加强对南非的控制,一方面使得大明在南非有足够人手开采金矿。

    南非地区,此时并没有那么多的黑人,毕竟黑人生产力不高,而南非大部分地区是没有黑人的。

    对于南非黑人,朱由校很快就想到了布尔人的种族隔离政策。相当于把黑人集中到一块地方,让他们形成一个国家一般来进行管理。

    这样的政策不错啊!特别是在这个年代,根本没有什么人权问题。而且大明把那些黑人集中起来,帮助他们提升文明水平和生产力,改善他们的生活水准,这也是一件好事啊!

    把黑人集中在一个省,也归为帝国子民进行管理,只不过限制其户籍迁移,只要在行政上不要横征暴敛,也没什么问题。

    于是针对南非的情况,制定出的一套行政模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