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明末当皇帝-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消息可靠吗?”无错小说网不跳字。朱由校定了定神,认真的问道。

    “消息可靠,这李三才是顾宪成的头号心腹,顾宪成死后他就是东林党资格最老的,致仕后天天在家大摆筵席,日日高朋满座。光是家奴就有三百多人,而且其宅邸就是一个两百余亩的园林,极尽奢华。”李进忠说着,看了看皇帝的脸色,问道:“就是不知可否抓捕?”

    “让朕想想。”朱由校皱眉思索起来,几个月前沈阳陷落,东林党就曾举荐,由李三才去经略辽东。不过遭到齐楚浙宣党的反对而作罢,显然这很可能就是李三才想要去辽东收刮一番,毕竟每年辽东京运军饷频频超过五百万两,其中油水可想而知。

    这家伙虽然不在朝中任职,但却在幕后遥控着东林党,很可能李三才就是东林党数次发动政变的幕后黑手。

    组建东林书院的顾宪成,显然毫无疑问就是东林党一切罪恶的源头,是名副其实的‘反动分子’,那么作为顾宪成头号心腹的李三才,肯定也是个反动分子。如果没有反动分子的策划,那群被洗脑的东林党官员是不太可能发动宫廷政变的。顾宪成死后,宫廷政变这种大事,也决不可能绕开李三才这个头号反动分子。

    抓还是不抓?

    不抓的话,保不准还会在幕后出阴招。可是抓了,东林党其他反动派自然会取代李三才的地位。

    “妈蛋,想那么多干嘛!只要把李三才抄了,今年朝廷的财政就稳了!”朱由校心思一转,马上理顺清楚了,有没有人在幕后出阴招又有什么关系,银子才是最重要的。半响过后,朱由校坚决无比的对李进忠命令道:“抓!”

    PS:强烈感谢McSoap、炒土豆天下一家、颜夜之叶GX、鸾雨乱月、千幻魔神、梦的挽歌的打赏,鞠躬!今天第三更,再厚脸皮求个推荐票。更新是有些慢,作者码字速度并不是很快,见谅!

第059章:腰杆硬了() 
此时的京城官场可谓十分热闹,皇帝开设税务局,引起了众多官员的反对,特别是以东林党为主。

    只是事与愿违,他们的笔杆子并没有让皇帝收手,反而变本加厉的增加了诸多税种。一时间让东林党束手无策,要说骗皇帝吃个红丸吧!如今皇帝才十五岁(虚岁),身体正处于极为健康的状态,而且还未出幼,又经常跑到军营习练武艺,身体根本没啥毛病。

    对于新君,东林党反动派是十分轻蔑的,朱常洛是他们扶持上位的,朱由校也是他们扶持上位的,他们自然是肆无忌惮。

    只是情况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掌控范围,皇帝不听话了。

    这让东林党反动派极为头疼,正在努力开动脑筋,要如何才能弄死这个皇帝。不过东林党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反动派,大多数是被洗脑的,也就相当于是边缘成员,只有核心成员才知道内幕,这些核心份子,才是反动派。

    所以谋划弄死皇帝的,也就是核心的那一群东林党。原本和王安商议之后,决定先把客氏从皇帝身边弄走,于是京城就谣言满天飞了。

    只是面对谣言,皇帝依旧岿然不动,客氏依旧在操持皇帝的起居。这让东林党反动派极为郁闷。

    王安被皇帝问罪了,王安提拔起来的太监,也悉数被撤。这让东林党好不容易趁着支持朱常洛上位而发展起来的宫内人脉损失殆尽。没有内应,如何下手?

    这些东林党实际上并非不是很精通特务活动,他们更精通的权钱交易、政治倾扎之类的。之所以能让他们找到空子,主要还是朱常洛不被万历皇帝所喜,所以需要东林党作为支撑,才让东林党通过和朱常洛的政治交易中,对皇宫成功的进行了渗透。

    要对宫内进行重新渗透,难度就不小了。

    能出宫的太监也就是那么一批,而得势的太监是很难收买的。就算渗透进去,也仅仅是初步突破了防线。皇帝在宫内都十分小心谨慎,御膳房、御药房都是禁卫森严。就算是他们脑洞大开,也毫无办法。

    位于京畿的通州,也就是李三才定居之地。李三才只从回到通州之后,便效仿顾宪成、高攀龙,在通州开设了‘双鹤书院’,讲经授徒,十分热闹。

    在李三才的豪宅内,李三才正在会见几个东林党京官。几人的会面十分隐蔽,交谈中也压低了几分嗓子。

    “京城局势老夫都已知晓,尔等为今之计,只有先在宫内发展内应,然后伺机而动了,等待皇帝露出破绽。”李三才对几名东林党官员低声说道。

    “皇帝如今在以贪腐大肆打压东林,这可如何是好?”

    “皇帝要抓便让他抓,反正我们东林有的是替死鬼。”李三才不在意的说道,要说这贪污**,李三才当过漕运总督、户部尚书(财政部),巡抚江淮十二年,全是油水丰厚的职务。漕运和户部自是不提,巡抚江淮十二年,江淮可是明王朝盐业中心,盐商遍地,油水之丰厚自然可想而知。

    当了这么多年的贪官,李三才自然有他的一套。作为大佬,自然不用亲自去贪污,让小弟去贪污就行了,而大佬反倒可以拿大头。就算是案发,大不了把小弟推出去当替死鬼,而且最多也就是削职什么的,只要不供出来,就屁事没有。

    愿意干这种粗活的小弟也很多,毕竟东林党不是每一个人都是商人家庭出生,还有很多是工人阶级,整天生活在城里,看着有钱人奢侈生活早就已经产生拜金主义,当官后自然想发财。

    李三才他们对皇帝打反腐牌并不是太担心,不过很多东林党官员,此时还是试图挽回皇帝对他们的信任。

    就在这个时候,铸币案震惊朝野。东林党在南京又干了丑事被皇帝扒拉了出来。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啊!这个时候的东林党,已经不知道要如何制止皇帝这种‘防御过当’的行为了。

    南京铸币案,进入了彻查阶段。

    被牵连出来的十二名东林党官员,不仅个人被逮捕,东厂和锦衣卫四处出动,搜捕三代亲族,并查抄一切资产。

    追究力度也让百官心惊胆战。谁都能看得出,皇帝是来真的了。纷纷祈祷自己不要变成皇帝的靶子。与此同时,反对牵连三族的奏折也是雪花般增加,不过都被朱由校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学着万历皇帝的手法,把奏折全部‘留中’,然后不了了之。

    朱由校这个时候却是突然停止了对东林党大打反腐牌,东林党还以为上奏产生了效果。并且朱由校难得的给百官通报了一次,决定明日早朝。

    皇帝已经几个月不早朝了,突然要上朝,东林党和齐楚浙宣党立即开始准备弹药、准备防弹,做好攻讦有被攻讦的准备。

    天启元年五月初六,文武百官一大早就进了午门,向皇极门行去。一路上,谁都知道这次早朝不同寻常。

    几乎各党派都连夜做了充足了准备,以应对这次可能产生的政治变动。

    “皇上驾到。”

    随着督知监太监的一声大喊,皇帝朱由校在左右簇拥之下走了出来,轻轻一挥找那袖子,气定神闲的坐在龙椅上。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百官跪地叩拜。

    “众爱卿平身。”朱由校的声音中尽管依旧带着一些少年的稚气,气度上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

    一些人老成精的官员明显感受到,此时的皇帝在举止上已经变得从容不迫,不似刚登基那会的谨小慎微。

    这段时间皇帝不上朝,大部分时间不是呆在军营就是呆在军工厂,谁都能看得出来,皇帝想要军权。

    东林党反动派自然也能看得出来,但她们又有什么办法?不管是万历,还是登基一个月就驾崩的泰昌,都没有让东林党控制军权。皇帝要整顿兵马,东林党还真没什么办法。原本朱由校整顿腾骧四卫的时候,东林党还等着看笑话,腾骧四卫如今在他们眼中也依旧是个笑话。只是京营经过整顿后,也被朱由校直接统领,这就让东林党那群反动派笑不出来了。

    不管腾骧四卫和京营整顿成什么样,起码京营不会比原先更烂。也不管这两支军队是不是真的能征善战,结果都是一样的。那就是皇帝不可能被武力政变所推翻,因为京城就只有这些军队。

    京城之外的九边大军,东林党也号令不动。尽管武官集团被文官集团全面压制,但并不意味着他们会愿意和东林党一起造反,东林党同样也不敢名目张党的造反。

    至于内陆军队,多数都是战五渣,还没打到京城就被灭了。此时皇帝有了军权,腰杆子已经硬起来了。PS:感谢元首的意志、McSoap的打赏,鞠躬。

第060章:皇帝的阳谋() 
百官一阵窸窸窣窣的站起身,站定之后,纷纷观察左右,精神高度集中,随时准备加入激烈的撕B大战。

    朱由校也不说话,换了个舒服的姿势做在龙椅上。

    突然召开早朝,自然是有他的用意。既然南京铸币案已经查出来了,接下来自然是要把铸币权弄到大明皇家银行手上。

    另外一个,就是朱由校决定对东林党、齐楚浙宣各党进行彻底的洗牌。如今朝堂之上,东林党靠不住,齐楚浙宣这些带有浓重地域性党派官员也靠不住。

    前者拿钱不办事,后者同样贪,虽然拿钱起码会办点事,但力量太过分散,扶持其中一个又没有效果,扶持多个起来依旧内讧不断。

    这些党派,唯一的区别就是,东林党就像是来打秋风的野狗,齐楚浙宣各党则是皇帝家养的狗。

    双方狗咬狗一嘴毛,朱由校换个舒服的姿势,就是打算作壁上观,欣赏一番这些党派的撕逼大战。

    今天大不了和他们耗一整天,今天谈不妥,明天再谈,反正耗个几天也问题不大。

    皇帝不说话,下面的百官也都不想第一个跳出来,先看看局面再说。各党大佬纷纷开始观察皇帝的神色,察言观色乃是朝堂精髓所在。

    有时候只要揣摩准了皇帝的心思,白的都可以说成黑的,黑的也能说成白的。如果摸不准皇帝的心思,那就先让小弟跳出来试探一番,就算是触怒了皇帝,也不至于把大佬陷进去。如果风向有利,大佬们就可以跳出来痛打落水狗,并努力把政敌的大佬牵连进去。

    但并不是谁都愿意在圣意不明朗的情况下,第一个跳出来当炮灰,所以必须沉得住气。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督知监太监高喧一声,早起的朱由校坐在龙椅上打了个哈欠,眼睛半睁半闭的,看不出任何息怒。这让百官一时之间完全看不出皇帝到底是什么意思,可谓伤透脑筋。

    等了数息,东林党率先沉不住气了。

    刑科给事中惠世扬首先跳了出来,启奏道:“臣惠世扬有事启奏。”

    “准奏。”朱由校淡淡说道。惠世扬理了理言语,随即说道:“启禀陛下,本朝开国以来,惩治贪腐历无牵连三族之例,且贪腐之案,多是移交刑部、大理寺审理,圣上由厂卫审理贪腐,恐有不公,还请圣上明察。”

    惠世扬刚说完,文武百官纷纷跪地,满朝文武稀疏大呼:“请圣上明察。”

    很显然,这样的惩处力度,已经让所有官员都感到恐慌,于是不管是东林党还是齐楚浙宣党,都跳出来反对。

    这年头谁不贪污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