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明末当皇帝-第3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特别是位于东部的那些部落,随着明军的铁路不断修好,已经逐步被分割了。

    养不活那么多人的情况下,肯定还是要通过战争来消耗掉一些人口,才能保证他们的统治利益。这一点方面,蒙古统治阶级已经达成了共识。

    只要完成一定程度的转移,马上去找明军麻烦。就算打不赢也要恶心死他们。反正他们现在已经不怕流血了,而是需要继续流血,才能削减自身人口,以保证内部不会产生更大的矛盾。如果能把大明恶心到一定程度,说不定他们会与蒙古妥协,承认他们的统治利益。

    实在不行就退到中亚,这是最坏的结果。

    然而这个时候明军骑兵却杀过来了,林丹汗这下被逼的没办法了,只好带领主力进行阻击。

    吃过一次亏的林丹汗,这一次极为谨慎。

    经过一番侦查。确定了来袭的明军骑兵兵力在五万左右,而且是传统的骑兵,不是上次碰上的那种骑着马的步兵,这些骑兵没有装备什么火器。

    这个发现顿时让林丹汗放心了不少。但是对于明军的重机枪,林丹却又是心有余悸。只不过林丹汗并不知道重机枪这个东西到底是怎么回事,只知道明军有一种火器很恐怖。然而看到这支明军没有装备火器,顿时就放心了很多。

    不过这些明军骑兵毕竟是老牌精锐,当初王城一战,也个他留下了不小的心理阴影。此时林丹汗手上还有二十万左右的蒙古骑兵,其中六万多精锐丝毫未损,全部装备了从大明进口的铠甲与兵器。

    面对五万明军精锐骑兵,林丹汗倒是丝毫不怂了,就怕明军骑兵装备了火器。但显然这支明军骑兵没有装备火器的样子,也没有什么铁丝网和堑壕。

    既然这样还怕个毛线,林丹汗和一群蒙古贵族顿时激动了,如果把这五万明军骑兵歼灭在草原上,显然能让明军肉疼好一阵。明军这些骑兵可都是职业兵,平时都是用军饷养着的,还有最为精锐的装备。

    “大汗,只要歼灭这些明军骑兵,我们还能获得他们身上的装备,那么我们蒙古马上就能拥有十一万精锐骑兵了。到时候即便是在我们离开了草原,不管在什么地方我们都能战胜其他的部族和国家。”顿时有蒙古贵族目光热切的对林丹汗建议道。

    这个建议顿时得到了蒙古贵族们的认可,林丹汗顿时也目光热切了起来。即便被赶出了草原,有了那么多精良装备的蒙古大军,却是可以横扫一些欧洲国家了。到时候大不了去欧洲混,也能混得开。

    当然,即便获得这些装备,战胜明军依旧是遥遥无期,毕竟明军的火器太可怕了。

    不管是出于保住退路的考虑,还是为了杀人扒装备方面考虑,林丹汗怎么都得上了。于是又带着二十五万大军,挡在了五万明军前进的道路上。

    这一战,林丹汗不可能退缩。

    双方的骑兵开始靠近,双方在距离一公里的时候,双方骑兵停了下来,开始摆开阵势。林丹汗还想展开试探性的进攻,结果明军摆开阵势的明军,已经开始全军向前移动。

    明军要主动进攻!

    双方距离越来越近。林丹汗已经开始指挥兵力准备包抄明军左右两翼,就是欺负明军兵力更少。

    当双方距离已经拉近到五百米左右的时候,蒙古骑兵主力已经对明军骑兵形成了三面合围的态势。

    只要明军继续往前冲,就会遭到蒙古骑兵三面夹击。然后被淹没在汪洋大海之中。

    “全军冲锋。”林丹汗一声令下,蒙古大军瞬间如同启动的机器,向明军三面夹击展开全军冲锋。

    “机枪营,前往预定攻击阵位。”王国雄一声令下,两个五百人左右的骑兵策马来到左右两翼。

    从马匹上卸下重机枪。装上三脚架。

    “机枪营准备完毕。”

    “开火。”

    “突突突突……”

    “突突突突……”

    上百挺重机枪同时开火,密集的弹雨瞬间向蒙古主力倾斜而去。显然明军骑兵把重机枪当成火炮来用了……

    效果嘛!

    显然出奇的好。

    一瞬间蒙古主力大军正面遭到了狂风暴雨一般的打击,蒙古骑兵成排成排的倒在了机枪的扫射之下。

    上百挺机枪,在一分钟之内能倾泻出超过5万发子弹。

    瞬间那狂风暴雨一般的火力,直接把两翼冲来的蒙古骑兵给淹没了,那突突突的及枪声,在林丹汗耳朵里简直就是心中挥之不去的噩梦。

    与此同时,王国雄手中骑枪向前一指,“杀!”

    “杀!”

    “杀!”

    “杀!”

    全军冲锋!

    双方正面骑兵,距离已经不到百米。加速。再加速。

    如同两道钢铁洪流,猛烈的撞再了一起,瞬间人仰马嘶。明军依旧是利用密集的阵型,瞬间凿开了蒙古骑兵的阵型。

    林丹汗对这样的情况早有预料,他原本是准备用左右两翼的骑兵一起冲上来围殴明军骑兵的。

    结果,在明军重机枪的猛烈打击之下,蒙古左右两翼的骑兵瞬间就如同冰雹打芭蕉一般崩溃了。

    人的身躯在这样的火力网之中,是如此的脆弱!

    刚刚发动冲锋的两翼蒙古骑兵,瞬间就被这猛烈的火力网给打懵逼了。也在这一瞬间,林丹汗就知道完蛋了。立即策马扭头就跑,王旗已经撤了,顿时正面的蒙古骑兵也随之崩溃。蒙古大军在战场上一片大乱,众多蒙古骑兵听到及枪声响起的那一刻。就已经调转马头疯狂跑路。

    很多蒙古骑兵亲眼见过那一战的恐怖场景,明军仅仅上万人,就屠杀了蒙古二十多万骑兵。

    特别是林丹汗手上的那些精锐骑兵,当时可是跟随在林丹汗身边的。这些蒙古骑兵也大部分都分布在正面,迅速溃败。

    明军骑兵在蒙古人调转马头跑路的时候,砍得那叫一个欢。

    骑兵对决死亡率最高的不是正面交锋。而是背面。蒙古人已经将他们的后背露了出来,明军骑兵只要追上去砍杀,随便就能把这些蒙古骑兵砍翻下马。

    两翼的蒙古骑兵在机枪的猛烈扫射之下,很快也全线崩溃了。这样的火力太可怕了,他们甚至不知道哪里是安全的。只知道,离得远一点肯定是最安全的。

    这两翼的蒙古骑兵此时冲上去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正面的蒙古骑兵已经崩溃了,他们冲上去唯一能够做到的,也许就是把那些机枪手给砍了,但那又有什么意义?败局已定,冲上去反倒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明军骑兵主力只要回过头来,就能把他们给灭了。

    于是两翼的蒙古骑兵不仅没有围上去,反倒也跟着正面的蒙古骑兵一起溃败了。那场面简直就是兵败如山倒,整个草原上到处都是乱糟糟四处乱跑的蒙古骑兵。

    一个个都在疯狂的逃命,包括林丹汗。

    王国雄率领着五万骑兵,撵着蒙古骑兵一路追杀,后面的机枪营见左右两翼的蒙古骑兵已经溃败,也收拾了机枪之后,迅速跟上了主力部队。加入了对蒙古人的追杀行列之中。~^~

第423章:大扫荡() 
“官军大捷,官军大捷,中央军深入草原,歼灭蒙古骑兵二十三万。”

    随着明军的捷报传回京师,整个京师都沸腾了,006师取得的空前大捷,让京师变成了一片欢庆的海洋。

    这个消息很快也传到了各省,迅速引起巨大的轰动。

    天子亲征草原,不仅所向披靡,而且还直接歼灭了蒙古二十三万大军,这简直是难以想象的巨大胜利。

    即便是成祖扫荡草原的时候,也没有取得过如此辉煌的胜利。但当今天子,却是超越了成祖的战绩。

    《大明日报》:“今天子挥师北伐,亲征蒙古。蒙古诸部无不惊惧惶恐,与006师团一战,蒙古折损大军二十三万,意图以称臣纳贡之条件换取停战,为天子所拒。天子之所以拒绝蒙古求和,乃因我大明此次北伐蒙古,将是一场灭国之战,不灭蒙古,绝不熄兵。”

    此报道一出,举国瞩目。

    朱由校亲征蒙古之后的战况很显然已经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料,预料中的无功而返并没有出现。

    仅仅开春不到一个月,明军就取得了对蒙战争史无前例的大捷。同时让人更加难以置信的是,官方竟然号称这是灭国之战。

    但是如何灭掉蒙古?

    这个问题很快就引起了巨大的争议,不少人还是认为大明不可能灭掉蒙古,毕竟蒙古草原太大了,蒙古人大可以到处躲猫猫。

    然而很快他们就被打脸了,《大明日报》很快又报道了草原上修路、筑城的盛况。

    “我大明铁路已贯穿蒙古南北一线。沿途五里一小堡。十里一大堡。五十里一镇,两百里一城。三个月内便可将蒙古一分为二,半年之内便可再修一条铁路贯穿蒙古东西方向,草原虽大,将无蒙古大军立足之地。”

    皇帝将铁路修到了蒙古,很多人顿时恍然大悟。

    若有铁路,蒙古人哪里还跳得起来。

    铁路一旦修到蒙古,大明便可在草原上站稳脚跟。蒙古人将无法在草原上正常放牧,最终只会被大明耗死。

    向蒙古修建铁路、城池虽然比较慢,但却又是最有效的办法。

    实际上006师取得的大捷,就已经让朱由校这场亲征变得很风光了,这个时候朱由校即便班师回朝,也能吹上n年了。

    显然朱由校并不是为了吹牛皮的好大喜功而去征讨蒙古的,而是为了大明的实际利益。

    只要消灭了蒙古,大明在北方就不用再陈兵上百万防范着蒙古。同时还能够彻底获得蒙古地区的各种资源,草原经济将会变得十分庞大,同时蒙古还有各种矿产资源等等。另外在长远的战略方面来说。也是对大明百利而无一害的。

    不论是节约军费,还是消除隐患。或者是开拓商品市场和原材料产地,大明都有灭掉蒙古的利益动机。

    所以战场真正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了什么好大喜功。

    当然这场真正的军费,可能将变得比较庞大,毕竟在草原上大兴土木,大量修建铁路和城镇,这些都是要用钱砸出来的。

    不过铁路只要修好了,日后是能用的,可以说是一笔投资,显然也并不是很亏。

    蒙古战败已成定局,问题只在于,皇帝要多久才能结束这场战争,让明军从蒙古抽身出来。

    显然这场战争不会持续太久了,因为蒙古又战败了。王国雄带领的五万骑兵终于是逮住了蒙古主力,一通暴打之下,蒙古主力已经被彻底击溃。

    溃败的蒙古大军,很快就在草原上四散逃离。

    很多蒙古骑兵也不去和林丹汗汇合了,而是回他们的部落去了,或者干脆想明军投降。

    接触了这些年下来,蒙古人也了解明军处理俘虏的政策。对付被俘的蒙古人,明军并不会要了他们的小命,起码是能抱住性命的。如果他们的部落也投降了明军,他们就能获得自由。

    林丹汗显然已经战败了,这个时候很多蒙古骑兵的部落,只要没有被转移的,基本上投降明军已经为成为了定局,干脆投降算了,这些明军还能把他们送回去,免得他们在草原上到处乱找。

    在这样的情况下,跟随着林丹汗的部队越来越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