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明末当皇帝-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正值夜晚,田尔耕急匆匆的入宫觐见,在宫内与皇帝朱由校密谋了将近半个时辰,在场的还有东厂提督李进忠。

    收拾东林党要有‘弹药’,李进忠和田尔耕向朱由校提议,把移宫案翻出来对东林党进行清算。

    朱由校随即同意了,随即李进忠罗列出了六个移宫案中最跳的东林党官员,朱由校看过名单后随即点头通过。

    “把人抓起来就行,无须用刑。不仅要抓人,还要把他们全家都抓起来,并查抄一切资产。”朱由校吩咐道。

    “皇上,这是为何啊?”李进忠困惑的问道,“若不用刑,他们岂会招供?”

    “朕乃天子,何须他们招供?”朱由校神色轻蔑的说道,“且招供了又如何?东林党依旧会说你们污蔑。就算是你们把他们打死在狱中,这些人又会害怕了不成?然若将他们全家都一并问罪,以后谁得罪朕都得掂量掂量全家老小的下场。”

    “皇上英明。”田尔耕和李进忠顿时豁然开朗,不正是这个道理么?把这些东林党抓起来杀了,他们反而会‘英勇就义’,毕竟东林党中不乏被洗脑的SB,做了误国误民的事情反而觉得自己正气凛然。

    毕竟此时的中国,还是封建礼教时期。用的是以《易经》为核心的科学体系,世界观和后世是完全不同的,特别是这些读书人,他们都有学易经,科举除了考八股,还有易经的部分。

    人们的思想和后世是完全不同的,这个时代的人都想要出名,而且是想要好名声。因为他们认为,只要名垂青史,死后有人缅怀他们,他们在阴间就能得到庞大的信力,用后世的名词来说,就是精神能量。这种精神能量,在阳间可供阴神生存,在阴间便是‘货币’一般的东西,有足够的‘货币’,在阴间投胎就能买个好的。

    这就是古人的想法,在这个时代占据主流。

    正所谓大无私即是大自私,很多文人为了出名,死亡对他们来说根本毫无恐吓效果,如果被皇帝砍了就能出名,他们甚至巴不得被砍了呢!

    因此朱由校自然不会傻乎乎的砍了这些东林党,用刑都免了,就把他们问罪关押就行,而且不仅问罪一人,还要全家连坐,断了他们的香火传承。

    这个时代的人们,活着的时候都想着死后的事情。死后要想获得香火信力,一个是流芳百世,一个就是子孙后代给他们烧纸钱。

    纸钱这玩意实际上只是一个表面的形式,重要的还是打制纸钱的时候,人们通过打印‘铜钱’的形状,以及折纸元宝,从而精神上联想到‘钱’,从而在纸钱上注入精神能量,这样烧到阴间才有效,后世那种一张面值就上亿的印刷冥币,实际上是没有效果的。

    为什么中国人会形成宗族制度?

    宗族制度的本质,就是为了在死后能较高效率的获得源源不断的香火。一个宗族男子死后,牌位进入祠堂,从而受到整个宗族的祭拜。宗族越兴旺,香火就越多。这也就是为什么这年头宗族不让成员死后进入祠堂有那么强大的杀伤力,以及宗族为什么重男轻女的原因。女孩迟早是别人家的,不能给他们死后提供香火,自然不重视。

    祖宗在阴间得到香火,又会在阴间给宗族‘送子’,花钱在阴间购买一些气运强的阴魂投胎到宗族,使宗族更加兴旺,宗族在阳间的成员又通过风水活动来改善宗族气运,形成一种宗族壮大的良性循环体系。

    是不是真的暂且不论,但这年头的人们就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中国古代女性地位越来越低,和宗族制度的发展和影响力的扩大是有莫大关系的。在宗族没有发展之前,中国女性地位实际上还是很高的。

    朱由校不杀他们,人还活着就没人去整天缅怀。时间一长,人们甚至会将他们淡忘。不仅不让他们流芳百世,还断了他们的后代香火,就问他们怕不怕!

    这招可谓是釜底抽薪,极为毒辣。

    这是一次锦衣卫和东厂的联合抓捕行动,大半夜田尔耕和李进忠出了宫,就立即行动了起来。

    锦衣卫和东厂特务连夜出动,又是一阵鸡飞狗跳。

    抓捕名单中,赫然就是‘杨涟、左光斗、周朝瑞、袁化中、魏大宗、顾大章’六人,即后世史书上所谓的‘东林六君子’。

    这六人,是移宫案中的主力。

    历史上的天启皇帝第一个清算这批人,就是因为他们在移宫案中,把天启皇帝挟持到文华殿。

    移宫案到底是这么回事呢?

    实际上就是光宗朱常洛突然嗝屁了,李选侍恰时就住在乾清宫。李选侍是朱常洛生前最宠爱的女人,而且生前明确的在一群大臣面前交代,要封李选侍为皇妃,只是两宫太后谥号还没上,所以要推迟一段时间。

    皇帝驾崩了,李选侍作为朱常洛生前唯一要封的妃子,自然是想要母仪天下,执掌后宫,这也是人之常情。

    就在这时候,东林党突然跳出来,说李选侍要效仿武则天垂帘听政。然后把太子朱由校挟持到了文华殿,如果李选侍真要挟天子以令群臣,怎么可能会没有防备就被东林党一群大臣把皇太子给抢走了?

    而且明代皇帝的女人都是出自民间无权无势的清白人家,李选侍一没有娘家支持,二没有朝廷文官作为后援,想要当武则天这不是搞笑吗?

    历史上朱由校被挟持到文华殿之后,东林党就开始怂恿他下旨将李选侍逐出乾清宫,并且即日登基。但是天启皇帝还是有点脑子的,不愿即日登基,也不愿下旨让李选侍移宫。东林党又怂恿天启皇帝,要他以李选侍虐待他,甚至是害死生母王才人的凶手为名义驱逐李选侍。

    双方僵持之下,东林党让王安先逮捕李选侍身边的几个太监,说他们贪污国库。李选侍一个女人家,自然是被吓到了,接着王安又进如乾清宫对李选侍一顿恐吓,李选侍吓得当天自己徒步抱着八公主走入冷宫。

    进入冷宫的李选侍,又碰上一场大火,差点被烧死。后来宫内传出李选侍要投井的消息,首辅方从哲看不下去了,先帝尸骨未寒,东林党就这样逼迫先帝心爱的女人,身为臣子简直不能忍。所以方从哲才让贾继春跳出来和东林党抗争,因为有争议,所以才称之为‘案’。

    移宫案,实际上就是东林党发动的一场政变,目的就是为了控制新君,毕竟新君只有十四岁,只要把李选侍这个家长踹开,想要糊弄就极为简单了。

    东林党没有军权,政变也就是靠玩弄规则了。正所谓儒以文乱法,就是东林党的最好写照。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朱由校开始动用暴力了。

    正在睡梦中的杨涟、左光斗等人,被锦衣卫和东厂特务粗暴的踹开大门,从被窝了逮了出来。

    不仅杨涟他们被抓,锦衣卫和东厂特务随即连夜赶往各地逮捕杨涟等人的全家老小。

    网

第052章:不按套路出牌() 
东林党突然被抓了六个激进派,第二天一群东林党顿时哗然,就在这个时候,朱由校昭告天下的圣旨也出来了。

    圣旨中澄清了李选侍虐待储君,甚至是害死皇帝生母王才人一事,并痛斥杨涟等人欺天子年幼,擅自干涉帝王家事,妄图操纵天子。同时下诏封李选侍为康太妃,正式执掌慈庆宫。毕竟是便宜老子最心爱的女人,驾崩前都明确交代大臣们要给她封皇妃的,就算是封了皇太妃,也无法威胁朱由校的地位。

    群臣看到这道圣旨,又是一阵骚动。

    朱由校尽管是东林党推上皇位的,但朱由校本身就是皇太子,所以身份是合法的。他此时自然可以跳出来清算东林党。历史上天启皇帝清算东林党的时候深居简出,显然不是因为不能公然清算东林党,很可能是被下了毒。

    齐楚浙党则是神色兴奋,皇帝对东林党下手,对他们自然是最有利的。不过齐楚浙党相比东林党来说,要松散得多,这也是齐楚浙党为什么在朝堂上如果没有皇帝支持,就争不过东林党的原因。

    杨涟等人被逮捕,向东林党开战的第一枪已经打响了。锦衣卫和东厂奔赴各省,迅速将杨涟等人的家人全部逮捕,并查抄了资产。

    一番查抄下来,资产查抄了将近十万两白银,各种来历不明的资产,杨涟这些家伙,底子全都不干净,否则靠那点俸禄怎么过日子啊?

    朱由校随即让人在皇家军工厂边上建了一个新监狱,然后将杨涟这些罪臣送入监狱,进行‘劳动改造’,也包括他们的家人,一律打上刺青,穿上囚服,每天在看管之下,到皇家军工厂做苦力活。

    监狱暂时还比较简陋,不过已经在大兴土木了,用不了多久一个设施完备的新监狱就能建设出来。

    朱由校亲自前往监狱巡视了一次,圣斗士杨涟一看到朱由校,马上指着鼻子大骂:“昏君,昏君啊!”

    “哈哈!”朱由校畅快的大笑一声,对杨涟问道:“爱卿,你是不是很气啊?”

    听到朱由校这句话,杨涟差点气得吐血。自从被逮捕之后,他们先是被关押在了东厂大牢内,然而东厂特务对他们根本就是审都不审,让他们连辩驳的机会都没有。很快一群家小也进来作伴了,让杨涟等人大吃一惊。

    不仅自家的进来了,连他们的兄弟家小都被抓了进来。

    这些亲属见到杨涟等人,不是哭得昏天地暗,就是大骂他们得罪了皇帝,以至于连累亲族。

    最惨的当属左光斗,他的一个叔伯侄子被抓进来后,当场和左光斗撕逼,把左光斗摁在地上胖揍了一顿,被打得鼻青脸肿的左光斗,身体倒是无恙。朱由校见到左光斗鼻青脸肿的模样,随即吩咐道:“来人,去请个御医来给他看看,再给他安排个独立牢房,别被打死了。”

    “陛下真是宅心仁厚啊!”李进忠拍了个马屁。

    朱由校巡视了一圈,又把监狱看管制度修改了一番。这些罪臣的家小,上了年纪的就好好养着,不用参与劳动。其他的贬为官奴,安排去做苦力,从他们身上压榨人口红利,制度上一定程度参考了宋代的模式。

    杨涟等人的家属遭到连坐,也引起了朝中巨大的议论。很快奏章就如同雨点一般送到了司礼监。

    自从王安被朱由校查抄问罪之后,朱由校从内书堂提拔了两个文采不错的太监,一个当司礼监掌印,一个当司礼监秉笔。李进忠则专心负责东厂事务。

    此时的司礼监,基本上已经没有什么权力了,仅限于帮皇帝处理奏折、草拟圣旨之类的。对宫内已经失去了管理权,同时也不再管理皇庄、皇店。虽然看上去处理奏折、草拟圣旨权力很大,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权力。

    毕竟两个没有其他权力的太监,又没人事管理权,也没有军权。他们的权力是完全依附于皇权的,朱由校随时能够把他们解雇,基本上就是相当于两个秘书。

    “皇上,这上百道奏章,都是反对连坐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叫李朝庆,是个四十多岁的太监,性格十分稳重。担任司礼监掌印之后,每天都会在司礼监将奏章分类,然后送到皇帝面前。

    “全部扔了吧!”朱由校挥了挥手,对于这样的奏章朱由校根本懒得看,连坐制遭到群臣反对这自然是极为正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