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明末当皇帝-第3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中国因为体统最高,政府敢做出这样的事儿,肯定得被老百姓喷上一脸咸汽水。

    “至于好战必亡之论,朕何尝不知。倘若我大明火器进步至几千人便可轻易征服一大国,征服全球也不需化肥多少军费。”朱由校自然是有底气的,无烟火药都已经研发出来了,机枪什么的还不是轻轻松松就能搞定出来的玩意,以大明当前的机械制造技术和经验,实在没有太大难度。至于设计,朱由校已经给出很明确的方案了,利用火药产生的后坐力完成自动供弹,一大群人还搞不出来的话,那简直就是一群猪了。

    孙承宗有些傻眼,他虽然知道火器进步速度很快,但是却不知道机枪这种东西,所以完全不理解,皇帝到底哪来的自信?

    蒋德璟在一边仔细看完这个方案之后,上前一步拱手道:“启禀陛下,若能以极地的军费横扫全球,这个方案确实可行。对待天下蛮夷,我大明无需太过仁慈。凡天子者,天下之首,何也?上也。蛮夷者,天下之足,何也?下也。”

    顿了顿,蒋德璟继续说道:“若将天下喻之为人,我大明虽为上邦之国则为其上。若放任蛮夷自流,则如无足之人,且易酿成大患。若能将天下蛮夷皆纳入我华夏管辖,另其得以教化,亦为蛮夷之幸,蛮夷之福。”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我大明乃奉天命统辖四海八荒,又有何不可为之?”蒋德璟一脸理所当然的模样,把朱由校听得都突然感觉,自己殖民全球简直就是正义的化身。

    华夏自古一来,民族优越感不是一般的高,对于蛮夷都是非常不屑的。当然有时候,也会做出错误的时局判断,例如李成梁父子养寇自重导致满清的崛起,李成梁父子之后的明王朝军事集团,还在继续的养寇自重,不管闹得多大,都感觉满清没什么威胁,结果满清凭借着体制内的蛮夷优势,疯狂吸收大明的军事技术,并且不断的收编汉奸部队,用汉人打汉人,满清在后面督军,就成功入关了。

    华夏的这种文明、种族优越感的形成也不是狂妄自大,而是事实如此。只不过在生产力比较低的时候,因为技术的限制,华夏历朝历代并不能对天下的蛮夷施行有效的管理,确实如同这个比喻一样,就像是一个没有脚的巨人,说难听点就是残疾的。

    同时也因为生产力、军事技术的限制,蛮夷在冷兵器时代的破坏力还是很大的,历朝历代又无法有效的管理好那些蛮夷,有时候甚至是放任自流,自然也就经常出现一些祸事。特别是宋代,为了节约行政成本,开国的时候竟然把西域等地的领土给放弃了,而那些地方又有唐代遗留的一些文明遗产,导致蛮夷迅速做大,结果后面麻烦一大堆。

    “爱卿,如何?”朱由校对孙承宗问道。

    “若陛下有办法节约军费,倒也未尝不可。”孙承宗也不是什么迂腐之人,说道:“只是管辖各蛮夷之国,还需有些体统。”

    “体统自然会有。”朱由校点头道,西方人殖民全球之所以搞得乱七八糟,主要也是西方那些屁大的国家体统太低了,本国用的都是君道了,再掠夺殖民地的时候就是没有体统的节奏,自然也就搞乱了。

    大明的体统就要高得多,管理殖民地自然不会那么没有章法和下限的进行掠夺。尽管殖民地都是一群蛮夷之民,但只要乖乖听话,起码的人权还是讲的,毕竟这些蛮夷就像是双脚一样,也是身体的一部分。

    朱由校突然发现,自己殖民全球有好多现成的理论支撑啊!

    什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什么首啊足的。这些理论还很有道理,特别是把天下比喻为人的上下之道,甚至可以探究到传统理论体系的气一元论。

    正所谓:天地之间,一气而已,唯有动静,遂分阴阳。天为阳,地为阴,天清地浊。清者升、浊者降,清者贵,浊者贱。

    老祖宗的这个理论体系显然是没毛病的,而且是非常先进的,先进到除了上古时期的百姓可以理解之外,如今的普通百姓都很难理解,必须认真学习才能懂得这套理论了。而上古时期是没有文字的,传说当时的老百姓因为非常淳朴无知,可以直接看到五行之气,日常生活中天天接触,自然能够理解。后来人们产生了私心,很多东西就看不到了。换句话说,就是游戏权限降低了。

    利用《易经》这个核心理论,一路推理,蛮夷不是低贱是什么?

    尽管这个观点,咋看起来就像是西方人杀异教徒一样,你不信上帝就有罪,我杀你、抢劫你是理所当然的一样。但西方人那套缺乏说服力,而华夏的这套理论搬出来,却是让人无可辩驳。

    西方人也因为辩驳不了,或者也无法理解,所以后世的西方人干脆把中国的‘道’,翻译成了诡辩、狡辩。

    朱由校突然感觉有必要,让人把这套理论整理出来,专门用来向那些蛮夷进行灌输,让他们安心的当天下的‘足’,安心的当大明帝国这个巨人的双脚。当然了,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双脚也能穿上鞋子的。

    只不过,当今世界生产力这么低,这个巨人就像是个穿不起鞋子的穷人,只能先戴帽子,先穿衣服,先戴手套。顶多…顶多在冬天的时候给双脚穿个袜子保暖一下,实在是穿不起鞋子啊!

    随即朱由校把这个光荣的任务,丢给了翰林院那群学士。儒家文人,对于《周易》这套理论都是要熟练掌握的,搞理论他们还是很在行的。

    而大明的对外殖民政策,也算是正式确定了下来。具体的制度,接下来则会以中南半岛、朝鲜半岛作为试点。

    至于殖民世界的战略步骤,则还是需要进一步的商定。不过当前来说,大明内部的问题还很大,不论是内部改革,还是深入的教育人民,都还是任重道远的,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

第480章:殖民与强拆() 
当前对于大明来说,更重要的一点,还是内部的改革。天启十五年南方各省已经纳入改革,但是西南各省还是没有纳入改革的行列。四川、云贵百姓依旧还生活在传统的模式之中。

    当然传统的模式,在四川、云贵地区还不是那么急迫的要改革。毕竟那里的自然灾害没那么多,而且资本主义也没那么发达,小农经济还算保持得比较不错。

    随着大明的工业革命的展开,四川、云贵地区的小农经济也开始遭到冲击,所以还是要尽快改革。

    朱由校和大臣们商议了一番,决定天启十六年开启西南改革,争取在天启十八年将整个大明全境彻底完成改革。

    而在对外殖民的战略方面,朱由校也分成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就是对朝鲜半岛、中南半岛、东南亚、印度进行彻底的殖民,并且做好经营和经验积累。

    第二个阶段,则是对奥斯曼、波斯进行暴力强拆,并且对斯拉夫进行殖民。同时大明开始大规模进入非洲进行殖民、经营。

    第三个阶段,则是攻取中南美洲,并且对欧洲进行武力殖民。

    这三个战略步骤完成之后,整个世界也就在大明的掌控之中了,重点还是如何管理好这些殖民地的问题。

    这么多的殖民地,一开始显然也不太可能进行太过精细的管理。而且对于这些国家,一开始还是要和原有的统治者合作,把他们打服了为大明服务。不过后续来说,还是要针对这些国家进行一系列的改革的。具体怎么改,还是要根据其不同的情况而定,而核心就是把那些殖民地都细致化的管理起来。

    在这样的情况下,朝鲜半岛、中南半岛也就成为了大明的实验试点。

    大明在朝鲜半岛,已经直接插手行政管理了。而在中南半岛,则是安南、占城、高棉这几个地区被纳入了大明的行政管理范围。

    而暹罗、缅甸,暂时还没有纳入这种模式。

    这种模式就是把这些小国家的国王养起来,让他们过上猪一样的生活,什么也不用管,什么也不用操心,荣华富贵自有大明保障。而对于国家的管理权,则全部移交给大明。

    大明则通过管理,把蛋糕做大,同时把这些地区变成大明的商品倾销地和原材料产地、粮食产地等等。

    实际上这个模式就是大明过去施行的那种土司制度,那些土司向大明臣服,然后把部族交给大明进行管理。

    随着政策的下达,南洋总督随即对暹罗、缅甸提出了相关的要求。

    暹罗国王接到这个要求之后,心里那个悲愤,可是却害怕得要死,上国既然提出了这个要求,显然不会善罢甘休,他也只能带着强烈的不情愿的情绪,无奈接受了大明提出的要求。

    暹罗国王答应了这个要求之后,大明南洋总督随即派遣了行政人员前往暹罗,同时海军陆战队也进驻暹罗,只等朝廷派遣一名暹罗总督下来了。

    至于缅甸那边,却是一直不予回复,显然是不乐意。

    但不乐意也压根没用,张炎直接带着海军杀奔缅甸,缅甸人见到大明的舰队前来,根本不敢阻拦,几千名海军陆战队士兵大摇大摆的登陆到了缅甸的国土上,然后朝着缅甸的首都一路进逼。

    缅甸国王接到消息,差点被吓个半死。

    大明在中南半岛的动作,他们可是看在眼里的。安南之前那么跳,现在直接被大明给拍死了。

    大明在海上拥有强大的舰队,而且还有大量的海军陆战队,拥有极为强力的火器装备。

    缅甸拿什么抵挡?

    早些年雇佣的那些葡萄牙炮兵,早就撤退了。

    当海军陆战队来到仰光城外,缅甸国王只能屁滚尿流的跑出来迎接,结果也没发生什么军事冲突,但是那些海军陆战队就直接驻扎在仰光了。

    缅甸国王,随后和大明也签订了一系列的条约,将行政权、军权都交了出来,然后去过猪一般的生活了。

    随着彻底拿下缅甸、暹罗的行政权、军权,大明已经获得了对整个中南半岛的掌控权。

    电报发到京城,朱由校随即对暹罗、缅甸国王进行了正式的册封,将他们册封为暹罗王、缅甸王,并且发给了一堆赏赐。

    同时向暹罗、缅甸派遣了总督,以及一批行政人员。

    对于暹罗、缅甸的管理,自然也是需要循序渐进的。先要把这两个国家的脉络摸清楚,弄清楚其境内的既得利益群体有哪些,接下来才能进行改革。并且改革之前,先要高度掌控行政权,以及军权。

    改革的目的,就是把那些既得利益群体的利益割下来,然后把这些殖民地的资源开发起来,产出更多的原材料、农产品,并且变成大明的商品倾销地。

    核心还是打击权贵、地主阶级,培养中小买办阶级。换句话说,就是把这些殖民地当成大明的一个省来进行治理,但因为文化的差异、语言的差异,大明又必须一定程度的借助那些权贵阶级进行统治,所以打击力度又要有所掌控。

    例如像朝鲜、安南这样长期受到中国文化影响的国家,大明就可以很直截了当的打击那些地主、权贵阶级,然后进行直接统治。打击了地主、权贵阶级之后,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对殖民地百姓的掠夺,从而为大明的掠夺创造更大的空间,而大明对这些殖民地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