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明末当皇帝-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显然,这样的惩处力度,已经让所有官员都感到恐慌,于是不管是东林党还是齐楚浙宣党,都跳出来反对。

    这年头谁不贪污啊!

    皇帝这样牵连三族,他们都有中枪的风险啊!就算感觉自己不贪污的官员,也感觉自己有躺枪的风险。

    “呵!众爱卿提起祖宗法,可知太祖是如何惩治贪官的?”朱由校轻笑一声,然而却让群臣感到浑身发冷。

    朱元璋惩处贪官,那是抽筋扒皮,各种酷刑。想起来,就让人害怕。

    东林党正欲争辩,同时和皇帝好好在商税上辩论一番,朱由校自然不能让东林党牵着鼻子走,打了个眼色,锦衣卫指挥使田尔耕当即出列喊道:“臣锦衣卫指挥使田尔耕有事起奏。”

    “准奏。”朱由校说道,完全不按东林党的节奏走。一群官员还跪在地上,皇帝好似根本没看见。

    “启禀陛下,东林一党贪腐严重,厂卫仅是稍稍一查,便牵出诸多贪腐罪臣,且还有铸币案此等大案。臣以为,当扩大彻查范围,将所有贪腐官员全部问罪。”田尔耕启奏道,朱由校神色看起来十分心动。

    东林党哪里还坐得住啊!

    礼部尚书孙慎行马上急切的反驳道:“启禀陛下,臣以为东林之内贪腐小人却有一些,然大多都是清廉之臣。”

    一群东林党纷纷出列叫屈,一个个都恨不得在脸上写个大大的‘廉’字,还真怕皇帝彻底清查。这次皇帝清查东林党贪腐,随便抓到一点罪状就是牵连三族,这哪里受得了啊!并且纷纷攻讦齐楚浙宣党官员贪污**。

    齐楚浙宣党见此情形,纷纷跳出来抨击东林党官员,刚才还团结在一起反对牵连三族的‘战友’,马上就起了内讧。

    一时间朝堂之上,犹如菜市场一般闹哄哄的,一个个攻讦不断,争得面红耳赤,神态与市井泼妇无比神似。

    朱由校乐呵呵的坐在龙椅上欣赏这场撕逼大戏,场面十分精彩啊!

    争吵了一会,双方见争不出什么结果,只好纷纷跪地大呼:“请陛下圣裁!”

    现在轮到朱由校当裁判了,朱由校嘴角露出一丝笑意,一些官员看到皇帝的笑容,心里纷纷明白,他们已经跳进皇帝挖的坑里。只不是阴谋,而是摆在台面上的阳谋。为了各自利益,总有人会跳进去,一个人跳进去了,别人也就跟着跳下去了。

    经过这些日子学习、感悟,此时的朱由校已经不是刚穿越那会的菜鸟了,对政治运作的流程、技巧已经有所感悟,只是实战经验还不是太丰富。

    今日一试,马上让他成了‘裁判’。既然是裁判,那么双方都要讨好他。但这种小裁判杀伤力有限,无法造成实质性的‘大规模杀伤力’。

    “朕以为,贪腐现象已极为严重,不过为官清廉的臣工还是很多的。由厂卫全面清查确实不太妥当,不如这样吧!提前进行京查,将害群之马全部逐出朝廷。”朱由校一副思索的样子,然后缓缓说道。

    提前京查?

    这简直让东林党和齐楚浙宣党,如同狗看见了热翔,全都骚动起来。到底谁能抢到这坨热翔?

    京查是六年一次,到了明末已经变成了打击异己的‘核武器’,东林党人抢到这个差事,就能将齐楚浙宣党逐出京城,反之亦然。

    与是东林党和齐楚浙宣党纷纷举荐‘刚正不阿’的‘人才’,以主持京查。这个党派刚举荐一人,马上就遭到其他党派在人格、品性上的全方位攻击,一个个屎盆子疯狂的扣在对方脑袋上,攻讦完了又举荐自己党派的官员,马上又遭到政敌的攻讦,场面和野狗抢食毫无本质区别。

    这是一场更加漫长、激烈,并且目标明确的撕B大战。这下朱由校看戏时间顿时延长了不少,有官员跪地请求圣裁的时候,朱由校便一副犹豫不决的模样,说道:“众爱卿继续,继续,让朕想想。”

    于是接着撕B,朱由校继续作壁上观。

    齐楚浙宣党原本是信心满满的,以皇帝登基以来的所作所为,明显和东林党的矛盾最大。按理说,这京查差事,应该落在他们头上的。于是一个个‘作战勇猛’,只是皇帝却迟迟不做决定,实在让人神伤。

    东林党这边很多人则感觉不太妙,但是一见这形势,好像又不是那么糟嘛?有希望就要争取,一时间东林党凭借人多势众、胡搅蛮缠,攻讦起来反而占据了上风。

    朱由校此时已经从小裁判,变成了大裁判。双方轮番上阵吵了将近半个时辰,估计也是弹药用得差不多了,决定分出最后胜负,于是双方纷纷跪地高呼:“请陛下圣裁!”

    “此事事关重大,众爱卿容朕好好思虑思虑。”朱由校并不马上做出裁决,现在是时候抛出胜利条件了,朱由校在朝堂上并没有贴心的官员替他表达意愿,田尔耕等人又不太合适,于是直接说道:“南京铸币贪腐不断,这铜钱代表的是天家的脸面,若是出了差错,后果不堪设想。朕思虑许久,决定撤销南京铸币之权,交由皇家银行铸币,众爱卿以为如何?”

    一些东林党核心反动派,听了皇帝的话之后,皆是一脸便秘之色。落于下风的齐楚浙宣党同样不是很高兴。要是他们能占据上风,这铸币同样也是他们捞钱的大好项目啊!而且这次东林党被查出铸币案,牵连出一片,这个职务他们争取一下,极有可能易手的。

    铸币这块肥肉,东林党和齐楚浙宣党都不想吐出来。但是浸淫政治多年的各党,怎会不懂政治交易?

    皇帝明显是要和他们进行政治交易,只要哪边支持铸币权移交给大明皇家银行,那边就能得到主持京查的差事。PS:晚上同学喊吃饭出去了一下,第二更补上!

第061章:全是算计(冲榜求票)() 
朱由校抛出‘京查’,就如兵法所云‘攻其所必救’,不管是东林党还是齐楚浙宣党,都无法坐视京查大权被对方获得。一旦丢掉了这个差事,那就意味着政治斗争的失败。

    既然是一次政治交易,那自然是手快有,手慢无。

    “启禀皇上,铸币确实是关乎天家脸面之事,置于南京确有不妥之处,还请皇上将铸币之权交由皇家银行。”

    “请皇上撤销南京铸币之权。”

    反应过来的东林党人,纷纷出列大呼,一致赞同皇帝将铸币权交给大明皇家银行。齐楚浙宣党因为组织松散,所以慢了一拍。

    “好,传朕旨意,即日撤销南京宝泉局,铜钱交由皇家银行督造。”朱由校一锤定音,那边齐楚浙宣党这个时候自然也不可能跳出来反对。

    于是乎,朱由校登基以来,第一次在与东林党的交锋中占到了便宜。

    东林党这么果断的放弃铸币这块肥肉,主要也是遭到了京查的威胁,再则南京铸币案被牵连出来,东林党接下来一段时间内也无法保住这块肥肉,那干脆当成整治交易的筹码丢出去拉倒。

    “陛下圣明。”东林党跪地高呼。

    “众爱卿也都是忠孝节义之臣,有众位爱卿辅佐,何愁天下不兴啊!”朱由校一副欣慰不已的神色,随即十分干脆的拍板道:“主持京查的人选,就由众爱卿自己表决吧!”

    东林党官员顿时一阵狂喜,再次大呼:“陛下圣明。”

    皇帝这个决定,已经注定了京查这个差事被他们斩获。泰昌登基后,东林党人被提拔了一大批上来,如今在朝中人多势众,表决起来还不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至于被皇帝抓起来的杨涟等人,反正一时半会没有生命危险,先拍拍皇帝的马屁,等把齐楚浙宣各党赶出朝堂,到时候只要抱团,使用冷暴力的方式,对皇帝展开‘逼宫’也不迟。

    表决很快就开始了,果然不出所料。东林党占据了绝对的上风,将**星推举了出来,让其主持这次京查。

    齐楚浙宣党官员的脸上,挂着一副死了爹妈的表情,显然他们在朝堂之上是呆不久了。

    坐在龙椅上的朱由校,脸上不由露出一丝隐隐的笑意,坑已经挖好了,东林党也已经跳坑了,接下来有他们哭的了。

    东林党获得京查职务,看上去确实是天大的喜事。这样可以把异党全部排挤出去,然而他们都没意识到的是,朱由校才是最大的受益者。

    此时朱由校在朝中无人可用,东林党不听话,齐楚浙宣党也不听话。但东林党一旦把其他党派的官员都逐出朝堂,那会有什么结果?

    一言堂!东林党可以肆无忌惮的贪污。然而东林党把其他党派的官员逐出朝堂,自然也会引起公愤。

    而且那些被赶出朝堂的官员会甘心吗?如果这个时候皇帝向他们抛出橄榄枝,就很容易把齐楚浙宣党的官员团结起来,然后再把东林党清洗一遍。

    这群乖乖听话的齐楚浙宣党上台后,朝堂就会变成皇帝的一言堂。

    当然这种地位只能持续一段时间,干掉了东林党之后,齐楚浙宣各党必然也会选择抱团,然后开始挖国家墙。

    但是只要给朱由校那么一段时间就足够了,他可以再扶持一批人上去。

    明末的朝堂斗争就是这样,万历皇帝通过挑动党争,齐楚浙宣党不好用的时候,就让东林党主持京查,换东林党来。东林党不好用的时候,就让齐楚浙宣党主持京查,让东林党上来。

    失败者要想翻身,就要付出一定代价。这就是皇帝与臣子之间的整治交易。

    只是万历这种手法,陷入了一种‘无限循环’的怪圈,和后世的政党轮番执政没什么区别,但在朱由校看来并不是长久之计。所以他虽然依旧在用万历皇帝的手段,但是却没有打算将这个怪圈维持下去。他要抓紧时间培养一批听话的人才,并且形成和皇室有共同利益的群体,来彻底取代东林党和齐楚浙宣党。

    总的来说,朱由校直接让齐楚浙宣党来清洗东林党,齐楚浙宣党并不会乖乖听话,反而会因为没有东林党的威胁,更加猖狂起来,皇帝的话语权不会有任何的改变。但让他们先落水,皇帝再拉一把呢?

    听话的拉起来,不听话的大可死一边去。

    等于说朱由校根本目的,是为了清洗东林党,但是在这过程中,又利用东林党把齐楚浙宣党中不听话的家伙也一并清洗掉。如此一来,就打乱齐楚浙宣党的地域性结构,齐楚浙宣党的大佬都‘阵亡’了,其他小喽啰群龙无首,朱由校就可以很轻松的把他们组织起来。

    朱由校这是下了一盘大棋,一环扣一环。大体上采取了历史上天启皇帝的手段,但也进行了后续的完善补充。

    京查人员议定后,朱由校又提出任命孙传庭为兵部尚书,东林党怕皇帝反悔京查决议,只好同样捏着鼻子认了。

    “臣孙传庭,谢陛下隆恩。”孙传庭出列叩拜,不少官员看着孙传庭,一脸的羡慕嫉妒恨。

    孙传庭升官速度,简直就是坐火箭。

    这样一个无党派小京官,还没有什么资历,直接就坐火箭一般蹿到了兵部尚书的位置上,怎能不让别人惊叹。

    但也不得不感叹孙传庭运气好,之前尽管得到皇帝的亲睐,由其担任京营戎政副员,但朝中的人事任命基本上被东林党把持,一般情况下不可能担任兵部尚书。这次是皇帝和东林党做了整治交易,东林党才做出让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