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明末当皇帝-第3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例如曹魏收留满族,结果导致五胡乱华。梁武帝收留了满族侯景,侯景把江南变成了千里白骨。汉朝收留了匈奴,匈奴首领刘渊灭亡了西晋。李世民收留了一堆蛮夷,招致安史之乱,李成梁父子养寇自重,最终导致满清入关。

    唯一看出民族本质问题的中国皇帝,就是明太祖朱元璋。他做过一次伟大的实验,禁止蛮族族内通婚,把几十种琳琅满目的色目人,杂交出了一个新族群:汉穆。如果不是朱元璋类似于孟德尔杂交小豌豆一样的伟大实验,拖到清朝,色目人尾大不掉,汉族根本不是擅长欺诈和做附庸的色目人的对手,中华也就会变成东亚斯坦。

    人类的历史,和《动物世界》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是随着生产力的提高,掠夺的方式在不断的提升,进而血腥的屠杀就少了。

    最开始人类文明形态比较低的时候,当时还不需要奴隶,所以战败的一方往往就是被直接屠杀殆尽,然后掠夺战败方的领地,从而获得更大的狩猎、采集范围,例如北美洲的土著,还处于这种文明形态,这种文明形态下,掠夺的就是天然的自然资源。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口的增长,狩猎和采集已经无法支撑的时候,人们开始发展种植业和畜牧业,这时候就需要劳动力进行生产,进而人类的种族冲突,就又发生了演变,从原先的屠杀战败方,变成了把战败方变成奴隶进行奴役,这时候掠夺的就是劳动力资源。

    生产力的进一步提升,人类就发展到封建时代。封建时代则是通过税收来建立统治,封建王朝的战争,战败的一方则被胜利的一方所统治,从而通过税收进行掠夺。

    接着就是工业时代,这一阶段就是以武力打开其他国家的国门,然后将其他国家变成商品倾销地和原材料产地,从而掠夺财富,进而又伴随着各种武力镇压。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提升,殖民掠夺体系又变成金融掠夺体系。

    金融掠夺隐蔽性更高、效率更好,这一时期的掠夺,除了一些战争之外就不见血了。即便是战争,通常也不会去刻意针对被掠夺方的平民,屠杀这一类行为开始不能见光了。

    朱由校意识到自己最大的问题,就是把后世金融掠夺所形成的那一套观念,带到了这个时代,和这个时代的生产力严重不符。只不过因为过去大明的形势比较危急,他也顾不上那么多,所以问题没有爆发出来。

    如今形势转好了,朱由校的这些观念就冒出来了,让他变得有些犹豫不决。直到真正选择的时候,朱由校才开始正视到自己身上的问题。

    如今的大明,显然不需要朝贡制度,或者说是如今的世界,大明还十分危险。因为当今世界的生产力,还不是那么高,即便是进行了工业革命,工业发展也还处于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

    中国是一个生产力越高,竞争力越强的一个国家。但在这个生产力还不太高的时代,大明的优势虽然也大,但如果不先下手为强,就可能纵容蛮夷崛起,最后养寇为患。

    要想让世界和平,那就要继续发展生产力。

    但是发展生产力,需要资源,需要人力物力!如果光靠内部的话,显然是不够的,因为这会给老百姓带去不小的负担。但若是殖民世界,大明就可以获得丰厚的回报,尽管这个回报无法养活大明这么多人口,但用来支撑科研的投入,那是绰绰有余了。

    总的来说,大明作为一个大国,确实无法通过掠夺世界来养活自己的国民,国民还是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劳动来实现富裕,但掠夺世界却可以养活朝廷,还能养活大明的科研体系。

    最重要的是,大明要压缩蛮夷的生存空间,把异族从世界舞台上踢下去。

    随着大明的火器技术的不断进步,棕色人种被踢出历史舞台,沦为吃瓜群众已经是板上钉钉了。各个棕色人种当中,就剩下一个日本这个混入大量华夏人种基因的棕色人种国家,但威胁也很小了。后世历史日本人能够崛起,那是因为有英国人扶持的原因,现在的大明压根就不可能去扶持日本,因为对大明来说,日本没有任何地缘作用。作为一个精神上存在严重缺陷的民族,崛起是压根不可能的。

    黑色人种也不可能崛起,没那个智商和基础,大明对于黑色人种,甚至不需要考虑太多。

    剩下一个就是白色人种,还有可能会活跃在历史舞台。

    相当于大明未来的战略,就是把白色人种从历史舞台上踢下去,让他们也变成不可能崛起的吃瓜群众。

    要想遏制西方人的崛起,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让他们获得发展的资源、空间,这意味着大明需要殖民,把能殖民的地方都殖民了,让欧洲人没地方殖民,甚至要把欧洲给殖民了。

    而且大明的殖民体系,可以不要如同西方人那样简单粗暴嘛!

    殖民体系的本质,无非就是倾销商品、掠夺原材料、农产品等等资源,这个掠夺的程度也是可以控制的嘛!只要控制在一个合适的强度,可以让那些殖民地的人口即可以活得下去,又过得不是很好。

    西方人的殖民则是过于简单粗暴了,完全不管别人死活的那种,自然是酿成各种反抗。

    大明此时在中南半岛、朝鲜半岛,实际上就是形成了一种直接管理的殖民体系。看似是朝贡制,但本质上还是殖民体系。因为朝贡体系的厚往薄来并不存在,大明在中南半岛和朝鲜半岛一直在持续掠夺,只不过是以商品掠夺为主。即提高中南半岛和朝鲜半岛的生产力,让他们能够生产出更多的原材料、农产品出来和大明进行贸易,大明用非常容易制造的工业商品,就能把那些原材料和农产品换走。

    大明对于朝鲜半岛和中南半岛的唯一厚往,就是出现灾荒的时候,送点粮食过去赈济一下,同时把那些灾民运到大明的海外移民地去当工人,工期一到就把人送回去,绝对不允许这些工人留在大明的海外移民地。这种模式,确保朝鲜半岛和中南半岛不会饿死人。

    大明要施行朝贡制度的话,起码得等到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再说。

    朱由校觉得还可以在朝鲜半岛、中南半岛拿来做实验,进行深度管理。例如针对殖民地的地主、商人制定税收政策,通过税收手段对那些地主、商人进行持续掠夺。同时大明的国有农业公司,以及民营的农业公司,在朝鲜、中南半岛进行持续的土地兼并。

    同时国企垄断朝鲜、中南半岛的金融、交通、矿业、通信、电力等等领域,民企同样也可以前往朝鲜、中南半岛投资,就相当还是把朝鲜半岛和中南半岛当成大明的一个省份来进行管理,然后用护照限制那些土著自由进入大明。

    本国的户籍制度,实际上就是一种类似于护照的制度,不过大明此时对户籍制度进行了改革,人口流动已经越来越自由了,只需要向官府报备一下,就能全国各地到处跑。而护照制度,则是给境外人员发放的。

    相当于是把殖民地纳入大明的管理、版图,同时不允许殖民地土著自由进入大明本土,把那些殖民地的人当成二等、三等、四等公民来对待。也许某个殖民地的人民开化程度比较好,对华夏的文字、语言学习程度比较高,这时候就可以提高他们的待遇等级。

    朱由校预想的这种模式,就是把殖民地的土著蛮夷都变成无产阶级,为大明的国有农业公司和民营农业公司种地的同时,又把大量的人口从农业中解放出来,给大明当工人和劳工。

    大明对殖民地的投资建设,就会产生很多就业岗位,就需要很多劳工。同时挖煤挖矿、伐木什么的也需要工人,还可以把大明的一些低级的粗加工产业丢给这些殖民地发展,这就又有了大批就业岗位。

    不过在转移产业的时候,需要进行立法,禁止殖民地发展更高级的产业,避免国内的民营企业一股脑的把产业转移出去,这很可能会导致产业空心化。当前工业革命才刚刚开始,产业显然不多,即便是纺织业都不能转移。

    如果就业岗位不够,那就是让朝鲜半岛、中南半岛输出劳工。

    而对于印度这类的国家,暂时大明是没办法进行那么精细化的管理的,因为文化方面还太生疏,语言沟通都是一个问题。大明对于印度这类的殖民地,可以暂时使用简单的管理模式,然后循序渐进。

    朱由校预想的这个殖民体系,就是把全球都纳入大明的统治版图,建立一个全球帝国,然后进行全局调控。届时大明负责工业生产,坚决不胡乱转移产业,大明作为唯一的生产中心,向世界各个殖民省份输出商品。

    同时大明对全球各个民族进行文化上的输出、改造,貌似可以把那些专门培养狗腿子的儒家学派输出到殖民地,让殖民地的异族也参加当地的科举,通过科举就可以在那个殖民地省份做官。

    当世界其他民族,不可能发展战争工业的情况下,甚至那些威胁大的国家,连轻工业都不会让他们发展的情况下,那些异族不论如何反抗,也不可能摆脱大明的统治。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那些殖民地省份的低等公民的待遇,自然也会慢慢提升。当发展到商品追逐人类的时候,只要有可持续发展的可能,那些殖民地的人口,同样也可以过上好日子。

    这就是朱由校想出的一种,可以让世界一路发展到大同社会的模式,在大明的统治之下,以及绝对武力的镇压之下,也可以减少很多战争。

第479章:强大的理论支撑() 
朱由校将模式想清楚之后便写了下来,随后召来内阁大臣,将这个方案发给他们传阅了一遍。

    孙承宗看完这个方案面露震惊之色,连忙劝阻道:“陛下,此法太过宏大,必将令战事遍地,自古好战必亡,还望陛下慎重,且我大明乃为上邦中华,如此掠夺天下诸国,恐不符体统。”

    “爱卿多虑,所谓体统之道,可体太一帝道者,唯有上古之君。朕窃以为,大明当今体统应王霸兼用,不可拘泥。”朱由校微笑道,天下体统是为‘帝、王、霸、君’,唯此无道。

    小国寡民,体统撑死就是君道,体统太高则其国民从者寥寥。至于帝道,帝者体太一,那是无为之治,是上古三皇五帝之道。当时民风淳朴,自能施行,放在如今却是扯淡了。

    而作为大国,体统若是太低,也会出问题。

    体统高低,还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帝者体太一,王者法阴阳,霸者则四时,君者用六律。大明做不到帝道,王霸兼用还是可以的嘛!

    帝王霸君,这是一种古时候的圣贤,用阴阳五行、周易这套理论创造出的一个治国的模型。

    现实中判断一个国家的体统高低,从官方的行为上就可以看出来了。例如一些小国,在别人国家的护照上涂鸦什么的,这种低级的做法就充分暴露了其体统过于捞比。但是那些小国的国民,也因为体统太低,对这些不正义的行为也是漠不关心。

    而中国因为体统最高,政府敢做出这样的事儿,肯定得被老百姓喷上一脸咸汽水。

    “至于好战必亡之论,朕何尝不知。倘若我大明火器进步至几千人便可轻易征服一大国,征服全球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