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明末当皇帝-第3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只能迅萎缩。

    无非就是先养肥一波,然后开始剪羊毛。

    国有企业的主要展方向,还是钢铁、化工、机械等等重工业,也正在往大规模生产的方向展。

    在原材料、运输领域,国企同样也是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

    基本上天启十四年,经济刹车方案是达到了效果,同时工业化进程依旧在展,整个北方改革各省,民生也还过得去。愿意勤劳做事的百姓也多了,原本泛滥的浮躁之风,也慢慢沉淀了下来。

    快展留下的问题,部分得到了解决。

    这一年也因为经济刹车,经济增长度放缓,财政收入只增长到了8%,达到11。8亿元,次产生了2万元的财政赤字。

    这样的财政赤字还是可以接受的,这主要是欠银行的钱,而实际上银行的钱又是政府的钱。

    只不过银行的钱是用来做生意、搞展的,而国家财政收入,则是用于战略建设、公共设施建设,以及行政、军事等等开支方面。

    也正是因为朱由校登基这么长时间以来,改变了财政困局之后的第一次出现财政赤字,所以天启十五年的财政预算变得保守了一些,不过还是跳到了13亿的预算规模,因为明年将会改革江南,江南地区一旦改革,必然会给朝廷带来大量的税收收入,同时说不定还能抄家一波,到时候吃大户,也能增加财政收入。

    而且改革江南也要花钱啊!不增加财政预算是不行的。(。)8

第456章:谋反密报() 
♂,

    天启十四年,银行放松了货币紧缩政策,放松的方面就是向铁路建设继续倾斜资金。

    铁路,铁路,还是铁路!

    北方各省,到处都是铁路施工现场,大量的工人在工地上挥洒着汗水,工钱相比过去的一年又有了些许提升。

    除了铁路就是炼铁、炼钢。

    此时钢铁、铁路成为了朱由校拉动经济的主要法宝,随着前些年的铺垫和人才的培养,钢铁冶炼正式爆发了出来。

    “皇上,铁路总局上奏,修往西域的铁路也明日就将正式通车了。”秉笔太监李朝庆对朱由校说道,朱由校拿起奏章看了起来。

    “终于是通车了啊!好,今年西域的棉花算是可以轻松运回关内了。”朱由校高兴的感叹道。

    今年西域终止了1500万亩棉花,这铁路修通得正好。

    这简直就是让大明的纺织业如虎添翼啊!有了西域的棉花产出,再加上黄河三角洲地区的棉花产区,这两大产区的棉花加起来,以后就可以让大明的老百姓不用挨冻了。

    天启四年开始是七赤金星当令,这个地运要持续到天启二十四年。现在正好快要达到巅峰时期,正好是发展冶金、化工、铁路的好时候,这些东西五行都是属金的。

    朱由校心里估计着,还是得继续建铁路。

    朱由校看着地图,以及下面呈上来的铁路建设报告,今年北方各省到处都在修铁路,粮食运输就又方便了许多。

    特别是东北地区,今年铁路可以覆盖到不少地方。东北的粮食,到了秋收的时候,就可以比较畅通的从铁路大量运进关内了。

    东北耕地众多,如今也移民了不少人过去,农业生产也进行了发展和安排,商品粮产量一年比一年高。

    再加上铁路运输的便利,这下不论怎么天灾,总得不用担心老百姓没粮食吃。

    在经过十几年的奋斗,朱由校终于是可以松口气了。如今北方各省老百姓不用担心没有足够的棉花和粮食,又有铁路运输粮食救灾,北方就乱不起来了。

    只要北方乱不起来,南方也乱不起来,国家就可以维持基本的稳定。

    “皇上,奴婢听说,现在民间到处都在歌颂您的丰功伟绩,特别是那些已经进入改革或者完成改革的省份。”李朝庆躬身笑道,“都说是皇上才让大家过上了好日子。”

    “胡说八道,老百姓的日子好不好过朕还会不知道。”朱由校有些不高兴的说道,边上的钱国兴连忙说道:“皇上您多虑了,这几年陛下整顿吏治之后,民间老百姓日子确实是好过了很多呢!”

    朱由校点了点头,从这一点上来说,老百姓的日子确实好过了很多。不过朱由校知道,时代是要发展的,人的需求也是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而上升的。只不过生产力的提高,在天灾方面的抗风险能力就上升了。

    以前朝廷不作为,地方乱象严重。加上天灾肆虐,老百姓很多时候吃饭都成问题。

    如今经过改革,普通农民开始免税了。同时地里刨不到食,还能去工地上干活赚工钱,总的是饿不死了。

    老百姓歌功颂德的部分,只是因为朝廷开始管事了,地方上贪污受贿、征税乱来的现象得到了打击和遏制。违反乱纪的事情,不敢公然进行,只能暗地里搞。拍死了一大堆的苍蝇。

    加上徭役、田赋的减免,以及粮食调运的保障,老百姓在求生方面没那么困难了。自然而然的,相比以前日子是好过多了。

    不过朱由校知道,如果停下脚步的话,内部矛盾依旧是巨大的。

    毕竟随着工业革命的拉开,城镇化的问题将会逐渐的暴露出来。贫富差距在未来可能还会继续拉大,特别是天启二十四年之后的八白土星当令的二十年,从地运的趋势上来看,是有钱人越有钱,没钱人越没钱的时代。

    原历史上更是随着满清的入关,一大群权贵、走狗投靠满清之后发展到了极致,穷人沦为农奴,富人阡陌连绵。

    满清之所以能坐稳江山,就是因为一大群汉奸走狗投靠满清之后发现,自己竟然还可以跟在后面抢别人的房子、土地、女人、钱财,比以前还更有钱了,结果就开始巩固满清的统治。

    满清也允许当官的贪污,只要你不碰兵权就行,让中国变成了一个官员可以公然贪污的国家。

    整个国家的财富,被牢牢的掌控在那群人手里。普通老百姓越来越穷,求生变得非常困难。于是纵观满清三百年,整个社会安于现状、不愿发展,普通老百姓长期营养不良。

    大老爷们当然不愿意发展了,发展了他们怎么继续当大老爷?

    而且老百姓就算是想发展,愿意发展。结果刚发展起来,就被地方上的知府、县令给强取豪夺了。结果哪个普通百姓还愿意努力拼搏?甚至是想要拼搏都没有足够的资源给他们。

    此时经过朱由校的努力,历史已经偏离了方向。建奴已经被扫灭,只剩下一些残余势力跑到了伏尔加河下游地区。

    整体的周边环境都十分不错,没有外部的侵略与压榨。

    同时大明也开始走上工业化道路,财富的创造速度变得更快。老百姓虽然同样营养不良,但起码明王朝两百年下来,历代君主都还是以民利为先,虽然后来民利被下面的官商阶级偷换了概念。

    现在的大明,老百姓还没有那么营养不良,总体风貌相比满清那是好太多了。

    如今朱由校在完成了维护基本稳定之后,还要继续致力于财富分配等方面。还有工业革命必然会有城镇化阵痛的,这一点朝廷也是要有所作为才行。

    所以朱由校解决了此前的矛盾,老百姓称颂那是正常。但后面的矛盾还是在不断的产生。

    当然贫富差距扩大,有时候不可避免,但却要让普通百姓能够获得足够的营养,让他们能够有努力奋斗的渠道,并且努力之后能够获得足够的回报。

    “启禀皇上,美洲金山营地上报,在其境内发现金矿。”李朝庆打开奏章,对朱由校说道。

    “发现金矿了?”朱由校拿过奏章看了起来,点头道:“不错,让内阁安排黄金部队前往开采。”

    “是,皇上。”

    开发美洲还是要一段时日的,此时大明的移民重心还是南洋、澳洲地区,此外开采金矿还是南非多,不过美洲那边的金矿既然发现了,自然也是要开采的。

    黄金越多,天启宝钞就越坚挺。

    黄金是贵金属,当纸币一文不值的时候,黄金依旧还有价值。

    当前大明还是一个银本位的国家,此时天气宝钞主要还是以白银挂钩兑换,虽然不对已经改革的省份内部随意兑换白银,但在那些没有完成改革的省份,天启宝钞与白银还是可以在银行自由兑换的。

    自从天启宝钞发行之后,民间交易显然已经方便了许多。人们不用担心白银的成色,也不用称重什么的,只要确保手上的宝钞不是假钞就行了,民间更有许多官方认可的辨钞人。

    “皇上,骆思恭求见。”

    “传。”朱由校挥手道,不一会骆思恭便进来了,“启禀皇上,臣刚刚接到江南密报。”

    “哦!有什么情况?”朱由校好奇的问道。

    “江南各主要官商、权贵,此时正在秘密联络起兵谋反,而且已经定下了方略。”骆思恭将一份密保递了上去。

    朱由校打开密报看了起来,随后晒然一笑,“清君侧?贿赂朝廷军官?”

    “是的,陛下。他们计划先用重金秘密贿赂各级军官,然后打出清君侧的旗号直捣京师,再铲除汉皇党。”骆思恭说道:“同时他们则在南京设立伪帝,号召天下反对陛下。”

    “呵呵!这计划,还一套接一套的。”朱由校笑着摇了摇头,这个计划简直就是可笑。

    不过如果是以前,那估计挺有用的。

    毕竟财帛动人心,估计没几个武将能够抵挡重金贿赂的诱惑。只要肯砸钱,总会有人愿意为了钱和地位的回报铤而走险。

    可如今还行么?

    那么多各级军官,贿赂得过来么?

    下面的士兵同意么?

    朱由校一道圣旨下去,就能把造反军官直接格杀了。

    最重要的是,朱由校早已经形成了一个军事利益集团,把下面那些主要的军官都捆绑在了同一辆战车上。

    钱他们不缺。

    想要贿赂高级军官,根本就是没可能的事儿,简直就是异想天开。

    不过江南那群统治着地方的官商阶级,还有一套方案,那就是另立伪帝,与朱由校隔江唱戏。

    意图双管齐下,能成功一条就够朱由校受的了。

    “看来也不用等到明年再吃肥羊了,锦衣卫继续探查,把参与谋反的名单搞出来,然后动手抓人。”朱由校说道。

    “臣遵旨。”骆思恭兴奋的领命而去了,又是一波抄家的大节奏啊!

    显然江南官商阶级内部,是出现了内奸了,否则锦衣卫也不可能这么快就得到密报。内部就不团结,还想谋反?这下不把这些家伙一锅端了啊!(。)

第457章:江南叛乱() 
天启十四年冬季,北方一片鹅毛大雪、寒风呼啸。

    很多建设活动都停止了,老百姓却是心里欢庆,这一年下来,北方各省百姓的温饱虽然还没有彻底解决,但已经不会有人饿死、冻死了。

    这一年北方的铁路的总体干线已经修成,火车已经大范围通车,同时还有许多支线铁路也已经通车。

    从东北生产的粮食,被火车运进了关内。从西域生产的棉花,也通过火车运进了关内。同时南洋地区生产的热带经济作物、大米也大量运进大明国内,中南半岛各国向大明输出的大米数量也在迅猛上升。

    北方的粮食、棉花供应不成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