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明末当皇帝-第3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春节来临之际,朱由校也比较忙碌。亲自跑去慰问了一些困难户和烈士家属,姿态是做得极为到位了。

    地方官员也上行下效,就算不喜欢去,总得做个样子。

    那些困难群体也得到了朝廷的补贴,也能安心过个好年,让他们在基本生存权方面没有什么问题。

    热热闹闹的春节一过,年后选择移民海外的百姓数量开始大增。更是有大量的年轻人选择去参军,或者到技校去学习技能。航海水手和造船业、机械制造业这些方面的技术是最受欢迎的。

    因为这些技工收入比较高,特别是机械制造和造船。但也有不少年轻人看了官方的宣传之后,跑去当水手的,希望冲向一望无际的海洋。这些水手常年在海上跑,工资最低都是每月十元,也算是高薪阶层了。

    参军也是那些普通人家没有受教育机会的年轻人的一个出路,退伍之后朝廷会有转业政策,只要在部队里面表现良好,退伍之后进入国企非常容易。

    如果在部队里表现立了功,文化也学得不错,甚至可以送入皇家军校进修,然后留在部队担任基层军官。

    朝廷已经敞开了各种门路,让那些肯奋斗拼搏的年轻人有出头的机会,力气能用在正途上面。

    至于移民的百姓,多是听说了官方的宣传,以及各种到海外之后发家致富的新闻,这些消息吸引了他们,希望能够通过移民海外的方式,改变自己的人生际遇。

    实际上移民海外确实有人能够发家致富,但并非每个人都可以。环境就像是一面镜子,越是纯净的环境,照出来的越清晰。关键还是做人,再加上那么一些运气,再有足够的环境,才能出人头地。

    所以有些好吃懒做的人,即便移民了,依旧是穷困潦倒。只有那些肯付出和奋斗的人,再有那么一些运气,移民到海外才能发家致富。

    不仅北方移民增加,南方各省的移民数量也在增加。

    南方各省之中,福建算是移民人口最多的省份,大量人口移民到了台湾和南洋各地,还有不少人去了澳洲。

    江南地区的移民在年后则增加了不少,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向海外移民,不少江南百姓跑北方去了。

    还有不少江南的中小资本商人,纷纷跑到北方各省经商。

    年后,北方的铁路干线的建设已经开始动工,规模迅速扩大,参与其中的工人数量年后就达到了二十多万人。

    京津铁路已经铺设了一半,年中就可以通车。

    铁轨和枕木的产能迅速扩大,资金也有银行的支持,其他各条铁路干线只要路线测绘一完成马上就能动工。

    大明的轨道轨距标准制定为1500毫米,也就是1。5米,日后修建的火车轨道都将是这个标准,除非是特殊地形和一些岛屿,才可以使用其他规格。

    铁轨一旦没有统一标准,货物就要转车,运输成本会被拉高。

    为了加快铁路建设速度,这些铁路线经过测绘之后,开始采取多段施工的方法进行施工。

    与此同时,各钢铁公司、矿业公司也纷纷在矿场修建铁路,这些铁路是负责运输大宗原材料的货运铁路。

    蒸汽轰鸣的时代,随着这些铁路的建设,正在快速来临。

    铁路建设招工规模每个月都在持续攀升,钢铁厂也在开足马力生产钢轨,木工厂也在加班加点的生产枕木,然后用一辆辆马车将材料运往工地。(。)

第400章:蒸汽轮船() 
readx;    一条条工字型的铁路被铺设了出来,很多人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特别是过往商旅,看到马路边不远处的铁路,纷纷感到惊奇。

    天启十一年,因为电报民用业务的开放,价格也不算是太贵,一个字只收费20文钱,这在电报刚出现的年代,算是良心价了。一元钱可以发送一封25个字的电报,即便是普通百姓碰上什么急事也用得起。

    所以民间对这些新奇事物,也有了一些经历,虽然不太明白这些铁路是干嘛的。很快人们就打听了到了火车,火车这种东西开始在人们口中流传了起来,但是很少人见过火车,也不知道知道东西到底有多快。

    不过一些马车客运商人,此时却是感觉有点不太妙了。

    此前驿站已经经过一番改革,民间商人可以参与到客运之中,驿站提供沿途食宿,效果还算不错,大大方便了民间人口的流动。

    终于在年中的时候,第一条铁路正式通车了。

    京津铁路,这是一条不算很长的铁路,而且沿途没有什么施工困难的地形,只要铺设一个路基,然后把枕木和钢轨铺设上去就可以了,修建速度还算比较快速。

    通车当天,火车站几乎是里三层外三层的围满了人。这是一条双轨铁路,一辆火车从京城开出,一辆火车则从天津港火车站开出,两辆火车几乎同步发出。

    这两辆火车都挂上了十节火车皮,火车载满了旅客,在汽笛声中动了起来,缓缓的加速行驶,不一会速度提高到了每小时18公里的水平,就不再继续提速了。

    显然这个时候的火车速度并不快,和后世相比那是慢太多了。

    但火车在沿途只需要进行短时间的停靠补给,除此之外二十四小时大部分时间都在行驶。

    十个小时就能行驶180公里,即便是骑兵部队轻装奔袭,一天的行军速度基本上也就只有上百公里。如果是步兵。一天能日行百里,也就是50公里那都算是很快的速度了。

    战争过程中,长途跋涉往往才是最不利的因素。一支战斗力强悍的部队,经过长途跋涉之后。如果后勤再跟不上,那战斗力就会急剧下降。

    但是有了火车,士兵顶多是坐车有点疲惫,下车之后很快就会恢复过来,同时火车确保了军事补给。

    火车的出现。在军事上绝对是有重大意义的,这意味着明王朝可以控制更加遥远的领土。

    如果是二十个小时,火车能行驶360公里,相当于是720里的路程,沿途补给实际上用不了4个小时,火车全速跑一天,扣除补给的时间,行驶个800里是很轻松的,相当于步兵的行军速度提高了八倍,即便是骑兵也没有这样的速度。

    这条铁路通车之后。从京城到天津,仅需7个小时左右,甚至于当天就能坐个来回,这在过去来说简直是难以想象的,即便是距离仅有120公里的路程,乘坐马车去一趟基本上都要将近两天的时间。

    火车不仅速度快了,而且效率更高,一次就能运载大量人员和货物,运输成本急剧下降。

    相当于天津港的货物,可以以较低的运输成本快速运送到京城。京城的货物也可以快速的运到港口,然后从海陆运往沿海各省和各海外殖民地与贸易港口。

    有了铁路,地域性的生产分工就可以进一步的明确。运输那些单价不高的大宗货物的成本问题就随之解决。

    东北地区的商品粮可以大量的运输到关内各省,以及南方的沿海各省。而山西的煤炭。也可以以较低的成本销售到各省。

    西域的棉花也能以较低的运输成本运到沿海省份进行纺织,蒙古的羊毛同样如此。

    各种大宗商品及原材料价格都可以降低下去,商品竞争力马上就能迅速提高。海外贸易可以进一步的扩大,大宗商品产地也可以扩大生产规模。

    商品也可以大量制造、销售。

    商品就是财富,财富生产规模大了,再搞好财富分配。底层老百姓自然也就富裕了,民生自然也就改善了。

    这就是发展的目的。

    朱由校见装车还是用人力抗包,火车站和码头上都是大量抗包的工人。随即下令研究蒸汽吊机,进一步改善运输效率。

    当然现在还没有汽车,集装箱这东西还没办法搞出来。或者说也可以整出来,不过火车要修到港口装船的地方,这年头的火车都是直接修进工厂门口和港口的。但集装箱的装卸,需要较为复杂的配套,暂时没什么搞头。

    不过若是有吊机,即便是散吊,也就是一次性吊个二三十包的货物,效率也能进一步的提高了。

    蒸汽吊机也不是什么技术很复杂的东西,只要运用机械原理,加上蒸汽机驱动就可以。

    以当前大明积累下来的机械水平,完全可以实现了。而且政府出资研发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完全不需要担心人力、物力以及其他各种资源的不足。

    天津工业区和京师工业区算是最先享受到这样的技术进步福利的区域,工业区内的国企工厂和民资工厂很快就尝到了巨大的甜头。

    如果铁路能够遍布整个大明,这将意味着商品能够销售到更远的地方,能有更加广阔的市场。

    过去一家工厂的商品,因为受到运输条件的制约,商品卖到一定距离之后,就会因为运输成本的上升而失去竞争力,如今却是不同了。

    商人们迫切的需要更多的铁路,纷纷加入了支持铁路修建的行列之中。大明铁路公司也是在证券交易所吸纳民间资金进行发展的,很快股票热就形成了。商人们为了加快铁路建设,纷纷投资铁路。

    同时京津铁路开通后,很快就形成了盈利。

    铁路的客运效率很高,速度快,而且一次性运的人也多,客运方面利润很高。价格上与马车客运相差无几,这是暴利的原因。但即便是这样的高价,还是有大量的客源乘坐火车。因为火车更快,而且也比较平稳。

    同时在货运上也产生了较高的利润,这让投资回报率上升到了13%的水平,受到了投资者的追捧。

    铁路建设此时不仅有中央拨款。还有银行贷款支持,更有民间资金吸纳上来,在建设资金上可谓是充分保障。

    在这样的情况下,铁路建设规模迅速扩大。

    战略铁路迅速动工建设,铁路建设已经成为了整个新政地区的头等大事。不管是商人还是民众。都开始迫切希望铁路能够铺设到各省。

    铁路不仅对商人来说意味着更大的利益和机会,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同样也是极为方便的。

    在过去只有马车的时候,跨地区外出是很不方便的。而如今出现了大量的农民工等群体,随着工商的繁荣,流动人口也随之增加。

    有些移民和外出打工的工人,回到家乡一趟都不是很方便。

    有了火车之后就很方便了,不用担心沿途食宿问题,速度还比较快。而且只要不是一定程度的自然灾害,火车是风雨无阻的。

    随着蒸汽机应用到生产中的规模越来越大。商品也被大量的制造了出来,交通问题就很突出了。

    铁路的出现,可谓是解决了这一问题。

    不过问题还没有彻底的解决,因为海运的效率,依旧有点跟不上工业发展的速度了。在天津港,第一艘轮船在天启十年也被制造了出来。

    轮船这东西,也没太多技术性的东西。无非是用钢铁打造船体,同时把蒸汽机安装上去带动螺旋桨,从而产生动力,推动船只前进。

    所以轮船这个东西在高压蒸汽机出现之后。也很快成功的被制造了出来。制造出的第一艘蒸汽轮船吨位不大,不过是一艘五百吨级的‘小火轮’。

    这种级别的轮船,确实只能称之为‘小火轮’,这种小火轮在河道中倒是很有优势。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