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明末当皇帝-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灌输体系,就是要剥夺儒家在思想灌输方面的霸权地位。

第041章:汉皇党成立() 
朱由校已经不上朝了,开始一头扎进了教材编写工作当中。同时每天就给来到政教部的学员们上课。

    东厂骨干抽调了几个进来,锦衣卫那边,田尔耕也被抽调进来。

    “这就是世界地图,这里是大明,位于世界的中心。是世界上开化程度最高,文明最先进的地方。而其他地方,都是蛮夷之地。然而这些蛮夷之地,却有着丰富的资源和大把的财富。而且欧洲人,已经开始向全世界展开扩张和侵略,用着比我们大明更落后的技术,满世界的去欺负更弱小的民族。还有这里,俄国人已经开始不断的向东扩张,用不了多久,俄国人就会把手伸到我大明以北地区,从而与我们大明产生冲突。”

    学员们集中学习,朱由校亲自给他们上课。

    首先上的就是世界地理,以及对世界各国的情况介绍,从而培养出较完整的世界观。世界观方面,道家在宏观上是非常完善的,宇宙如何构成,道家都说得很明白。但是对于地球的论述,道家就没有详细的东西了。

    宇宙层面的世界观,完全不需要学员们具备。甚至是尽量避免他们去具备,一旦具备了道家的世界观,基本上也对万事万物看得比较开,容易进入‘无为’的心态,什么事情都比较无所谓,一旦具备这种心态,一切洗脑措施都是白搭。

    因此只要教地球层面的世界观就可以了,没必要再进一步。

    学员们对于皇帝讲解的世界非常好奇,这是他们第一次了解大明之外的世界,从地图上看,世界十分广袤。

    特别是接下来,朱由校逐步介绍各大洲的资源分布的时候,所有人听了都开始心神向往。

    “这里是澳洲,如今欧洲人还没有发现这块陆地。这块大陆上,尽管沙漠占据不少面积,但却有广袤的草场,而且还有丰富的地下水,极为适合大规模放牧,如果把资源开发出来,可以饲养数亿头牲畜。而且澳洲还有丰富的矿产,特别是我大明极为缺乏的高质量铁矿。”

    “这里是美洲,分为南美洲、北美洲,南美洲同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同样还有储量丰富的金矿和银矿,西班牙人如今已经开始大规模的对南美洲进行殖民入侵,每年开采的白银,超过数千万两,然后西班牙人又将白银运到吕宋,再和我大明进行海洋贸易,如今每年仅从澳门流入我大明的白银,就高达上千万两。”

    朱由校的话让学员们发出了阵阵惊呼,这财富规模实在太惊人了。

    “这里是北美洲,这里拥有广袤的土地,同样拥有丰富的矿产,尽管金银不多,然而一旦欧洲人一旦占领了北美,就会对我大明造成难以预计的严重威胁,此地具备形成一个强大国家的条件。”

    “皇上,既然欧洲人可以到处欺负这些地方的土著,为什么我大明就不能向外扩张?”田尔耕呼吸粗重的问道。

    “问得很好,我大明不向外扩张,是因为我们汉族开化程度较高,怕胡乱入侵欺负海外土著惹上因果报应,因而过去我们中国尽管很强大,却不会拿着先进的技术去慢世界欺负弱小民族。但如今却是不同了,欧洲人已经开始到处欺负更加弱小的民族,从而使他们不断变强,如果我们大明在未来不能遏制欧洲人的发展,那么迟早有一天,欧洲人会扣关而入。如今欧洲人已经对大明海疆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经常对沿海百姓烧杀抢掠。”朱由校说道:“所以未来我们也要开始向外扩张,并且去解救那些被欧洲人压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弱小民族。”

    “皇上,我们大明如今人口繁衍,很多人无地可种。能不能把大明百姓迁移到那些富饶的大陆上呢?”一名三十多岁的锦衣卫对朱由校问道。

    “你叫什么名字?”朱由校问道。

    “臣许显纯,锦衣卫指挥俭事。”

    “你的问题很好,我大明因为人口繁衍,而且土地耕种数千年,已经愈发贫瘠。一旦发生天灾,就是饿殍遍野。所以未来的出路,一是要振兴农业,二就是要将多余的人口迁移出去。只是我们暂时还办不到,一来我们没有海军,二来我们没足够的商船把人运出去。再则,朝廷现在连军费都十分艰难,更是没有银子去造船。”朱由校回答道。

    第一次上课,过程十分顺利。

    对于学习积极,态度认真,而且能举一反三的,朱由校当场进行了口头表扬,顿时引爆了众人的学习热情。

    皇帝亲自上课,能受到表扬,意味着前途一片光明啊!

    接下来的课程持续的上着,世界观方面灌输完了,朱由校便开始上历史课程,同时提出了‘大汉民族主义’思想。

    结果效果非常良好,众人对于这种民族意识完全不排斥,本身大明开国之时就是驱逐鞑虏,光复汉室,大明子民对身为汉人本身就有存在自豪感,自然不可能产生排斥感。

    忠君思想的灌输也非常顺利,朱由校应该庆幸的是,这年头还没有出现反帝革命党。忠君思想本来就是主流,就算是那些东林党暗藏内鬼,嘴上也要对忠君思想表示认同。

    最后的课程,就是大明当前民不聊生、国力衰弱的问题,朱由校将矛头对准挖国家墙角的商人,还是引起了很大共鸣的。

    他们堂堂公职人员,生活质量竟然比不上那些商人。

    整个洗脑过程还是很成功的,场面极为热烈。至于能否真正的将每一个人洗脑,这并不重要。

    这些人当中,必然也有一些并不是真正被洗脑的,肯定存在一些演技派。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演技派同样也烘托出了一种狂热的气氛。只要这种狂热的气氛烘托出来了,就能产生强大的洗脑效果。

    这些演技派只要够活跃,同样可以塑造成‘典型’。

    这天朱由校不在,李进忠神色狂热的喊道:“如今我大明党争激烈,东林一派枉受皇恩,维护商人利益。齐楚浙党同样腐朽不堪,我提议成立汉皇党,誓死保卫皇室。”

    “我加入。”

    “我也加入。”

    在场的都不是傻瓜,自然明白这是皇帝的意思。

    “加入汉皇党需要先宣誓,我们要绝对服从党的纪律,皇上指哪儿我们就打哪儿!”李进忠继续说道。

    网

第042章:大清洗、大换血() 
天启元年,初夏。

    气温开始彻底回暖,朱由校却已经不再上朝,不过还在批阅内阁送来的奏折。属于东林党温和派的叶向高,处理政务上还算比较稳妥的。

    一般的奏折朱由校是看都不看的,叶向高想如何处理就如何处理,能送到朱由校面前的奏章,也就是关乎军事和天灾的。

    朱由校可不想像崇祯那样当拼命三郎,他只要抓住最重要的东西就行了。军事失利将使国家财政急剧上涨,天灾则可能引起民变。

    只要把军事以及北方局势稳住,大明就不会灭亡。

    孙承宗已经陆续发来了几道奏折,向朱由校汇报了一番辽东局势。辽东地区基本上已经全部陷落,如今明军退守广宁,并在广宁以东的辽河西岸构筑了第一条防线,中间又构筑了一条防线,广宁则形成第三道防线。

    总督辽东的孙承宗,上任之后决定先将防线,撤掉了辽河防线,向朱由校请奏。理由很简单,明军此时士气低落,军容散乱,辽河防线并不能挡住后金军。朱由校随即同意了孙承宗的决定,让明军撤退到广宁,加固广宁防线。

    孙承宗随即开始整顿明军,经过一番考察之后,安排了人事任命,并进行了一番分工。同时下令武将满桂征讨后方宁远郊外的蒙古部落,以便安排百姓屯垦土地。

    辽东富庶,然而到处都是荒地,蒙古人在明军后方城池郊外牧马,这简直无法容忍。满桂接到命令后,带领着五千明军,迅速扫荡了周围的蒙古部落,非常轻松的就击败了这些结构松散的蒙古小部落,然后又招募蒙古人,安排他们生产放牧。

    随后孙承宗按照君臣二人商定的策略,开始将前线百姓全部转移到后方,安排这些辽西百姓和辽东逃过来的百姓开垦土地。但凡容易被后金军劫掠的地区,百姓一律转移到山海关外、宁远、锦州一线。

    同时整顿兵马、加固防线、囤积军粮、守城物资,并展开军屯,加强明军自给自足的能力。

    朱由校给予了孙承宗绝对的信任,以及指挥大权。这让孙承宗能够裁撤那些不配合、能力不足的官员。

    在孙承宗的指挥下,明军在辽西地区开始有条不紊的重振旗鼓,局势开始向有利的方向发展。

    巡抚登莱的袁可立,也已经到达了登莱地区。拿着朱由校给他的军费,开始在登莱编练水师,以在海上牵制辽东局势。

    话说骆思恭奉命带着锦衣卫到辽东彻查,骆思恭在辽东转了一圈,可谓收获颇丰,被他抓到小辫子的官员、武将纷纷向他行贿。骆思恭吃得肚皮滚圆,象征性的抓了几个小喽啰,然后带着人回京城向皇帝复命去了。

    骆思恭低着一群狗腿刚回到京城,在家里屁股还没坐热呢!突然锦衣卫左都督田尔耕带着一群锦衣卫冲了进来,直接将骆思恭抓进了大牢。

    一场大清洗正在酝酿。

    骆思恭被捕下狱的消息很快就传进了东林党的耳朵里,然而东林党此时对皇帝却甚是无奈,根本无法营救骆思恭。

    皇帝此时根本不见他们,而且很快锦衣卫就从骆思恭家中搜出了大量财物,光是现金就有十八万两。

    骆思恭当了这么多年的锦衣卫指挥使,这种扯虎皮的职务,最是合适搜刮钱财了。

    除了现金之外,田宅、器物等资产的价值经过一番估算后,也在十万两左右,简直就巨贪。

    随着查抄资产的公开,一群东林党哑口无言。

    对于朱由校来说,他又宰了一头肥猪。

    随着骆思恭的落马,左都督田尔耕很快就被朱由校提拔为锦衣卫指挥使,锦衣卫俭事许显纯,则被提拔为锦衣卫副指挥使。

    很快一场大清洗迅速展开。

    田尔耕、许显纯将锦衣卫内部的高级人员,基本上全部都换了个遍,有的被逮捕审查,有的被闲赋在家。

    东厂同样也展开了一场大清洗,之前李进忠接管东厂的时候,清洗的并不完全。这次李进忠几乎也将东厂高级人员全都换了一遍。

    大清洗过后就是大换血,空出的职位,首先进行了结构上的优化。空缺人员,一律从基层提拔上来,然后进行系统的思想灌输。

    锦衣卫和东厂的糜烂,就是因为高级人员产生了自己的思想,才会欺下罔上,蒙骗皇帝。基层人员的思想相对单纯,而且容易洗脑。同时也因为他们得到提拔,忠诚性要比原先的人员要高得多。

    改革还在持续,最大的变化就是朱由校提高了锦衣卫和东厂的人员待遇,俸禄提高了一大截。

    普通锦衣卫、东厂特务,每月俸禄达到了三两白银,一石大米,基本上衣食无忧。高级特务,每月俸禄普遍都有几十两,上百两。

    经费方面则除了皇帝拨款,锦衣卫和东厂未来的查抄活动当中,都可以留下一成作为发放俸禄和提高待遇所需的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